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阳了血糖高(糖尿病患者阳萎以后血糖正常了阳萎持续存在吗)
糖尿病“阳”了怎么办?
疫情高峰来临,有高血压、高血糖的市民担心,如果“阳”了怎么办,血压、血糖会否增高?会不会感冒?会不会细菌感染?
中国工程院院士、上海市第六人民医院内分泌代谢科主任医师贾伟平表示,冬季天冷,血压、血糖本来就可能偏高,患者应保持正常的起居。
血糖方面有具体的参考指标:年轻的糖尿病患者,糖化血红蛋白要控制在小于7%,空腹血糖要控制在7mmol/l以内;70岁的老年人,空腹血糖若在7-8mmol/l之间也不要太担心;80岁的空腹血糖可以在8mmol/l;90岁老人的空腹血糖可以在8-9mmol/l。
如果血糖和血压能平稳控制,就不必太忧虑或者需要多做些别的什么,注意个人防护就行。
贾伟平提到,今冬严寒,老年市民出门除了戴口罩,还要戴好帽子和围巾,防止温度突然下降血管收缩激发体内神经内分泌反应,给有心血管疾病的老年患者带来负面影响。
呼吸道传染病高发时节,与人交谈不要摘口罩,吃饭也有所遮挡。老年人无特殊需要不要去公共场所,去也要做好保暖。
新闻晨报·周到APP 记者徐妍斐
来源: 新闻晨报
糖尿病病友“阳”了,血糖居高不下,如何调整用药?饮食和运动需要注意什么?
吴阿姨是我的老患者,最近感染了新型冠状病毒,除了发热、咳嗽、全身疼痛外,最让她头疼的是血糖,空腹血糖在14mmol/L左右,餐前血糖及餐后血糖基本在20-22mmol/L。
吴阿姨平时使用门冬胰岛素30,早餐前20单位皮下注射,午餐口服阿卡波糖1颗,晚餐前注射16单位。
吴阿姨担心自己的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加重,来内分泌科门诊咨询。
相信很多糖尿病病友也可能会遇到血糖居高不下的情况,今天给大家分享一些稳定血糖的方法。
1.感染病毒后,为什么血糖会居高不下?
感染对机体来说是一种外邪入侵,身体为了自我保护,会调动大量升糖激素来生成葡萄糖,供机体对抗病毒使用。
因此,会出现血糖升高的现象。
2.饮食和平时差不多,血糖高了,怎么调整?
门冬胰岛素30是一种预混胰岛素,其中30%的短效胰岛素控制餐后血糖,70%的中效胰岛素控制空腹血糖。
你的主食量不变的情况下,阿卡波糖不用加量,因为这类药物是减缓主食吸收速度的降糖药,根据你对胰岛素的敏感性,建议每餐增加4单位胰岛素,可根据血糖情况每次再逐渐加2单位,直至血糖控制在目标范围内。
3.每天吃格列齐特缓释片,“阳了”,没食欲,血糖偏低,怎么办?
格列齐特缓释片,这类药物属于胰岛素促泌剂(如格列吡嗪、格列美脲、瑞格列奈等),易引起低血糖,需要根据血糖水平减量甚至减停。
血糖基本不超7-8mmol/L的情况下,没进食的情况下不建议口服格列齐特缓释片。
4.1型糖尿病患者“阳了”,血糖升高,怎么调整?
1型糖尿病病友基本使用短效胰岛素和长效胰岛素控制血糖。
如果空腹血糖大多在8-10mmol/L以上,可以每次增加长效胰岛素剂量2U,至空腹血糖控制在6.1-7.0mmol/L以下;
如果餐后血糖常在10-13.9mmol/以上,门冬胰岛素可逐渐每次加量2单位,至餐后血糖控制在7.8mmol/L以下。
如果血糖偏低,可适当减少20%-50%短效胰岛素(门冬胰岛素、赖脯胰岛素、谷赖胰岛素)剂量,但不能停用长效胰岛素(如地特胰岛素、甘精胰岛素、德谷胰岛素),易出现酮症酸中毒。
5.老年人阳了,血糖高到多少,需要就医?
对于糖尿病病程长、合并严重糖尿病并发症、合并严重心脑血管疾病的老年患者,建议空腹血糖最高不能超过10mmol/L,餐后血糖尽量控制在11.1mmol/L,最高不能超过13.9mmol/L。
如果超过上述数值,建议就医。
6.吃二甲双胍,食欲差,药物怎么调整?
如果“阳了”后,出现腹泻、恶心、呕吐等胃肠道反应,建议停用二甲双胍;
口服二甲双胍出现低血糖的风险较低,若食欲正常后血糖仍居高不下,肝肾功正常情况下每日最大量可用到2550毫克(一颗0.85克,可每日3次;相当于 0.5克的5颗,分餐口服)。
7.感染病毒后,我的饮食需要注意什么?
如果食欲正常,建议适当增加优质蛋白质,多食绿色蔬菜,补充维生素C、维生素B族、维生素D等;
如果食欲差,恶心、呕吐症状明显,建议输液改善症状,同时维持基本能量摄入和电解质平衡。
8.感染病毒后,我的运动需要注意什么?
