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眼睛病变是什么症状(糖尿病眼睛病变的前兆)
专家提醒糖尿病人:如果你的脚和眼出现这些症状,并发症要来了!
好多糖尿病患者只注意血糖有没有降下去,吃饭吃的合格不合格。却没有注意观察自己的脚或者眼睛。好多患者的脚受了小伤,比如被暖水袋,或者暖宝宝低温烫伤了,或者小石子进鞋里了,鞋子不合适挤脚了,却没有意识到。
为什么要关注自己的脚呢?因为糖尿病足是糖尿病一个可怕的并发症。而因为糖尿病可以引起下肢动脉病变和神经病变,使糖尿病人的下肢感觉减退、麻木,生活中足部受伤或有细微伤口都不易察觉。有的人剪脚趾甲的时候,不小心剪破皮肤也可能不知道。
那好多人会觉得小题大做。不就是个小伤口吗?不至于。可是你知道糖尿病人的伤口极易感染吗?如果不及时处理,是极有可能演变为糖尿病足的。糖尿病足是可怕的并发症!糖尿病足的患者占非外伤性截肢患者近1/2的比率。如果没有及时发现并处理,截肢是不可避免的!
眼睛更是难以觉察。眼睛的病变一般不容易表现出来,但如果出现视力下降,眼睛模糊,眼部感觉异常,畏光流泪,痒,异物感,充血,新生物等,尤其是患病超过5-10年的病人,应该去医院检查。
因为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发生率最高,危害也最严重。而且一旦出现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就意味着全身各脏器都已发生微血管病变。虽然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早期没有明显的症状表现,但是通过眼底检查可以及早发现。激光治疗可以缓解症状,早发现早治疗,一旦出现了眼底出血和视网膜脱落,便难以逆转!最终导致失明!
糖尿病足的早期症状:1.足部干燥
患者会感觉足部皮肤干燥,可有瘙痒,也可出现毳毛脱落,光滑、水肿,下肢及足部变小。
2.皮肤温度下降
患者可感到肢端发凉,用手背碰触足背表面温度下降。
3.脚部异常感(穿袜感)
患者常有双足穿袜套感觉,麻木。肢端感觉迟钝消失。即用稍尖锐物品碰触下肢皮肤,感觉减退或消失。如果出现皮色改变,说明症状已经加重了!
4.脚趾增厚、变形
脚趾变形、增厚、易脆、脱落。也可见跖趾关节弯曲,
5.疼痛感
少数也有患处针刺样,烧灼样疼痛,较严重者有刀割样疼痛。长时间走路后,会出现双腿疼痛以至于难以继续行走。
当上述症状出现后,就要注意啦!这有可能是糖尿病足!
检验方法:患者仰卧在床,当抬高下肢时,发现足部皮肤苍白,放下来或坐位下垂时,足部皮肤为紫红色。用手从上往下触摸,会发现温度逐渐减低。足背动脉搏动减弱甚至消失。
注意:糖尿病人应该多泡脚,水位最好没过脚踝,水温不超过38℃。鞋子要选择圆头,宽松舒适的。避免皮肤受伤,有创口及时消毒处理。平时可以多进行一些小腿及足部的运动,如踮脚尖,提脚儿跟,蹲起等,来改善下肢血液循环。但不宜做激烈运动,因为高强度,撞击性的运动会导致眼底出血,加速视网膜的病变!
糖尿病并发症不可忽视,我们平时应该多关注身体的状态,如有不适,应及时就诊,以免延误治疗,耽误病情!运动应选择适宜强度,在医生指导下进行,不可过于激烈!
