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健康网

无限极治疗糖尿病(无限极产品调理糖尿病)

宁波日报 0
文章目录:

被多平台下架的“无限极”宁波依然在售 老板说能治糖尿病

1月16日下午,一名叫“田淑平”的网友发帖称,自己的3岁女儿被诊断为“幽门螺杆菌感染”后,在陕西当地一位“无限极指导老师樊乐”的推荐下,每日大量服用无限极牌的8种产品,之后女儿被多家医院诊断为心肌损害、低血糖等病症。

紧接着,河南又曝出19岁的三鹿奶粉受害少年在查出“双肾结石、肾功能不全”后,父母用无限极产品替代药品“治疗”,两年后,少年被确诊尿毒症去世。

一时间,直销行业巨头无限极被推上了舆论的风口浪尖,无限极产品在多家网购平台纷纷下架,全国各地多家无限极门店或不复存在,或改作他用。

那么,在宁波,是否也有无限极门店?涉事的相关产品的销售情况如何?这两天,记者做了落地调查。

江南路店

老板:治感冒、增强免疫力,连坐骨神经都能治好

根据此前媒体报道,田淑平的女儿主要是因为服用了一款叫“常欣卫口服液”的产品,而19岁三鹿奶粉受害少年则主要服用“增健口服液”,因此这次走访,上述两款产品是记者重点关注的。

1月22日上午,记者最先来到的,是高新区江南路上的一家无限极门店。

门面不大,右手边的玻璃展示柜上,在偏下方的显眼位置,记者发现了“常欣卫”和“增健”口服液的“身影”。

店老板自称姓冯,他说这家门店开了3年多,而他妻子已经卖了8年的无限极产品。

得知记者最近正在感冒后,冯老板开始大力推荐“增健口服液”(268元/盒),“像你这样感冒的,也能吃这个,可以直接口服,冲泡的也有。”

“感冒也能治?”记者向冯老板提出了质疑。

“我跟你讲,我们现在是(卖)保健食品,不能夸大其词。我自己发烧到38度,都没有上医院,就是两天一盒,吃下去就好了。我们这里增健卖得最好,一般人家感冒,都会过来。”冯老板明确告诉记者。

“它主要是增强你的免疫力,也不是专治感冒的。就是如果你不想打针,那就可以试试这个。”

另外,或许是为了提高产品的可信度,冯老板还主动向记者说起,他们无限极的产品目前在68个国家都是免检的,他们门店附近颐康医院和李惠利东部医院的医生也在吃他们的产品。

“有个客户,坐骨神经不好,连医生都跟他说治不了,手术动不好就要瘫痪的,现在这个人就在吃我们的产品……”

而当记者问起,服用无限极产品是否可能产生副作用时,冯老板是这样解释的:“大的副作用是没有的,除非是对什么东西过敏,所以吃之前,先看一下成分就好了,上面都有标出来的。”

福明路店

“常欣卫口服液”是古代的方子很厉害还有两款产品能活血化瘀还能降血压

随后,记者又走访了开设在福明路上的一家无限极门店。这里同样也在出售“增健”和“常欣卫”两款产品,且价格与江南路门店的一致。

对于“常欣卫”这款所谓调理脾胃的产品,这家门店的店员还给出了更为确切的说法:“这个一天四支,吃半个月、一个月的,效果就直接出来了。因为这是中医药推广产品,是古代的方子,有两千多年了,所以很厉害的。”

“那副作用应该没有的吧?”记者追问道。

“没有。因为保健食品其实就是食品的一种,但是比食品更高档,所有人都能吃,除非特别标了小孩不能吃。而且它检查比食品还要严格,你看到上面这个小蓝帽的标志,绝对可以放心。对保健食品国家有规定的,没有毒副作用才能(卖)出来。”店员说。

