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淫糖尿病
极养 科普疾病管理|工作疯狂,血糖也疯狂?
康复快营养在线(kangfukuai)
工作疯狂,血糖也疯狂?
由《极养视界》微信平台(ID: JiYang_Health)授权转载
| 极养·职场 |
职说给您听
以营养的饮食吃出满分体质
以科学的运动释放职场压力
以健康的方式成就职场精英
文章丨Susu
设计丨Fay
前言
一些工作狂职场压力过大,殚精竭虑,有出人头地的欲望,因此常常忧虑、恐惧、压抑。他们胸中常有闷气,但又不能发泄,于是慢慢郁结,久而久之伤及脾、心、肺、肾、肝,器官功能都减弱了,糖尿病也就随着而来了。
1工作狂如何“惹上”糖尿病?
首先,工作压力大的人一般都是精神长期高度紧张,这样一来会容易导致肾上腺素分泌过多。
▶肾上腺素是由肾上腺髓质分泌的主要激素,当人们经历某些刺激的时候(比如高度紧张、兴奋、恐惧等),很容易分泌出这种化学物质,可以让人呼吸加快(提供大量氧气),心跳与血液流动加速,为身体活动提供更多能量,同时也是抢救濒死的病人或动物的必备药物。▶肾上腺素用于调节心肌,增高血压、活化交感神经,有助在肝脏内把肝糖原转化成葡萄糖送到血液。
图片名称 | 血糖平衡调节
图片来源 | bozhikexue
其次,工作狂往往希望自我价值被得到认可,恨不得每天24小时都在工作,把吃饭、休息、运动的时间都牺牲掉,因此大都养成了久坐、饮食不规律的不良生活习惯。
久坐会有什么危害呢?
很多白领养成了吃完久坐的不良生活习惯,这很容易导致腹部脂肪堆积,体重增加,导致胰岛素抵抗,继而引发糖尿病。不仅如此,久坐还会间接促发高血压,加重冠心病的患病几率;长时间以同一姿势的伏案工作或从事某种劳动很容易患脊椎病(从颈椎到尾骨都会产生病变)。女性长时间坐着,也会造成“卵巢缺氧”,严重者可能有不孕的风险。
饮食不规律会有什么危害呢?
疯狂工作的白领,错过正常的吃饭时间,或下班很晚,再吃一顿“大餐”来抚慰自己加班的“受伤”心情,虽然是人之常情,但长期下来,一方面会引起胃病,另一方面用零食代替正餐增加长胖的风险,容易导致营养不良。晚餐吃的晚,吃的多,会导致血糖、血脂、肾上腺激素水平突然增高,胰岛素忙得措手不及。
2引发工作狂患糖尿病的其他因素
遗传因素
遗传是导致糖尿病的一个重要因素。先天遗传问题无法避免,但是后天可以更加注意健康的生活方式。
吸烟
烟草中含有刺激肾上腺素分泌的物质,会使人精神兴奋,增加血糖分泌。尤其是加班的人,经常需要香烟来安慰自己。长期吸烟会使细胞糖代谢减慢,脂肪组织增多,从而导致胰岛素分泌减少。
酗酒
酒精在肝脏内被分解成乙醛,进而分解成乙酸,代谢出体外。每喝50g烈酒,肝脏就要高强度运作两小时,长期酗酒的人必然会损害肝脏健康。而糖原主要储存在肝脏,肝功能不好,会影响糖原的代谢。
肥胖
腹部脂肪堆积,导致胰腺活动能力下降,会导致胰岛素分泌降低。
手淫过度
适当手淫可以缓解压力,然而手淫过度会导致身体里肾上腺素分泌紊乱,继而增加了患糖尿病的风险。
3缓解压力的食物
含钙丰富的食物
如:脱脂牛奶等
钙是天然的神经系统稳定剂。人在受到某种压力时,通过小便排出体外的钙就会增加。牛奶含钙量丰富,睡觉前来一杯牛奶,哎哟不错哦!
