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糖饮料糖尿病能喝吗(糖尿病能喝的饮料)
无糖饮料就真的好了吗?可能会带来5大健康危害
一般来说,吃的加工糖越少,健康状况就越好 - 这就是为什么选择无糖苏打水似乎是一种明智的选择。无糖饮料真的是一种健康的饮品吗?其实饮用无糖饮料对身体是有损害的。
长期饮用无糖饮料会带来哪些健康风险?
1、可能会增加患2型糖尿病的风险
有人会问,精糖不是导致血糖失衡的主要原因吗?如果无糖饮料不含任何糖,怎么会升高血糖水平。研究表明,尽管人造甜味剂不含加工过的糖,但它们实际上可能通过破坏肠道中益生菌的平衡来提高血糖水平。由于这些有益细菌在控制血糖方面发挥作用,消耗它们可能会增加患2型糖尿病的机会。
2、与代谢综合症有关
无糖饮料也与代谢综合征的风险增加有关。在一项研究无糖饮料摄入对人体影响的研究中,每天饮用苏打水的人代谢综合征的风险增加会增加三成以上,而患有2型糖尿病的风险增加六成。这并不是说喝无糖饮料一定是代谢综合症的原因,但它可以确实定期饮酒的风险。当然,代谢综合征还涉及其他因素,如高钠摄入量,吸烟,频繁饮酒和其他生活方式的因素,如高压力和缺乏运动。
3、可能导致心血管疾病
人造甜味剂与代谢综合征有关,这可能导致心血管疾病,但即使不存在代谢综合征,它们也可能增加心血管疾病的风险。研究表明,常年饮用无糖饮料的人患心脏病和高血压的风险增加。
4、可能导致肥胖
经常饮用饮料和体重增加之间确实存在联系。研究发现,饮用者的体重指数高于不饮用人工加糖饮料的人。
5、增加对糖的渴望
人造甜味剂可以通过刺激甜味受体和胃肠道中调节饥饿和饱腹感信号的激素来引起对糖的渴望。换句话说,当尝到人造甜味剂的强烈甜味时,消化系统会被欺骗,以为马上要摄入含糖的食物。身体可能会产生对真正糖的渴望,这时候容易摄入含糖量的食物,从而对健康造成损害。
无糖饮料中的人造甜味剂可能会对肠道中的健康细菌产生负面影响,干扰血糖调节,并导致对更多糖的渴望 ,所有这些都会增加肥胖和其他疾病的风险。
无糖饮料当水喝,男子突发糖尿病,专家:“0糖”敞开喝仍存健康隐患
极目新闻记者 廖仕祺
通讯员 周珊 刘姗姗
一顿速食外卖配上一罐气泡饮品,可以让人顿感惬意舒爽,但普通碳酸饮料普遍含糖量、热量较高,所以“无糖”“0糖”饮料成了不少年轻人的新宠。
这种0糖、0脂、0热量的饮料真的是减肥和降糖“神器”,可以敞开了喝吗?20日,江城专家提醒称,无糖饮料并非减肥和降糖的好选择,千万不要认为“无糖”“低糖”饮料就是健康饮品而岔着喝,过量饮用不仅可能增加食欲,存在肥胖的隐患,还会影响胰岛素分泌,导致糖尿病等一系列健康问题。
每天至少喝5瓶,白领代谢失控
今年30岁的孔先生一直单身独居,想着年轻身体底子好,他总是熬夜加班工作,还频繁参加一些交际应酬。虽然近半年来业绩攀升,但暴增的工作量也让他常常连早餐都来不及吃,中餐、晚餐只能点外卖,或参加应酬饭局。为了减压,孔先生喜欢上碳酸饮料,但担心含糖饮料喝多了导致发胖、糖尿病,他在冰箱囤满了“无糖”或“0糖”的气泡饮料,每天至少喝4、5瓶。
半个月前,正在出差的孔先生总觉口渴,尿量也较原来增多,坚持到项目完工返回武汉,孔先生感觉全身疲惫乏力无法缓解,只好请假来到长江航运总医院·武汉脑科医院就诊。
经详细了解患病经过、病史,结合多饮、多尿等典型症状表征,并及时完善检查,孔先生被确诊为初发糖尿病并发酮症酸中毒。
肾病内分泌科接诊医师谭金枚表示,大量临床研究发现,像孔先生这样,年轻且无糖尿病家族病史的初发糖尿病患者,多与长期劳累、高压、熬夜、口味重、喜食外卖等不规律的工作、生活作息状态相关。近年来,随着“无糖”、“0糖”饮料的流行,许多人陷入饮食误区,甚至因此诱发糖尿病、肥胖症等疾病。谭金枚解释,无糖并不代表没有糖,只是不含蔗糖、葡萄糖等升糖成分,而采用形式各异的甜味剂代替。一旦甜味剂摄入过多,不仅会刺激胰岛素产生,影响胰岛素受体的敏感度下降,还会反射性地增强食欲,导致热量超标。所以孔先生长期喝无糖饮料代替正常饮用水,便加速了机体代谢失控,引发糖尿病。