接着,记者询问店内是否有适合高血压患者的产品,这名店员便取出了两款

调节血脂和调节血糖的罐装药品。

“这两个组合在一起效果更好,一个是活血化瘀的,一个是血脂的。我们很多顾客,吃久了之后(血压)都会降下来的……”店员表示。

嵩江东路店

“桑唐饮口服液”能治糖尿病、修复胰岛功能

当天中午11点多,记者在鄞州区嵩江东路144号发现了第三家同样在售卖这两款涉事产品的无限极专卖店。

店里老板娘称,患糖尿病的人也能服用“增健口服液”,能增强免疫力,听闻记者的妈妈患有糖尿病,她转而推销另一款叫“桑唐饮口服液”的产品。

“这个是专门针对糖尿病患者的,它能降低血糖,还能修复胰岛功能,上市之前,给那些糖尿病人、红十字会的人吃的,吃了一年多,降糖效果达到97.4%,然后才上市的。”

同时,这位老板娘号称无限极已有27年,产品都是纯天然的,孕妇和老人都能吃,还打包售卖:“两盒增健,一盒钙片,一个月五百多块钱,老年人真的是健康长寿,活得很长。”

当记者问及购买产品是否能开具发票时,老板娘说,发票没法提供,“我们是原价进原价出,从公司直接拿来给你们的,不然你们要开发票,我们不是又要去交税了?那我们没有利润,不是又要赔税务钱嘛!”

之后,她又补充道:“除非你们买多一点,几千元以上,公司会提供发票,到时候你来做一个优惠卡,公司会送给你优惠积分和很多礼品。”

这位老板娘还向记者透露,他们也会时不时给客户上课,就在附近的晨光大酒店。

总体走访情况

宁波无限极门店没有因全国多地曝光受到影响

从接连两日的落地走访来看,宁波的无限极门店并没有因为全国多地曝光的该品牌产品引起使用者身体问题而受影响,涉事的主要产品也没有像京东、苏宁、唯品会等多家电商平台那样,相继下架,反而在专卖店内被作为主打的拳头产品销售,在嵩江东路的门店内,“增健口服液”甚至被包装成礼盒装,老板娘推荐记者可以用来春节送礼……

那么,宁波的市民是否也有因使用无限极的产品引起过不适?相关部门会不会因其他城市的案例,对无限极采取相应行动?

我们将和大家一起,关注这个最近的全国热点直销企业——无限极。

无限极多次陷纠纷:结肠癌患者吃了肿瘤不消反长

(原标题:无限极多次陷纠纷:结肠癌患者吃了肿瘤不消反长,产妇吃了疑致病)

继权健、华林之后,直销巨头“无限极”也卷入舆论漩涡。随着媒体不断曝光,一些受害者的经历也逐渐为外人所知,在名为“无限极受害者家属群”的QQ群里,上百位购买过该品牌产品的消费者或其亲属聚集在此,互相诉说他们服用无限极产品后的遭遇并希望维权。

记者了解到两起案例,湖北黄石一位女士患上结肠癌中晚期,听信亲戚的劝说后开始服用无限极产品,花费三万多元吃了几个月后反而发现肿瘤又长大了;在陕西渭南,一位产妇在生完孩子后被推销服用无限极产品,最后检查出糖尿病酮症酸中毒,家属怀疑是和无限极产品有关,进而一直维权。

对于这两起案例,无限极公司回应界面新闻表示,目前因接到投诉量陡增,故无法在第一时间解决,该公司深表歉意,并表示一定竭尽全力核查事实真相。

结肠癌患者花3万买产品

肿瘤不消反而长大

来自湖北省黄石市阳新县的方汉中(化名)称,2009年,他的大姨姐患上鼻咽癌,听说无限极产品有效果,就买来尝试。后来经过放疗,她的鼻咽癌被治愈,但大姨姐却宣称自己是吃了无限极的药才治好病,“然后她就成了我们当地无限极的治愈者了。”

几年前,方汉中的妻子患上结肠癌,并向卵巢转移,已经是中晚期。患病期间,听说大姨姐在做的无限极产品有效,便希望他买来试试。“她(大姨姐)说做无限极好几个都是癌症晚期,现在都好好的。”大姨姐的话始终让他感到怀疑,但又怕伤了妻子的心,只好去买。