含钾丰富的食物
如:香蕉、鳄梨等
降血压的其中一个方法是摄入足够的钾,保持体内细胞与细胞间交换信息的钠钾泵的平衡。香蕉和鳄梨中的钾,能保持人体电解质及酸碱代谢平衡,协调心肌收缩与舒张功能,使血压处于正常状态。
含镁丰富的食物
如:小米、荞麦、坚果、豆类等
镁离子参与体内糖代谢及呼吸酶的活性,是糖代谢和呼吸不可缺少的辅因子。与钾离子、钙离子、钠离子协同作用共同维持肌肉神经系统的兴奋性,维持心肌的正常结构和功能。所以,杂粮粥是不错的降血压、降血糖的食物。
含维生素B族丰富的食物
如:谷物、杂粮、动物肝脏等
B族维生素是糖代谢过程中关键性的物质。如果维生素B充足,那么神经细胞能量充沛,可以调节内分泌,平衡情绪,松弛神经,也可以增加对噪音等的承受力;反之,导致应对压力的能力衰退,甚至引发神经炎。
含茶多酚丰富的食物
如:绿茶、红茶等
茶叶中的咖啡碱和茶多酚可剌激肾脏,促使尿液迅速排出体外,提高肾脏的滤出率,减少有害物质在肾脏中滞留时间。咖啡碱还可排除尿液中的过量乳酸,有助于使人体尽快消除疲劳,缓解压力。
如果是已有糖尿病前兆的工作狂,或者有糖尿病家族史的朋友,可以多吃一些含维生素C和维生素E的食物。
含维生素C丰富的水果
如:橙子、圣女果等新鲜蔬果等
缺乏维C会导致坏血病,会使糖耐量显著下降,引起血管病变。因此维C有预防糖尿病性血管病变的作用。维生素C还能提高免疫力,所以还能对感染性疾病有一定预防作用。
含维生素E丰富的食物
如:杏仁、开心果、胡桃等
人体缺少维生素E也很容易患上糖尿病。据芬兰的一个调查显示,其中体内维生素含量E低的人患糖尿病的危险是正常人的4倍。也有研究称,在饮食中,尤其是在早餐中加入美国大杏仁能够维持健康的胰岛素水平,有助于保持血糖平衡。
4办公室缓解压力运动
办公室一族不要长时间的保持某一个动作,注意变换姿势,每隔一定的时间,适当的休息,做些简单的运动。
头部运动
如下图所示,每一个动作保持大约10秒,反复做5-10次。
颈部减压
尽量低头,然后尽量抬头,没个动作稳住10秒,如此反复10-20次。
上肢舒展
耸肩运动:每次耸肩和放松的动作保持2秒,反复做10-20次;
伸展运动:左右变化,每次稳住5秒,反复5-10次。
腰背部按摩
用拇指第二关节揉背部腰眼穴,旋转式揉按2-5分钟,以感觉腰眼处微微发热为宜。
下肢舒展
尽量的把腿勾起来绷紧,稳住30秒,反复做5-10次。
深呼吸
深呼吸选一种舒适的姿势,或站或坐,眼微闭(或望着天上的白云)屏除杂念,闹中求静,将双手自然垂下,上身保持放松,吸气的同时扩展胸部,稍停,紧闭双唇,慢慢呼气,重复几次。
■■
参考文献
[1] Wellen, Kathryn E., and Gökhan S. Hotamisligil. "Inflammation, stress, and diabetes." Journal of Clinical Investigation 115.5 (2005): 1111.
[2] Sheorain, V. S., et al. "Effects of epinephrine, diabetes, and insulin on rabbit skeletal muscle glycogen synthase. Phosphorylation site occupancies." Journal of Biological Chemistry 259.11 (1984): 7024-7030.
[3]Health.sina. 长期压力大引发糖尿病. Available from: http://health.sina.com.cn/d/2013-01-10/090167430.shtml
[4] Haffner, Steven M. "Epidemiology of type 2 diabetes: risk factors." Diabetes care 21.Supplement 3 (1998): C3-C6.
