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健康网

青汁糖尿病(糖尿病人喝青汁真的能降糖吗)

人民网 0
文章目录:

大麦青汁并非排毒“良药”消费者切勿跟风购买

大麦青汁是这两年比较流行的一种饮品,据说不仅含有丰富的维生素,还有减肥和改善、治疗便秘的功效。虽然口味不佳,但为了获得传说中的效果,很多人还是坚持每天喝下。然而,大麦青汁并没有传言中的那么神奇。今天人民网科普中国为大家整理了3个有关大麦青汁的谣言,一起来看看吧。

2017年5月11日,海安高新区胡集村5组农民在收割青大麦。(顾华夏/人民图片)

(声明:凡带有“人民图片”字样图片,系版权图片,受法律保护,使用(含转载)需付费,欢迎致电购买:010-65368384或021-63519288。)

谣言一:大麦青汁富含多种维生素,营养价值堪比牛奶

据说大麦青汁是大麦苗的营养精华,含有丰富的叶绿素、维生素A、维生素C、维生素E、B族维生素、钙、镁、磷、铁、硒及膳食纤维等,而且大麦青汁比牛奶还有营养。对此,科信食品与营养信息交流中心科学技术部主任阮光锋解释,事实上,一种食物所含的营养素种类多,并不意味着其营养价值高。营养价值的高低取决于各种营养素含量的多少和营养素的种类是否均衡。

根据一个对大麦青汁的测定结果显示,其维生素E含量有较大优势,但β胡萝卜素含量却低于菠菜,而且维生素C含量也很低。

谣言二:大麦青汁可以调节人体的酸碱度

美国普渡大学农业与生物系食品工程专业博士、科学松鼠会成员“云无心”解释称,营养学上确实将食物分成酸性食物和碱性食物,但人体酸碱性几乎不能被任何食物改变。

血液是一种缓冲溶液,它不停地循环,并在肺部进行氧气与二氧化碳的交换。不管在血液中加入酸性物质还是碱性物质,血液中的氢离子浓度都不改变,所以血液的PH值会保持在7.35~7.45之间。

谣言三:大麦青汁有减肥和改善、治疗便秘的功效

第一,大麦青汁的热量的确不高,但能不能减肥主要取决于人体总能量的摄入和支出是否平衡。

第二,改善、治疗便秘的主要方式是增加对粗纤维成分的摄入,而大麦青汁的粗纤维含量极少,根本无法缓解便秘的症状,更谈不上治疗便秘。(王子乔)

本文由吉化集团公司总医院营养科副主任医师沈迎建进行科学性把关。专家擅长领域:医学减重、肿瘤营养治疗,手术前后的营养治疗,孕产妇的营养、婴幼儿营养、亚健康人群的营养调整,糖尿病、肾病、高血压病、心脑血管疾病、贫血等营养治疗。

那些大麦青汁的真相,你需要了解一下

大麦青汁是最近几年比较流行的膳食补充剂,据说不仅有丰富的维生素,还有减肥、增强免疫力、治疗便秘的神奇功效。为什么会被各种商家吹捧呢,青汁到底是什么,真的有特殊的营养功效吗?

大麦青汁是什么?

青汁最初指大麦若叶(即大麦的嫩叶)榨出的汁水,其后也指小麦嫩叶榨出的汁水,当大麦生长到20-30公分,此长短幼苗所含各种营养素最丰富,故选幼苗为原料。

其实在明代的《本草纲目》里就有大麦苗入药的记载,在很多国家传统医学中有将植物枝叶捣碎取青汁服用的历史。

二十世纪三四十年代,美国农业化学家施纳贝尔发现,将禾本植物(包括大麦)的幼苗添加到动物饲料中,可以提升动物的生产性能。这就是最早的“大麦若叶青汁粉”。后来他干脆申请专利并开了家公司,将麦苗干燥、磨碎做成动物饲料。然后在大胆尝试之下,他又把麦苗粉做成了供人食用的膳食补充剂,卖到北美各大药店。

大麦青汁从国外流行到国内,很多明星大佬人手一杯,同时也红遍朋友圈。由日本某公司销售的大麦青汁在广告中宣称“喝青汁可以减肥”,日本政府对其开出了史上最高罚单,一亿日元。

根据青汁的产品说明,它既可以内服,也可以外用。除了说青汁能减肥、排毒、养颜和抗氧化、提高免疫力等,不少商家宣称大麦青汁是大麦苗的营养精华,含有丰富的叶绿素、维生素A、维生素C、维生素E、B族维生素、钙、镁、磷、铁、硒、膳食纤维等,甚至说喝了青汁还能治疗糖尿病、高血压、心脏病和癌症……

