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惹人身上长疱(糖尿病人怎么身上会痒什么原因)
享生活|糖友身上起水疱,或是营养不良!科学补养很重要
指导专家
袁慧娟 河南省人民医院内分泌科主任医师
由于种种原因,糖友容易发生皮肤疾病,可是你见过糖友皮肤上起水疱吗?
糖尿病水疱是糖尿病特异性皮肤并发症。这可是大问题,不容小觑,下面小编就给您详细解读~~
多突发,看症状
水疱大多突然发生,形态酷似烧伤性水疱,疱壁菲薄、透明,边界清楚,周围无炎症性红晕,疱内有清亮的浆液,直径约0.5~1厘米。最大的水疱直径可达3厘米,但很少见。水疱的数目不等,一般为数个,个别达数十个。
糖尿病水疱主要见于四肢远端,如足、踝、腕等部位,少数发生于胸腹部,糖友出现上述特点水疱,要虑及糖尿病水疱,查找原因和及时处理。
找原因,定食疗
糖尿病水疱通常与患者血糖控制不良及全身营养状况差有关。
因此,一方面要重视血糖监测,适当调整药物以更好控制血糖,从根本上避免水疱发生。
另一方面,要保证营养均衡,在适当控制总热量的前提下,多食新鲜蔬菜,每日不少于400克,适当选用牛奶、禽蛋等优质蛋白质,建议每日喝350ml左右的牛奶,吃1个鸡蛋。
看大小,定治疗
水疱直径在1厘米之内,不需要作特殊处理,加强局部护理,避免受压及损伤,约在5~7天内可自愈。
如果水疱大,可先用0.25%碘酒消毒疱壁表面及周围皮肤,再用无菌针管抽取疱液,然后用无菌干纱布加压固定,防止感染及损伤,一般在7~10天内愈合,水疱愈合后不会形成瘢痕,预后良好。
注意:糖友也不能大意,如果处理水疱后几天仍不见好,一定要及时就诊,明确告知医生病情。
本文主要的参考资料:健康时报网2017年08月28日《糖友起水疱很突然》
本期编辑:小超
想了解更多内容,欢迎搜索、关注我们的微信公号“糖来糖往”(jksb2016)
糖友起疹子,不都是过敏!真菌感染、脂质代谢异常、神经病变等都会导致
受访专家:北京大学第一医院皮肤科主任医师 杨淑霞
春季是皮肤病高发时段,糖友出现的各类皮肤异常,常会被简单地认为是过敏。对此,北京大学第一医院皮肤科主任医师杨淑霞说,糖尿病有很多并发症,有些就可能表现在皮肤上,如果仅当过敏就会贻误病情。
皮肤瘙痒。糖友皮肤发痒,可以是全身泛发或是局限于身体某些部位。其可能原因主要有三:神经病变、皮肤干燥或是糖尿病导致肾损害后引起的瘙痒。糖尿病合并的瘙痒一般较为顽固,可以没有任何皮疹,普通的止痒治疗对其效果不好。需提醒的是,北方春天风较大,再加上目前处于抗击新冠肺炎阶段,洗澡、洗手次数增多,可能会使干燥加剧,从而加重瘙痒症状,甚至引发乏脂性湿疹;糖友干燥问题严重导致手脚干裂,尤其是脚后跟,若护理不及时就易继发细菌感染,表现为局部红肿、疼痛、皮肤温度升高,严重者可能发生坏死性筋膜炎,甚至导致溃疡。
发疹性黄瘤。这种情况多是糖尿病合并脂质代谢异常引起的,是一种全身散发的黄红色小疙瘩(即结节或丘疹),因此常被人误以为是过敏起的皮疹。实际上两者有比较明显的差别:过敏导致的皮疹通常为红色,质地一般不硬,有瘙痒;发疹性黄瘤摸起来略硬,且表面有光泽,一般无瘙痒。
皮肤潮红。这一般是由于皮肤毛细血管弹性比较差和异常扩张,导致皮肤出现持续性潮红斑,好发于面、颈和上肢。过敏性红斑会伴发瘙痒,远离过敏原后,红斑会消失;糖友的这类潮红不痒,在血糖控制后可缓解。
真菌感染。天气转暖,糖友某些部位出汗较多,再加上糖友机体抵抗力差,容易引发真菌感染:如念珠菌性间擦疹,好发于大腿根、乳房下、腋下,局部皮肤出现红斑、小丘疹或小脓包;手癣、甲癣、脚癣也容易在此时加重,还可传染到大腿根、臀部、脸部等处。糖友如果把以上情况当成过敏涂抹激素药膏,会使皮损扩大,并使原本的表现变得不典型。因此,当糖友出现这些情况,要及时请医生鉴别。
细菌感染。在天气潮热、皮肤清洁卫生不够时更易继发细菌感染,大大增高毛囊炎、疖肿等的发生几率。
病毒感染。春季也是一些病毒感染的高发季节,如带状疱疹等。它可发生在身体任何地方,表现为群集的红色丘疹、丘疱疹和水泡。大多数患者在皮疹出现前几天甚至几周就会出现不同程度的局部麻木、刺痛、灼痛、跳痛以及瘙痒等症状。
为了防止糖友出现皮肤问题,引发严重并发症,杨淑霞给出了以下建议:1.严格控制血糖;2.饮食搭配要合理;3.注意身体养护,糖友皮肤易干燥,在洗澡、洗手、洗脚后要及时涂抹润肤产品;皮肤某些容易潮湿浸渍的褶皱部位,应保持清洁和舒爽,可适当用些爽肤粉,穿纯棉衣物。4.及时处理。发现皮肤问题应及早就诊。▲
“糖人”遇上疱疹 怎么办
【来源:呼和浩特日报】
李大爷平时身体硬朗,几天前还在公园里锻炼,这两天突然感受着如同“刀割”“火烧”“电击”一样的疼痛,这让他吃不下、睡不好。彻夜疼痛的李大爷在家人陪同下就医,经医生确诊为带状疱疹。医生告诉李大爷,他不仅患带状疱疹,还患有糖尿病。糖尿病患者患上带状疱疹,不光痛感强烈,还很有可能发生带状疱疹后神经痛。
糖尿病患者由于免疫系统功能异常,患感染性疾病的风险,是正常人群的1.5~4倍。高血糖状态导致免疫系统功能失调,一方面引发全身性炎症反应,另一方面导致免疫细胞功能降低。免疫力的持续下降,最终可能导致患上带状疱疹。研究发现,糖尿病患者罹患带状疱疹的概率高于正常人的2.38倍。除此之外,糖尿病患者患上带状疱疹后,更容易出现带状疱疹后神经痛及血糖控制恶化。
适当的疫苗接种可有效降低带状疱疹的发生率,并且可以降低带状疱疹后神经疼痛的发生概率。由于40岁以上人群是糖尿病和带状疱疹的高发人群,因此建议这类人接种带状疱疹疫苗,对于预防糖尿病引发的带状疱疹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
(据《家庭医生报》)
声明:此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来源错误或者侵犯您的合法权益,您可通过邮箱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及时进行处理。邮箱地址:jpbl@jp.jiupainew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