[5] health.people.工作压力竟是祸根!容易诱发糖尿病的七大病因. Available from: http://health.people.com.cn/n/2015/0915/c21471-27586711.html
用感觉直观解释糖尿病,高血压,手淫的过程
我是一个20岁青年,男。今天早上起床,我去打篮球,七点半起床打球一个小时到九点(路程半小时) ,回家后我感觉浑身的劲没出完,回家的那一刻我有一种想手淫的感觉,于是我想再出去转转,正好家里牛奶没了,于是我去超市买牛奶,费了半天劲提着三箱奶回家,做在沙发的的那一刻,感觉劲出完了,不想手淫了。于是我拿起刚买的真果粒喝了一盒,奇怪的是,瞬间,我又有了想手淫的感觉。
事件陈述完毕,现在开始解释:
高中化学讲过,糖分是身体的能量供应来源,身处18岁左右的少年,身体代谢旺盛,(大家应该都知道,我也这么认为吧- ̗̀(๑ᵔ⌔ᵔ๑))
像我在高中的时候,每天学习,24小时有八小时坐在板凳上,那时的我每天躁动不安,这就是没有把自己的精力耗散掉,我认为身体是需要生长的,那个时候正是生长的最佳时候,各类激素分泌旺盛,而这时你的身体得不到锻炼,肯定有违身体的发育规律。(那个时候我高中三年就长了1cm啊������)
所以,我们每天要有抽出一定的时间锻炼身体。
我们都知道一句话,酒足饭饱思淫欲,这句话说的一点没错(有时候中午在饭店饱餐一顿后,回到家睡觉就又有手淫的感觉,)所以要注重饮食的规律,清淡饮食。
再来讲讲糖尿病的发生:
我是个胖子,(很帅的胖子啦,后来发福了)但是我没有什么血糖高的指标。原因:我比较爱锻炼,每天打篮球������,
就拿今天举例,i play 完basketball后,回家会想手淫。手淫其实是你身体自我调节的一个反应,多余的能量耗散不掉,那就只能通过手淫来处理了。大家有没有过这个感受,如果你这个时候不手淫,也不再出去干点事情,宅在家里,你会有一种十分躁动的感觉,感觉浑身发热,这是你机体再来耗散能量的方式。如果你长时间处于这种状态,机体会分泌胰岛素来分解掉糖分,如果你摄入很多,很胖,还不锻炼,长时间处于上面说的状态,你很可能会得糖尿病,(仅供参考,博主通过高中知识和一些常识的总结,90%是这样)高血压同上,在你浑身发热的时候,机体加速代谢,血压上升(博主非医学专业,也仅供参考,不好意思)
未经作者允许不能转载,违反者追究责任
韩水法:涉人基因技术的限制何在?张力下与监管同行
这是一个未能确证但流传甚广的说法。
苏俄时期生殖生物学家伊利亚·伊万诺维奇·伊万诺夫(Ilya Ivanovich Ivanov)首次尝试通过人工授精创造人类与黑猩猩的杂交物种。这是一个疯狂的计划。有人说,它的目的是为制造一种劳力来应付人类难以忍受的诸如建桥等繁重艰苦的劳动,因为这种物种既有大猩猩的体力,又有低于人却胜任那类劳动的智力,因为它没有人格,人类不必承担道德上的负担。不过,这个计划因为技术等的障碍最终破产。但是这样的想法甚至实验一直后继有人。
日前,在华东师大思勉人文高等研究院的“前沿技术的人文维度”第四讲上,北京大学哲学系教授韩水法发出了康德式的正义与道德追问:什么是人性?人的尊严何在?人的完善形象如何定义?人能否“造”人?在贺建奎的基因编辑事件发生两年后,AI迅速发展的当下,这样的伦理追问已经无法在科学层面单独完成,必须由研究关涉人的问题的哲学来“当关”。于是,这场名为《正义与道德:涉人基因技术界限何在》的伦理探索就显得尤其厚重。
11月12日,韩水法教授在思勉“前沿技术的人文维度”专题中畅谈《正义与道德:涉人基因技术界限何在》 李念摄
两难抉择
阿尔法狗下棋战胜了人类,自此人工智能引起了普遍关注。韩水法提醒,其实,基因技术发展更早,也更早引发哲学家的普遍讨论,但从1970年代早期基因重组技术产生后,“人类是否应该采用涉人基因技术一直是个两难的选择,因为这指归于人能否处置自己的身体。”