食用青汁不能减肥

青汁能量的确不高,但是要说减肥,主要还是看人体总能量的摄入和支出是否平衡。如果喝青汁,还狂吃其他食物,同样无法减肥。

食用青汁不能治疗便秘

改善、治疗便秘的主要方式是增加对膳食纤维成分的摄入,而大麦青汁的膳食纤维含量极少,根本无法缓解便秘的症状,更谈不上治疗便秘。

食用青汁不能治病、抗癌

传闻大麦青汁的“叶绿素相当于血红素,可以促进血液循环、消化以及排出身体中的毒素”,故很多商家称其能抗癌,治疗糖尿病、高血压、心脏病等。但事实并非如此。

一项研究对53个地中海贫血的病人进行了一年的青汁疗法,结果发现,输血需求量没有任何下降。正因如此,英国国家医疗服务体系(NHS)认为,没有证据显示麦苗对于血红细胞再生和补血有作用。

美国癌症协会(ACS)认为,目前关于麦苗的保健作用研究很少,几乎没有临床研究。至于说青汁能抗癌、治病,更是毫无根据了。这就是一种普通的膳食补充剂,并没有宣传中那些神奇的功效。

青汁减肥、抗癌、治疗疾病等说法都没有足够的科学依据。青汁只是营养补充剂的一种,想减肥,还是得“管住嘴、迈开腿”,多运动,健康饮食、营养均衡才是正确的做法哈。

资料来源:

1.《1亿日元的骗局!这个减肥产品你还在用吗?》,健康中国头条

普通食品变“神药”?别被直播里的虚假宣传忽悠了

普通食品变“神药”?别被直播里的这些虚假宣传忽悠了!

利用短视频平台进行直播带货,已渐渐成为一些主播和商家的选择,但某些虚假宣传行为需要引起大众警惕,例如明明是食品或者是药材,被主播故意夸大虚假宣传成具有治疗作用的药品卖。专家表示,把食品当药品售卖是违法行为,对于直播中的这种乱象,平台要负起监管责任。

食品还是药品?直播带货声称“包治百病”

近期记者发现,在多家短视频平台上,一些网络主播通过各种打擦边球的方式,夸大、虚假宣传,把一些食品当成是具有疗效的药物来进行推销售卖,有的甚至声称“包治百病”,误导消费者。

记者在某直播平台上看到,有一款名为“苦瓜三七复合肽固体饮料”的产品,在数十个短视频账号上被多位主播直播售卖,在这些主播的描述中,这款“固体饮料”产品不仅专门针对“糖高”人群,而且还能解决身体的根本问题。

在另一个账号中,这位男主播在直播中还声称,只要服用14天就能有效果,3个月就能摆脱糖尿病。

记者发现,多个相关的账号在售卖上述产品,其中粉丝人数最多的有7.8万,最少的400多。根据销售记录显示,有的直播间这款所谓“降糖”的产品已经售出了1223件。

在这个名为“中食肽科-逆糖之旅”的直播间中,同样是这款“降糖”产品,这位身穿白大褂的女主播甚至声称这款产品可以做到药物不能解决的问题。

记者观察发现,这些主播中,很多都穿着白大褂,很容易让观众误以为他们跟医疗工作有关。当记者在直播中问主播是不是医生时,这位男主播承认自己并非医生。

记者发现,这些主播在推销过程中会刻意回避某些具体相关病症的完整关键词,取而代之的是一些缩略词,如“小糖人”代表糖尿病人群,“小白片”代表药片,“针针”代表胰岛素等针剂,“白大褂”代表医生或医院等等。另外,直播间醒目位置还会打出“逆糖”“停片停针”等诱导性宣传语。

“特效药”实为普通食品 治病说法不可信

这款主播们声称专门针对“糖高”人群的产品,它到底是药品还是食品呢?它真如主播所讲的那样,能从根本上解决糖尿病患者的问题吗?

