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健康网

糖尿病引起的病变(糖尿病引起的病发症有多少种?)

光明网 0
文章目录:

糖尿病出现这6大表现,证明糖尿病并发症出现,血糖控制不好

糖尿病并不可怕,可怕的是糖尿病的并发症,一旦出现严重并发症,会致残,致死!

糖尿病最常见的并发症:心血管疾病、脑血管疾病、微血管疾病、糖尿病足、糖尿病肾病。

不同并发症自然“先兆不同”:

一、糖尿病导致心血管疾病

糖尿病控制不好,导致的全身血管受损,尤其会导致心脏动脉血管发生动脉粥样硬化,导致心血管狭窄,引起冠心病心绞痛甚至心肌梗死。当心血管狭窄程度加重,就会出现心绞痛的表现,这时候就会表现为胸痛、心前区疼痛、头疼、牙疼、胸闷憋气、大汗、后背疼痛、咽部紧缩感、肩膀疼痛等等表现。糖尿病导致的冠心病常常是三支病变,也就是三个心脏大血管都会有比较严重的狭窄,往往不能支架,需要搭桥。

二、糖尿病脑血管病变

糖尿病导致的动脉粥样是全身性的,对于颈动脉以及脑血管都有损害,会导致颈动脉狭窄斑块,脑血管狭窄甚至引起脑梗死。当发生严重脑供血不足,或脑梗死的时候,会表现为双手力量不对称,口角歪斜,走路偏斜,头晕,头痛,肢体麻木,吐字不清,嗜睡状态,恶心呕吐或呃逆;面瘫及舌瘫、偏盲、喝水呛咳、吞咽困难等等。

三、糖尿病微血管病变:

若出现有视物模糊,且不断加重情况,那需注意或许是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病程越长几率便更高,所以糖尿病人群需半年检查一次眼底。查查眼底,视物模糊、视网膜病变、白内障均是糖尿病合并的微血管病变,注意若早期发现,注意及时治疗。

四、糖尿病肾病

当出现水肿、眼睑、颜面及下肢浮肿,高血压,蛋白尿,大量泡沫尿等等要怀疑糖尿病肾病,化验尿常规和肾功能,以明确是否出现糖尿病肾病。

五、糖尿病足:

血糖控制不佳,血管神经损害,四肢伤口不愈合,容易破溃,只能截肢后才能好转!

六、糖尿病神经系统病变:

肢体麻木、感觉性共济失调、亦可累及颅神经及脊神经。早起可表现肢体麻木或感觉异常,注意及时就医排除其他神经系统疾病。

这些并发症可能是独立出现,也可能是同时出现。对于糖尿病的人,不能等到已经出现并发症才引起我们的重视,我们要早发现早治疗早控制,只有长期血糖处在理想安全水平,才能避免并发症发生。

版权声明:图文无关,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皮肤改变预示糖尿病?医生直言:皮肤出现7种表现,糖尿病不远

糖尿病已经成为威胁人类的重大疾病之一,不只是因为糖尿病的发病率增加,还因为患病的年龄段越来越年轻。因此,对于糖尿病所有人都应该重视起来,即使是健康人群对于糖尿病的一些警示信息也应该充分了解。

糖尿病患者在还没有被确诊前其实就会对患者提出警告,皮肤变化就是最直接的表现,以下七种皮肤病变都应该就警惕,患者要警惕是糖尿病找上身。

1、黄色的瘤

这种皮肤病变只是听起来就很可怕了,黄瘤主要出现在人体的背部、臀部、关节。黄瘤的面积不大,大小大概和黄豆粒差不多,但是非常的硬,黄瘤不会让患者有明显的痛感,却是给患者的警告。

2、红丘疹

人体会长丘疹就是因为体内血糖过高,过高的血糖导致人体皮肤表面血管畸形,丘疹主要长在大腿内侧,大多是红色,这样明显的症状很容易发现,患者应及早检查控制血糖。

3、黄丘疹

黄丘疹和红丘疹的不同之处在于颜色,黄丘疹的大小和黄豆差不多,看起来与黄瘤差不多,但是黄丘疹会不断的长大,最大的甚至可以长到鸡蛋大小,看起来非常的骇人。

4、身体发红

人体内的血糖超标时会造成人体的血液流通不流畅,流通不畅就会堵塞,严重的患者还会血管破解,这个时候人体表面的皮肤就会发红,所以出现了不正常的皮肤变红现象要警惕是糖尿病已经来临。