为避免病情恶化引发酮症酸中毒昏迷危及生命,谭金枚立即为孔先生制定了药物综合治疗方案并叮嘱他纠正饮食习惯,目前经一周对症治疗,孔先生的血糖、甘油三酯水平等各项指标已逐步恢复正常。但遗憾的是,年仅30岁的他已患上糖尿病,需要长期接受降糖治疗。
饮料刮起无糖风,受年轻人热捧
极目新闻记者探访江城多家商超发现,标榜“健康生活”的低糖或无糖饮料成为许多市民购买饮料的首选,此类饮品逐渐赢得货架“C位”,各大社交平台都刮起了一阵“无糖风”,各大饮料品牌也纷纷推出了无糖饮料。
在位于街道口的一家便利店内,4个两米高的冰柜被各色饮料填满,其中一些标有“0糖、0脂肪、0卡路里”字样的饮料被摆放在醒目位置。店员表示,现在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开始注重“控糖”,特别是25岁左右的女性,因此店里无糖饮料的销量一直很不错,受欢迎程度早已超过了普通的含糖饮料。
“减肥期间,总是特别想喝甜味饮料。无糖饮料用代糖替换蔗糖,但还是能喝出甜味,既满足了自己,心里的负罪感也少一些。”刚刚选购完一瓶无糖饮料的市民王小姐说。
记者在电商平台搜索“无糖饮料”,显示有多页产品信息,每页有多种产品,乌龙茶、冰红茶、气泡水、苏打水、椰子汁等传统饮料均推出了无糖或零糖的系列。其中一款号称“0糖0脂0卡”的无糖饮料月销超过3万件,深受消费者欢迎。
据国内某机构发布的《2020—2024年中国无糖饮料行业市场供需现状及发展趋势预测报告》显示,随着无糖饮料市场渗透率不断提升,已有近6成消费者购买过无糖饮料,其2019年销售额同比增长超10%,远高于饮料总体增长率。
无糖不等于健康,千万别岔着喝
对此,长江航运总医院肾病内分泌科主任郭爱莉表示,不少人认为含糖食品是影响血糖升高、导致体重增加的因素,所以当无糖食品出现时,会更想尝试。甚至有人错误地认为,可以用无糖饮料来控制体重,预防糖尿病。事实上,备受大众青睐的“0糖”“无糖”饮食产品并非完全无糖,仍可能含有果糖、麦芽糖,这些成分一样可在人体内转变为葡萄糖,食用过量后导致血糖升高;而富含甜味剂的“代糖”饮品,过量饮用的情况下不仅增肥,还影响胰岛素分泌。
武汉市中心医院内分泌科副主任医师牛力介绍,无糖碳酸饮料只代表里面不含蔗糖,但实际上可能含有木糖醇、甜菊糖、甜蜜素等人工甜味剂。无糖饮料用甜味剂代替传统饮料中的蔗糖,虽然热量相对较低,但甜味剂可能刺激食欲和增加饥饿感。而这种饥饿感会使人对其他含糖食物产生极大的兴趣,最终摄入过量食物。同时由于人工甜味剂甜度远远超过蔗糖,会使人对于含有天然甜味的水果蔬菜降低兴趣,转而选择更多使用人工甜味剂的食品或加工食品。所以,如果过量饮用此类饮料会带来肥胖隐患。
牛力特别指出,对于糖尿病患者来说,喝无糖饮料同样会导致血糖波动。此外,有些无糖碳酸饮料里还含有磷酸,如果长期喝可能影响钙质的吸收,导致骨质疏松。千万不要认为“无糖”“低糖”饮料就是健康饮品而岔着喝,过量饮用还是对身体有伤害,特别是本身就患有糖尿病的患者。
郭爱莉建议,市民在选购饮料、食品时还应多看配料表,做好甄别,糖尿病患者和普通人一样,每日饮水应不少于2000毫升,可选用白开水、淡茶水、矿泉水,适量牛奶、豆浆等饮品。日常一旦出现骤然的多饮、多食、多尿,体重减轻,视力改变、皮肤感染、私处炎症、牙龈炎或者餐后恶心、心慌、出冷汗等症状时,不论年龄大小,一定要提高警惕,尽早就医排除糖尿病的可能。
更多精彩资讯请在应用市场下载“极目新闻”客户端,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欢迎提供新闻线索,一经采纳即付报酬。24小时报料热线027-86777777。
无糖饮料真的不含糖分?
