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 利尿(糖尿病利尿的药有哪些?)
糖友要少喝水,以防多尿?医生辟谣:这样喝水,比吃降糖药还有用
上周某三甲医院急诊收治了一位患者林某,来到医院时已出现嗜睡状态,呼吸深快。医生查体发现林某皮肤极度干燥,显然是脱水造成的,最后经过检查诊断为酮症酸中毒。原来林某有糖尿病史3年,平时血糖一直控制欠佳,继而一直有典型的“三多一少”症状,特别是喝水多和尿多。
近一个月林某听信了朋友说糖尿病患者少喝水,就能够改善“三多一少”的症状,所以特意限制了饮水量,哪怕是非常口渴,这样做的确让林某上厕所小便的次数减少了,但不久林某就逐渐出现疲乏和食欲下降,并且症状逐渐加重,于是被家人送到了医院。糖友们少喝水,就能缓解糖尿病吗?内分泌科医生说:这样喝水,才有利于血糖平稳。
糖尿病患者少喝水的危害
其实,糖尿病患者的多尿并不是多喝水引起的,相反正因为多尿导致身体失水过多,才会经常感觉到口渴而需要多饮水。糖尿病患者多尿的原因主要是由于血糖的升高,使尿糖也相应升高,从而产生渗透性利尿作用而导致的多尿。所以少喝水是不能从根本上改善多尿症状的。而且,糖尿病患者少喝水还会带来极大的危害。由于多尿容易引起体内血容量减少,血液黏稠度升高,会容易引发血栓形成。另外一个更大的危害,就是导致酮症酸中毒。酮症酸中毒是糖尿病急性并发症之一,如果抢救不及时会危及生命。由于少喝水引起少尿,体内生成的酮体不能及时排出,就会在身体里蓄积,从而引发酮症酸中毒。
糖尿病患者这样喝水,有益血糖平稳
首先要明确的是,只要血糖控制在正常或基本正常的范围内,糖尿病“三多一少”的症状是可以减轻的,但这并不代表糖尿病患者就不需要多喝水,相反糖尿病患者更应该比正常人要多喝水。糖尿病患者多喝水可以增加血容量,使血糖稀释,更容易控制高血糖,还可以降低血液黏稠度,降低血栓形成风险。另外,多喝水促使多排尿,体内产生的酮体及时排出,还能够预防酮症酸中毒。
在喝水量、喝水方式和喝水种类方面,根据我国和欧盟推荐的慢性病患者饮水量建议,在没有心功能不全和心功能衰竭的情况下,糖尿病患者每天饮水量最好保持在1-2升,或者达到2升以上。在喝水方式上,医生并不提倡把一天的饮水量在短时间内喝完,可以平均分为三个时间段去喝,即早餐后、中餐后和晚餐后,这样更有利于餐后血糖的控制。另外在喝水种类方面,糖尿病患者尽量不要饮用果汁、碳酸饮料和酒精,这些水会使血糖升高,而应该是纯净水、白开水或矿泉水。
水是生命的源泉,不仅糖尿病患者需要多喝水,正常人同样也要多喝水,因为有研究显示,正常人每天喝1升水以上,有助于预防糖尿病。如果你今天还没喝足够多的水,赶紧行动起来,喝水去吧!
#生命摆渡人# #谣零零计划#
糖尿病尿路感染?一张方益气滋阴、通淋利尿,缓解糖尿病尿路感染
泌尿系统感染是糖尿病常见的一种并发症,通常发病较慢,但容易反复发作,治疗起来比较困难,而且反复感染会对患者生活产生巨大影响。今天就来给大家从发病原因和调理思路上面,详细跟大家说说!
