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健康网

糖尿病治疗ppt(糖尿病治疗方案)

新华网 0
文章目录: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你的综合管理够全面吗?

糖尿病人出院指导,一定别忘了这些

糖尿病是一种长期慢性疾病,一旦确诊大多需要终身治疗。漫长的病程,绝大多数的时间,患者都处在院外,这时,出院指导就显得尤为重要了。

饮食方面

向患者讲解控制饮食的重要性,糖尿病患者由于体内的胰岛素绝对或相对不足,若像正常人般进食,餐后血糖必定增高。合理饮食可以减轻胰岛的负担,有助于控制血糖,良好的饮食控制是一切降糖治疗的基础。控制每日饮食总热量,均衡营养,定时定量进餐。

运动指导

运动是糖尿病治疗不可缺少的环节,适当运动可以促进肌肉和其他组织对糖的利用,增强机体对胰岛素的敏感性,从而降低血糖。每周至少5次,每次30—60分钟。运动时备好糖果,避免低血糖发生。如果血糖不稳、过高或近期有严重并发症时暂不宜运动。但运动应选择安全有效的项目,按医生制定运动处方进行,要定时定量,循序渐进,持之以恒,坚持不断。

用药指导

告知患者根据医嘱进行正确用药;不随意增加或减少药量;不随意停药;不忘记服药;(如血糖波动大不规律,请及时联系医生进行调整)对于口服降糖药物的患者,向患者详细说明服药的时间、注意事项,让患者自觉按时服药。对于使用胰岛素的患者,应教会患者或家属胰岛素注射法,树立无菌操作观念,说明胰岛素的保管方法、不良反应、作用时间。同时教会患者低血糖症状的识别及处理。

自我监测血糖

这是糖尿病治疗的依据,要教会患者自己监测血尿糖、体重、血压、尿酮体等,并做好记录,定期到医院复查。

1、血糖监测:随时监测血糖、血压及体重、腰围变化情况,并做好记录。病情不稳定时或血糖波动大时需每天监测血糖,每天4—7次,病情稳定或血糖达标时,则可每周监测1—2天。

2、定期体检:每季度复查一次糖化血红蛋白(HbA1c)、血尿常规、血脂、肝肾功能、心电图、眼底、动脉超声及神经病变的相关检查。

3、检查足部:每天仔细检查双足,做好足部护理,预防感染。

心理指导

这也是最重要的,告知患者乐观、稳定的情绪有利于糖尿病病情稳定。可告诉糖尿病患者目前虽然不能根治,但只要正规治疗,各项指标控制达标,可与健康人一样正常生活,患者应愉快、积极地配合治疗,控制和消除不良情绪。

及时就医

当原有糖尿病症状加重,如感觉口干、烦渴、多饮、多尿;不断拉肚子或呕吐;感冒、发烧咽喉痛;持续高血糖或近期血糖波动大等应立即就医。

其他指导

要注意个人卫生,经常洗澡,勤换内衣,每日检查足部情况,穿合适的软底鞋、袜。一旦出现外伤、水泡要及时就诊。

糖尿病引起神经痛,首选3个一线用药,抑制疼痛递质传递有效镇痛

糖尿病神经病变是糖尿病患者最常见的并发症,其中以双侧远端对称性肢体麻木、疼痛、感觉异常最常见。究其原因主要与血糖控制不佳、病程长、胰岛素抵抗、肥胖、慢性低度炎症等因素有关,如果患者的病程在10年以上,可能会有明显的神经病变的临床表现。

糖尿病引起的周围神经病变,既可能累及大神经纤维,也可能累及小神经纤维,部分患者可二者同时受累。如果仅仅是有针刺感、冷热温度觉异常的话,一般只是伤害到了小神经,如果踝反射、震动觉、压力觉出现了异常,那么基本可以判断出已经伤害到了大神经。

糖尿病还能引起自主神经病变,包括支配我们呼吸、消化、泌尿生殖系统、心血管的神经,当这些部位的神经受到伤害时,就会出现比如身体排汗异常、体温调节异常、低血糖无法感知、瞳孔功能异常等诸多表现,所以糖尿病是一种多系统的并发症,绝非仅仅是血糖异常。