*涉人基因技术的类似争议,归结于人能否处置自己
人能否处置自己的身体,并非在涉人基因编辑技术发生后才有,这个争议其实由来已久。韩水法梳理,古代战争中杀人无数,但并不允许解剖;以后,在基督教专制时代,堕胎、自杀甚至手淫等都被视为罪行,“因为人是上帝所创造,凡人无权处置自己的生命。”1953年DNA技术发明后,就有了1970年代的基因重组,在这项技术诞生之初,欧美世界最主要的哲学家如德沃金、诺奇克、哈贝马斯、约纳斯都参与了其伦理界限的讨论。
但是,基因技术在人类身上应用是不可阻挡的趋势。韩水法举例,中国是世界糖尿病大国,有研究表明约有一半人都容易罹患此病。一旦染病,最有效的治疗就是注射胰岛素。最初,人们从猪身上提取胰岛素,但是猪胰岛素与人胰岛素有略微差异,容易产生免疫反应等副作用。20世纪80年代,人们通过重组DNA技术制造出高纯度的合成人胰岛素,其结构和人体自身分泌的胰岛素一样,就消除了那些副作用。
这些治疗手段,对患者是救命稻草的福音是如何获得的呢?韩水法指出,基因编辑的方法其实很早就用在了农作物改良上面,比如转基因粮食,人们因此曾惶惶不安。如今人们在灵长类动物身上的基因编辑实验也已获得一些成功的范例。贺建奎所做的生殖系细胞基因编辑其实并不是个例。欧美国家由于法律禁止或严格的监管体系,无法付诸实施,有一些项目就被人移到了法规尚不完善的中国。
1979年到1981年,通过DNA技术生物合成人胰岛素,通过大肠杆菌把氨基酸连接成人胰岛素。
*求知和完善人自身的欲望与对人自身确定性的不信任形成矛盾
面对人们疑虑重重而又突飞猛进的基因科技,究其根源我们要问,人类为促进它的发展动力何在呢?韩水法认为,这是人的求知欲所使,求知和探索新技术是人的本能,发展基因技术的欲望同样是不可遏制的。“在这里,作为动力的欲望是中性的,它还体现了对良好生活质量的追求。”于是就产生一系列的矛盾。
身为康德、韦伯研究专家的韩水法,带着在场哲学师生展开一场思辨。如果说人只能以自然的方式生活,那么医疗就是人工的;如果说维持健康是人的责任,那么,医疗就成了道德行为,但以医疗方式救人治病本身就是不自然的。我们看到,在这次疫情期间,保护健康和维持生命就成了政府的责任。在通常情形下,人总是要采用各种手段让自己变得更好,或更强大。比如,近期新闻中报道说,中国19岁男女平均身高在东亚已成第一。这则报道就反映了健康高大是美,是人们愿意的选择。因此,要人类抑制对更高更好的身体条件追求是相当困难的。韩水法又举例,增强人的能力的手段,在基因技术之前或之外就有,比如孕妇服用叶酸,其目的“无非是要让孩子生得更聪明一些。”
这样,矛盾就形成了:一方面,人类有追求美好和高质量的身体条件的欲望,也相信自然选择和进化作用;另一方面,我们又对科学技术及其带来的改变,并不那么信任。这种恐惧实质上是指向这种科技运用的后果的不确定性,比如,基因编辑如运用于人是否还能让人保持原来的人的形象。“这和AI带来的不确定性是同一种不确定性。”在韩水法看来,人类的欲望和知识判断的冲突是很难解决的。
正义与道德,充满思辨的话题,与现实困境的关系,吸引了各领域的师生 来自思勉微信公号
限制什么
如何对待涉人基因技术呢?唯一的方法就是限制。具体限制什么呢?韩水法介绍,从世界范围来看,欧盟和美国遵循了两种不同的理念,前者是从立法上限制;后者是严格监管其临床运用的安全和风险。
*限制与科学研究之间的矛盾和对策
限制势在必行,但限制什么?这本身也很有哲学讨论价值。韩水法指出,贺建奎事件只有在人类基因组计划完成的条件下才能实施。人类基因组计划是由世界多国政府、科学界和企业界联手合作完成的一项巨型探索工程。它的宗旨是要测定组成人类染色体所包含的六十亿对组成的核苷酸序列,从而绘制人类基因组图谱,并辨识其载有的基因及其序列。破解DNA的序列可为人类提供许多重大的帮助,比如从基因层面上认识疾病的原因,如查明与不同形式癌症有关的突变,能够更有效地设计药物并更准确地预测其效果。中国政府和科学家也参与了这项计划。
