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换算(糖尿病单位之间的换算)
简单的公式法计算糖尿病患者每天的主食量:简单、方便、实用
糖尿病患者的饮食控制非常重要,已被逐步提高到了与药物治疗同等的地位,成为糖尿病治疗的基础。但是糖尿病患者每天到底需要吃多少主食,非常不好掌握,非常让医生和患者头痛。今天教大家一个公式法,计算每天不同能量消耗状态下的主食量。饮食控制的前提是需要计算糖尿病患者每日所需的能量(详细的计算过程在前面的文章里面有介绍,本文最后也附有糖尿病患者每日所需能量的简洁计算方法),然后把每日所需的能量,结合中国营养学会建议的三大营养素比例(国内共识推荐碳水化合物占45%~60%、脂肪占25%~35%和蛋白质15%~20%。),转换成日常的食物种类和具体的进食量。下面举例介绍:糖尿病患者,应该如何计算在不同劳动强度下,每日、每餐所需的主食量。
一、先计算糖尿病患者每日所需的能量(具体方法见文末)
以患者李,为例:患者李,女,41岁,身高165cm,体重75kg,患有糖尿病、高血脂和高尿酸血症,出租车驾驶员。该患者体型肥胖,属于中体力劳动,每日所需总能量为:标准体重X能量系数=60X30=1800
肥胖体型、中等体力劳动成年糖尿病患者每日能量供给量,即能量系数为:30(kcal/kg)
体型
中体力劳动
肥胖
30
患者李的每日所需的总能量
活动水平
身高(cm)
实际体重(kg)
标准体重(kg)
体重超出值(%)
体型
能量系数(kcal/kg)
每日总能量(kcal)
中
165
75
60
25
肥胖
30
1800
二、计算每日所需主食的量:以上述患者李,每日需要1800卡能量为例
主食是指淀粉类食物,如米、面、玉米等谷类及其制品,薯类和杂豆类及其制品也属淀粉类食物;是碳水化合物(糖类)的主要来源。糖尿病患者每餐主食量的计算方法的简单公式如下:
糖尿病患者每日所需主食量的估算公式=[( 每日所需的总能量x糖类供能比÷4一50)÷主食的含糖百分比 ];糖类供能比:是指糖类食物占每日所需能量的比例,国内营养学界的共识是,糖类供能比应该在45%~60%;4,是指每克糖能够提供4kcal的能量,50,是指对每日非主食食物的含糖量的估算值;
下面具体来看一看是如何计算的。
第1步:先计算糖尿病患者每天应该摄入多少糖类
根据国内营养学的共识:糖类(碳水化合物)应占每日所需能量的45%~60%。以患者李中度体力劳动为例,她每天所需的能量是1800千卡(上文已经进行了计算),那么我们设定糖类供能比为55%,那么这个患者每日由糖类食物提供的能量就是:1800x55% = 990千卡,而每克糖类能提供能量4千卡,所以该患者每天摄入的糖类应该是:990/4= 247.5克;
第2步:估算非主食类食物的含糖量,每日约50克
每日摄入的糖类是由主食类食物和非主食类食物共同提供的。主食类食物是糖类的主要来源,我们要计算由主食提供的糖类,必须先计算并扣除非主食类食物中的糖类;奶类、水果和蔬菜都属于“非主食含糖类食物"。一般来说,糖尿病患者每日非主食类食物的数量要相对固定:每日奶类 250克左右、水果在150克左右、蔬菜在500克左右。
250克奶类含糖类= 250x5%= 12.5克;
150克水果含糖类= 150x 12% =18克;
500克蔬菜含糖类= 500x4%= 20克
总计约50克(12.5 18 20 =50.5克)糖,因为糖尿病患者每日的非主食类食物相对固定而且非主食类食物中含糖量较低,所以非主食类食物所提供的糖类相对变化不大,为简便起见,每日由奶类、水果和蔬菜等非主食类食物所提供的糖类均按50克估算。而同属非主食类的肉类、蛋类、鱼虾类、大豆等高蛋白食品含糖类极少,忽略不计。
第3步:应由主食提供的糖类=每日所需的糖类—非主食提供的糖类
患者李(每日总能量1800千卡))每天应通过主食提供的糖类=247.5- 50= 197.5克
