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健康网

生活 糖尿病 影响(糖尿病人影响生活吗)

中山大学附属第六医院 0
文章目录:

糖尿病会让你的生活有五大改变!

据世界卫生组织统计,目前全世界约有2.5亿糖尿病患者,我国约有9千万糖尿病患者,并呈逐年上升的趋势,老年人患病率高,在城市人群中,糖尿病的患病率达到9.7%,且逐年增加。

越来越多人患糖尿病,所以一不小心中招,就是伴随一辈子的斗争哇~(宝宝心里苦)

然而,正所谓,事物都有两面性,有些人啊,不得病,他就不会去care一些细节。

况且医学专家们也说了,糖尿病不可怕,可怕的是其并发症。还有专家指出,无论糖尿病,还是心血管并发症,基因遗传的影响只占10%,90%是后天不健康的生活方式造成的,只要遵医嘱,过正常有规律的生活,是可控的。

那么得了糖尿病,除了正常的随诊监控之外,还会给生活带来什么改变呢?

1、吃得更健康了

许多糖友在患病前与几乎与所有的不良饮食习惯结缘,比如:没时间吃早餐,中午随便凑合,晚上暴饮暴食;爱重油重盐重辣的那口,且热量摄入严重超标;不爱吃蔬 菜水果,却钟情深加工的食品……

然鹅,当糖尿病进驻你的生命中转站时,你会发现:清淡口味的菜肴可以让你在舌尖品尝到食物的原味和四季的变换;你也不再爱吃大鱼大肉,因为会造成血糖飙升的同时还增加了自己的肠胃负担;你开始喜欢逛菜市场,因为你需要每天吃够12种食物,丰富自己的美食餐单。

所以并不是吃到无肉不欢的宴席、麻辣鲜香的火锅、甜到忧伤的甜品才是品尝美食,顺应自然、享受原味、细细品味才是美食的真谛啊!

2、身材变好了

许多糖友刚患病的时候是个名副其实的“胖子”,衣服穿特大码都不够,大腹便便,面部浮肿;而另一些糖友则因为三多一少的症状而诊断了糖尿病,体重骤降几十斤,面色蜡黄。

但自从诊断了糖尿病以后,大家经过规范服药或注射胰岛素,血糖得到良好控制,且通过健康的饮食控制了每日摄入的总能量,“胖子”自然就瘦下来了,而“瘦子”也能恢复一部分体重。

不少糖友纷纷动起来,男糖友练出了八块腹肌,成了健身房的撩妹招牌;女糖友也有了性感迷人的马甲线,吸引万千少男的目光……

3、烟酒戒掉了

患糖尿病前,口上说了“N 1”遍:抽完这根不抽了!喝完这杯不喝了……然鹅,屡战屡败。

直到有了肝功能异常、肝硬化、血脂升高、动脉粥样硬化等,大家开始时刻注意健康,每天监测血糖、定时服药;想抽烟想喝酒时,看看自己那堆成小山的药也许就打消了念头……

4、睡眠变规律了

不少人没得糖尿病之前,天天熬夜,周末更是日夜颠倒,昼伏夜出。但自从糖尿病来找你时,才发现睡眠与血糖相互影响。

睡眠差会严重影响人体的内分泌和副交感神经系统,导致血糖异常。这时候,你学会看好时间,晚上洗好澡,听听音乐,10点就进入安眠乡了……

5、成了健康知识专家

得了糖尿病后,大部分糖友都华丽丽地转身成为健康达人,无论你从事什么行业,现在都在认真学习曾经一无所知的糖尿病知识。相当一部分糖友讲起如何管理糖尿病现在都能讲得头头是道,快赶上中六君的步伐了!

诚然,这个题也许会招来一些谩骂,但实际上,中六君也是希望通过这篇东西,提醒糖友们注意里头提到的五点常识,问心无愧即可,喷子轻饶。

患有糖尿病,会有怎样的生活改变?

