淤青糖尿病(糖尿病脚淤青和肿)
5个症状是糖尿病并发症前兆,冬天尤其要注意!这个提醒太及时了
【本内容为故事性医疗科普文章,请理性阅读,切勿对号入座】"医生,我这双脚怎么越来越没知觉了?走路也不太稳当,晚上还总觉得腿抽筋……"刘阿姨握着我的手,眼里闪着泪光。这位从事教师工作三十余年的退休老人,半年前还在课堂上活力四射地教学生们唱歌跳舞,如今却连站立都需要家人搀扶。
作为一名从事内分泌科二十多年的医生,我见过太多类似刘阿姨这样的病例。糖尿病并发症就像一把无形的刀,悄无声息地割裂着患者的健康。特别是在寒冷的冬季,这些症状往往会加重,给患者带来更大的痛苦。
记得那天门诊,刘阿姨由她女儿搀扶着走进诊室。她说自己一年前被查出糖尿病,平时血糖控制得还算不错,可最近这些症状却让她寝食难安。
仔细询问病史后,我发现刘阿姨除了足部麻木外,还出现了几个典型的并发症前兆。她说自己经常感觉口干舌燥,即使喝很多水也解不了渴;视力也在慢慢下降,原本能看清的报纸字号现在需要戴老花镜才行;夜间上厕所的次数明显增多,有时一晚要起来三四次;最让她困扰的是,稍微碰撞一下就会出现皮下淤青,伤口愈合也变得特别慢。
这些症状都在向我们发出警告:糖尿病并发症正在悄然逼近。
检查结果显示,刘阿姨的糖化血红蛋白已经达到8.2%,远超过控制目标值;尿微量白蛋白也明显升高,提示早期肾损害;神经传导速度检查显示,周围神经已经受到影响。
"刘阿姨,您现在的症状主要是由于长期血糖控制不佳导致的。"我耐心地解释道:"血管和神经系统受损是糖尿病最常见的并发症,如果不及时干预,可能会带来更严重的后果。"
听到这里,刘阿姨的女儿急切地问:"医生,还有救吗?我们该怎么办?"
"当然有救!关键是要从现在开始严格控制。"我拿出一张纸,开始为她们详细讲解五个需要重点关注的并发症前兆:
首先是感觉异常。手脚麻木、刺痛,特别是晚上容易抽筋,这都是周围神经病变的表现。寒冷天气会加重这些症状,需要特别注意保暖。
其次要留意伤口愈合变慢。糖尿病患者的血液循环会受到影响,皮肤抵抗力下降,很容易形成顽固性溃疡。
第三是视力改变。如果发现视物模糊、眼前出现飞蚊症,要警惕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第四是小便异常。夜尿增多、排尿次数频繁,可能预示着肾功能受损。
第五是心血管症状。胸闷、气短、心慌,都可能是心血管并发症的信号。
"医生,那我现在该怎么做呢?"刘阿姨焦急地问。
"别担心,我们有很多方法。"我开始为她制定详细的治疗方案:调整胰岛素用量,增加降糖药物;进行神经营养治疗;开具活血化瘀的中药;同时也向她推荐了一些适合的运动方式。
"最重要的是要严格监测血糖,保持规律作息,合理饮食。冬季气温低,血糖波动会更大,更需要细心管理。"我特别叮嘱道。
三个月后,刘阿姨再次来复查。她的血糖控制明显改善,糖化血红蛋白降到了7.0%,各项症状也有所好转。看着她脸上重现的笑容,我深感欣慰。
作为一名医生,我想提醒所有糖尿病患者:并发症的发生并非一朝一夕,早期症状往往被人忽视。及时发现这些信号,采取积极的干预措施,就能大大降低并发症的风险。特别是在寒冷的冬季,一定要格外重视这些症状的变化。
糖尿病不可怕,可怕的是我们忽视了它发出的警告。希望通过刘阿姨的故事,能让更多人认识到早期预防的重要性。让我们携手同行,用科学的态度和积极的行动,共同应对这个慢性病的挑战。
