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健康网

糖尿病肾病预后(糖尿病肾病预后都不好吗)

心肾内科杜金行教授 0
文章目录:

为什么糖尿病肾病比其他的肾病“难缠”

在所有肾病分类中,糖尿病肾病是最难治疗的,是因为糖尿病肾病初期出现是少量的尿的微量蛋白。那经过积极治疗,一部分话是好转的。如果一旦出现肾功能损害的问题,它的发展速度远远超过其他肾小球疾病。也就是说,糖尿病肾病发展成尿毒症的速度远远比一般的肾脏病要快。

而且糖尿病肾病患者发展成尿毒症以后,无论透析还是肾移植,患者的远期预后都会比其他心脏病差很多。所以我们对糖尿病肾病患者的建议是早发现、早治疗,这样我们可以通过治疗手段,可以让患者在初期控制住病情,在中期延缓疾病的发展。糖尿病容易得了,你一定要监控尿的微量白蛋白,你不要糖尿病得了十多年了,你才管它,那样就不太合适了。这是我的建议。

得了糖尿病肾病,预期寿命约减少15年,医生忠告:做好这6点,肾会感激你

我国约20%~40%的糖尿病患者合并糖尿病肾病(DKD),合并糖尿病肾病的患者死亡率更高,糖尿病肾病在男性和女性中可以分别减少预期寿命达14.8年和16.9年

据报道,2017年全球约有21.9万男性死于糖尿病肾病,20.7万女性死于糖尿病肾病,还有大量糖尿病患者因糖尿病肾病而透析。

作为一名糖尿病患者,一定要每年做这3个检查,并做好这6点,保护好肾脏,远离“洗肾”。

早期诊断糖尿病肾病,做这3个检查

早期诊断、预防与延缓糖尿病肾病的发生发展,对提高糖尿病患者存活率、改善生活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 早期糖尿病肾病无任何症状,导致很多糖尿病肾病患者不能早期发现与诊断,容易延误诊治。
  • 随着糖尿病肾病的进展,中期患者出现小便泡沫增加,体检发现蛋白尿。
  • 晚期糖尿病肾病患者出现水肿、恶心、呕吐及胸闷气促症状,同时伴有高血压,严重者出现肾功能衰竭、心功能衰竭,直至尿毒症。

研究显示,我国糖尿病肾病的知晓率不足20%,治疗率不足50%

定期筛查有助于早期诊断,延缓糖尿病肾病进展,主要包括以下检查项目:

1.尿常规:最简单的检查方法,出现蛋白尿,提示糖尿病肾病,但不能早期诊断糖尿病肾病。

2.尿白蛋白与肌酐比值:大于30mg/g为尿白蛋白增加,且在3-6个月内重复检查,3次中有2次增加,排除感染等其他干扰因素可以诊断白蛋白尿,能够早期诊断糖尿病肾病。

3.肾小球滤过率下降:诊断糖尿病肾病的指标之一。

  • 1型糖尿病患者:一般5年后即可发生糖尿病肾病;
  • 2型糖尿病患者:在诊断时即可伴有糖尿病肾病。

因此,2型糖尿病病程5年以上的1型糖尿病患者每年应至少进行一次尿白蛋白与肌酐比值、肾小球滤过率检测,这种筛查方式有助于早期发现糖尿病肾病。

防治糖尿病肾病,做好这6点

1.改变不良生活方式

如合理控制体重、糖尿病饮食、戒烟限酒,适当运动等。

吸烟是糖尿病患者白蛋白尿及肾功能进展的危险因素,戒烟是糖尿病患者预防或控制糖尿病肾病进展的重要措施。

2.营养管理

糖尿病肾病患者推荐蛋白摄入量:约每千克体重每天0.8克

过高的蛋白摄入与过低蛋白摄入并不能延缓糖尿病肾病进展,已开始透析患者蛋白摄入量可适当增加。

蛋白质来源应以优质动物蛋白为主,必要时可补充复方α-酮酸制剂。

3.严格控制血糖

诊断糖尿病后,尽早使血糖、糖化血红蛋白达标,糖化血红蛋白不超过7%,肾功能异常者不超过8%。

有效的降糖治疗可延缓糖尿病肾病的发生和进展,推荐所有糖尿病肾病患者进行合理的降糖治疗。

钠-葡萄糖共转运蛋白2抑制剂与胰高糖素样肽-1受体激动剂具有降糖以外的肾脏保护作用,可考虑优先使用。

4.控制血压

合理的降压治疗可延缓糖尿病肾病的发生和进展。

对伴有白蛋白尿的患者,血压控制在130/80毫米汞柱以下。

优先选择具有肾脏保护作用的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ACEI)或者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ARB)类降血压药物。

5.纠正血脂异常

良好的血脂管理可改善糖尿病肾病患者预后。

6.慎用或避免使用具有肾毒性的药物

一定要在医生的建议下使用药物,不要自行购药,这样可以最大限度地避免药物的肾毒性。

注意:晚期肾功能衰竭,需要进行透析治疗或者肾脏移植。

2023年3月9日,是第18个世界肾脏日(World Kidney Day)。本届世界肾脏日的主题是“人人享有肾脏健康--为意外做好准备,支持弱势群体”。

糖尿病肾病危害很大,目前缺乏非常有效的治疗手段,重在预防。

糖尿病患者在生活方式干预的基础上,一定要全面控制血糖、血压、血脂等代谢指标,定期检测尿常规、尿微量白蛋白、肾功能,做到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保护我们的肾脏,远离尿毒症。

如果这篇文章对你有帮助,帮我们点点“赞”和“在看”吧!

