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健康网

糖尿病能吃猪肉吗(血糖高能吃猪肉吗 吃什么肉好)

光明网 0
文章目录:

糖尿病患者的饮食中必须有肉

肉类属于动物性蛋白,蛋白质是一切生命的物质基础。而且,肉属于优质蛋白,在体内利用率较高,胜过豆制品蛋白,所以,糖尿病人必须吃肉! 白肉优于红肉,鱼虾>鸡鸭>瘦牛羊>猪肉,每天3两以内为宜。(via 北京协和医院 )

来源: 北京12320在聆听

得了糖尿病只能吃素?这3种肉可以适当吃,告别“全素宴”

饮食是控制血糖的一环,患者心中的那杆秤不停在“荤素”之间摇摆,想吃肉,不敢,天天吃素,没劲,这可怎么办呢?其实,大家可以先不要纠结这件事,你可以先想一个问题,那就是天天吃素能不能降血糖,若是吃素能降血糖,那你再吃不迟。

你可能犯了一个错误,长期吃素不能降血糖

如果你的血糖是正常的,坚持吃素或许能预防血糖升高,但是你现在已经确诊糖尿病,此时坚持吃素或许有害无益。为啥这么说呢?因为素菜中的蛋白质、脂肪、微量元素很少,长期偏食会导致营养素不均,出现缺铁或缺蛋白质的情况,身体也会随之出现异常症状。

素食确实对人体有益,但是不宜长期吃素,若是体内的营养失去平衡,对胰岛来说也会增加负担,最后导致糖分代谢困难。而且,全素并不像你想得那样无辜,有的人虽然没有吃肉,可是血糖还是升高了,因为有的蔬菜爱吸油,若是在烹饪的时候加入了很多食用油,还是会影响血糖和脂肪水平。再比如说有的患者爱吃精制碳水,它对控制血糖也是不利的,即便再怎么控制吃肉,血糖也很难降下来。

患者周先生案例:

周先生确诊糖尿病已有一年,刚开始他和大家的想法一样,觉得控制血糖很坚持,只要自己忍住不吃肉就行了,结果血糖还是控制得不理想。医生询问后发现,原来周先生每次吃的素菜都是茄子、土豆、白萝卜、素鸡干等食物,而且他烹饪食材有一个习惯,那就是倒入的油比较多,还喜欢加豆瓣酱。这类蔬菜爱吸油,一口下去油脂比肥猪油还多,最后的结果就是虽然每天“全素宴”,但是血糖依旧降不下来。

得了糖尿病只能吃素?另一位患者照样吃肉,血糖也很平稳,她是怎么做到的?

患者姚女士案例:

患者姚女士针对饮食特意咨询了医生,她牢记医生说的一句话:“营养要均衡、要清淡”,如何才能均衡又清淡呢?她查找了很多资料,最后总结出三点经验。

每天都吃肉,但是以鱼肉、虾肉为主

水产品的特点是脂肪低,肥胖的人、健身的人、血糖高的人都可以吃,而且它们的蛋白质比较丰富,对身体非常好,比如说草鱼:蛋白质含量16.6克,鲤鱼:蛋白质含量17.6克,黑鱼:蛋白质含量18.5克,河虾:蛋白质含量16.4克。它们的价格相对便宜,购买方便,适合日常食用,就算隔一天吃一次,姚女士也会觉得心疼。

鸡肉、鸭肉也吃,但是从来不油炸

购买的时候可以选择体型小、身材瘦的禽类,肉质更嫩,脂肪更少。姚女士从来不用油炸鸡肉、鸭腿,因为她知道摄入过多的脂肪对控制血糖不利,姚女士喜欢吃炒鸡丁,或者用它们煲汤喝,并且在吃的时候还会把皮去掉。

猪肉、牛肉、羊肉可以偶尔吃,要选择瘦肉

猪肉作为消耗量最大的肉类,一天不吃能忍得住,但是一个月不吃很难忍住,其实这三种肉也不是不能吃,而是要少吃,控制好摄入量和频率是可以吃的。姚女士以前特别爱吃五花肉,自从血糖飙升后她就改掉了饮食习惯,每次专挑瘦猪肉吃,而且还会和其他蔬菜搭配,尽量少放油和盐,炒出来特别香。但是她很节制,一天食用量不会超过75克,稍微过个瘾就不再吃了。