【本内容为故事类医疗健康科普文章,文中除了健康科普内容所出现的任何人名、地名、事件均为艺术加工,并非有意冒犯或贬低任何个人、团体或组织。如有雷同,纯属巧合,请理性阅读。】8岁女孩每天扎自己8针 原因让人心疼
下午4点,在杭州一所小学门口,一群孩子叽叽喳喳从校园里排着队伍走出来,放学了。
朵朵妈妈告诉看看新闻Knews记者,前排第一个戴眼镜的女孩就是她。
“妈妈,我今天被同学绊倒了,摔了一跤。”朵朵小跑到妈妈身边。“那有什么呀,站起来不就好了。”妈妈打算骑电动车带朵朵回家。
大大的黑框眼镜下,是朵朵圆圆的小脸,红扑扑的脸颊似乎冒着热气,两个长长的麻花辫挂在耳后。一身运动服,干净利落,显得元气满满。看看新闻Knews记者见到朵朵的时候,完全没有看出她与普通的小朋友有什么区别。
图1:朵朵放学
然而,朵朵妈妈告诉看看新闻Knews记者,朵朵今年8岁,读小学三年级。一出生就被诊断为新生儿型糖尿病患者,属于一型糖尿病患者,每天放学,妈妈接到朵朵后的第一件事,就是看一下朵朵的血糖值。
“这个手表看一下现在血糖多少?是5.1,很好对不对,嗯。”这是母女之间每天都要进行的对话。
因为胰岛素是人体内唯一能够降低血糖、控制血糖平衡的激素,而糖尿病患者体内正是缺乏胰岛素分泌,所以需要终身注射胰岛素。从幼儿园中班开始,在学校里,3岁的朵朵就学会了独立给自己注射胰岛素。所以不同于一般的小朋友,在朵朵的书包里,除了笔和书本,还有药和针。
“这是我在学校里注射胰岛素用的东西。”
“你在学校里都自己注射吗?”
“对。”
“一天在学校注射几次呀?”
“一次。”
图2:测血糖
晚饭前,将近17点,朵朵准备给自己测一下血糖,消毒、扎针、取指尖血,朵朵动作熟练得让人惊讶。
“血糖值7.9,打针吧。”
图3:注射胰岛素
紧接着装针头,调整胰岛素的剂量,这一次在肚子上,又扎一针。看看新闻Knews记者问了朵朵几句话。
“疼吗?”
“不疼。”
“有什么感觉?”
“还有感觉吗?”
“没有感觉是吗?”
“嗯。”
血糖正常的情况下,每顿饭前一针,睡前一针,这样算下来,朵朵每天至少要给自己注射四针胰岛素。再加上注射前的血糖测试,每天至少是8针。对于皮肤娇嫩又惧怕疼痛的小朋友来说,针头够不够细、注射时会不会疼、注射后有没有淤青至关重要。
然而,不是所有的小糖尿病患者都像朵朵这样坚强,不怕疼。
朵朵妈妈告诉看看新闻Knews记者,“因为孩子皮肤比较娇嫩,所以每天要多次注射的话,如果是比较粗的针头,就是会出血,打的地方会有红肿,有时候甚至会有淤青。”
好在市面上有一款来自日本的纳诺斯针头。
“纳诺斯这个针头目前来说在全球是最细的,它的针眼几乎是看不见的,然后疼痛感就是很低,几乎可以算是无痛吧。”朵朵妈妈说。
在中国,最新数据显示,糖尿病患者达1.14亿,发病率位居世界第一。而胰岛素注射是糖尿病治疗上最有效且不良反应最小的治疗方法。看看新闻Knews记者走访多家药房发现,目前市面销售的大多数胰岛素注射针头直径都是0.25毫米和0.23毫米,只有纳诺斯这款产品可以做到0.18毫米,是世界范围内最细的注射针。
来自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新华医院内分泌科主治医师李博解释称,小孩子因为皮下脂肪比较薄,所以感知也比较明显,另外就是一类患者,皮肤痛觉比较明显的,他有这方面特殊诉求的,这类患者我们会推荐它使用34G的针头。
“就比较细,直径是0.18毫米的(针头),(因为)人体的皮肤上每平方厘米有分布100到200个痛觉的触点,(针头)越细,它扎到、接触到这个痛点的机率就越小。”李博告诉看看新闻Knews记者。
