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病变症状有哪些(糖尿病病变症状皮肤图片)
对于糖尿病患者来说,要注意这4种症状,小心糖尿病足找上门
糖尿病足是糖尿病患者身体出现的一种并发症,近年来,患有糖尿病的患者多数都患有糖尿病足。这其中的原因是非常复杂的,不单单是疾病的影响,这与人们的生活方式也有很大的关系。所以我们要学会观察糖尿病足的一些症状,对于防治疾病的发生都有着很重要的意义。
那么对于糖尿病患者来说,若是出现糖尿病足时,早期会出现哪些症状呢?不想糖尿病足找上门,早期的这4个症状,需留心观察!
1.皮肤变化
对于糖尿病患者来说,之所以皮肤会出现问题,主要就是下肢发生病变所导致的。在糖尿病足发生的早期,患者的皮肤会出现粗糙暗淡、干燥起皮、皮肤裂口,有时还会出现下半身鳞状脱皮的现象。一般这几种情况会出现在脚部,腿部发生的几率是比较小的。
当糖尿病患者出现这种症状时,一定要留心观察,这很有可能就是糖尿病足发生的前兆。
2.痛感神经失去知觉
当糖尿病患者出现手、脚等部位有一种烧灼感时,这也是糖尿病足发生之前的信号。痛感神经的受损是长期慢慢形成的,在早期,症状是比较轻的,所以很难引起患者的注意,在后期症状就会慢慢严重,甚至有时会失去感觉,脚部对于周围其它的温度也没有了感觉。
3.运动神经异常
在糖尿病到了中晚期之后,患者还会出现运动神经方面的症状,有一小部分患者在早期也会表现出来。运动神经发生病变之后,会出现脚部麻木、走路容易摔倒、平衡能力变差、脚趾畸形等。
若是患者身体已经出现这些信号,那么就说明糖尿病足马上就要到来了,需要引起高度的重视。
4.骨关节病变
骨膜分离和下肢小骨碎片也是属于糖尿病足的症状之一。在医院进行检查的时候,我们经常会看到患者的骨质出现病变。当出现这种情况时,就已经失去了治愈的机会。
最好的结果也要进行截肢,这种情况在生活中不常见,但是也不代表就没有。所以一定要引起患者的高度重视。
以上就是糖尿病足早期的4种症状,希望可以引起患者的高度重视。对于糖尿病患者来说,平时需要注意保养脚部的皮肤,每天坚持一些脚部运动,选择鞋子的时候,尽量选择穿起来比较舒适的,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避免糖尿病足的出现。同时糖尿病患者还需要积极控制血糖,这样才可以更好地控制其它疾病的出现。
【本图文由“熊猫医学”新媒体独家原创出品,作者媛媛,未经授权,请勿转载、复制】
全面认识糖尿病,出现这些症状要警惕→
2024年11月14日是第18个联合国糖尿病日,今年的主题是“糖尿病与幸福感”,旨在呼吁将糖尿病患者的整体幸福感置于护理的核心,而不仅仅关注血糖,从而进一步提升糖尿病患者的生活质量。
长期高血糖可引起多器官衰竭
糖尿病是一种由遗传因素和环境因素长期共同作用引起的以慢性高血糖为特征的代谢性疾病,由于胰岛素分泌和(或)利用缺陷所引起的糖、脂肪、蛋白质代谢紊乱而影响正常生理活动的一种疾病。
糖尿病主要有三种类型。Ⅰ型糖尿病通常发生在儿童和青少年时期。主要是由于体内胰岛素分泌不足;2型糖尿病最为常见,占糖尿病患者的90%以上。通常与遗传、不良生活习惯(如高糖高脂饮食、缺乏运动)和肥胖等因素有关;妊娠糖尿病主要由于妊娠后孕妇产生一系列生理变化,葡萄糖需要量增加、胰岛素抵抗增加和胰岛素分泌相对不足,大部分患者在分娩后血糖可以恢复正常。
其他特殊类型的糖尿病主要由基因、环境、药物、感染等病因导致。
糖尿病高危人群主要集中在年龄大于40岁;超重和(或)肥胖;中心型肥胖;有家族病史;高血压病史;血脂异常;有巨大儿分娩史或妊娠糖尿病史;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脑血管疾病患者;身体活动不足或静坐生活方式者。
另外,6.1mmol/L≤空腹血糖值<7.0 mmol/L,或7.8 mmol/L≤糖负荷2小时血糖值<11.1 mmol/L,被认为是糖调节受损,即糖尿病前期。这属于糖尿病的极高危人群,需要特别注意预防和监测。
糖尿病典型症状为“三多一少”,即多饮、多食、多尿、体重明显减轻。但有大部分的2型糖尿病患者可以没有任何症状或仅有部分并发症症状,比如出现皮肤瘙痒、反复泌尿系感染、伤口不容易愈合等情况,发病隐匿,应提高警惕尽早检测血糖。一旦确诊糖尿病,应及时进行治疗。
长期高血糖可引起多种器官,尤其是眼、心、血管、肾、神经损害或器官功能不全或衰竭,导致残废或者过早死亡。常见的严重并发症包括卒中、心肌梗死、视网膜病变、糖尿病足、糖尿病肾病等。
如何预防糖尿病?