作者:梅高财 主任医师

单位:怀化市第二人民医院(怀化市肿瘤医院)内分泌科

怀化市糖尿病学专业委员会

怀化市内分泌学专业委员会

怀化市糖尿病康复协会

糖尿病肾病预防为何比治疗重要?医生:省钱、幸福、还延长寿命

慢性肾脏病是一种对健康和生活影响极大的疾病,一旦患上这类疾病,人生就会走上下坡路,不但要花费大量金钱去维持生命,生活质量和心理健康也会受到巨大的影响。这类疾病包括各种原因引起的慢性肾脏结构和功能障碍。在众多的致病因素中,糖尿病恐怕是朋友们最为熟悉的了。

我们把糖尿病导致慢性肾病称为糖尿病肾病,为何张医生要和朋友们单独聊糖尿病肾病,是因为这类疾病的病变可累及全肾,包括肾小球、肾小 管、肾间质等,因此,他导致的后果也非常严重。几天前,张医生的病房就住进一位40多岁的肾功衰竭病人,他的致病原因就是糖尿病。

调查发现,我国约 20%~40% 的糖尿病病人合并糖尿病肾病,现已成为慢性肾病和终末期肾病的主要原因 。聊到这里,有一个问题不知道朋友们想过没有,肾病是糖尿病病人的最终归宿吗?真的一点办法都没有吗?

当然不是这样,预防糖尿病肾病的发生,首先就要控制各种危险因素,包括不良生活习惯、年龄、病程、血糖、血压、肥胖,尤其是腹型肥胖、血脂、尿酸、环境污染物等。只要把这些危险因素控制好,就可以大大降低糖尿病肾病的发生风险。

朋友们都知道,肾功能减退和患病朋友的各种死亡风险增加有关,控制好这些危险因素,除了可以降低糖尿病肾病的发病率,还可以大大延长患病朋友的寿命。现在日子一天比一天好,谁又不想多看看这精彩的世界呢?

聊完了预防,我们再来看一看具体的诊断和治疗,糖尿病肾病诊断主要依赖于尿白蛋白和估算的肾小球滤过率测定,以降糖和降压为基础的综合治疗、规律随访和适时转诊可改善糖尿病肾病朋友的预后。

注意了,敲黑板了,2型糖尿病病人在诊断时,就应该进行肾脏病变的筛查,因为您自己不知道患病已经多久了,肾脏是否已经受到了损害,通过这种检查,可以早期发现异常,早期处理发现的问题。除此之外,在诊断以后的每1年,都应该至少筛查1次,包括尿常规和血肌酐,目的就是为了计算肾小球滤过率。

聊到此处,或许有些朋友心中会浮现出一个疑问:为何张医生对2型糖尿病的强调如此突出,而对1型糖尿病却相对鲜少提及呢?这背后其实蕴含着深刻的医学道理。事实上,众多医学研究早已揭示,1型糖尿病患者在病程的推进中,肾病的发生,通常需要经过五年的时光。然而,对于2型糖尿病患者而言,情况却截然不同。他们在被确诊的那一刻起,便可能已伴随着糖尿病肾病的阴影。

这其中的账,其实并不难算。成本效益分析显示,在我国新诊断的2型糖尿病患者中,及早进行糖尿病肾病的筛查,不仅能够及时发现并控制病情,更能在长远角度上节省大量的医疗费用。这是因为,早期发现、早期治疗,对于疾病的进展速度有着显著的抑制作用,进而能够极大地提升患者的生活质量。

或许,有些朋友会感到困惑:明明钱已经花出去了,怎么还能说是节省了医疗费用呢?其实,这正是预防医学的魅力所在。通过早期筛查和治疗,我们可以在疾病还未造成严重后果之前,便将其遏制在萌芽状态,从而避免了后续可能产生的高额治疗费用。

更值得一提的是,统计数据还显示,那些在40岁之前便被诊断为2型糖尿病的患者,他们患糖尿病肾病的风险,往往会显著高于那些晚发2型糖尿病的患者。因此,对于这部分早发患者而言,早期筛查和治疗更是显得尤为重要。通过科学的方法,我们不仅可以为他们的健康保驾护航,更可以为整个社会的医疗体系节省宝贵的资源。

今天的内容就先聊到这里,如果您还有其他的观点,欢迎您在留言区讨论,张医生会根据您的留言去规划以后的作品,让我们一起打造一个干净、有担当、不断进步的健康科普平台。

#头条创作挑战赛##万能生活指南##妙笔生花创作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