第4步:每日主食量的计算
每日主食的量X主食中糖类的含量(百分比)=主食提供的糖类,由此可知:
每日主食的量=主食提供的糖类÷主食中糖类的含量(百分比)
假如患者李每日通过主食提供的197.5克糖类全由谷类提供,而谷类中糖类含量约为75% (干重),则每天应摄入谷类为 197.5÷75% = 262.6,约260克(干重)。中等体力劳动的糖尿病患者李,每日所需能量为1800千卡,则一日主食量约为260克(干重)。
根据上面的介绍,每日所需主食量的估算公式=[( 每日所需的总能量x糖类供能比÷4一50)÷75% ]
如果每日能量为1600千卡,可以根据上述公式计算出一日主食量约为225克[( 1600x55%÷4一50)÷75% =226.6]
其他能量水平的患者,其每日主食数量见表
不同能量需要者每日主食摄入量(克)
总能量(千卡 )
非主食糖类(克,估计值)
主食量近似值(糖类供能比55%)
1500
50
210(208)
1600
50
225(226.6)
1700
50
245
1800
50
260(263)
1900
50
280(281.6)
2000
50
300
2100
50
320(318.3)
2200
50
335(336.6)
糖尿病患者在选择主食品种的时候,应多样化。假设除谷类外,还想摄入100克红薯(含糖类23克),那么此人谷类摄入量则相应减少为:197.5一23= 174.5克,174.5÷75% =232.6,约230克。如需增加别的食物,则计算方法相似。
各种主食类食物中糖类大致含量可查食物成分表。
5步:把每日主食量按比例分成三餐或五餐
一般早中晚三餐各占一天总量的1/3是比较常见的分配比例;也可以按照早餐占20%、中餐占40%和晚餐占40%的比例分餐;也可以按照一定分配比例,把一日所需的主食量分成五餐,比如早餐30%,9~10点加餐10%,早餐30%,晚餐20%, 睡前10%;患者李,每天所需的主食量是260克,可以分为早上70克,中午100克,晚餐90克。
第6步:把干重(生重)换算为湿重(熟重)
上面计算出来的三餐主食量指的都是干重即生重,也就是大米、白面、杂粮等原料的重量。这些原料做成米饭或馒头等成品后,因为加入了水分,重量必然会增加。一般来说,1份 大米(生重)做成米饭(熟重)后会约变为2.5份,即大米和米饭的比例关系是1:2.5,即500克大米可以做成1250克米饭;面粉(干重)和馒头或花卷(湿重)的比例关系约为1:1.5,也就500克面粉可以做成750克馒头(或花卷)。这样患者李,一天所需要的的260主食,分为早餐70克,早餐100克,晚餐90克,都转化为熟食后分别是:
早餐70克主食:如果全吃馒头,则可折算为馒头为70x1.5 = 105克;
中餐100克主食:如果都吃米饭,则100克主食原料(大米)可以折算为100x2.5 =250克米饭
晚餐90克主食:如果全吃馒头,则90克主食原料(面粉)可以折算为:90x1.5= 150克馒头;
第7步:多吃几样主食的算法
如果每餐想吃多种主食,其实食也容易计算,如果主食的含糖量相近, 米、面、小米、玉米等主食,方法是使几样主食原料之和符合每餐主食所需的重量即可。假设本例(每日能量1800千卡,每日主食量是260克,早餐是70克,早餐是100克,晚餐是90克)早餐吃小米粥 玉米糊 花卷,则早餐70克主食原料一分为三,即20克小米 15克玉米粉 35克面粉。20克小米可以熬一碗粥(粥的重量取决于加多少水),15克玉米粉可以做一碗玉米糊(也可以做成玉米饼),,剩余35克面粉可以做成花卷约50克(35x1.5 =52.5);如果多种主食之间的含糖量相差较大,可以分别计算,比如想吃小米粥 馒头 红薯,假如吃50克的红薯,则50克红薯含糖量是23÷2=11.5克,11.5克的糖相当于生面粉的量是11.5÷0.75=15.3,约15克面粉(0.75是面粉的含糖比例),那么70克主食的早餐可以使用20小米 35克的面粉(相当于50克左右的馒头) 50克的红薯(相当于15克的面粉),则同理,如果某一餐安排3以上的多种主食也是可以计算的。
