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健康网

糖尿病脑瘫(糖尿病脑瘫患者吃什么好)

光明网 0
文章目录:

重磅!山东人注意啦!高血压糖尿病脑瘫自闭症都进医保了!

重大利好!

今年我省医保将落实“十二件”实事

高血压、糖尿病等慢性病、

脑瘫、自闭症等必需康复项目

纳入医保支付范围

贫困人口大病保险最高报销比例达80%

……

种种利好接踵而来

2019年3月26日,全省医疗保障工作暨“担当作为、狠抓落实”会议在济南召开,总结2018年全省医保工作,分析当前面临的形势要求,部署2019年目标任务。

记者从会上获悉,今年省医保将落实“十二件”实事。

一图读懂“十二件”实事

具体来说

降低大病保险起付线,提高报销比例

提高城乡居民医疗保障水平,新增财政补助一半用于大病保险。进一步降低并统一大病保险起付线,居民大病保险最低档报销比例由50%提高到60%,最高档报销比例达到75%。

将高血压、糖尿病等慢性病门诊用药纳入医保报销。开展罕见病普查,探索防治罕见病的医保措施。落实苯丙酮尿酸症患者医疗救助政策和唇腭裂患者医保支付政策。

将脑瘫、自闭症等儿童必需的康复项目纳入医保支付范围,并适当提高住院费医保报销比例。对严重精神病患者,取消门诊起付线,进一步提高医保门诊和住院结算定额标准。

制定统一的门诊慢性病病种和认定标准,实现门诊慢性病省内联网结算。

推动跨省和省内异地联网医疗机构向基层延伸,异地联网定点医疗机构扩大到1100家以上,便利流动人口和随迁老人。

推进“三个一批”改革。按照简化备案纳入一批、补充证明再纳入一批、便捷服务帮助一批的要求,实现外出农民工和外来就业创业人员跨省异地住院直接结算全覆盖。

实现贫困人口基本医保、大病保险、医疗救助“一站式服务、一窗口办理、一单制结算”,实行医保个人账户“一卡通行”。提高参保登记和注销效率。

医疗服务价格动态调整

2019年全省医保工作将深化六大改革,努力打造医保改革发展的齐鲁样板。

全面推进医保基金市级统筹,做到覆盖范围、筹资政策、保障待遇、医保目录、定点管理、基金管理“六统一”, 提高待遇公平性和基金共济能力,降低基金风险。

探索建立带量采购、量价挂钩、以量换价的药品集中采购新机制,降低药品价格,减轻群众负担。完善高值医用耗材的价格形成机制,通过取消加成、带量采购、价格谈判等途径,推动高值医用耗材价格回归合理区间。

建立医疗服务价格动态调整机制,优化调整医疗服务价格。全面推进总额控制下以按病种付费为主的多元复合式医保支付方式,规范医疗行为、控制管理成本,激发合理收治转诊的内生动力。开展国家和省级按疾病诊断相关分组(DRGs)付费试点。

深化职工医保个人账户改革。拓宽职工医保个人账户使用范围,研究建立门诊统筹制度,增强统筹基金支付能力。

贫困人口最高报销比例达80%

推动贫困人口参保全覆盖。落实贫困人口参保补贴,推动建档立卡贫困人口、低保对象、特困人员、重度残疾人等四类人员基本医保、大病保险、医疗救助3个100%全覆盖。

贫困人口大病保险分段报销比例各提高5个百分点,最高报销比例达到80%,取消封顶线。

另外,医疗救助资金重点向深度贫困地区倾斜。对经基本医保、大病保险、医疗机构减免三项制度保障后,贫困人口政策范围内个人自付费用负担仍然较重的,医疗救助再按不低于70%的比例进行补助。

全面推进生育保险和职工基本医保合并

建立基本医保待遇清单制度。全面推进生育保险和职工基本医保合并实施。实现两项保险参保同步登记、基金合并运行、征缴管理一致、监督管理统一、经办服务一体,提高基金共济能力。

全面推行职工长期护理保险制度,鼓励有条件的地方将范围扩大到参保居民。建立省直职工长期护理保险制度。

建立医疗保障应急机制。针对环境气候恶化、重大自然灾害、传染病疫情、安全生产、社会稳定、突发药物事件等,制定应急性医疗保障措施,发挥好医保的应急保障作用。

建立基本医保、大病医保等“十大数据库”

严厉打击欺诈骗保,对定点医药机构实行年度检查100%全覆盖,移交线索和群众举报线索100%全复查。加大打击力度,对查实的违法违规案件,会同有关部门依法给予协议管理、行政处罚、刑事处罚、执纪问责等处理。查处一起曝光一起,让欺诈骗保者付出惨重代价。

加快规划建设全省完整、统一、便捷、兼容的医保信息化系统。同步建立基本医保、生育保险、大病保险、医疗救助、长期护理保险、医保扶贫等“十大数据库”。

加强医保规划法治建设。启动“十四五”医保规划前期研究工作,为编制全省医保“十四五”规划奠定基础。尽快推动出台医保基金监管、责任追究和举报奖励办法,为依法行政、依法服务提供坚强法治保障。建立医保信用评价体系和“黑名单”制度。

见过脑瘫,你听说过胃瘫吗?糖尿病医生来告诉你它是怎么回事

有糖尿病朋友来就诊,讲到饮食情况,经常会有患者说,

“孙医生,我现在啊,每天肚子胀的不舒服,什么也不想吃,是吃降糖药的原因吗?”

