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健康网

针灸能治疗糖尿病吗(针灸能治疗糖尿病并发症吗)

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 0
文章目录:

中医针灸治疗糖尿病,疗效竟然这么好,“糖友”不妨一试!

来源:【夕阳红】

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中医院肾病内分泌科二区主任王世东介绍中医针灸治疗糖尿病的方法和作用。

本文来自【夕阳红】,仅代表作者观点。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提供信息发布传播服务。

ID:jrtt

扎一扎能“控糖”?中医针灸也能治疗糖尿病!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改善,我国糖尿病的发病率逐渐升高,其中2型糖尿病尤为常见,通常是由于不良生活习惯和一定的遗传因素所引起的。西医对于2型糖尿病的治疗主要采用药物治疗,患者需要口服降糖药或者打胰岛素。目前有不少糖尿病患者会同时选择中医来治疗,通过中医针灸来“逆转”病情。针灸真的能治疗糖尿病吗?它又是如何起到疗效的呢。麒麟针针法第六代传承人,张蒙天主任今天分享针灸对糖尿病的治疗作用。

针灸治疗糖尿病有数千年的历史,早在《备急千金方》中就提出针灸治疗本病的观点。《针灸甲乙经》中首先记载了消渴病的针刺选穴。近年来国内外有关针灸治疗糖尿病的报道日渐增多。

糖尿病分为1型糖尿病、2型糖尿病、特殊类型糖尿病和妊娠期糖尿病4种类型,其中2型糖尿病最为常见。2型糖尿病是一种生活方式病,主要是由于吃得过多、运动过少引起的。人体就像一台机器,吃得过多、运动过少的生活方式就好比让人体代谢相关机器超负荷工作,特别是人体胰岛和肌肉超负荷工作,导致胰岛分泌功能下降,分泌胰岛素减少,肌肉利用葡萄糖下降,导致血糖升高。经过科学的治疗、再配合个体化的血糖控制方案,把体重降下来,BMI正常了,血糖也可能随之“达标”。根据目前的研究估算,我国有15-20%的2型糖尿病患者可以通过合理的个体化治疗,变回“正常人”,张蒙天主任提到,对于早期的2型糖尿病,他临床上一直在用针灸治疗,效果不错。大部分患者经过一段时间针刺治疗后,精神睡眠改善,血糖不同程度的下降。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糖尿病的发病率正在逐年提高,糖尿病并发症也在增多,因此,如何提高治疗的效果,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越来越引起普遍重视。针灸作为自然疗法,给糖尿病患者带来福音。

针灸可以治疗糖尿病,但并不是所有的糖尿病病人都适合针灸治疗。针灸治疗糖尿病时应严格掌握适应症及禁忌症。张蒙天主任表示,针灸以后患者会出现胃口没有原先那么亢进、肥胖者的体重较前减轻等情况,这些都是属于正常现象。随着这些现象的出现,患者的血糖、血脂相应都会降低。针灸治疗糖尿病适合用于早期糖尿病,或者可以用于胰岛素分泌相对不足的人群。对已经胰岛素依赖的严重糖尿病人,还是应该以中西结合治疗为主。除此之外,还有其不适宜使用针灸的糖尿病患者,

例如: ✪ 糖尿病孕妇。

✪ 糖尿病急性代谢紊乱时如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或糖尿病高渗昏迷时不宜针灸。

✪ 糖尿病合并有皮肤感染、溃疡者不宜针灸。

✪ 饥饿、疲劳、精神紧张时不宜马上针刺。

血糖控制不住,不妨试试针灸治疗

今天一病人问我,刚才那个阿姨碰到好几次了,她什么毛病?我说糖尿病,她很惊奇的问?针灸还可以治糖尿病?是的,我告诉她,前面那个阿姨之前每次两颗降糖药空腹血糖还在10-11mmol/L之间降不下来,针灸了一个月血糖就正常了,三个多月已经是每次一颗药了。

糖尿病是目前临床常见的一种代谢紊乱性疾病,因其在临床尚不可治愈,属终身性疾病,一旦患病,虽可服药控制,但需终身用药。随着病程的延长,还易伴发其他脏器疾病,严重威胁人类的健康。糖尿病发病率逐年升高,在老年人中发病率较高,也是常见的老年病。临床表现以多饮、多食、多尿和体重减轻为主要典型特征。随着病程的延长可合并心、脑、肾、眼、神经等多系统、多脏器的慢性进行性病变。

杨甲三教授认为脾阴虚作为消渴的病变基础,当其病变日久不愈时,脾阴虚则必兼脾气虚,然后在气阴两虚的基础上再累及他脏。

基于以上对消渴病的基本认识,杨甲三教授设计了一套养阴益气、健脾升清泄胃润燥的治疗方法。

在选穴上以俞穴、募穴为主,涉及脾、胃、大肠、小肠、任脉、膀胱等经,取穴为脾俞、胃管下俞、合谷、腕骨、天枢、中脘、气海、百会、足三里、三阴交诸穴。以上十穴,为治疗消渴的基本组方。

脾俞为脾之背俞穴,有健脾升清之功能,可以调和脾脏功能。中脘为胃之募穴,又为腑会,可以和胃健脾,通调腑气。天枢为胃经腧穴,又为大肠之募穴,有调理升阴,兼调肝肾,与脾俞相合,以养阴益气,健脾升清。足三里乃胃经合穴,可清降胃热而润燥,且足三里又为人身之强壮穴,可以调理气血。百会穴可通治百病,穴居人之巅顶,取其升提之功。胃管下俞又称胰俞,乃经外奇穴,为治疗消渴病的专用穴,可以调理膵脏。

治疗中还可根据一些证候变化而随症加减配穴,如口渴甚可加鱼际穴,鱼际乃肺之荥穴,荥主身热,取之以清泄肺热;如消谷易饥可加用内庭穴,内庭穴乃胃经之荥穴,取之重泄胃之燥热;视物模糊不清者可选配肝俞、太冲以养肝血,睛明、风池、光明等穴以明目;小便频数可加肾俞,或灸命门,以补肾固摄;小便不利,伴淋漓涩痛者可选用八髎、中极、小肠俞等穴清利下焦,如伴浮肿者可用阴陵泉、复溜等穴利湿消肿;身痒者可用曲池、血海以清热凉血;中风偏瘫者可加大椎、风池祛风清热,加太冲合三阴交以调补下焦;胸闷胸痛、心悸者可选用内关、膻中以理气清心;失眠者则加用二神(神庭、本神)、神门以养心安神。

本人临床治疗糖尿病以杨教授治疗思路为主,治疗过程中对胰岛素依赖病人疗效不佳,对糖尿病早期及口服降糖药不能稳定血糖的病人疗效甚佳。

针灸降糖疗程长,需要耐心对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