附:糖尿病患者每日所需能量的计算方法
1、标准体重的计算方法:标准体重(kg)=身高(cm)-105;
2、判断糖尿病患者的体型:用消瘦、正常、肥胖三种状态表示
体重超出值=(实际体重-标准体重)/标准体重×100%
如果超过20%以上者为肥胖;低于20%以上者为消瘦,在-20%与20%之间者为正常;(注意:上述计算方法只适用于成年人)
3、成年糖尿病患者每日能量供给量(kcal/kg):能量系数
表1 成年糖尿病患者每日能量供给量(kcal/kg)
体型
卧床
轻体力劳动
中体力劳动
重体力劳动
消瘦
20~25
35
40
45~50
正常
15~20
30
35
40
肥胖
15
20~25
30
35
当患者的年龄超过50岁后,就以每年减少1%的标准来估算能量需求值。也就是能量系数x年龄系数。年龄系数=100%-(实际年龄-50)%;
4、中国营养学会建议的成人活动水平分级表
表2 中国营养学会建议的成人活动水平分级表
活动水平
职业工作时间分配
工作内容举例
轻
75%时间坐或者站,25%时间站着活动
办公室工作、修理电器钟表、酒店服务员、售货员、讲课等
中
40%时间坐或者站,60%时间特殊职业活动
学生日常活动、机动车驾驶、电工安装、金属切割等
重
25%时间坐或者站,75%时间特殊职业活动
非机械化农业劳动、炼钢、舞蹈、体育运动、装卸、采矿等
5、能量计算举例:
1)、患者李,女,41岁,身高165cm,体重75kg,患有糖尿病、高血脂和高尿酸血症,出租车驾驶员。
患者标准体重=165-105=60;
患者体重超出值=(实际体重-标准体重)/标准体重×100%=(75-60)/60×100%=25%>20%,属于肥胖体型
肥胖体型、中等体力劳动成年糖尿病患者每日能量供给量,即能量系数为:30(kcal/kg)
体型
中体力劳动
肥胖
30
该患者体型肥胖,属于中体力劳动,每日所需总能量为:
标准体重X能量系数=60X30=1800
活动水平
身高(cm)
实际体重(kg)
标准体重(kg)
体重超出值(%)
体型
能量系数(kcal/kg)
每日总能量(kcal)
中
165
75
60
25
肥胖
30
1800
2)、患者王,男,70岁,身高175cm,体重75kg,患有糖尿病、从事农业劳动
标准体重=175-105=70;
患者体重超出值=(实际体重-标准体重)/标准体重×100%=(75-70)/70×100%=7.1%<20%,属于正常体型
正常体型重体力劳动者的成年糖尿病患者每日能量供给量,即能量系数为:40(kcal/kg)
体型
重体力劳动
正常
40
由于该患者年龄大于50岁,要考虑到随年龄每增加一年,所需能量就递减1%的情况,根据体型和身体活动情况得出的能量系数值必须乘以一个年龄系数;年龄系数=100%-(实际年龄-50)% =100%-(70-50)%=80%;患者年龄>50岁,体型正常,属于重体力劳动,每日所需的能量(单位:kcal/kg)为:
标准体重X能系数X年龄系数=70X40X0.80=2240
活动水平
身高(cm)
实际体重(kg)
标准体重(kg)
体重超出值(%)
体型
能量系数(kcal/kg)
每日总能量(kcal)
重
175
75
70
7.1
正常
40X0.80
2240
一般情况下,糖尿病患者的营养素摄入的供能比与健康人群一致,国内共识推荐碳水化合物占每日所需能量的45%~60%、脂肪占所需能量的25%~35%和蛋白质占所需能量的15%~20%。根据上述营养素的供给比例,再结合各种食物所含的营养成分的不同,将每日所需的能量,转换为日常的食物种类和具体的进食量。特别需要掌握每日所需主食的量,这样才能更好地控制主食,控制血糖。