1型糖尿病,一种多发生在儿童和青少年的代谢性疾病,患儿需要每日4针终身补充外源胰岛素稳定血糖。对于一个孩子来说,糖尿病是生命不能承受之甜。

公历每年的11月14日是著名的加拿大糖尿病专家班廷的生日,他是第一个把胰岛素用于糖尿病治疗,挽救了糖尿病患者健康的人。也因此荣获诺贝尔生理/医学奖。为了缅怀班廷医生的功绩,1991年,世界卫生组织(WHO)和国际糖尿病联盟(IDF)决定把他的生日定为世界糖尿病日。

在中国,每年都有数十万位儿童确诊1型糖尿病。这背后的糖宝家庭深受影响的是数百万人。这其中大多数人的思想观念和医疗环境会主导糖宝未来的发展,成长。我么希望是积极的影响和先进的治疗。

“隐糖”一词悄悄成为中国14亿人中那数百万家庭的心照不宣。每年国内都会出现数例被报道的糖尿病儿童低血糖昏迷,酮症酸中毒事件,学校老师不知情患者情况没有及时作出正确的紧急救助。

我们呼吁,让社会公众正确认识糖尿病,关爱糖尿病儿童。

(图片来源:中国出生缺陷干预救助基金会)

分享1型糖尿病真实故事,传播正能量,了解糖尿病儿童如何抗糖,逆风成长。
李诺-糖龄2.5年

4岁的李诺,害怕打针

可是,他已经打了两年半针了,每天四针,一年1460针

两年2920针,三年,十年,三十年。。。。。。(天!太可怕)

李诺一生要打的针,是我们不敢计算的

可是他必须要打针!

因为胰岛素是他稳定血糖,生命的必须品

李诺又很勇敢

他梦想自己变成超人,可以保护妈妈

于是,妈妈只能告诉李诺

打针才能长大,长大才能保护妈妈

保护妈妈,是李诺坚持打针的信仰

李诺只有四岁

他的一生才刚刚开始

未来的人生,打针与他相伴

唯有爱,是甜蜜一生最好的陪伴

王意童-糖龄1.5年

5岁的王意童,是个坚强的孩子

她说“打针不痛”

她说“妈妈,你别怕”

她说“要考100分”

她说“长大要当医生,给病人看病”

家长在这种懂事的孩子面前,会变得脆弱

因为太懂事,让人更心疼

有太多的疼痛不应该是这个年纪承受的

她都笑着面对了

妈妈接到医院的病危通知书时,才知道女儿确诊糖尿病。从那天起,王意童开始安慰妈妈,开始学会控制自己想吃的小点心的念头,更学会了不停地打针和测血糖。

从生病那天起,她没有哭过。

Nina-糖龄10年

19岁的Nina,是复旦大学大二的学生,9岁那年,她有了一个外号“小糖人”,Nina小时候很抗拒这个外号。虽然得了糖尿病,她并没有觉得自己和同龄人有什么不同,这种自信,是Nina的父母培养的。

从生病那天起,父母就是Nina最坚实的依靠。

当我们身边有糖尿病患者时,希望大家不要带着有色眼镜看他们,他们和我们一样要面对成长的烦恼。还要承受我们无法想象的痛苦

给他们多一些关爱,至少把他们当作普通人,而不是病人。甚至,我们还要向他们学习。

就像Nina父母说的,“困难来的时候,解决方案总比问题多”

父母的科学导向,是孩子一生最大的财富

蒋婷婷-糖龄26年

26年糖龄的蒋婷婷,从小就有许多因为疾病带来的委屈,为了让更多人了解糖尿病。

关注糖尿病儿童的病情和心理健康,让更多的孩子从小就更被正确看待。

她现在成为了一名公益工作者

中国出生缺陷干预救助基金会,联合糖尿病干预救助专项基金发起了

儿童糖尿病救助小包》项目

旨在为0-18岁符合救助条件的儿童,1型糖尿病患儿募捐一套“希望小包”。

(包含:胰岛素冷藏包,葡萄糖片,芦荟胶

食物称,知识手册,《儿童糖尿病300问》,书包)

虽然疾病很苦,但是爱可以很甜所以,请和我们一起。

关爱糖尿病儿童,关注中国的未来

糖仁相信,自信坚强的糖宝也一样可以

展翅高飞!

【甜蜜一生】1型糖尿病甜蜜的控糖之路



文中部分图片,视频来自

中国出生缺陷干预救助基金会

如有侵权,私信删除

糖尿病发病年轻化 专家:营养过剩和久坐易致糖代谢异常

据广东省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主任委员薛耀明教授介绍,近30多年来,我国糖尿病患病率显著增加并呈现持续上升趋势,流行病学调查资料显示,2017年我国18岁及以上人群糖尿病的患病率高达11.6%。

“现在人们生活水平提高了,很多人大鱼大肉的饮食习惯,也会增加患糖尿病的风险。”广东省医学会内分泌学分会主任委员李延兵教授指出,我国新诊断的糖尿病患者占总糖尿病人数的62%。 随着生活水平逐渐提高,营养过剩和久坐的生活方式容易导致糖代谢异常,也是导致糖尿病发病年龄呈现年轻化趋势的重要原因。(中新网,泽塔)

来源: 每日经济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