主要是由于糖尿病患者血糖较高,会出现尿糖等现象,更有利于细菌繁殖,导致感染。
而且随着病情的发展,糖尿病会合并有血管病变以后,会导致血流缓慢,导致机体缺血、缺氧,从而导致免疫力下降,对细菌的抵抗能力下降,也会容易导致泌尿系统感染。
还有些患者可能会出现自主神经病变,导致排尿困难,甚至出现尿潴留等现象,导致尿液停留时间过长,从而引发泌尿系统感染。
另外,还有一些患者在口服达格列净片以后,也会出现尿路感染。
糖尿病引起的尿路感染在中医上属于“淋症”的范畴,多为湿热下行,渗入膀胱,气化不利所致,或肾阴亏虚所为。在临床治疗中,一般采用清热利湿、养阴益肾的思路,用来缓解糖尿病泌尿系统感染。
下面我们就一起来看一个真实的医案,患者徐某,男性,时年63岁,患糖尿病已有4年之久,近一年以来,频繁出现尿频、尿痛等症状,尿检发现有白细胞和红细胞,经当地医院诊断为糖尿病泌尿系统感染,在医生的指导下服用抗炎药物治疗,效果并不明显,经常反复反复发作,生活上有诸多不利,于是前来就诊。
经刻诊发现,患者神情疲惫,气少懒言,伴有乏力、多饮、尿频、尿痛等症状,夜尿频繁,可多达4~5次,头晕目眩,且下肢有轻微浮肿,观其舌脉,舌质淡红,舌苔薄黄。查其空腹血糖14mmol/L,尿糖( ),红细胞( ),白细胞( )。
这是典型的气阴两虚,膀胱湿热,需要养阴益气通淋。于是处以下方:黄芪、泽泻、山茱萸、生地黄、怀牛膝、车前草、黄柏、猪苓、菟丝子、琥珀末、茯苓、白茅根,水煎服,连服15剂,原达格列净片仍照服。
半个月后,患者前来复诊,自述头晕目眩、多饮多尿的症状已经减轻,尿痛的症状基本消失,夜尿减少1~2次,下肢浮肿改善。空腹血糖降为9.7mmol/L,尿糖( ),白细胞( ),红细胞( ),于是效不更方,继续连服21剂,达格列净片仍照服。
后又前来复诊,诸症渐渐消失,查其血糖空腹6.1mmol/L,尿糖正常,查其尿常规,红细胞、白细胞均未检测出。于是再开15剂,让患者继续服用,用来巩固疗效。
一年后随访,患者基本上没有再出现过尿路系统感染,血糖也控制得不错。
下面我们就来一起了解一下用药思路;方中黄芪、生地黄益气健脾,滋阴生津;山茱萸、菟丝子温补肝肾;怀牛膝活血化瘀、利尿通淋;茯苓、泽泻利水渗湿;车前子、白茅根、琥珀末利水通淋;黄柏清热燥湿;甘草调和诸药。
由于这个患者气阴两虚,所以治疗中主要以益气养阴、匡扶正气、通淋利尿为主。
不过,糖尿病患者一定要定期复诊,严格控制饮食,定期监测血糖,保持血糖稳定!特别是对于糖尿病伴有泌尿系统感染,一定要注意防止复发,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定期服用药物进行防治。
由于每个人的体质不同,一定要在专业医生的指导下辨证使用,切勿自行使用,以免贻误病情。
从食物中摄取“减肥药” 太神奇了
药食同源,很多时候,食物亦是药,不仅充饥饱腹,还可治病养生。在我们的日常饮食当中,很多食物都是良方,我们常会说食物中有“伟哥”,吃对食物可有效补肾壮阳。其实,食物中还有“减肥药”,吃对食物还能有效塑身,比如红豆,中医认为常食红豆使人瘦。那么在我们的日常饮食中,哪些食物具有消脂效果呢?