糖尿病人怎么吃?(食谱来啦)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的饮食越来越丰富,但是所谓的富贵病也接踵而来,糖尿病就是典型的富贵病、吃出来的毛病。这种在古代只有在王公贵族、达官贵人中流行的病,现在已经悄悄走进我们每一个人。
糖尿病在中国已经成为继心血管疾病和癌症之后的第三大致死疾病,我国已经成为全球糖尿病第一大国,且患病率呈倍数增长,但是我国糖尿病患者的知晓率、治疗率及达标率都很低。
《糖友厨房》是专门为无严重并发症的2型糖尿病糖友设计的一日三餐搭配参考图,并列出了一些通俗、易操作的搭配方法,旨在让糖友对于自己该怎么搭配食物一目了然。
注意:图片为饮食种类参考,具体饮食量应根据身高体重以及每日活动量来决定。
糖尿病饮食即健康饮食,所以此菜谱对于没有糖尿病的家人及糖尿病高危人群同样适用。而高尿酸血症、糖尿病肾病、高血压肾病、妊娠糖尿病、1型糖尿病等特殊情况的患者应详细咨询主管医师或营养师以制定个体化饮食方案。
说明:本菜单中所提及的食物重量均为生重。
- 控制每日摄入所有食物提供的总热量,以达到或维持理想体重;
- 平衡膳食,选择多样化、营养丰富的食物
- 限制饱和脂肪摄入量、适量选择优质蛋白质,应多吃一些大豆类蛋白
- 适当放宽对主食类食物的限制,讲究粗细搭配,减少或禁忌单糖及双糖的食物
- 高纤维膳食,多吃一些含膳食纤维丰富的菌藻类及魔芋食品等。多选择血糖指数低的食物,坚持副食荤素搭配,不偏食,不挑食
- 减少食盐摄入,每天最好在5克以下,做汤、做菜尽量少放或不放盐
- 坚持少食多餐,进餐定时定量,还要细嚼慢咽,交替进餐,间断进餐
- 多饮水,限制饮酒
- 尽量选择鱼、禽或瘦肉,减少不可见的脂肪摄入
- 腊肉、香肠、火腿应仅用一点来调节口味,因此类食品中的能量很高
- 烹调肉类等含油食物时尽可能少用油
- 在选择奶制品时,应该选用脱脂、低脂或低乳糖产品
- 适当增加膳食纤维摄入,用粗粮代替一半细粮,可以让富含纤维富含纤维的食物与高碳水化合物食物混用。
主食
粗细搭配,每餐必食,3至8两(因人而异),七八分饱
一般情况下,成人的每日主食量不能低于3两
注:因红薯、土豆、山药、芋头、莲藕等蔬菜淀粉含量较多,故归入主食类,大约2 ~3两此类食物 = 半两主食。
蔬菜
推荐每天食用1-1.5斤蔬菜
早晨3两
中午“3-2-1原则”
3两叶类蔬菜, 2两瓜类蔬菜, 1两菌藻类
晚餐食物内容可参考午餐
叶类蔬菜
白菜、菠菜、芹菜、韭菜、圆白菜、油麦、生菜、茼蒿、紫甘蓝、空心菜、豌豆苗、芥蓝、莼菜、菠菜、苋菜、芹菜等
瓜类蔬菜
绿豆芽、柿子椒、苦瓜、蒜薹、芦笋、菜花、西兰花、黄豆芽、茭白、冬笋、茄子、西红柿、黄瓜、洋葱、丝瓜、西葫芦、冬瓜、莴笋等含糖低的食物;
菌藻类
香菇、金针菇、蘑菇、木耳、海带、裙带菜、紫菜等
蛋白质
肉
推荐每日食用1~3两瘦肉
各类肉类推荐排名
兔肉>鱼虾>去皮鸡鸭鹅>牛羊>猪肉>排骨>火腿
蛋
煮鸡蛋1个/天或者蛋清2个
奶
脱脂/低脂牛奶1杯或豆浆一杯或酸奶一小杯
豆制品
豆腐1~2两/天(不吃油炸豆腐泡)
水果
每日4两/一个拳头大小
在血糖平稳时,两餐之间食用,
选择水分大的水果
调味品
油
25g(小瓷勺2.5勺,如吃一小把坚果则去一勺油,不吃油煎油炸等含油多食物)
盐
<6g(炒菜最后放盐,不吃咸菜及腌制品)
生熟食物换算方法1两大米:生重50克,熟重(米饭)130克;
1两面粉:生重50克,熟重(馒头)75克;市售馒头100克是指实际用面粉100克(2两)
1两肉食:生重50克,熟重35克;
60克带壳鸡蛋(1个大)=50克豆腐干=100克(2两)豆腐=20克无糖奶粉;
50克瘦肉(1两)切成肉片(20片)、肉丝(50丝)、肉块做熟后大约4-5块;
10克油大约1小瓷勺;
6克盐大约1啤酒瓶盖;
图源网络
参考文献
1.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2013年版)[J]. 中国糖尿病杂志,2014,08:2-42.
