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糖尿病检查什么项目(糖尿病检查什么血)
糖尿病入院检查那么多,都在查些啥?
我们知道,对糖尿病的管理不仅仅是理想的血糖控制,更是要预防、延缓并发症的出现,提高生活质量、延长寿命。因此,对于糖尿病患者,入院后我们不仅仅会关注血糖的高低,也会进行相关的检查,来明确糖尿病的分型、判断是否存在糖尿病的急性或慢性并发症、明确有无合并疾病等,以便更全面地评估病情。
那么,糖尿病患者入院会做哪些检查,这些检查又有什么意义呢?
一、糖代谢指标1.血糖
血糖既是糖尿病诊断的金标准,也是评估病情的重要指标。入院后查静脉血糖、监测指尖血糖可了解当下病情,更是为评估及调整治疗方案提供依据。
2.糖化血红蛋白(HbA1c)
HbA1c 是葡萄糖与血红蛋白结合的产物,能够反映近2 ~ 3 个月的平均血糖水平,且影响因素较少,是反映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控制情况的主要指标。
但需要注意的是,对于合并贫血的患者,随着血红蛋白的下降,糖化血红蛋白也会下降,因此不能真实反映患者的血糖情况,这时可选择检查糖化白蛋白或糖化血清蛋白来评估。
3.胰岛功能
胰岛功能的主要是通过测定空腹胰岛素和(或)C肽,或测定多个时间点的胰岛素和(或)C肽来评估。对于糖尿病患者,需要定期评估胰岛功能,这既能了解患者胰岛功能的衰竭程度,协助判断糖尿病的分型诊断,也能对后续的治疗方案的制定提供依据和支持。
4.糖尿病自身抗体
主要包括谷氨酸脱羧酶抗体(GADA)、胰岛素自身抗体(IAA)、胰岛细胞抗体(ICA)、酪氨酸磷酸酶抗体(IA-2A)等等。糖尿病自身抗体的检查意义在于辅助糖尿病的临床分型,因为1型糖尿病往往抗体呈阳性,而2型糖尿病则是阴性。说到这里,很多人可能会问:“我已经诊断了2型糖尿病,还有必要查这些抗体吗?”答案是肯定的,因为在临床中发现,部分特殊的1型糖尿病(如LADA),在早期可能会被诊断为2型糖尿病。所以在随访评估中,抗体的检测仍是必要的。
二、合并疾病相关筛查1.其他代谢指标
高血压、血脂异常、高尿酸、肥胖等,使得糖尿病并发症的发生风险和进展速度显著增加。因此,对糖尿病的管理应该是综合性的,包括血糖、血脂、血压、体重等的控制——即其他代谢指标的检查也不能忽视,包括血压、血脂、尿酸、BMI等。以下是《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2020年版)》推荐的2型糖尿病综合控制目标。
2.肿瘤标志物
近年研究发现,糖尿病与肿瘤关系十分密切,糖尿病人群肝癌、胰腺癌、结直肠癌、乳腺癌等肿瘤的发生风险明显高于普通人群。对糖尿病患者进行肿瘤标志物的常规筛查,可尽早发现异常。
3.心电图、心脏彩超
心电图反映心脏兴奋的电活动过程,可以分析与鉴别各种心律失常、反映心肌受损的程度等。心脏彩超可以发现心脏结构和心功能的异常。糖尿病是冠心病的等危症,通过这些检查,可以尽早的发现患者的心血管疾病。
4.肾功能、尿液检查
查尿常规,关注有无尿蛋白、管型尿、血尿等,有助于发现肾脏疾病。查血肌酐,计算肾小球滤过率(eGFR),可评估患者的肾功能,排查慢性肾脏病;同时能指导临床选药,因为有些口服降糖药在肾功能不全时需要减量或禁用。
#家庭医生超能团##糖尿病检查##关注糖尿病#
糖尿病患者需要定期做哪些检查?
【糖尿病患者需要定期做哪些检查?】 除了定期检测血糖、血压、血脂外,对糖尿病患者来说,三个月进行一次糖化血红蛋白的检查也很重要。患者平时测血糖只提供了一个时间点的信息,存在一定的偶然性,不能反映平均的情况。而糖化血红蛋白代表患者过去8~12周平均血糖的水平,并且与抽血时间、患者是否空腹、是否使用胰岛素等因素无关。因此,可更有效地反映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控制情况。 另外,患者三个月或半年可测一次肝肾功能,可以方便医生对于用药进行调整。 对于慢性并发症的相关检查可以每年一次,例如眼底检查、心电图检查、下肢动脉检查、尿蛋白检查等。对身体各个脏器的进行及时监测。(via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来源: 北京12320在聆听
糖尿病需要做什么检查?这些项目不可少
糖尿病作为一种常见的慢性疾病,其诊断与治疗离不开一系列的检查项目。那么,糖尿病到底要检查哪些项目呢?本文将为您详细解读糖尿病检查的关键内容。
一、糖尿病诊断必备:关键检查项目一览
1. 血糖检测:血糖是诊断糖尿病的基础指标,包括空腹血糖和餐后血糖。空腹血糖反映基础胰岛素分泌情况,而餐后血糖则能体现进食后胰岛素的反应能力。
2. 糖化血红蛋白(HbA1c):糖化血红蛋白能够反映过去2-3个月的平均血糖水平,是评估糖尿病控制情况的重要指标。
3. 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OGTT):对于疑似糖尿病前期或糖尿病诊断不明确的患者,OGTT能够帮助医生更准确地判断患者的糖代谢状态。
二、探秘糖尿病检查:这些项目不可少
1. 胰岛素及C肽测定:胰岛素和C肽是评估胰岛功能的重要指标。通过测定它们的水平,可以了解胰岛β细胞的分泌功能以及胰岛素的敏感性。
2. 血脂检查:糖尿病患者常伴有血脂异常,因此血脂检查也是必不可少的。包括总胆固醇、甘油三酯、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等指标。
3. 尿糖与尿酮体检查:尿糖检查可以辅助判断血糖控制情况,而尿酮体检查则有助于发现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等急性并发症。
三、糖尿病筛查全攻略:重要检查项目详解
1. 微血管并发症筛查:包括眼底检查、肾功能检查等,以评估糖尿病对微血管系统的损害情况。这些检查有助于早期发现并干预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糖尿病肾病等并发症。
2. 大血管并发症筛查:主要通过颈动脉超声、心电图、下肢动脉超声等检查,评估心血管、脑血管及外周血管的健康状况。这些检查有助于预防糖尿病相关的心脑血管疾病。
3. 神经病变筛查:糖尿病患者常伴有神经病变,特别是周围神经病变。通过神经电生理检查、触觉和振动觉检查等,可以早期发现并干预神经病变。
在进行糖尿病检查时,患者应保持平和的心态,积极配合医生。同时,日常生活中也应注意合理饮食、适量运动,并定期监测血糖,以保持血糖的稳定控制。
总之,糖尿病的检查项目繁多且重要,它们共同构成了糖尿病诊断与治疗的完整体系。通过本文的详细解读,相信您对糖尿病检查有了更深入的了解。请记住,定期检查、科学治疗、健康生活是每一位糖尿病患者走向康复的必由之路。
来源:家庭医生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