魔芋,GI值低,是减肥降糖圣品
减肥的人都知道吃东西要选择GI值低的食物,魔芋便是低GI值的食物代表。同样的一块饼干,魔芋粉致肥效果要远远低于普通的淀粉饼干。不知大家记不记得旺旺有一中果冻叫蒟蒻果冻,而魔芋就是蒟蒻,其是一种根茎植物,又叫葡苷聚糖。在四川地区,大家常常将魔芋制成魔芋精粉,广泛应用于饮食当中,而网上也有很多魔芋食品,如魔芋饼干等。魔芋具有众多的养生保健作用,经研究发现魔芋具有消脂通便、降糖防癌等多种功用。此外,魔芋还能有效吸附胆固醇和胆汁酸,对降低血压减少心血管病发作有一定效用。魔芋中的可溶性膳食纤维,这种纤维对抑制餐后血糖升高很有效,所以糖尿病人可以吃魔芋粉及其制成的食品。魔芋含有葡苷聚糖,其具有很强的吸水作用,作为一种高分子化合物,其吸水后体积可膨胀80-100倍,食后不易被消化吸收(这就是低GI值,不易消化吸收就不会转变为脂肪,也就不会肥胖)。由于魔芋葡甘聚糖单糖的键合方式和纤维素相似,在小肠中并不能降解为单糖吸收,所以适用于糖尿病人等不能摄入过多糖类的情况。也正因为如此,机体就不会出现单糖转化为脂肪的代谢过程,所以魔芋可作为减肥食品的原料。
红豆生南国,此物最消脂
红豆自古最多情,最惹人相思,故红豆又称为相思豆。说到消脂食物,红豆可谓是“头牌”,红豆性平味甘酸,归心经、小肠经,具有健脾利水,解毒消痈,消利湿热之功效。红豆中含有较多的膳食纤维,具有非常好的润肠通便效果,对于健美减肥、各类水肿,如肾脏性水肿、心脏性水肿、营养不良性水肿、肝硬化腹水、肥胖等均有很好的食疗功效。此外,常食红豆还有助于机体降血压、降血脂、调节血糖、解毒抗癌、预防结石。
苦瓜虽苦,使人心清身轻
马上夏季来临,苦瓜又将成为很多妹子的减肥必备品。苦瓜也是食物中的减肥圣品,苦瓜,又名凉瓜,以味苦降火为特色,性寒味苦,归心、肝、脾、肺经,具有清热、明目、利尿、清心、壮阳等功效。苦瓜中的苦瓜甙和苦味素能增进食欲,健脾开胃;所含的生物碱类物质奎宁,有利尿活血、消炎退热、清心明目的功效。《素问·灵兰秘典论》提到:脾胃者,仓廪之官,五味出焉,脾胃主受纳运化,脾胃好,消化就好,消化好就不会发胖。
冬瓜利尿消肿,减肥消脂
冬瓜利尿,想必喜欢冬瓜的人都有此经历。冬瓜也是药食同源的代表,具有非常多的养生保健功效。冬瓜又称枕瓜、白瓜,性凉味甘淡,归肺、大肠、膀胱经。肺主治节、大肠主排泄、膀胱主水,故苦瓜具有润肺生津,化痰止渴,利尿消肿,清热祛暑,解毒排脓的功效。对于暑热口渴、痰热咳喘、水肿、痤疮、面斑等症具有极好的治疗。据研究发现,冬瓜中富含丙醇二酸,其能有效控制体内的糖类转化为脂肪,防止体内脂肪堆积,还能把肥胖多余的脂肪消耗掉,所以冬瓜有着非常好的减肥效果。此外,在冬瓜瓤中还还有葫芦巴碱,其能帮助人体新陈代谢,抑制糖类转化为脂肪,有效防止机体变胖。
薏米,健脾阴益肠胃助减肥
薏米跟红豆可谓好朋友,健脾除湿功效最强当属红豆薏米粥。本公子认为,女性要想有好身材、好皮肤,一定要坚持吃红豆薏米粥。薏米,又称为薏仁、薏苡仁,有着“粮药”、“世界禾木科之王”等美誉,薏米性微寒,味甘淡,归脾经、胃经、肺经。具有健脾渗湿、除痹止泻、清热排脓、利小便、强筋骨的作用之功效。薏米是健脾除湿佳品,可有效去除水肿,薏米虽不如红豆那般消脂,也不像冬瓜那样富含丙醇二酸,但是薏米健脾,脾主运化,运化水湿,消除水肿,从而使形体消瘦。
结语:民以食为天,吃对我们的重要性数不胜数。食物之中有黄金,吃对食物可补肾壮阳、吃对食物可滋阴补虚,吃对食物可美容养颜,吃对食物还可减肥塑身。食物之中含有天然的“减肥药”,科学摄取,势必高效又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