韩水法分析,这个计划其实也包含了巨大的矛盾。一方面,除了有利于人类的健康,这是人类对自身奥秘的探索,正是求知欲和探索欲的体现;另一方面,它也为基因编辑的滥用提供了可能性,因此,它也就隐含了巨大的风险。求知和探索以及健康的目的,受到了普遍的支持,这一点是很清楚的。今年(2020年)诺贝尔化学奖就颁给了两位女科学家,表彰她们在基因组编辑方法研究领域作出的贡献。但是,人们对基因技术在人类身上运用的前景却抱有巨大的担忧甚至恐惧。
如何面对这种根本的矛盾?现在的办法就是严格的限制。比如涉人基因编辑技术仅限用于体细胞,不能用于生殖系细胞。韩水法做了个简单的区分:体细胞编辑不会被遗传,只限于本人;而生殖系细胞的基因编辑,是会被遗传下去的。“其实,生殖系细胞的编辑,欧美洲也有人做,但仅限于实验室,而不能用于临床。比如在英国,基于研究的、经过基因改造的胚胎也必须在14天内销毁,不能植入人类子宫。贺建奎则让这样的胚胎植入子宫并发育成婴儿。除了伦理危害,它无疑造成了巨大的安全风险。”
不过,从理论上来说,这里又出现了一个困境——没有实验如何知道危害的后果呢?就如原子弹,如果不是扔到荒无人烟的地点做实验,也很难知道它的具体危害如何。“这些知识是不能先天地获得的,这个矛盾尤其值得探讨。”
2020年诺贝尔化学奖授予法国女科学家埃玛纽埃勒·沙尔庞捷(右)和美国女科学家珍妮弗·道德纳(左),以表彰她们在基因组编辑方法研究领域作出的贡献。
*欧盟立法,将人类尊严放在第一原则
如何限制?欧盟的对策是制定法律。韩水法介绍,2009年,欧盟制定了涉及克隆、基因技术等在内的人权法律——《欧洲联盟基本权利宪章》,有第1章“尊严”之下第1条“人类尊严”、第2条 “生命权”之后列有第3条 “个人完整性的权利”。在此条下有两款,第一款为“每个人都有权尊重他或她的身体的和心灵的完整性”;第二款标明了在医学和生物学领域必须予以特别尊重的几点,其中第二点为“禁止优生的操作,尤其禁止以筛选个人为目的的优生的操作”,第四点为“禁止对人的生殖性克隆。”韩水法指出,这个法律“为科学技术研究留了一扇门。”与联合国2005年有关克隆的宣言相比,欧盟的法律更加严谨和前后一致,“或许要很多国家都同意,要有所妥协。”
*美国临床监管体系上严得让你做不了
相比之下,基因编辑技术发明地的美国并没有类似的立法。这个研制和发明了世界大部分新药的国家在监管上下足了功夫。美国医药和食品管理局(FDA)把涉人基因技术纳入食品和医疗产品无所不包的监管体系之下,而国立卫生研究院(NIH)则从科学管理方面严格管理相关科学研究的界限,类似于“一夫当关,万夫莫开”。
韩水法追溯,1974年,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在基因编辑技术发明不久就成立了“重组DNA咨询委员会”。第二年即1975年,美国的生物学家与律师、记者政府官员一起在加利福尼亚阿西洛马会议中心召开了一次会议,讨论或争论生物科技的风险,提出了降低风险的各种办法。这个会议最重要的成果是,与会者提出了一项原则,即对涉人基因技术带来的担忧,“最好的回应方式是由来自公共资助机构的科学家与公众一起寻找最好的监管方式,而且越早越好。”除了上述两个机构的严密的监管体系,公众知情并一起参与监管,就是美国的限制方式,而其核心就是使风险最小化,并使有益的潜力最大化。如果在美国,贺建奎这样的实验基本上是不可能。但在中国,暂时没有相应的立法和监管体系,因此,贺建奎被判刑的罪名是非法行医。
纵观欧美的法律和监管体系,自2018年起在北大系开设了三次“人工智能时代的人文主义”课程的韩水法提出了自己的看法:对于涉人基因技术宜采取这样的态度,在确保人类尊严、安全和效果的前提下,为科学发展和人类健康、人自身的进一步提高保持开放的空间。虽然正义和伦理属于哲学范畴,但在根本观念未得到共识前,无论是法律还是监管体系,要在科学和技术的发展、人类的追求与安全之间保持一定的张力。无论是美国的监管体系,还是欧盟的法律,都是我们可以借鉴、研究和思考的。