合理饮食。控制碳水化合物和脂肪的摄入,增加蔬菜、水果和全谷物的摄入。选择全谷物、瘦肉以及大量水果和蔬菜。限制糖分和饱和脂肪(如奶油、奶酪、黄油)的摄入。
适量运动。减少久坐时间,增加运动时间。每周至少进行150分钟中等强度的有氧运动(如快走、慢跑、骑自行车等)。
保持正常体重,消除腹部肥胖。体质指数控制在18.5-23.9kg/㎡之间,同时避免腹型肥胖,男性腰围要小于90cm,女性腰围要小于85cm。
定期体检。定期进行血糖检测,及早发现和治疗糖尿病,如果有糖尿病家族史,更要定期检查。请留意可能的糖尿病症状,如过度口渴、频繁排尿、不明原因的体重下降、伤口愈合缓慢、视力模糊和缺乏精力。
心理调适。保持良好的心态,减少压力和焦虑,避免长期的精神压力和焦虑情绪。
戒烟限酒。戒烟有助于控制血糖和减少并发症的发生,避免过度饮酒。睡眠充足。确保每晚获得足够的睡眠,有助于维持代谢的平衡。
自我管理。学习糖尿病相关知识,掌握自我管理技能,如正确使用血糖仪、合理安排饮食和运动等。
撰文:陈之瑜 江绮雯 通讯员 清远疾控
点击图片,一键报料↓↓↓
【作者】 陈之瑜;江绮雯
【来源】 南方报业传媒集团南方 客户端
【杨柳血管智汇】血管外科:糖尿病性神经病变有哪些常见症状?
来源:【北京市垂杨柳医院】
【杨柳血管智汇】血管科普-3
糖尿病性神经病变是糖尿病足的常见并发症,糖尿病患者如果出现了下面这些常见的症状,要及时就医。
感觉障碍:患者可能会感到下肢麻木、蚂蚁行走、昆虫爬行、发烧、触电或温度降低等异常感觉。有些患者可能对疼痛特别敏感,而对触觉和痛觉的反应则可能减弱或消失。
运动障碍:随着病情的发展,严重的会出现下肢的运动神经可能会受到损伤,导致患者出现肌肉萎缩、肢体无力等症状。
皮肤营养障碍:由于神经病变,皮肤的营养功能可能受到损害,导致皮肤干燥、瘙痒、破溃等症状。
自主神经病变:这主要表现在汗液的分布上,患者可能出现异常的汗液分泌,减少汗液,导致足部干燥,皮肤开裂。
疼痛:疼痛是糖尿病足神经病变的一个主要症状,表现为刺痛感或灼痛感,甚至可能伴有间歇性跛行。
这些症状可能单独出现,也可能同时出现,具体表现因人而异。一旦出现这些症状,患者应尽快就医,接受专业医生的诊断和治疗,以控制病情并避免进一步的并发症。同时,保持血糖稳定、改善下肢血液循环、避免外伤以及保持良好的饮食和营养摄入也是预防和治疗糖尿病足神经病变的重要措施。
本文仅限于公益科普及学术交流,如有不适请及时就医。文中部分图片及资料来源于网络,侵删。
本文来自【北京市垂杨柳医院】,仅代表作者观点。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提供信息发布传播服务。
ID:jrt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