记者查询发现,“增灵钙”是无限极宣传的基础组合。“增健”用于“排毒、营养、修复、激活、再生”,“钙片”可以“激活体内150种酶”,“灵芝皇”则是辅助抑制肿瘤。

在国家药监局网站上,“增健口服液”、“无限极牌钙片“和“灵芝皇胶囊”均拿到了国产保健食品的批文,前两者批文由无限极公司持有,“灵芝皇”批文由广东雅诺健日用保健品有限公司持有,该公司的控股股东是无限极(香港)有限公司。其中,“增健口服液”保健功能标注的是免疫调节,“无限极钙片”保健功能标注的是补钙,“灵芝皇胶囊”标注免疫调节,延缓衰老,辅助抑制肿瘤。上述保健品均已注明不能代替药物。

无限极宣传的“增灵钙”组合 图片来源:网络吃了三五个月后,方汉中带着妻子到医院复查,结果发现肿瘤又长了。他曾带着疑问找大姨姐,希望看一看宣传中的患者是癌症早期还是晚期,“但她不给,说是晚期,已经把病历烧了。”复查过后,妻子才听劝,不再吃无限极。“,几万块打了水漂,上医院检查都没钱。”

据方汉中描述,大姨姐给他办理了一张无限极的会员卡,并主张其购买两万元的产品。消费达到规定后,他可以凭借积分兑换一把金钥匙挂件作为奖励。这些操作均可以通过“无限极中国”APP查询。

界面新闻注意到,在无限极患者的维权群里,不少人分享自己相似的经历。在这个体系中,不少会员子女等着“承袭”长辈的会员卡,希望凭借这份事业吃喝不愁。也有会员为了营销,租来房子和车,维持表面上的光鲜。

方汉中说,大姨姐现在总想着把会员卡继承给儿子。她每月靠无限极能拿到一万多元的工资,但为了冲业绩,又把工资全花出去。

在他老家阳新县,做直销已经成了一种潮流,“三姐做康婷,表姐做北方基因肽,弟弟岳母做太阳神,自从老婆生病了之后,一个个都来找我。”据方汉中观察,在所有直销品牌中,做无限极的最多。

疑因过量服用而患病

消费者家属维权五年

陕西省渭南市白水县尧禾镇麻家村的石小莉说,几年来,55岁的她已经因为无限极“家不像家,成年带着娃告状”。

2014年2月,石小莉的儿媳从当地干部张某的手里买来了无限极保健品开始服用,包括无限极常欣卫口服液、增健口服液和钙片。

石小莉家购买的无限极产品清单 受访者供图石小莉说,在张某的指导下,儿媳服用了两倍的量。后来,她检查出糖尿病酮症酸中毒,家人一直怀疑这与无限极的产品有关。糖尿病酮症酸中毒(DKA)指糖尿病患者在各种诱因的作用下,胰岛素明显不足,生糖激素不适当升高,造成的高血糖、高血酮、酮尿、脱水、电解质紊乱、代谢性酸中毒等病理改变的征候群,系内科常见急症之一。

石小莉儿媳的病历 受访者供图儿媳住院后,石小莉于当年3月向当地食药监局反映情况,后来得到的回复是,监管部门已经于当年4月查封了张某的销售点,并没收所有无限极保健品。在石小莉的坚持下,当地政府给了张某党内警告处分,但对于她儿媳住院一事,则表示无权处理。

据石小莉描述,当初儿媳刚生完孩子,张某的下线就找到儿媳,向她兜售无限极的产品,“说她才生娃,吃了身体就强壮了。”但其实,当时儿媳的身体没有大毛病。销售人员还向石小莉本人兜售,并建议给家里刚出生的3个月大小孩吃无限极产品。“我从不信什么保健品,也坚决不让小孩吃,儿媳还骂我没文化”,石小莉说。值得注意的是,国家药监局官网信息显示,“常欣卫口服液”功能注明的是调节肠道菌群、对胃粘膜有辅助保护功能,且不适宜少年儿童。

石小莉的普通话不好,为了方便传播,她把这些年来的遭遇写成一长段文字,只盼着有人能帮助揭露无限极。2018年5月,她从白水县政府部门得知,张某已经自杀,“但我还是要告食药监局玩忽职守。”石小莉说。