目前这款针的价格在同类竞品中也处于前列,好在如今在上海,这款针已经进入医保报销范畴,报销比例可以达到50%到90%。为了给糖尿病患者,尤其是小患者更加贴心的呵护,纳诺斯的生产企业泰尔茂将在今年的进博会上带来新一代注射针头,让更多糖尿病患者享受到更为先进的医疗器械产品。
图4:世界上最细的纳诺斯胰岛素注射针
“这次首次在进博会上出展的纳诺斯Jr.(升级版的)这款针呢,它相对过去的纳诺斯这款针会短1毫米,达到3毫米的长度,它更适用于这种小儿患者或者皮肤薄、瘦弱的这种患者的注射,达到同样的治疗效果。”泰尔茂(中国)投资有限公司进博会中国区项目负责人陈楠对今年的进博会充满期待。
泰尔茂是日本乃至全球医疗器械制造行业的“领军企业”,其医疗产品被160多个国家和地区广泛使用,此次参加进博会,除了胰岛素注射针,泰尔茂还带来了细胞扩增系统、胸主动脉的覆膜支架系统,以及用于心衰患者治疗的再生医疗产品。随着“健康中国2030”战略的推进,泰尔茂在中国市场上将迎来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
泰尔茂医疗产品(上海)有限公司糖尿病事业部总监张磊称,一方面中国拥有全球最多的糖尿病患者,目前已经达到了1.14亿人,另一方面,在过去的20年间,中国是泰尔茂全球业务增长最快的地区,所以中国是泰尔茂全球头号战略市场,所以,泰尔茂带着最新最先进的产品来到进博会,以此达到‘通过医疗,贡献社会’的企业理念。
(看看新闻Knews记者:周智敏 刘宽漾 实习编辑:陆熠)
糖尿病很“怕”这5种营养素!血糖高的人一定要常吃
董阿姨
指导员,前段时间到医院复查糖尿病,医生说要我控制饮食,控制饮食一段时间后我总感觉浑身乏力,这是怎么了呢?
董阿姨,这是因为饮食控制容易导致营养摄入不均,多尿、消化不良等症状会加大部分维生素及微量元素的流失,因此糖尿病人比正常人更容易发生营养不良。
王全健
及时、积极地补充营养素
可以有效延缓病情的发展
预防并发症的发生
B族维生素
B族维生素包括维生素B1、B2、B6、B12等,它们有助于调节糖尿病人的能量代谢问题。
缺乏B族维生素的常见表现
口腔溃疡、眼睛干涩、牙龈红肿、脚气、口臭等。
食物来源
富含B族维生素且比较适合糖友食用的食物有瘦肉、牛奶、坚果(花生、杏仁、核桃)、谷类(糙米、小麦、燕麦)、蛋类、豆类、绿色蔬菜等。
B族维生素是水溶性维生素,这意味着多余的B族维生素会随体液排出体外,人体不会储存,因此需要每天补充。
抗氧化营养素
维生素C与维生素E都是重要的抗氧化剂,两者具有高度的协同作用,同时补充可以更好地减少自由基对眼睛、肾脏及神经的伤害,降低低密度脂蛋白,保护血管健康,延缓衰老,提高糖友免疫力。
缺乏维生素C、E的常见表现
牙龈出血、经常淤青、伤口愈合慢、皮肤粗糙、关节疼痛、易感冒。
食物来源
维C主要来源于新鲜蔬菜与水果,不过它在摄入人体后会在2~3小时内排泄掉,所以需要一天分次食用。
维生素E主要来源于豆类、蛋类、植物油、坚果以及莴苣、卷心菜、玉米等蔬菜中,它是一种脂溶性维生素,需要搭配油脂类食物人体才能有效吸收。
总的来说,糖尿病人应在控制总热量的前提下,以定时定量的原则均衡摄取各类食物,尽量让自己的食材选择更加丰富,这是预防营养素缺乏最基本、安全的方法。
王全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