糖尿病患者口服降糖药物会出现消化道反应,可能会出现腹胀、嗳气、恶心、呕吐等症状。但是,对于长期血糖控制不好的患者来说,还有一种疾病是要考虑的。

那就是糖尿病性胃轻瘫。

患者就会惊讶,“哎呀!见过脑瘫,还真的没听说过胃瘫呢!”

胃真的会瘫痪,而且在糖尿病患者中,也是一个比较常见的慢性并发症之一。研究显示糖尿病患者11-18%存在上消化道症状,50-65%存在胃排空延迟现象,以60岁以上的老年糖尿病患者多见。

国外数据显示约30%-50%的糖尿病患者存在胃排空延迟,国内对住院2型糖尿病患者的研究其发生29.6%-65%,对于病程长、长期血糖控制不理想,且合并其他神经病变的患者其发生率更高。

糖尿病胃轻瘫虽然不直接增加糖尿病患者的病死率,但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并且可以导致不可预测的血糖波动,使血糖控制恶化。鉴于糖尿病胃轻瘫对患者的血糖水平、营养状况,组织器官功能以及生活质量可产生明显的影响,糖尿病治疗中对糖尿病胃轻瘫的早期诊断和有效干预更为重要。

什么是糖尿病性胃轻瘫

糖尿病胃轻瘫的发生机制不是很明确,主要认为和自主神经病变、胃肠激素分泌异常、微血管病变、胃肠平滑肌病变、幽门螺杆菌感染有关,精神因素和某些药物有可能成为诱因或者加剧症状。

糖尿病性胃轻瘫的临床特点是在排除机械性梗阻的条件下出现胃排空显著减慢。

其诊断要点有:糖尿病病史,早饱、餐后保障、嗳气、恶心呕吐,腹胀等消化道症状。消化内镜检查排出食管、胃及十二指肠的器质性病变,超声检查排出肝、胆、胰、脾、肾的器质性疾病,通过临床症状除外机械性梗阻因素。排除可引起胃轻瘫的其他全身性疾病,如结缔组织病、病毒感染等。胃运动功能检查证实存在胃排空延迟。

糖尿病性胃轻瘫有什么治疗措施

治疗胃轻瘫的基础就是要好好的平稳血糖,这点非常重要,早期血糖控制良好会减少糖尿病胃轻瘫的可能。在药物选择上,尽量不用口服药,不用胃肠道反应大的降糖药物,对GLP-1受体激动剂或类似物慎用或禁用

饮食管理:饮食管理是预防和减轻胃轻瘫的基础治疗。三种主要的食物成分中,碳水化合物排空最快,蛋白质次之,脂肪最慢。因此,低脂肪的饮食可加快胃排空,但是如果仅仅以碳水化合物为主,则餐后血糖容易迅速升高,下一餐餐前也容易低血糖。胃轻瘫患者以进食适度减少脂肪量的混合餐为宜,油脂类的摄入每天应该少于40g,同时也应该适度减少纤维素比例。

戒酒戒烟:吸烟和饮酒都有延迟胃排空的作用。

促动力药:促动力药如胃复安、多潘立酮、氯丙嗪等药物都有促进胃肠动力的作用,美国FDA与2000年批准胃电起搏用于治疗胃轻瘫,原理是给予外源性电刺激调控胃的肌电活动,以加速胃排空。

中医中药治疗:根据辨证施治原理,使用四君子汤加味、丹参饮合二陈汤、半夏泻心汤和四逆散加味等治疗,可取得一定疗效。中成药气滞胃痛颗粒具有疏肝理气、和胃止痛作用,是在医生张仲景经典方剂四逆散的基础上,加制香附、炙延胡索而成,对于肝郁气滞、胃脘疼痛有疗效。

但是目前仍缺乏针对病因治疗的药物,且对于已经发生的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难以逆转,需要进一步的临床和基础研究,开发出有效的针对病因的治疗药物。

综上所述:

糖尿病性胃轻瘫是糖尿病的一种比较常见的并发症,在血糖长期控制不理想的情况下出现,与降糖药物导致的副作用和胃肠道器质性疾病所导致的症状不容易鉴别。目前尚对出现的病因无根本性的治疗措施。保持血糖平稳非常重要,戒烟戒酒,营养神经、饮食治疗,应用胃肠动力药物对改善症状有一定的益处。

好消息!高血压糖尿病脑瘫自闭症都进医保了!

重大利好!

