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的健康知识讲座(讲讲糖尿病健康知识)
医生提醒:正确认识、正确对待糖尿病,才是防治糖尿病的关键
大家好,我是北京大学第三医院内分泌科的王琛主任医师。
我今天和大家聊一聊糖尿病的话题。中国成人糖尿病的患病率是11.6,患病人数是1.14亿人,基本上相当于日本的总人口。世界上1/3的糖尿病人,在中国每10个成年人有一个多糖尿病人,一辆公共汽车上有许多糖尿病患者,试想一下这是什么情况?
说中国是糖尿病大国,一点都不夸张。糖尿病是一种多基因遗传病,是遗传基因和不健康的生活习惯共同作用的结果,怎么理解?比如说有糖尿病遗传基因的人,即使生活习惯很好,也可能得糖尿病,而没有糖尿病遗传基因的人,如果生活习惯非常地不好,也可能得糖尿病,如果有遗传基因生活习惯又不好的话,基本上是在劫难逃。什么样的生活习惯容易导致糖尿病?哪些人容易得糖尿病呢?
在这些不健康的生活习惯里边:
第一个长期高热量饮食请注意是高热量饮食不一定是吃糖多,比如说每天山珍海味、大鱼大肉更容易得糖尿病。
第二是超重和肥胖的人,比如说体重指数大于24,或者男性的腰围超过90,女性的腰围超过85公分都容易得糖尿病。
第三是少动的人运动,很少,不愿意运动的人。
第四是长期大量饮酒的人都容易得糖尿病。
第一有糖尿病遗传基因的人。
第二是肥胖少动的人。
第三是年龄超过40的人。
第四是某些种族容易得糖尿病。比如说美国的墨西哥人、黑人容易得糖尿病,华人也就是汉族人也是糖尿病的高危群体,如果同样的身体条件的话,汉族人糖尿病的风险是白人的1.6倍。
第五是女性在怀孕的时候,有妊娠糖尿病的人,或者说有巨大胎儿生产史的人,比如说生的孩子超过了4公斤也容易得糖尿病。
第六是心脑血管疾病的人群,这类患者很可能活动受限。
第七是多囊卵巢综合征的人,比如说有些女性比较胖,不怀孕的人可能也是糖尿病的高危人群。
第八是曾经使用过糖皮质激素的人,比如说某些人因为肾脏病自身免疫性的疾病可能用过激素,这都是糖尿病的高危人群,以上这些高危人群应该积极地改善生活方式,控制自己的饮食,千万不要想别人怎么能吃吃喝喝,我就不能可能是身体状况不一样,你这是一个高危人群,所以说应该控制自己的饮食,而且应该积极的减重积极的运动,还有一个定期体检,有问题早发现!
我们许多人去体检,空腹总要做一些生化检查,其中包括血糖的检查,等结果出来以后,发现血糖高了,还有的人要做尿检,发现尿糖也高了,血糖高和尿糖高有什么关系吗?
有的人血糖高,尿糖不高,有的人尿糖高,血糖不高,这又是什么情况呢?影响血糖的因素有很多,比如说感染、发烧、创伤等应急情况下可以导致血糖升高。
还有的情况,比如说悲伤、愤怒、忧郁、焦虑等,也可以导致血糖轻度升高。还有一些药物,比如说我们治疗皮肤病的、治疗肾炎的、治疗自身免疫性疾病的激素类药物也可以导致血糖升高。还有一种情况,空腹血糖要求空腹8小时以后的血糖,有的人可能晚上吃宵夜,抽血的时候不到8小时也会血糖升高,所以说发现血糖高未必是糖尿病,一定要筛查我刚才说的这些因素,如果排除了这些因素就诊断为糖尿病。
还有一点就是尿糖高也未必是糖尿病,人们最初认识糖尿病的时候会发现尿里边有糖,所以命名为糖尿病。其实糖尿病人未必尿里边有糖儿,尿糖阳性的人未必是糖尿病,血糖经过肾小球滤过,然后滤出的葡萄糖又完全地经过肾小管回吸收,所以说尿里边没有糖尿糖阴性。
如果血糖特别高,比如说超过10毫摩尔每升露出的糖超出了肾小管的回吸收能力,糖就漏到尿里边出现尿糖阳性。还有一种情况血糖并不高,但是肾小管受损,肾小管对糖的回吸收能力降低,漏服的糖不能被回吸收,所以也出现尿糖阳性。
如果发现血糖高,但是又不能明确是糖尿病的话,一定要做糖尿病的确诊试验,我们叫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这是诊断糖尿病的金标准。
首先空腹8~10个小时,然后第2天早晨8点以前空腹抽静脉血测空腹血糖,然后把75克葡萄糖粉溶于300毫升温开水,溶于300毫升温水中,分3~5分钟服下去,从喝第一口开始计时与半小时、一个小时、两小时、三个小时分别抽取静脉血。测静脉血糖也有人做简化糖耐量实验,抽空腹静脉血糖和餐后两个小时静脉血糖,如果达到糖尿病诊断标准的话,比如说空腹血糖大于=7,餐后两小时血糖大于等于11,如果达到诊断标准的话,就诊断为糖尿病。