5、溃疡

这里说的溃疡不是口腔溃疡,是面部溃疡。会出现这样的溃疡是因为高血糖对皮肤表层造成的伤害,当脸上或是脚上受伤后伤口总是不愈合,而伤口长时间的无法愈合就会出现溃疡。

6、暗黄

高血糖造成的皮肤变暗和污垢很类似,看起来就是皮肤被弄脏了,但是其实是清洗不掉的。皮肤变暗是糖尿病的主要临床表现,也是最容易被忽视的表现。

7、水泡

不是只有烫伤才会造成皮肤出现水泡,糖尿病也可以。糖尿病会让患者无故出现很多水泡,并且水泡的大小不一,水泡内是透明液体。水泡不只是糖尿病向患者发出的警示,水泡自身也需要及时的治疗,否则会成为血水,引发健康危机。

糖尿病的超高发病率和严重后果让人闻之色变,日常生活中要养成健康的生活习惯来预防糖尿病,以上七种皮肤表现也应该重视起来,不管出现了哪一种表现都应该及时诊治,控制血糖。

版权声明:图文无关,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糖尿病的非典型症状

数据表明,我国有将近三分之二的糖尿病患者未被诊断,因此很多患者没有得到及时的治疗和控制,因此早期发现糖尿病尤为重要。众所周知,糖尿病的典型症状是“三多一少”(多食、多饮、多尿和体重减轻),然而,糖尿病并非全是这幅“模样”。

据统计,有近一半的糖友症状不典型,许多患者以并发症相关症状为突出表现,尤其在老年患者中。

那么,糖尿病早期有哪些易被忽略的“蛛丝马迹”?又有哪些鲜为人知的“非典型症状”呢?

存在这17种情况,需警惕糖尿病

1.餐前低血糖

在2型糖尿病早期,因为患者胰岛素分泌高峰延迟,当餐后血糖升至高峰时,胰岛素分泌尚未达到峰值,等到血糖回落时,胰岛素分泌才达高峰,从而导致下一餐前低血糖,患者往往在餐前有明显的饥饿感,出现“餐前低血糖”。

2.乏力、消瘦

糖尿病人由于自身胰岛素缺乏和/或胰岛素抵抗,致使葡萄糖不能被机体充分利用,由于产能不足,导致身体疲乏无力。

另一方面,由于机体蛋白质分解加速,患者体重往往有明显下降。

3.脖颈、胳肢窝发黑

在某些重度肥胖者的颈部、腋窝、大腿根等处常常会发现皮肤黢黑,怎么洗也去不掉,临床谓之“黑棘皮症”,提示患者有严重的“胰岛素抵抗”及“高胰岛素血症”。“黑棘皮症”也是2型糖尿病的一个早期表现。

4.生过“巨大儿”的女性

女性在怀孕期间如果血糖偏高,胎儿在这种高糖环境下生长发育特别快,出生时体重往往在8斤以上,被称为“巨大儿”。

因此,凡是有巨大儿分娩史的女性,均属于糖尿病的高危人群,应定期检查血糖。

5.视物模糊

长期高血糖可引起晶状体增加水分含量,引起光反射变化,导致一过性地看东西模糊、视力下降等。

6.胃肠道不适

糖尿病性植物神经病变常可导致胃肠道功能紊乱,患者常表现为腹胀、摄食量少或顽固性便秘,也有少数患者表现为慢性腹泻,或腹泻与便秘交替。这类患者腹泻并不是因为感染,抗生素治疗往往无效。

7.排尿困难及尿潴留

高血糖可损害支配膀胱的植物神经,影响膀胱的收缩及排空,患者表现为小便困难、尿潴留及“张力性尿失禁”。

当男性出现上述症状时,不仅要想到前列腺肥大,还要注意排除糖尿病。

8.异常出汗

糖尿病引起植物神经病变时,可导致患者汗液分泌异常,即便天气不热(尤其是吃饭时)也常常大汗淋漓,特点是上半身出汗多,下半身出汗少或不出汗。

9.直立性低血压

糖尿病性植物神经病变可造成血管收缩功能异常,当患者久坐、久卧后突然站立时,由于血管不能反射性收缩,导致血压下降而引起一过性脑缺血,出现头晕、眼花甚至晕厥。

(省中医院提供)

来源: 海南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