2.陈灏珠 林果为. (2013). 实用内科学.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3.向红丁.(2012). 糖尿病怎么吃. 青岛:青岛出版社
4.陈伟. (2003). 糖尿病一日三餐巧搭配. 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
5. 于康 李宁 马方 陈伟. (2008).临床营养治疗学. 北京: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出版社
糖尿病三餐怎么吃?根据身高就能算出来!这份食物交换表,饭前多看看
控糖饮食
导演老孙希望找到一种控糖新吃法,能够帮助到更多的人,没想到却被难住!专家指出:其实方法很简单,只需要知道你的身高,就可以很方便的计算出大部分人的每天可以吃多少!这么简单的方法到底是怎么计算的?为什么专家说糖尿病患者的饮食也可以“多姿多彩”呢?
01
计算理想体重专家指出,糖尿病患者饮食治疗方案的依据是理想体重(标准体重)。根据身高可以计算出理想体重,让自己的真实体重达到达到或者接近这个理想体重,超出范围控制在10%。除非发生卧床等特殊事件,正常情况下,一个人一辈子只要计算一次。理想体重(公斤)=身高(厘米)-105
02
计算一天的热量首先要知道成人糖尿病每日热能供给量一般是30千卡/公斤理想体重,然后根据理想体重,可以计算出每天应该摄入的总的热量。每日所需热量(千卡)=理想体重×30
比如说,导演老孙身高180厘米,他的理想体重就是75公斤(180减去105),他每日所需热量就是2250千卡(75乘以30)。
专家提醒:此公式适合大部分人:体型正常、轻体力与中等体力劳动之间;如果是消瘦的人群或者超重人群,或是从事重体力劳动的人群,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变化“30”这个数值,比如说超重人群,每日所需热量要减少,理想体重要乘以20或者15,具体变化如下:
对于体型正常、轻体力与中等体力劳动之间的人来说,还有一个简化的计算公式:(身高—105)÷3,得出的答案是一样的。那么对于糖尿病患者来说,每天吃什么,吃多少才能控制好这个总热量呢?
03计算食物交换份
专家强调:把食物简单化,每一盘子里放入的食物都是90千卡的热量,利用食物交换份的概念,把控糖饮食简单化。食物交换份就是说,同样都是90千卡的白菜可以替换同样也是90千卡的肉。食物交换份(盘子的数量)=每日所需热量(千卡)÷90(千卡)
比如说身高180厘米的老孙一天可以吃25盘90千卡的食物(2250除以90)。
0490千卡的食物大揭秘
那么常见食物的多少量是90千卡?
专家提醒:
一般来说绿叶菜500克约有90千卡,肉类25克左右90千卡;坚果热量高,比如15克的核桃仁就含有90千卡,一定要控制好量;水果不建议一次性吃完,最好在两餐之间吃;每餐都要有肉、蔬菜、主食,做到总量控制,组合多样、均衡饮食。
在总量控制的基础上进行食物交换,掌握了吃也不能忽视运动。
专家强调:运动同样对控糖有好处,但是有一种单纯的某一种运动,对于降糖的效果都不是太理想。专家带来了研究数据:
有氧运动和抗阻运动相结合是最好的降糖运动。
那么,糖尿病患者在家有什么运动的动作可以做呢?郭立新主任和慢病康复运动指导专家郭威老师一起设计了几组动作,以有氧和抗阻运动为主,可以帮助糖尿病患者达到更好地控糖效果。
动作一:扩胸伴脚后点
手拿弹力带,平举胸前,扩胸的同时一只脚往后点地,每次做20次。
动作二:前后小步跑
往前跑一步再往后跑一步,每次做20次。
动作三:侧跨步拳击
左脚侧前方跨一步的同时,身体重心前移,同时左臂击出一拳,然后一起收回,右侧重复动作。一共做20下。
动作四:弓箭步
迈出左脚,双手叠放在大腿上,利用自身体重,蹲下去收回来,做20下。提示:如果有膝关节不适的要注意量力而行,不要勉强。
动作五:脚跟脚尖走直线
脚跟连着脚尖走30米或者30秒往返,双手可以叉腰或抱胸,如果不能保持平衡,可以伸开双臂保持平衡。
提醒:以上五组动作做完后可以休息一会,再重复做一遍,效果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