空腹血糖的正常值是3.9~6.1。如果大于6.1,但是不到期的话,诊断空腹血糖异常,餐后两个小时的血糖正常值是3.9~7.8,如果大于7.8,但是不到11.1的话,诊断糖耐量减低,无论是糖耐量减低,还是空腹血糖受损,都叫糖尿病,前期如果不干预任由其发展的话,可能就发展为糖尿病。还有一个指标叫糖化血红蛋白,这个指标是评估三个月之内血糖的平均水平,糖化血红蛋白一般作为糖尿病控制好不好的一个指标,一般不作为诊断标准。
还有一个指标叫糖化血清白蛋白,它是反映三周之内血糖的平均水平,道理和糖化血红蛋白差不多,糖化血红蛋白反映患者三个月之内血糖控制情况的一个指标,正常值小于6.5%,当然糖化血红蛋白控制得越好,并发症越少。
如果糖化血红蛋白升高,就意味着三个月之内患者的血糖是高的,还有一个指标叫糖化血清白蛋白,它是反映患者1~3周之内血糖控制情况的一个指标,道理和糖化血红蛋白差不多。
如果鉴别是一型糖尿病还是二型糖尿病,或者说我们了解胰岛素的功能情况,我们还可以做胰岛素释放实验。总之血糖升高检查的指标有很多,我们要根据患者的情况选择做哪一项检查。
您还有哪些健康养生方面的问题,头条关注南方健康,三甲医院医生顾问持续为您提供专业的健康知识!
这场糖尿病健康讲座,全是干货!
为普及糖尿病的防治知识,提高社区居民对运动控糖的正确认知,培养大家健康的生活习惯,近日,宝山区体育局联合宝山区老年人体育协会在福地苑第一居民区开展了一场关于糖尿病前期人群和糖尿病患者运动干预的专题健康讲座。
讲座中,杨行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副主任医师张志萍以通俗易懂的言语,深入浅出地讲解了糖尿病前期的诊断标准、糖尿病的发生及演变过程、目前中国糖尿病的严峻现状以及糖尿病的饮食治疗和运动干预等知识。张医生建议在正确认识糖尿病的基础上,定期主动进行血糖检测,做到早预防、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
讲座结束后,张医生除了为前来参加讲座的居民进行答疑解惑外,还和大家简单科普了其他老年人易患疾病的防治措施。
参与活动的居民纷纷表示,讲座让自己对糖尿病有了更深刻的认知,每个人都是自己健康的第一责任人,防治糖尿病要以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为基础,辅以科学的体育锻炼,并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
同时,区体育局也呼吁广大市民朋友们,要珍惜健康,积极参与体育锻炼,让运动成为生活的一部分,为自己和家人带来健康和快乐!
未来,区体育局还将继续举办类似活动,为广大市民提供更多运动健康知识和服务。
通讯员:段楚雯
编辑:宋鸽
*转载请注明来自上海宝山官方微信
我为群众办实事 | 扬州邗江区冯庄社区开展“高血压和糖尿病防治”健康知识讲座
来源:交汇点新闻客户端
交汇点讯 近期,扬州冯庄社区工作人员带领辖区老年人接种新冠疫苗时发现,部分老年人因血压过高、血糖过高而无法接种疫苗,但他们并不清楚自身高血压高血糖的情况以及隐在的危害。为了提高老年人的健康意识,在社区党委的指导下,冯庄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站联合友好医院于12月22日下午,在社区三楼会议室开展了一场关于高血压和糖尿病的健康知识讲座,40余名老年人报名参加。
活动特邀友好医院副主任医师谢舒担任讲师,谢医生以“如何预防高血压、糖尿病”为主要宣讲内容,引导大家认识什么是高血压糖尿病、高血压高血糖对身体的危害、高血压高血糖患者如何正确规范用药等,提倡大家了解高血压高血糖危害、关注自身健康,做到早发现、早治疗、早控制,建议老年人在生活中要合理膳食、适量运动,提高对高血压高血糖疾病的重视。
活动现场友好医院的医生还为老年人免费测量血压血糖,认真解答老年人关于常见病、多发病的预防诊治问题,耐心细致地为他们分析病情,提出诊断建议和注意事项,活动得到了老年群众的一致好评。
通讯员 张晓宇
新华日报·交汇点记者 李源
编辑: 周晶
本文来自【交汇点新闻客户端】,仅代表作者观点。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提供信息发布传播服务。
ID:jrt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