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健康网

椰汁糖尿病(糖尿病椰汁的作用和功能主治)

心脏康复谢医生 0
文章目录:

椰子汁糖尿病患者可以喝吗?升糖指数高吗?

区别室性心动过速(室速)和间歇性束支传导阻滞主要依据心电图的特征,包括QRS波群形态、心室率、代偿间歇以及QRS波群前的P波等。以下是具体鉴别点: QRS波群形态: 室性心动过速:QRS波群形态畸形,时限通常超过0.12秒,表现为宽大畸形的波形。 间歇性束支传导阻滞:无论是左束支还是右束支阻滞,QRS波群时限可能增宽,但通常不会超过0.12秒(或在某些情况下稍超过),且呈现特定的束支阻滞图形,如右束支阻滞时V1或V2导联的rsR'或M型QRS波。 心室率: 室性心动过速:心室率较快,多在100-250次/分之间,且可能伴有节律不规则。 间歇性束支传导阻滞:心室率通常与窦性心律一致,不受束支阻滞的影响。 代偿间歇: 室性心动过速:由于室速的激动点位于心室,不能逆传至心房,因此室速后的代偿间歇完全。 间歇性束支传导阻滞:作为室内传导阻滞的一种,其出现不产生代偿间歇。 QRS波群前的P波: 室性心动过速:部分室速在QRS波群前可能无相关的P波,或P波与QRS波群无固定关系(房室分离)。 间歇性束支传导阻滞:每个QRS波群前均可找到与其相关的P波,且P-R间期通常正常。 临床症状: 室性心动过速:患者常有明显的心悸、胸闷、头晕等症状,严重时可导致晕厥或休克。 间歇性束支传导阻滞:一般无明显临床症状,特别是在无心脏基础疾病的情况下。但在伴有心脏疾病的患者中,间歇性束支传导阻滞可能是心脏疾病加重的一个信号。 综上所述,通过心电图的详细分析和患者的临床症状,可以较为准确地鉴别室性心动过速和间歇性束支传导阻滞。在鉴别诊断过程中,还需综合考虑患者的临床背景、病史及体查结果等因素。

椰子水和椰奶究竟有何不同?糖友能喝吗?

