中医健康网

糖尿病引起突发性耳聋(糖尿病引起突发性疾病有哪些)

人民网 0
文章目录:

“突聋”不可拖延治疗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

“突聋”是突发性耳聋的简称,是指突然发生的、原因不明的感音神经性听力损失,即在72小时之内发生且相邻两个频率的听力下降20分贝以上。

“突聋”在各个年龄段都可能发生,但40—50岁发病率最高。这个年龄段的人群,身体机能有所衰退,并且工作压力、生活负担普遍偏大,“突聋”便容易乘虚而入。

突发性耳聋是由毛细胞功能障碍导致的,除了突然发生听力下降以外,80%—90%的患者伴有耳鸣,50%的患者出现耳朵发闷的情况,30%的患者会有头晕不适的症状。“突聋”并非只会单侧发病,有2.3%左右的人群会双侧发病。

一旦得了“突聋”,必须要进行抢救性治疗,越早治疗治愈率越高。总体来说,一定要在3周之内到医院完成治疗。发病一周以内的治疗效果,比发病两周以内的治疗效果要好得多。如果出现了上述症状,一定要及时就医。

“突聋”一般不需要住院,主要通过输液、口服药的方式治疗,在门诊就可以完成。突发性耳聋大多数都可以治愈,但对于病情非常严重、合并眩晕症状、患有糖尿病或高血压等慢性病的患者,治疗效果可能达不到预期,不能完全恢复。此时,就需要患者佩戴助听器。

突发性耳聋的规范治疗一般为10天。如果治疗效果不满意,可以再进行一个疗程。病情较为严重的患者,可以考虑高压氧治疗、中耳激素注射治疗等方法。通过这些治疗手段,大多数患者都可以康复。

“突聋”是一种原因不明的听力突然下降,首次治疗痊愈后,不代表致病因素也被消除了,所以“突聋”是会复发的。糖尿病、高血压、代谢紊乱、烟酒无度都是其重要的发病因素。值得强调的是,复发患者的症状往往比第一次发作严重,且治疗难度及恢复时间都有所增加。

一般来说,正确佩戴耳机是不会导致“突聋”的。但是,佩戴耳机要注意以下几点:

音量不宜过大。把音量控制在自己舒适的范围内,不要追求震耳欲聋的感觉。

时间不宜过长。不要连续使用耳机超过30分钟,否则容易造成耳朵的听觉疲劳,从而导致噪声型听力下降。同时,听觉疲劳也是诱发“突聋”的一大因素。

尽量避免入耳式耳机。佩戴入耳式耳机后,会形成“堵耳效应”,耳机发出的声音在耳道中形成闭路振响,比开放式声音带来的损伤大得多。

不要在噪音环境下戴耳机。当周围环境声音嘈杂时,使用者为了听清耳机里的声音,会下意识调大音量,这样在不知不觉中对耳朵造成伤害。

(作者为北京朝阳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主任医师)

《 人民日报 》( 2021年06月04日 19 版)

老糖友控糖不好突发耳聋,专家提醒:糖尿病患者注意做神经病变筛查

极目新闻记者 曹洋

视频剪辑 曹洋

通讯员 吴萍 涂丹

爹爹在家看电视时突发耳聋,检查证实,导致其突发性耳聋的罪魁祸首竟是他多年的糖尿病。

72岁的李爹爹患有糖尿病20多年,同时还患有高脂血症、高血压,他主张及时行乐,想吃就吃,想喝就喝,平时生活不是很规律,血糖、血脂、血压都控制得不太好。去年年底,他开始出现耳鸣,继而出现听力明显下降,当时以为是年龄上来了,听力退化了,便不以为意。一周前,李爹爹发现自己常常听不见声音,这才紧张起来,8日,他到武汉市东湖医院就诊,接诊的副主任医师管雅文检查后,诊断为突发性耳聋。

“正是由于他平时不注重控糖,导致糖尿病神经病变。”管雅文表示,糖尿病导致的微小血管病变,是引起突发性耳聋的直接原因。糖尿病神经病变是糖尿病最常见的慢性并发症之一,随着年龄增长,疾病控制越差,糖尿病并发症的损害越严重。除了常规做神经病变筛查外,糖尿病患者还要学会识别糖尿病神经病变的症状。尤其注意不典型症状,如面神经及颅神经的损伤,表现为面瘫症状,视力、听力障碍等。

管雅文提醒,“糖友”们应在医生指导下规范用药,如出现糖尿病神经病变的相关症状要及时就医,积极治疗和管理血糖、血压,定期复诊,同时要改变不健康的生活方式等。

更多精彩资讯请在应用市场下载“极目新闻”客户端,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欢迎提供新闻线索,一经采纳即付报酬。24小时报料热线027-86777777。

糖尿病会导致耳聋?这是真的

每年的3月3日是世界听力日(World Hearing Day),旨在减少听力障碍的发生,促进听力残疾预防和康复工作。

您知道糖尿病也会损害听力,甚至导致耳聋吗?

1.糖尿病导致听力下降?

是的。

糖尿病对人体听觉系统的影响研究历史有一百多年了。早在1857年Jordao就报道了,第1例由糖尿病导致的听力下降。研究发现,糖尿病患者中约30%~50%合并听力损失。

根据2021版《ADA糖尿病诊疗标准》,在调整了年龄和其他听力损害的危险因素后,糖尿病患者的听力损害发生率是非糖尿病患者的2倍。

2.糖尿病患者为什么会听力下降?

研究发现,导致糖尿病患者听力下降的主要原因是:长期高血糖引起的微血管病变和神经病变。

由于内耳动脉都是终末动脉,动脉之间没有侧支循环,因此当糖尿病并发症使某一动脉发生阻塞时,就无法由其他动脉的血液给予补偿,从而影响内耳的血液循环,导致听力下降。

另外,糖尿病患者体内的高血糖可导致多元醇通路激活,引起氧化应激,进而发生糖尿病神经病变,也可损害听力。

3.糖尿病患者听力损害表现

  • 听力损失:糖尿病患者的听力损失,大多表现为听声音比较费劲,总感觉声音比较遥远,并且患者本人说话的声音比较大,总怕别人听不到。
  • 眩晕:除了听力受损,糖尿病患者往往伴有急性发作性眩晕,其特点是突然发作,剧烈眩晕,呈旋转性,即感到自身或者周围物体旋转,头稍动即觉眩晕加重。

4.听力下降有危害吗?

危害非常大。

听力下降不仅会影响患者与他人的交流,还会让患者性格孤僻,大脑思维变慢,言语表达能力也急剧下降。

5.如何检查听力

建议糖尿病患者到耳鼻喉科进行相关听力学检查。例如,纯音听阈测试和言语测试,可以通过糖尿病患者的主观反应测试患者听觉敏感度,以及对日常生活交流能力的评价。

6.如何治疗

首先应积极控制血糖及戒烟。糖尿病患者听力损失均为感音神经性耳聋,治疗比较困难。突发性耳聋的患者,治疗同一般患者。眩晕患者主要是对症治疗。

总之,糖尿病患者的听力损害应引起患者和全社会的重视,切实落实今年世界听力日的主题“人人享有听力健康—筛查.康复.沟通”。

作者:段洪刚 山东省聊城市人民医院(三级甲等)内分泌科主治医师 医学硕士

白洁 山东省聊城市人民医院(三级甲等)内分泌科主任 主任医师 硕士生导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