今年我省医保将落实“十二件”实事

高血压、糖尿病等慢性病、

脑瘫、自闭症等必需康复项目

纳入医保支付范围

贫困人口大病保险最高报销比例达80%

……

种种利好接踵而来

2019年3月26日,全省医疗保障工作暨“担当作为、狠抓落实”会议在济南召开,总结2018年全省医保工作,分析当前面临的形势要求,部署2019年目标任务。

记者从会上获悉,今年省医保将落实“十二件”实事。

一图读懂“十二件”实事

具体来说

降低大病保险起付线,提高报销比例

提高城乡居民医疗保障水平,新增财政补助一半用于大病保险。进一步降低并统一大病保险起付线,居民大病保险最低档报销比例由50%提高到60%,最高档报销比例达到75%。

将高血压、糖尿病等慢性病门诊用药纳入医保报销。开展罕见病普查,探索防治罕见病的医保措施。落实苯丙酮尿酸症患者医疗救助政策和唇腭裂患者医保支付政策。

将脑瘫、自闭症等儿童必需的康复项目纳入医保支付范围,并适当提高住院费医保报销比例。对严重精神病患者,取消门诊起付线,进一步提高医保门诊和住院结算定额标准。

制定统一的门诊慢性病病种和认定标准,实现门诊慢性病省内联网结算。

推动跨省和省内异地联网医疗机构向基层延伸,异地联网定点医疗机构扩大到1100家以上,便利流动人口和随迁老人。

推进“三个一批”改革。按照简化备案纳入一批、补充证明再纳入一批、便捷服务帮助一批的要求,实现外出农民工和外来就业创业人员跨省异地住院直接结算全覆盖。

实现贫困人口基本医保、大病保险、医疗救助“一站式服务、一窗口办理、一单制结算”,实行医保个人账户“一卡通行”。提高参保登记和注销效率。

医疗服务价格动态调整

2019年全省医保工作将深化六大改革,努力打造医保改革发展的齐鲁样板。

全面推进医保基金市级统筹,做到覆盖范围、筹资政策、保障待遇、医保目录、定点管理、基金管理“六统一”, 提高待遇公平性和基金共济能力,降低基金风险。

探索建立带量采购、量价挂钩、以量换价的药品集中采购新机制,降低药品价格,减轻群众负担。完善高值医用耗材的价格形成机制,通过取消加成、带量采购、价格谈判等途径,推动高值医用耗材价格回归合理区间。

建立医疗服务价格动态调整机制,优化调整医疗服务价格。全面推进总额控制下以按病种付费为主的多元复合式医保支付方式,规范医疗行为、控制管理成本,激发合理收治转诊的内生动力。开展国家和省级按疾病诊断相关分组(DRGs)付费试点。

深化职工医保个人账户改革。拓宽职工医保个人账户使用范围,研究建立门诊统筹制度,增强统筹基金支付能力。

贫困人口最高报销比例达80%

推动贫困人口参保全覆盖。落实贫困人口参保补贴,推动建档立卡贫困人口、低保对象、特困人员、重度残疾人等四类人员基本医保、大病保险、医疗救助3个100%全覆盖。

贫困人口大病保险分段报销比例各提高5个百分点,最高报销比例达到80%,取消封顶线。

另外,医疗救助资金重点向深度贫困地区倾斜。对经基本医保、大病保险、医疗机构减免三项制度保障后,贫困人口政策范围内个人自付费用负担仍然较重的,医疗救助再按不低于70%的比例进行补助。

全面推进生育保险和职工基本医保合并

建立基本医保待遇清单制度。全面推进生育保险和职工基本医保合并实施。实现两项保险参保同步登记、基金合并运行、征缴管理一致、监督管理统一、经办服务一体,提高基金共济能力。

全面推行职工长期护理保险制度,鼓励有条件的地方将范围扩大到参保居民。建立省直职工长期护理保险制度。

建立医疗保障应急机制。针对环境气候恶化、重大自然灾害、传染病疫情、安全生产、社会稳定、突发药物事件等,制定应急性医疗保障措施,发挥好医保的应急保障作用。

建立基本医保、大病医保等“十大数据库”

严厉打击欺诈骗保,对定点医药机构实行年度检查100%全覆盖,移交线索和群众举报线索100%全复查。加大打击力度,对查实的违法违规案件,会同有关部门依法给予协议管理、行政处罚、刑事处罚、执纪问责等处理。查处一起曝光一起,让欺诈骗保者付出惨重代价。

加快规划建设全省完整、统一、便捷、兼容的医保信息化系统。同步建立基本医保、生育保险、大病保险、医疗救助、长期护理保险、医保扶贫等“十大数据库”。

加强医保规划法治建设。启动“十四五”医保规划前期研究工作,为编制全省医保“十四五”规划奠定基础。尽快推动出台医保基金监管、责任追究和举报奖励办法,为依法行政、依法服务提供坚强法治保障。建立医保信用评价体系和“黑名单”制度。

------------END-------------

来源:生活日报、齐鲁晚报

实习编辑:任晓洁 编辑:赵珊珊 校对:张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