【声明】本原创内容只做信息分享,不做任何医疗建议。请随意转发分享,“转载”请私信我。

阳光、沙滩、椰林,这大概是人们对于热带一个共有的印象吧。而说到椰子树,它其实可以产生许多食品和饮料,包括椰子水、椰子油、椰奶、椰蓉和奶油等。

比如,椰子水在近年来就非常流行,它还被称为是“大自然的运动饮料”,除了有天然甜味,可保湿、提神外,还富含多种重要的营养素和矿物质。

它是一种稀薄的甜味液体,从年轻的绿色椰子内部提取,它与富含脂肪的椰奶其实是不同的产品,但很多人经常会把它们混淆了。

所以,今天逆糖计划就带大家来了解一下椰子水与椰奶之间的区别,以及糖友究竟适不适合喝椰子水或椰奶吧。

椰子果实由38%的壳、10%的水和52%的椰子肉组成。

而椰子水和椰奶都来自于椰子的可食用部分,称为胚乳组织。不过,它们是两种截然不同的椰子副产品。

总而言之,椰子水和椰奶是两种不同的椰子饮料。

椰子水自然存在于椰子的果实中,可以直接饮用;而相比之下,椰奶则是由椰子肉加工制作而成的副产品。

作为两种截然不同的椰子饮品,椰子水和椰奶具有不同的营养成分。

椰子水是一种低热量的饮料,其主要成分是水(≈94%)和碳水化合物,几乎不含脂肪、纤维和蛋白质。

相反,椰奶的水分含量较低(≈50%),而脂肪的含量却比椰子水要高得多,是其主要的营养成分来源。

尽管椰奶的叶酸和锰含量较高,而椰子水的钠含量较高,但它们在维生素C和矿物质钾、镁的含量上差的并不多。

椰子水和椰奶具有多种健康益处。建议根据自身的身体状况和营养需求来选择一种更适合自己的吧。

椰子水能够补充运动中因汗水流失的电解质(如钠、钾、镁和钙)而在运动人群中非常受欢迎。

此外,对糖尿病大鼠的研究表明,椰子水可能有助于降低氧化应激、血糖水平和糖化血红蛋白[1]。

对大鼠的进一步研究表明,椰子水可以通过降低血液中的胆固醇、甘油三酯和低密度脂蛋白(坏)胆固醇,同时增加高密度脂蛋白(好)胆固醇水平来支持心脏健康。

但尽管如此,仍需要更多的人类研究来证实这些说法。

而说到椰奶,虽然其约89%的脂肪含量来自于饱和脂肪,但研究表明它不会对血脂谱造成不利影响

椰奶中的MCT(中链甘油三酯)不但能平衡肠内环境,保护和改善肠壁,还可能有益于减肥、心脏健康、消化、大脑健康、血糖水平和免疫力[2]。

椰子水的钾含量可能有助于降低高血压患者的血压。但却不适合那些患有肾脏疾病的人

由于肾脏无法排泄钾,肾功能受损通常会导致高钾血症(血钾水平升高)。因此,摄入过多这种矿物质可能会产生有害影响。

一些专家建议,由于椰奶是一种高FODMAP饮品,如果你对FODMAP不耐受或遵循低FODMAP饮食,则应限制其摄入量。

许多厂商为了增加口感,通常会在椰奶中添加糖或其他甜味剂,所以请务必仔细查看营养成分表及包装,检查是否是无添加的纯椰奶,避免隐形糖的摄入。

240毫升不加糖的椰子水 VS 加糖的椰子水[3]

如上表所知,100毫升纯的天然椰子水当中大约含有4.4克左右的碳水化合物,而加糖椰子水的糖分含量是天然椰子水的两倍。

所以,在血糖平稳的情况下,糖友是可以喝椰子水的,但应选择新鲜的天然椰子水,适量慢饮(每天控制在200毫升左右或1个纯天然的椰子),这对血糖的影响不大。

而相较于天然甜味的椰子水来说,纯椰奶含有大量的脂肪,适量的纤维和蛋白,及较低的碳水,非常适合需要严格控糖的糖友和低碳水饮食者。

对于糖友或减肥人士来说,不加糖的天然椰子水和椰奶是比许多其他含糖饮料(包括含糖苏打水和果汁)更好的选择。

更重要的是,椰子是一种低过敏性的食物,椰子水和椰奶都是钾、锰和维生素C的极佳来源,而椰奶更是乳糖不耐受患者极佳的牛奶替代品

椰奶的适用范围也很广,可用于为各种食谱添加脂肪和奶油味,包括汤、炖菜、咖喱、冰沙、酱汁、沙拉、咖啡等。

- end -

编辑 / Rocky

部分图片来源于网络

参考资料:

1.P P Preetha, V Girija Devi, T Rajamohan. Hypoglycemic and antioxidant potential of coconut water in experimental diabetes. Food Funct. 2012 Jul;3(7):753-7.

2.Karen Mumme, Welma Stonehouse. Effects of medium-chain triglycerides on weight loss and body composition: a meta-analysis of 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s. Review J Acad Nutr Diet. 2015 Feb;115(2):249-263.

3.美国农业部食品数据中心

原创不易,觉得好看

记得点个赞再走哦~

如果觉得有用,

一键“转发”让更多人看到吧~

糖尿病人常喝这三种饮料,医生:不仅解渴,稳定血糖也有帮助

声明:本文内容均是根据权威医学资料结合个人观点撰写的原创内容,意在科普健康知识请知悉;如有身体不适请咨询专业医生。

糖尿病人要喝什么,常常比吃什么更让人头大。

水是万物之源,可光靠水解渴,口里那点馋劲儿,就像被关在笼子里的小老虎,越憋越躁。

那到底哪些饮料既能解渴,又不让血糖上蹿下跳?

难道真的有“喝着也能稳血糖”的饮料?是不是听上去有点玄?