眼睛出现这几个症状要当心糖尿病
俗话说:眼睛是心灵的窗户。其实不仅是心灵,身体上有什么问题、出现什么疾病都会在眼睛上反映出来的。尤其是糖尿病患者,眼睛一旦出现这4大症状,说明眼部并发症来了!据了解,如果血糖控制不理想,99%的1型和60%的2型糖尿病人在患病10年左右,都有不同程度的视网膜病变。
视力下降
视力下降有时候并不是由于看书看电脑所引起的,大多数糖尿病患者的视觉神经都会受到损坏,严重的甚至有可能发生眼底血管病变,这些问题都会导致患者的视网膜出现问题,严重的可以致使视网膜脱落,造成视力下降。
瞳孔变小
瞳孔变小与糖尿病患者的植物神经有关系,当植物神经受到损伤时,患者的瞳孔功能会受到影响。而糖友的瞳孔比一般人的要小,患者在进行眼部检查时使用的扩瞳剂效果不好,就使患者放大瞳孔的能力也比较差。
白内障
白内障是糖友常见的一种眼部疾病,它的产生原因在于糖尿病患者身体里面血液的葡萄糖成分都比较高,致使眼睛里面的糖代谢受到阻碍,生成了一种叫做山梨醇的物质,堆积在晶体里面,使晶体混浊,形成了白内障。
近视
近视是视力下降的一种,但产生的原因有所不同。由于糖尿病人体内有大量堆积的糖分,而这些糖分只有通过尿液才能排出体外,另外患者又喜欢喝水,导致血压渗透压下降而随之下降的还有房水的渗透压,这样就使患者的晶状体变厚,形成了近视。
视线模糊、眼睛易疲劳
国外某眼科医学博士指出,糖尿病会对人体的视觉产生影响,血液中的葡萄糖值含量异常上升会导致眼球歪斜,进入眼睛的光线也会因此发生曲折,而视力减退、视线模糊等现象都与之存在关联,长时间的慢性视线模糊,很可能患有2型糖尿病。
如何预防糖尿病眼病?
严格控制血糖是防治糖尿病眼病的根本措施。除此之外,血压、血脂的控制和监测也不要忘记。
定期做眼底检查,监测眼压。1型糖尿病人应在发病5年后每年检查一次;2型糖尿病人则应从发现糖尿病起,每年检查一次。糖尿病人一旦发生眼部不适,请及时到医院就诊,听从医生的治疗建议,早期诊断早期治疗,有助于病情的控制。
饮食要清淡,多食用富含维生素A的食物,比如胡萝卜,可以有效补充眼部所需营养,保护视力,预防眼病的发生。糖友们平日还可以多食用枇杷、橙子、白菜等富含维生素A的蔬菜水果。
最后一点很重要: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适当锻炼,但避免剧烈运动;脑力劳动者要注意用眼卫生,避免长时间阅读、使用电脑等造成的视疲劳,从而尽量延缓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出现。另外,糖友务必戒烟戒酒!
版权声明:图文无关,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糖尿病友眼睛有5个症状,说明视网膜病变了,建议尽快就医
刘先生,32岁,年纪轻轻的他却已经是一家颇有规模公司的老总。
近年来,随着公司规模的壮大,刘先生的应酬也越来越多,山珍海味,美味佳肴也使他看起来更有“老板相”。
作为公司老总,刘先生每天要花费大量时间在会议和商务场合中,没有时间进行锻炼,工作压力和紧张情绪压得他喘不过气,长期缺乏足够的休息和放松,也导致他身体反应迟缓。
刘先生常常和朋友戏谑:“这是有钱的代价。”
最近,他发现自己近视越来越深,视力越来越模糊,严重影响到了工作,无奈之下,刘先生来到了眼科诊所。
医生花了一些时间检查他的眼睛,然后告诉他一个不太好的消息:他的视网膜有问题,这可能是糖尿病引起的!
刘先生对这个结果感到震惊,因为他不认为自己有糖尿病,自己明明那么年轻,怎么会患上这种“老人病”呢!这不是开玩笑吗?