感染高热期不建议运动,也不建议做抗阻运动。
如果无发热,自觉身体良好,能耐受一定活动量,建议选择温和的运动,不宜强度过大,如走路、太极拳、八段锦等。
待自身体力恢复稳定3-5天后,再恢复日常活动量。
温馨提示
糖尿病患者“阳了”之后,血糖波幅较大,建议增加血糖监测的次数。
尽量控制空腹在6.1-7.0mmol/L以下,餐后血糖尽量控制在7.8mmol/L以下;对于老年人最高空腹血糖不超10mmol/L,餐后血糖最高不超13.9mmol/L。
如果糖尿病病友自行处理后,血糖仍居高不下,建议及时就医。
关于阳了之后,血糖居高不下的话题,你还有哪些疑问,欢迎留言分享。
作者:沐欣欣
属于高危人群的糖友“阳了”怎么办?
北京日报客户端 | 记者 汪丹
在这一轮新冠病毒疫情中,很多“糖友”成了感染者。研究表明,在新冠患者中,糖尿病是导致他们发生重症和死亡的高危因素,因而糖尿病患者被判定为高危人群。我们请北京清华长庚医院内分泌科医师肖建中来说说,糖尿病患者如何应对“高危”带来的危险。
糖尿病患者为何易感又高危
面对新冠病毒的侵袭,糖尿病患者易感又高危的原因主要有3个。
一是高血糖会导致人体抵抗力下降。临床上经常见到这样的场景:一些人首诊是因为皮肤疖肿、结核病、妇科感染或者外伤后伤口不易愈合,检查后却发现是因为血糖高,进而确诊为糖尿病。上述表现,其实都是高血糖导致人体抵抗力下降的典型表现。
二是糖尿病可导致感染病毒的风险增高,而感染等应激情况反过来又会导致血糖进一步升高,形成恶性循环。临床上常见的另一种情况是,一些人平时血糖不太高,但经历外伤、心脑血管意外、手术、各种感染,或者是受到一些精神刺激后,血糖会突然升高。这是因为应激情况导致应激激素分泌增高,而这些激素会引发血糖一过性升高,或者直接激发糖尿病。
三是糖尿病患者常有合并症,增加了感染新冠病毒后的高危系数。大家不要把糖尿病只当作简单的血糖升高,实际上只有10%的糖尿病患者仅表现为单纯的血糖升高,更多患者同时伴有肥胖、高血压、心脑血管疾病、睡眠呼吸暂停等多种问题,一些患者还会出现糖尿病肾病、肾功能不全等并发症。这些问题一方面会削弱人体的抵抗力,使人易感新冠病毒,另一方面,感染后也易加重原有合并疾病的病情。
感染后怎样判断病情轻重
糖尿病患者感染新冠病毒后,先得评估病情的轻重。
如果仅是短期发热,通常比较轻;如果发热持续不退,出现血氧、血压下降,血糖显著升高,要考虑重症的可能,需及时就医。如果病程短,使用简单的口服药物后血糖控制良好,一般病情较轻;如果病程长,使用多种药物或胰岛素治疗后血糖波动仍然大或血糖难以控制,又有多种并发症,通常病情比较严重。
接下来就要根据具体情况,采取针对性措施。
如果是普通上呼吸道感染症状,如发热、头疼、咳嗽等,可先对症处理,服用解热止痛、止咳化痰等药物,症状加重或持续时间长的话,则需要到医院就诊。在感染期间,糖尿病患者要增加监测血糖的频率,及时观察血糖变化。患者进食减少时,要警惕低血糖,特别是一些使用胰岛素的患者。在进食减少、饮水减少、出汗增多同时存在时,还要注意有无血压低的情况。
另外,糖尿病患者服用抗病毒药物前,需要由主管医生评估这些药物是否与降糖药物有冲突,以及是否需要调整药物。
遇3种情况需及时就医
感染新冠病毒的糖尿病患者,遇到3种情况需及时就医。
最严重的情况就是肺炎。由于糖尿病患者并发症较多,容易出现不可控制的后果,因此一旦出现咳嗽后气促、脓性痰、血痰、胸闷、呼吸困难等情况不能缓解时,要及时到医院就诊,由医生诊断是否为肺炎。
其次,在感染新冠病毒等应激情况下,糖尿病患者还有较高发生酮症酸中毒和陷入非酮症高渗状态的风险,严重时可危及生命。患者会表现为口渴、多饮、多尿等症状加重,以及皮肤干燥、四肢发凉、血压下降、脱水等,也可表现为呼吸异常、呼出气体有烂苹果味、神志异常等。此时监测血糖指标往往很高,多在14mmol/l,甚至高至20-30mmol/l。
最后,如果糖尿病患者出现呼吸道症状重(特别是缺氧症状)、糖尿病症状加重(血糖很高)和意识障碍,一定要尽快到医院接受救治。
(供图:视觉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