我们今天就把这三种饮料掰开揉碎,好好说道说道。

但先打个预防针:说白了,饮料不是灵丹妙药,别想着靠它们治病。

我们讲的是“搭配得当,助你血糖平稳”,不是“喝了就好”。

第一种饮料,很多人小时候都嫌它苦,现在却是稳血糖的宝贝。

说的就是——自带草木清香的苦荞茶。

苦荞不是荞麦,别搞混了。它是苦的,是真的苦,但也是苦得有分寸。

里面有一种叫“芦丁”的物质,属于黄酮类,对血管有保护作用,还能缓解饭后血糖的波动。

有研究发现,苦荞中多酚成分能延缓碳水吸收速度,相当于在血糖上坡之前给它踩了一脚刹车。

你要是吃完饭来上一小杯,既解腻又不心慌。

但别贪多,特别是空腹喝,容易胃里翻江倒海。

第二种,名字听着像甜品,但它偏偏是血糖的“守门员”。

说的是——绿豆水。

别小看这绿豆,它不光能清热解毒,里面还有一种叫“多糖”的成分。

绿豆多糖在体内能影响葡萄糖的代谢通路,让血糖升得不那么快。

而且绿豆本身的升糖指数也低,熬出来的水清清亮亮,夏天冰一冰,解渴又舒坦。

但注意:绿豆水不是绿豆汤,那碗加了冰糖的甜汤,糖尿病人就别碰了。

真正适合的是那种清水煮出来的绿豆水,最好别加糖,哪怕一丁点都别。

第三种饮料,名字朴素,作用却一点不简单。

槐花茶,老北京夏天常见的“凉茶”。

槐花里含有槲皮素、芸香苷这些天然黄酮,被研究证实有抗氧化、降血糖的潜力。

它不像咖啡那样刺激神经,也不像功能饮料那样掺了七七八八的添加剂。

喝起来温和,性子慢,适合日常慢慢泡、细细饮。

而且很多老年人喝了之后觉得睡得也更安稳——这个因人而异。

这三种饮料,虽然各有千秋,但都有一个共同点:血糖友好。

但别以为“血糖友好”就能肆无忌惮地喝。

真理往往藏在细节里:什么时间喝、喝多少、和什么一起喝,都能改变它们的“性格”。

比如你饭前空腹来杯苦荞茶,可能胃不高兴;

饭后半小时喝点绿豆水,反倒能缓和消化系统负担。

再槐花茶晚上喝一杯,对夜间血糖波动有缓冲作用,但你要是肾功能不好,也得注意摄入总水量。

生活里,糖尿病人最怕的不是不吃、不喝,而是“吃得不明不白、喝得糊里糊涂”。

有时候,一个小小的饮料选择,就能让血糖像走在平坦路上,不急不躁。

但如果乱喝,哪怕是“健康饮料”,也可能让血糖坐上过山车。

特别是那些打着“无糖”旗号的饮料,往往暗藏玄机。

无糖≠无碳水,≠对血糖没影响。

有些所谓的“无糖饮料”,其实加了“糖醇”,比如木糖醇、麦芽糖醇这些。

虽然升糖指数低,但吃多了依然可能刺激胰岛素分泌,间接影响血糖控制

更别说有的糖醇还可能引起腹胀、腹泻,肠胃敏感的人根本受不了。

别拿“无糖”当免死金牌。

说到底,糖尿病人的饮料选择,得像挑伴侣一样小心——不能光看脸(宣传),得看性格(成分)、看脾气(体质适配)。

那怎么判断一种饮料是不是适合自己?

看它是不是含糖,即便是天然糖,也要警惕,比如蜂蜜水、果汁、椰汁这类。

看它是不是含咖啡因。咖啡因会刺激中枢神经,有些人喝了之后心慌、血糖反而乱跳。

看它的升糖指数(GI),低GI饮品更适合糖尿病人。

看它的营养密度,如果只是“水 甜味”,没其他营养,那还不如喝白开水。

白开水虽然寡淡如水,但它的清净,正适合血糖的平稳。

我们也不是让你从此告别味觉的享受。

而是希望你把“喝”这件事,变成一种有智慧的选择。

哪怕是一杯苦荞茶,也能喝出生活的节奏感。

哪怕是绿豆水,也能喝出夏日的安心感。

哪怕是槐花茶,也能喝出夜晚的安稳感。

糖尿病人不是不能喝饮料,而是不能“随便喝”。

有选择地喝,才能喝得安心、喝得自在。

而这些选择的背后,其实是对身体的温柔体察。

喝什么,怎么喝,什么时候喝——每一个动作,都藏着对生活的敬意。

不是管得多严,而是活得更明白。

你控制了饮料,就等于控制了情绪的一部分,控制了生活的节奏,也控制了血糖的起伏。

这不是苛刻,而是自由的前提。

所以别再问“糖尿病人能不能喝饮料”。

答案是:可以喝,但得喝对。

喝得对了,饮料不是负担,而是助力。

就像人生,有时候不过就是多一杯温水,少一分波澜。

你喝下去的,不只是水、茶或草本的清香,还有对自己的体贴。

参考文献:

[1]刘莉,王晓晔.苦荞黄酮对糖尿病大鼠血糖及抗氧化能力的影响[J].中国食品卫生杂志,2024,36(02):198-202.

[2]张蕾,李东.绿豆多糖对糖尿病小鼠降糖作用的研究进展[J].食品科学,2023,44(07):256-262.

[3]陈丽娟,赵文静.槐花提取物对高血糖模型小鼠的血糖调控作用[J].中草药,2025,56(01):90-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