针对上述两个案例,2019年1月19日晚间,无限极公司回应界面新闻称,因短时间接收到的投诉信息数量陡增,事发时间、地点各异,诉求不一,并且对于其中的大多数情况未曾了解,故无法在第一时间解决,在此深表歉意。无限极公司表示,一定竭尽全力核查事实真相,给广大消费者、新闻媒体及社会公众予以交代。

无限极曾多次卷入健康权纠纷

各地法院判决不一

界面新闻检索发现,无限极公司也曾卷入生命权、健康权的诉讼中。这些案子里,有些地方法院判决无限极承担赔偿责任,有些则对其责任予以豁免。

2016年5月30日,河北省秦皇岛市海港区人民法院下达了一份民事判决书。该案中,原告杨某诉称,2016年2月,她脸上出现了几个小疙瘩,后来通过朋友认识了搞无限极直销的张某,后者推荐无限极产品,并表示服用后可以治好。2016年2月19日到28日,杨某开始使用无限极产品,包括“灵芝皇胶囊”、“增健口服液”、“保湿洁面乳”等。之后,她面部情况非但没有好转,还加重了。原告据此请求法院依法判令,无限极公司和经销商张某赔偿其各项经济损失。

法院认为,被告张某在原告杨某面部已发生炎症的情况下,擅自使用无限极产品给原告进行调理治疗,造成杨某面部炎症加重,侵犯其合法权益,理应赔偿其损失。但无限极公司出售其产品与原告受到的损害之间不存在因果关系,其并非侵权主体,原告亦不能证明其提供的产品存在缺陷,故被告无限极公司不承担赔偿责任。

2017年4月27日,河南省驻马店市中级人民法院下达了一份民事判决书。在本案中,受害人闻某于2011年被发现患有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已经治疗五年。2016年3月被告徐某向其推荐被告无限极的保健品,闻某出院后死亡。闻某服用过程中,曾经接受被告徐某的指导。原告闻某家属请求判令徐某和无限极公司承担赔偿责任。

法院认定,被告徐某的指导意见存在部分夸大产品效果的情况,且部分指导意见需要具备一定中医专业知识才能给予,但被告徐某并不具备相应条件。被告无限极作为直销企业,对其产品销售人员应当给予培训指导,使其销售人员能够实事求是地介绍产品,但其未能对销售人员严加管理,存在一定的过错。法院据此判决徐某和无限极公司各承担相应的损失。

值得关注的是,与权健等公司的案例不同的是,无限极未曾被法院定性为传销组织。不过界面新闻检索传销相关的裁判文书发现,无限极在多起传销案件中被提到。

邯郸市永年区法院下达的一份刑事判决书显示,2016年8月,被告人李某加入“善心汇”组织,被认定有传销行为。有一名证人表示,两人因为经常去无限极的保健品商店,所以相识。李某曾劝她加入善心汇。

无独有偶,西安市鄠邑区法院也曾对“善心汇”案件做出过判决,其中一名加入了善心汇的成员家属表示,该成员也曾经从事过无限极销售工作。类似的案例还包括“民间互助理财”、“香港鑫源国际商务”等传销案例。在这些案例中,传销组织成员与无限极的经销商过从甚密或身份重叠。

“无限极”,无限急?

继权健之后,

直销巨头“无限极”

也卷入舆论漩涡。

1月19日,西安市工商局称,针对媒体报道的“幼童疑因服用无限极产品致心肌损害”,西安市工商局已责成工商雁塔分局对无限极陕西分公司是否涉嫌虚假宣传进行立案调查;责成蓝田县市场监督管理局对事件中经销商是否涉嫌虚假宣传进行立案调查

“无限极”连遭曝光

1月16日,一篇《幼童疑因无限极致心肌损害事件》的文章在网络爆红。

根据网友爆料显示,当事人田某3岁女儿被诊断为“幽门螺杆菌感染”后,在陕西无限极老师樊乐引导下,每天大量服用无限极8种产品,半年前被多家医院确诊位心肌损害、低血糖等多种病症。