周先生和姚女士一个降糖失败一个降糖成功,区别就在于饮食的选择上,周先生以为坚持吃素就能降下来,殊不知还有其他因素在影响血糖水平,而姚女士看起来什么都肉,但是她很聪明,知道吃什么、不吃什么,很好地控制了血糖水平,所以,光吃素或光吃肉都不行,正确的做法应该是均衡饮食

提醒各位糖友,如果你经常吃素,要关注自己是否缺乏某些营养,就算不吃肉,也要学会从其他食物中获取,例如牛奶、鸡蛋、谷物、坚果、豆浆等。如果你喜欢吃肉,那就要学习姚女士,少煎炸、少放油、不吃皮。

看完文章,相信各位糖友已经不纠结了,得了糖尿病不是非吃素不可,肉也是能吃的,别再傻傻坚持“全素宴”了,肉吃好了,照样有利于均衡营养控制血糖,如果还是不知道怎么吃,可以咨询医生制定饮食方案,或能帮助你更好地降糖。

糖尿病人不能吃猪肉?医生告诫:除了猪肉,这几种肉能不吃就不吃

【本内容为故事性医疗科普文章,请理性阅读,切勿对号入座】

"大夫,我听说糖尿病人不能吃猪肉,这是真的吗?"

坐在我诊室里的李大爷眉头紧锁,满脸愁容。作为一名从医多年的内分泌科医生,我早已习惯了病人各种稀奇古怪的问题。可这个问题还真把我难住了。

我轻轻推了推眼镜笑着对李大爷说:"老爷子,您这个问题问得好啊!不过事情可没那么简单。您先别着急咱们慢慢聊。"

李大爷是个退休教师今年65岁。半年前被确诊为II型糖尿病,这段时间一直在我这儿看病。他是个认真的人每次复诊都会带着一大堆问题来。这次的问题倒是让我颇感兴趣。

"大爷,您是从哪儿听说糖尿病人不能吃猪肉的?"我好奇地问道。

李大爷挠了挠头:"前几天我去菜市场买菜,碰到个老邻居。他知道我得了糖尿病,就跟我说糖尿病人不能吃猪肉,说是会加重病情。我一听就慌了,这不赶紧来问问您。"

我忍不住笑了起来:"老爷子,您这邻居可真是好心办坏事啊!糖尿病人当然可以吃猪肉,关键是要适量。不过您这个问题问得好,咱们今天就来好好聊聊糖尿病人的饮食问题。"

我拿出一张纸开始给李大爷画图解释:"您看啊,咱们人体需要的营养素主要有蛋白质、脂肪和碳水化合物。猪肉里面含有丰富的蛋白质和一些脂肪,对身体是有好处的。"

李大爷听得认真不住地点头:"哦,原来是这样啊。那为啥有人说不能吃呢?"

我继续解释道:"可能是因为有些人觉得猪肉脂肪含量高,怕会影响血糖。其实只要控制好量,选择瘦肉完全可以吃。反而是完全不吃肉,可能会导致蛋白质摄入不足影响身体健康。"

李大爷恍然大悟:"原来如此!那我以后还是可以吃点猪肉咯?"

我点点头:"当然可以。不过有几种肉确实需要注意,能不吃就尽量不吃。"

李大爷立马来了兴趣:"哦?是哪几种肉啊?"

我掰着手指头给李大爷数:"羊肉、牛肉、鸭肉,还有一些内脏类的肉,这些都要尽量少吃。"

李大爷一脸惊讶:"这些肉有什么问题吗?"

我笑着说:"您别急我慢慢给您解释。咱们先说说羊肉吧。羊肉性温热量高,脂肪含量也不低。糖尿病人本来就容易上火,再吃羊肉容易加重症状。而且羊肉不易消化,对胰岛功能也有一定影响。"

李大爷若有所思:"哦,我明白了。那牛肉呢?"

"牛肉虽然蛋白质含量高,但脂肪含量也不低,尤其是饱和脂肪酸。长期大量食用可能会增加心血管疾病的风险。糖尿病人本来就容易并发心血管疾病所以更要小心。"

李大爷连连点头:"原来是这样啊。那鸭肉又是什么情况?"

我继续解释:"鸭肉虽然味道鲜美,但脂肪含量高,而且多为饱和脂肪酸。同时鸭肉的嘌呤含量也比较高,容易引起痛风。糖尿病人本来就容易并发痛风所以最好少吃。"

李大爷听得认真不住地点头:"大夫,您讲得真好我长知识了。那内脏类的肉呢?"