此外,糖尿病还能引起单神经病变、神经根神经丛病变。单神经病变常累及颅神经,颅神经受损就会出现相应的症状,比如上睑下垂、面瘫、眼球固定、面部疼痛、听力下降等。神经根神经丛发生病变时,最常见的就是单侧腰段,常出现以肢体近端为主的剧烈疼痛、肌无力、肌萎缩等。

所以2型糖尿病患者,在确诊时一定要进行糖尿病神经病变的筛查,如果是1型糖尿病患者,那么5年后也一定要进行糖尿病神经病变的筛查,以后每年筛查一次。良好的血糖控制是延缓糖尿病神经病变的重要措施,同时很多患者往往受不了疼痛,给生活质量带来了很大的影响,所以使用镇痛药也是非常有必要的。

治疗糖尿病因神经病变引起的疼痛,和一般意义上的镇痛药,有着很大的区别,甚至很多人并不理解,它包括抗惊厥药、抗抑郁药、其他类。其中抗惊厥药包括普瑞巴林、加巴喷丁、丙戊酸钠、卡马西平等,抗抑郁药包括度洛西汀、文拉法辛、阿米替林、丙咪嗪、西酞普兰等。其他类包括阿片类镇痛药,如曲马多、羟考酮、辣椒素等。

其中普瑞巴林、加巴喷丁、度洛西汀,可作为糖尿病神经病变初始的镇痛药物,用于疼痛症状的改善。而阿片类药物由于具有成瘾性等原因,不作为糖尿病神经病变的一、二线药物。初始治疗时,可首选这3者中的一个。

普瑞巴林

普瑞巴林是一种新型的γ-氨基丁酸受体的激动剂,结构和作用与加巴喷丁相似,与中枢神经系统中的一个位点有高度亲和力,这个位点就是电压门控钙通道的一个辅助性亚基。能阻断电压依赖性钙通道,减少神经递质的释放,具有抗癫痫、镇痛、抗焦虑的作用。

在神经损伤动物模型中,普瑞巴林可减少脊髓中钙依赖性前痛觉神经递质的释放,来自其他神经损伤和持续性疼痛的动物模型的证据表明,普瑞巴林的镇痛作用也可能是通过与来自脑干的下行去甲肾上腺素能和5-羟色胺能通路的相互作用来调节脊髓中的疼痛传递。

所以简单来说,普瑞巴林就是通过减少疼痛递质的传递来发挥阵痛作用的,可以用来治疗糖尿病神经病变引起的外周神经痛,无论是教科书、还是糖尿病相关诊疗指南都一线推荐。通常从小剂量开始逐渐增加剂量,一般初始75mg,每天2次,可在一周后根据疗效和耐受性逐渐增加剂量。

加巴喷丁

加巴喷丁为人工合成的氨基酸,结构与γ-氨基丁酸相似,但是它不影响由γ-氨基丁酸介导的神经抑制过程。它主要是借助钠离子通道,经过肠黏膜和血脑屏障,结合于大脑皮层、海马和小脑,抑制神经细胞膜的氨基酸转运,从而发挥抗癫痫和抗神经痛的作用。也就是说主要是干扰神经递质的传递,如干扰了疼痛递质的传递就可以发挥镇痛作用。

度洛西汀

度洛西汀是5-羟色胺和去甲肾上腺素再摄取抑制剂,其抗抑郁作用和中枢性镇痛作用,与增强5-羟色胺能和去甲肾上腺素能功能有关。对5-羟色胺和去甲肾上腺素这两种神经递质再摄取的抑制是竞争性的,作用是均衡的。

可同时显著提高大脑额叶皮层和下丘脑细胞外5-羟色胺和去甲肾上腺素的水平,从而提高这两种递质在控制情感和对疼痛敏感方面的作用,提高机体对疼痛的耐受力。所以内科学教材、糖尿病诊疗指南等一致推荐可作为糖尿病神经痛的初始治疗药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