如今,市面上越来越多的无糖饮品逐渐成为“新宠”。可口可乐零度、农夫山泉、娃哈哈、健力宝、依能、今麦郎、栗子园体碱等都备受市民喜爱。那么,“无糖”饮品真的不含糖分吗,糖尿病人可以喝无糖饮料吗,无糖低糖饮料能代替水吗?对此,记者采访了相关专家,为你揭秘。
专家
“无糖”不是绝对意义上的零糖分
不管是在超市,还是线上,无糖饮料的销量都一路飙升,受到不少人青睐。
“无糖饮料是指不含蔗糖即淀粉水解的糖类,如葡萄糖、麦芽糖等等,一般采用糖醇和低聚糖等不升高血糖浓度的甜味剂作为糖的替代品,例如苏打水、木糖醇饮品等都可以称作无糖饮料。”徐矿总医院内分泌科主任樊宽鲁表示,虽然这些饮品上都标注着大大的“无糖”字样,但是仔细观察就能发现,一些无糖饮料在配料表里却有甜蜜素、木糖醇、安赛蜜等字样,所谓的“无糖”并不是绝对意义上的零糖分。
樊主任介绍,根据我们国家标准规定,每100ml饮料中含糖≤0.5g就可以标注为无糖饮料。在无糖饮料的生产中,会使用各类甜味剂改善产品的口感。虽然科学使用甜味剂不会对人体健康造成危害,实际上,很多甜味剂虽然比蔗糖能量低,但同样也是含有能量的。喝含有果糖的饮料虽然短时间内血糖不会升高,但长时间喝也会让体内脂肪堆积。
糖尿病人可以喝无糖饮料吗
糖尿病人可以喝无糖饮料吗,选择什么无糖饮料比较好呢?面对很多人关心的这一话题,樊主任给出了解答。
首先,糖尿病患者要明确无糖饮料的概念,无糖只是饮料加工过程中,没有加入蔗糖,狭义上说它们是无糖的,因为不含蔗糖。但广义上说,它们虽不含有蔗糖,却可能含有果糖或者乳糖,例如果汁和酸奶,这些糖都可以转化为葡萄糖进入血液,所以不含蔗糖的食品和饮料不一定就不升高血糖。
其次,糖尿病患者要管理好自己,要明白血糖不可能靠吃无糖食品、喝无糖饮料就能降下来。患者要把大方向把握好,根据自己的情况和喜好来定。如果血糖、血脂控制得好,选择这类食品来吃没有问题,只要合适保健,口感纯正都可以选用。
茶类、酸奶,糖尿病人选择什么比较好
“在无糖饮料中,最提倡喝的是茶类饮料,如绿茶、花茶、乌龙茶、大麦茶等。”樊主任称,茶类饮料中,如果不添加蔗糖的话,是不含糖的,糖尿病患者可以随时饮用。绿茶富含防止老化的谷氨酸、提高免疫力的天冬氨酸等,具有利尿、消除压力的作用。而且茶对降血脂有好处,所以,糖尿病合并血脂紊乱的患者可以适量饮用。肥胖的糖尿病患者多喝茶对身体也是有好处的。相反,杏仁露、山核桃汁可能含脂肪较高,对糖尿病伴血脂紊乱的患者不合适。
酸奶能调理肠胃内细菌平衡,增加体内双歧杆菌等有益菌,抑制某些有害细菌的繁殖,刺激肠胃蠕动,防止便秘,减少肠胃病症发生,能提高人体免疫力,增加对疾病的抵抗力,还能强化钙质的吸收,降低血液中胆固醇的含量,减少心血管病症发生的危险。所以,建议糖尿病患者在总量控制的情况下,用无糖酸奶作为加餐来食用。
樊主任表示,在无糖饮料中,最不提倡饮用的是碳酸类饮料,其次是南瓜果汁,关于糖尿病患者吃南瓜的问题,一直是个有争议的话题,南瓜果汁血糖生成指数较高,升血糖较快,不建议糖尿病患者多喝。功能性饮料对于我们普通人来说,可能作用并不大,没有那么神奇,所以在这里也不提倡。八宝粥一罐有360克,如果糖尿病患者食用的话,建议作为主食来食用,一定要注意总量控制。
还要提醒患者的是,上述无糖饮料中,除八宝粥外,糖尿病患者在出现低血糖反应时,都不能选用。这些无糖饮料只能起到补充水分的作用。
无糖低糖饮料不能代替水
在营养学家的观点里,喝水才是最健康的。樊主任称,目前为了保证口感,饮料中通常会加入大量的糖,由于国家没有明确规定饮料的包装必须把含糖量说清楚,因此厂商大多故意对含糖量遮遮掩掩。一般来说,饮料的含糖量在10%左右,如果喝一罐330毫升装的易拉罐可乐,就相当于吃了两大勺白糖。
饮料含有的很多物质都会对身体造成影响。比如,碳酸饮料喝多了会损害牙齿、影响视力,导致代谢性疾病,还会消耗体内的钙,让女人骨质疏松。而一些饮料中必须添加的色素、香精、甜味素,都会对人体的神经系统造成影响,破坏其稳定性,损害智力发育。
“如果无法抗拒饮料的诱惑,在某种程度上说无糖饮料比含糖饮料好一点。”樊主任说,“但是大家一定要认识到,糖尿病人每天应该喝1200到1500毫升的水,这个是不能用饮料来替代的。”
徐报融媒记者 徐晓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