我严肃地说:"内脏类的肉,比如肝脏、肾脏等,虽然营养价值高,但胆固醇含量也高。糖尿病人本来就容易出现血脂异常,再吃这些高胆固醇的食物,可能会加重病情。"

李大爷听完长叹一口气:"哎呀,这糖尿病真是麻烦,连吃个肉都这么多讲究。"

我拍了拍李大爷的肩膀安慰道:"老爷子,您别灰心。其实只要掌握了方法,糖尿病人的饮食也可以很丰富的。"

我拿出一张表格开始给李大爷详细讲解糖尿病人的饮食原则:"您看,咱们糖尿病人的饮食,主要遵循'三多三少'的原则。"

"三多"指的是多吃蔬菜、多吃粗粮、多吃富含优质蛋白的食物。蔬菜富含维生素和膳食纤维,可以帮助控制血糖;粗粮的升糖指数低,有助于稳定血糖;优质蛋白则可以提供身体所需的营养。

"三少"则是指少吃高糖食物、少吃高脂肪食物、少吃高盐食物。这些食物容易引起血糖波动,增加心血管疾病的风险。

李大爷听得连连点头:"大夫,您这么一说我就明白多了。那具体到肉类我们该怎么吃呢?"

我笑着说:"老爷子,您这个问题问得好。对于糖尿病人来说,选择肉类的时候,要遵循'三低一高'的原则。"

"三低"指的是低脂肪、低胆固醇、低嘌呤。"一高"则是指高蛋白质。根据这个原则糖尿病人最适合吃的肉类有:鱼肉、鸡肉、瘦猪肉等。

我继续解释道:"鱼肉富含优质蛋白和不饱和脂肪酸,尤其是深海鱼还含有丰富的omega-3脂肪酸,对心血管健康有益。鸡肉蛋白质含量高,脂肪含量低是很好的选择。至于猪肉选择瘦肉部位,比如里脊肉也是可以适量食用的。"

李大爷听得连连点头,脸上的愁容渐渐消散:"大夫,您这么一说我就放心多了。原来我们糖尿病人也是可以吃肉的,关键是要选对肉吃对量。"

我欣慰地笑了:"没错,老爷子您理解得很对。饮食控制是糖尿病治疗的基础,但并不意味着要过于苛刻。适度、均衡才是关键。"

临走时李大爷握着我的手感激地说:"大夫,今天真是太谢谢您了。您不光解答了我的疑惑,还给我上了一堂生动的营养课。我回去一定好好实践把血糖控制好。"

看着李大爷离去的背影,我陷入了沉思。作为一名医生我深知,治病不仅仅是开药方、做治疗,更重要的是教会病人如何与疾病相处,如何在疾病的阴影下依然过上健康、快乐的生活。

糖尿病是一种慢性病,需要终身管理。正确的饮食习惯,不仅能帮助控制血糖,还能预防并发症,提高生活质量。但要做到这一点并不容易。它需要病人有足够的知识、坚强的意志,以及家人的支持。

我想起了我的父亲,他也是一位糖尿病患者。记得刚确诊的时候他也像李大爷一样,对饮食问题一头雾水。是我妈妈不断学习、摸索,才慢慢掌握了适合他的饮食方法。现在我父亲的血糖控制得很好,生活质量也很高。

这让我意识到除了向病人传授知识,我们医生还应该多关注病人的心理状态,给予他们更多的鼓励和支持。毕竟面对慢性病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同样重要。

我决定以后要多举办一些健康讲座,为更多的糖尿病患者及其家属提供帮助。同时我也要不断学习新知识,为病人提供更好的诊疗服务。

回想起李大爷离开时眼中重新燃起的希望之光,我感到无比欣慰。这或许就是我们医生的使命吧——不仅要治愈疾病更要点亮希望,让每一个病人都能拥有健康、美好的生活。

在这个充满挑战的医疗领域,我们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但我相信只要我们不断努力,终会让更多的病人受益,让更多的家庭重拾幸福。这就是我作为一名医生的追求和梦想。

【本内容为故事类医疗健康科普文章,文中除了健康科普内容所出现的任何人名、地名、事件均为艺术加工,并非有意冒犯或贬低任何个人、团体或组织。如有雷同,纯属巧合,请理性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