贺建奎的“基因编辑婴儿”事件引发全球科学界的普遍谴责,深圳市南山区法院以非法行医罪给予处罚。
不同看法
从1974年涉人基因技术出现之后,欧美的重要哲学家就介入讨论,视野从政治哲学、法律、宗教到伦理,意见颇有冲突。韩水法挑选了四位哲学家,从正义与道德角度来展示两组不同看法。
*自由阵营的诺奇克和德沃金,有条件地选择
首先是诺奇克。这位以《无政府、国家与乌托邦》一书闻名的自由至上主义学者在书中提出,人们焦虑的是如何设计,实际上应费心去管理一个“基因超市”以供父母选择,但要加以必要的限制。韩水法并不同意这种观点,他指出,诺奇克将基因选择混同于与枪支等普通物品的选择自由,1974年时,他可能还没有认识到基因技术对自由主义的挑战。
同在自由派阵营里的德沃金,态度要比诺奇克谨慎得多。德沃金的《至上的美德》为国人所熟悉。在这出版于1993年的著作中,他批评欧盟1993年的《关于人类胚胎克隆的决议》是一个过于轻率的反应。他认为,传统的道德和态度已无法应对基因技术,欧盟无法正视科学技术的发展变化的。人完全有权利来处理人自身的未来,关键是要由谁决定。这正是一个需要讨论的政治哲学问题。
为此,他给出了两个人文主义伦理原则:第一,任何人的生命一旦开始,它的成功而非失败,对每一个人类生命都是同等客现的重要。第二,在承认第一条的前提下,每个拥有生命的人对自己的生命负有特殊的责任,因此他们有权决定什么是成功的生活。韩水法认为,德沃金的两条人文主义原则显然增加了有关涉人基因技术的开放程度。
左:罗伯特·诺齐克(Robert Nozick,1938—2002),20世纪杰出的哲学家和思想家;右:罗纳德·德沃金(Ronald Myles Dworkin ,1931-2013),著名哲学家、法学家
*福山到桑德尔:以法律禁止,居于保守
因历史终结论而为世人耳熟能详的政治哲学家福山在此事上有自己鲜明的态度。韩水法介绍,在《我们的人生未来》一书里,福山试图以亚里斯多德和尼采等人伦理观看待涉人基因技术。他主张采用欧洲的方式,制定法律,禁止涉人基因技术。福山认为,美国的FDA只是基于完全性做出判断,但无法顾及人类尊严。
韩水法认为,福山是最保守的一派,更甚于欧盟。其实这与武器监管一样,应该监管的是使用,而不是科学研究。这就带来了问题,究竟什么是人类尊严?福山也批评德沃金的观点,认为自由市场大部分时间会运行得当,但有时也需要由政府去调节。福山甚至批判了康德,认为康德把人自身看作目的,这些自由主义学者追随康德,而不是认为人类本身就应该有其终极目的。韩水法认为,这是对康德的误解。
论及以哈佛公开课正义论闻名天下的政治哲学家桑德尔,他在《反对完美》一书中提出:人类生命是上帝给予的礼物,要予以尊重。韩水法认为,桑德尔的观点是自相矛盾的。
左:弗朗西斯·福山(Francis Fukuyama,1952-),日裔美籍政治经济学学者;迈克尔·桑德尔(Michael J. Sandel,1953-),哈佛大学政治哲学教授、美国文理科学院院士、社群主义的代表人物
在完成了哲学的和伦理的层层推进演绎辨析后,韩水法再次强调自己是个人类中心主义者。不少人对人工智能的发展非常担忧,担心 “奇点”终有一天会到来,人类会被强人工智能代替,与此相同,对基因技术,人们也担心它的后果的不确定性。但是人类的进步历来都是面临着巨大不确定性的,进化同样如此,“不确定性”就是代价。而以科学技术提高人类智力体力却是人类不应拒绝的手段。在何为人类尊严、何为人类完美形象等共识尚未达成一致之前,就应当保持张力的情况下,让法律和监管与科学研究和技术发明同步前行。同时,对于这些事物的正义与道德的追问,却是哲学家始终不变的责任,睁开眼睛,尽管未必都有确定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