但医生给他推荐了一位内分泌专家,让他去做一些额外的测试,以确定是否有糖尿病。
结果显示,刘先生确实患了糖尿病。
他感到非常沮丧,但专家告诉他,这是可以控制的。
专家还告诉刘先生,除了控制血糖水平外,他还需要关注眼睛的健康,因为视网膜病变是糖尿病引起的最常见并发症之一。
事实上,生活中像刘先生一样的患者有很多,却很容易让人忽视。但如果不及时治疗,情况可能会加重,甚至可能导致失明。
首先,糖尿病是一种常见的代谢性疾病,常会伴随一系列并发症,而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是糖尿病患者最常见的合并症之一。
在糖尿病患者中,近50%的人出现视网膜病变,近10%的人会出现严重视力损失和中心视野缺失,这些视力损失的病例一旦出现,就难以逆转。
另外,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是由于高血糖长期持续存在,引起眼底微循环障碍和氧化损伤,最终导致视网膜病变的一种病理过程。视网膜病变严重时,可导致黄斑水肿、新生血管、玻璃体出血等,从而导致视力受损,甚至失明。
大量的实验结果表明,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的发病率和病情的严重程度与患者的血糖控制水平密切相关。
例如,Diabetes Control and Complications Trial(DCCT)研究发现,血糖控制水平越好,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的发病率就越低。
而在研究初期,接受强化治疗的患者在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的发生率上比接受普通治疗的患者少了76%,而且病情也比较轻。
二、那么,会出现哪些症状呢?早期预防和早期诊断至关重要,糖尿病患者应该每年至少检查一次眼底,以检测是否存在视网膜病变,患者也应该了解视网膜病变的症状。以下是视网膜病变可能出现的症状:
1、视力模糊或视野缩小
长期高血糖可能会导致角膜水肿和晶状体水肿,使光线聚焦的清晰度下降。研究显示,在糖尿病患者中,高血糖患者的视力下降的几率是正常人群的两倍以上,近视度数也会随着高血糖时间的延长而增加。
2、眼前出现黑点或漂浮物
高血糖还会导致眼部血管存在不正常的扩张和出血,形成视网膜出血或渗出,导致视觉异常。
3、眼底出现斑块、出血等异常情况
高血糖也导致视网膜的血管损伤,血管壁通透性增加,血浆和血清成分漏入视网膜,引起视觉问题。
数据显示,糖尿病患者中,近50%的人出现视网膜病变,其中又以非增生性视网膜病变(CLASS)表现尤其突出,涉及到生理性凹陷区域,使得正常视野的颜色感知能力下降。
4、夜间视力逐渐减弱
5、双眼之间的视力差异变大
三、日常生活中怎么预防和治疗呢?建议病人在发现以上症状时,尽快就医,并严格按照医生的要求进行治疗,以减轻症状的发生,并尽可能地降低视网膜病变所导致的视力损失。
目前,有不少治疗方法可用于治疗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如激光治疗、光动力学治疗和保护视网膜药物治疗等。
1、激光治疗
在视网膜病变的治疗中,激光治疗是被广泛使用的治疗方法之一。
Early Treatment Diabetic Retinopathy Study(ETDRS)研究显示,进行激光治疗可以显著降低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的发展和病情恶化。其中,激光治疗可以减少糖尿病性黄斑水肿的发生,使视力得到保护。
2、控制合并症发生
除此之外,研究还表明,控制高血压、高胆固醇、高甘油三酯等合并症的发生,也可以降低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的风险。
例如,Fenofibrate Intervention and Event Lowering in Diabetes(FIELD)研究显示,使用降脂药物费诺贝特可以显著降低糖尿病患者视网膜病变的风险,而不会对血糖控制产生不良影响。
3. 光动力学治疗
光动力学治疗是一种治疗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的方法,也被称为PDT治疗(Photodynamic Therapy)。
该方法利用光敏剂的特性,让其在体内激发光能,并以特定波长的激光照射病变的视网膜部位,从而破坏或清除病变部位的异常血管。
光动力学治疗一般包括两个步骤。
首先,患者需要通过静脉注射光敏剂,通常在注射后需要等待一段时间以便让光敏剂在体内充分分布。
然后,医生会在治疗区域用激光照射,以激发光敏剂,照射时间一般在几分钟到半小时不等。
由于该方法只照射病变区域,对周围正常组织的伤害较小,因此该方法的风险较低。但需要注意的是,光动力学治疗可能需要多次治疗,以达到预期疗效。
总之,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是糖尿病患者一个相对普遍的并发症。研究数据表明,控制血糖水平、检查眼底、防治高血压和高血脂等并发症,以及激光治疗等方法,都可以有效预防和治疗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希望大家可以重视起来,也希望各位患者可以早日康复!
参考文献1. Early Treatment Diabetic Retinopathy Study Research Group. Photocoagulation for Diabetic Macular Edema. Arch Ophthalmol. 1985; 103 (12): 1796-806.
2. Diabetes Control and Complications Trial Research Group. The effect of intensive diabetes therapy on the development and progression of neuropathy. Ann Intern Med. 1995; 122: 561-8.
3. UK Prospective Diabetes Study Group. Intensive blood-glucose control with sulphonylureas or insulin compared with conventional treatment and risk of complications in patients with type 2 diabetes (UKPDS 33). Lancet. 1998; 352: 837-53.
4. Keech AC, Mitchell P, Summanen PA, et al. Effect of fenofibrate on the need for laser treatment for diabetic retinopathy (FIELD study): a 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 Lancet. 2007; 370 (9600): 1687-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