田某表示,女儿在服用无限极产品期间,指导老师要求让孩子多喝水,还表示孩子出现头发枯黄以及出汗增多等症状都是调理导致的正常反应,只需要继续服用产品就可以了。

指导老师还告诉田某,无限极产品没有任何毒副作用,自己的爸爸就是吃了无限极产品才救活的,自己也是因为吃了无限极的产品才怀孕的。

此事在网上公开之后,引发众多网友关注。

1月17日凌晨,无限极相关负责人表示,经过双方协商,原本已经和田某达成和解,但在签字时,田某突然反悔,并且要求将原来的600000元提高至1000000元补偿金额,目前双方正在僵持之中。

无独有偶,湖北黄石一位女士也遭遇无限极的问题,该女士患上结肠癌中晚期,听信亲戚劝说后开始服用无限极产品,花费3万多元吃了几个月后反而发现肿瘤又长大了;在陕西渭南,一位产妇在生完孩子后被推销服用无限极产品,最后检查出糖尿病酮症酸中毒,家属怀疑是和无限极产品有关。

而无限极公司对这两个案例的回应称,因短时间接收到的投诉信息数量陡增,事发时间、地点各异,诉求不一,并且对其中的大多数情况未曾了解,故无法在第一时间解决。无限极公司表示,一定竭尽全力核查事实真相,给广大消费者及社会公众予以交代。

西安工商立案调查

1月19日下午,西安市工商局称,1月17日,西安市工商局按照陕西省市场监督管理局相关文件要求,研究安排部署核查“无限极”事件。1月18日,西安市工商局在核查排查基础上,召开约谈告诫会。会上,责成无限极陕西分公司立即对所有直销员及相关市场主体经营行为进行自查自纠,并进一步提供所有西安地区分公司关联市场主体详细名单,形成报告报西安市工商局,就事件中涉及的无限极相关公司开展调查。

同时,西安市工商局还责成工商雁塔分局对无限极陕西分公司是否涉嫌虚假宣传进行立案调查;责成蓝田县市场监督管理局对事件中经销商樊乐是否涉嫌虚假宣传进行立案调查。

1月9日,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等13个部委联合发出《关于开展联合整治“保健”市场乱象百日行动的通知》,集中整治保健食品和保健器械行业存在的虚假宣传、虚假广告、制售假冒伪劣产品、违规直销和传销,以及以“保健”为名开展的各类违法违规行为。

记者发现,在无限极官网的突出位置,公司发布了《无限极积极拥护主动配合“百日行动”》。此前的1月8日,无限极还对《业务守则(2018版)》进行补充规定,特别强调严禁夸大、虚假的宣传和推销行为;严禁利用公司名义、公司资源从事违法活动。

“无限极”成都仍在售

1月20日下午,记者走访成都多个地方的无限极专卖店。记者询问销售人员是否知道无限极致心肌损害事件,销售人员称自己才来上班,不清楚这些事。而对于产品疗效,销售员介绍:“根据个人体质,我也不是很清楚。就在盒子上面。”

随后该店员还向记者推荐了一款售价432元的口服液,该款产品上写着是以山药、党参、茯苓、白扁豆、陈皮、砂仁、白术(炒)、低聚木糖、低聚异麦芽糖、猴头菇多糖为主要原料制成的保健食品。”

电商平台方面,目前,“无限极”产品已被京东及苏宁易购等电商平台下架,在淘宝和天猫平台上,有个别商家自行下架了相关产品,但不少商家店铺里的无限极产品仍在售。

成都市场监管局整治“保健”市场

记者从成都市市场监督管理局获悉,为有效整治“保健”市场乱象等社会热点问题,即日起组织全市市场监管部门在全市范围内开展“春雷行动2019”暨整治“保健”市场乱象百日行动。

整治“保健”市场乱象执法行动,将严厉打击“保健”产品(服务)市场的虚假宣传、虚假广告、传销、制售假冒伪劣产品等扰乱市场秩序、欺诈消费者等各类违法行为。

相关阅读:“无限极”到底啥来头

公开数据显示,2018年无限极已经超过了安利集团,成为中国直销行业第一品牌,销售额突破250亿元。

无限极1992年成立于广州,是李锦记集团旗下公司,2007年拿到直销行业经营许可证。在权健倒下之后,无限极发文,要求所有人员在开展业务时,产品信息要如实提供给消费者,不得有夸大、诱导等推销行为。

本文编辑:胖懒懒

本文来源:消费质量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