记者在直播间花费268元购买了这款所谓的“降糖”产品,根据外包装显示,它的名称明确标注为“苦瓜三七复合肽固体饮料”,而记者没有看到任何有关“降糖”功效的说明,在产品的包装上记者也只看到了食品生产许可证编号。在我国,根据相关规定,药品的包装都会明确标注“国药准字”的批准文号,而保健品则会标注为“国食健字”的批准文号。

在这个账号名为“中食肽科-逆糖之旅”的直播间内,当有观众问主播这款产品到底是药品还是食品时,原本自信满满的主播却没有正面回答。

不一会儿,工作人员在直播间评论区打出了这样的回复,“中医理念 中草方子”。那么,它到底是食品还是药品呢?记者带着这个疑问打通了生产厂家的电话。

采访中,厂家客服承认该产品是食品,并非药品。那么这款食品又是否有治病的功效呢?记者把该产品的相关信息发给了从事药剂研究的专家,专家看过产品相关成分后明确告诉记者,这款产品不是药品,并不具有治疗作用。

虚假宣传 “琥珀粉”被说成治百病的神药

记者调查发现,上述将食品当成药品虚假宣传、夸大宣传的问题并不鲜见,在一些直播平台,有些主播不仅会把普通食品当成具有疗效的药品来卖,甚至把一些原本普通的中药材说成了包治百病的“神药”。

记者在某直播平台上看到,这款名为“福记坊琥珀粉”的产品,被主播宣传成了能包治百病的神药。

记者看到,直播间中这款净含量50克的琥珀粉售价288元,销售记录显示已经卖出3075件。而记者在其他的电商平台上看到,稍贵一点的琥珀粉15克售价仅33.15元,便宜点的250克一罐34元。

那么,主播口中包治百病的“琥珀粉”又到底是什么呢?真有这么神奇的功效吗?

专家表示,琥珀粉实际上是一味药材,具有安神、活血等功效,但是它单独能起到的功效非常有限,通常医生会根据不同患者的体质、病情等,将琥珀粉与其他药材配合使用,这样才能对患者起到更好的效果。

专家表示,身患疾病的消费者,如果出现相关的身体不适,应该及时到正规医疗机构,找专业的医生进行对症治疗。

陕西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药剂科副主任、主任药师 杨红莲:最科学的方法首先就是说不要让患者去听信这些广告宣传,他要来正规的医院,找专业的医生给他进行前期的诊断,然后开具相应的处方。再一个就说有些他是打着医生的旗号,但是他本身可能没有学过中医,所以他给开具的中成药、相关的其他药物也是不适合患者的。

直播带货涉嫌虚假宣传 记者举报后仍在售

记者调查发现,在多家直播平台上,类似通过夸大、虚假宣传某些食品功效的主播还有很多,比如,这个名为“湿节草本植物饮”被主播说成能治结节、囊肿等,这个“菊郡主旰旰茶”被说成专门针对肝部不适的各种症状,这个“清肤消银丸”被说成能治各种皮肤病,这个产品名为“道田青汁”的大麦苗被说成能清理血管淤积。

针对上述账号,记者对相关平台进行了举报,但是这些产品依然在售卖。

专家:把食品当药品售卖是违法行为

明明是食品或者是药材,被主播故意夸大虚假宣传成具有治疗作用的药品卖,这些主播的行为是否涉嫌违法?而放任这种乱象长期存在,直播平台要承担什么责任呢?

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第73条中规定,食品广告的内容应当真实合法,不得含有虚假内容,不得涉及疾病预防、治疗功能。另外,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广告法》第17条中规定,除医疗、药品、医疗器械广告外,禁止其他任何广告涉及疾病治疗功能,并不得使用医疗用语或者易使推销的商品与药品、医疗器械相混淆的用语。那么,直播的主播在销售时夸大普通食品功效可治疗疾病等行为,应该承担什么责任呢?

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教授 刘俊海:第一,把食品当药品售卖,违反广告法,是违法行为;第二,你不是医生穿着白大褂冒充医生,这本身也属于对于广大消费者知情权的一种严重误导,在一定程度上也会干扰正常的医疗秩序,影响医务工作人员的公信力。同时也扰乱了这个平台上正常的企业和企业之间公平的竞争秩序。

专家认为,相关平台有法定义务要为广大消费者把好关,杜绝相关危害消费者的情况出现。

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教授 刘俊海:平台有这种能力,有这样的法定义务,也有这样的伦理义务,也就是说帮助消费者抵制这种食品领域的虚假药品广告,这是平台应当履行的法定义务,也是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和电子商务法共同设定的法定义务。

针对目前直播中的这种乱象,专家建议平台要负起监管责任,严格审核直播经营者的资格同时,还要对相关内容定时定期进行巡检,发现问题要及时暂停直播经营者的行为,并留存证据配合相关主管部门进行打击治理。

(总台央视记者 张岗 聂继承 郝亮 李明 李大杰)

来源: 央视新闻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