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治疗新进展(糖尿病治疗新进展2025)
中国团队最新研究成果!这类糖尿病患者有望摆脱胰岛素,或将实现治愈
糖尿病治愈“难题”有望出现新解法。近日,北京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教授邓宏魁研究组联合北京协和医学院教授彭小忠研究组,开发了一种全新的胰岛移植策略,有效支持人多能干细胞分化的胰岛细胞在体内存活、成熟,并长期维持功能。研究结果表明,这种移植策略有望使糖尿病患者脱离胰岛素注射,实现1型糖尿病的治愈。该成果日前已在《自然·代谢》期刊发表。
糖尿病是威胁人类健康的重大疾病。其中,1型糖尿病患者的治疗依赖胰岛素,胰岛移植能使他们脱离胰岛素注射,是治疗的理想途径。然而,由于人胰岛组织供体极其稀缺,科学家又将目光聚焦到人多能干细胞上,它具有无限增殖和分化为胰岛细胞的潜能,为胰岛移植提供替代方案。
“开发细胞存活率高、安全性好、有利于人多能干细胞分化胰岛细胞的移植方案,是需要解决的科学问题。”邓宏魁说,联合研究组建立了一种全新的移植策略——腹直肌前鞘下移植,将人多能干细胞定向诱导分化为胰岛细胞,植入包裹腹直肌的腱膜下方。“手术在B超引导下就能完成,没有出血和凝血风险。”邓宏魁举例说明新策略的优势:相较于其它腹腔外移植方案,腹直肌鞘下移植通过影像学手段就可以对移植物进行监测和控制,有效支持人多能干细胞分化胰岛细胞的早期细胞存活和长期功能维持。
医生对糖尿病患者进行远程会诊。华社记者 徐昱 摄
胰岛细胞移植后,控制血糖的效果如何?数据来说话:团队以糖尿病模型猴为实验对象,腹直肌前鞘下移植后第12周,糖尿病猴的糖化血红蛋白平均下降了44%,达到健康猴水平。研究还证实,腹直肌前鞘下移植,可以使内源胰岛素分泌水平大幅提升,且能响应血糖浓度变化。
“未来在人多能干细胞分化胰岛细胞临床移植中,接受腹直肌鞘下移植有望帮助1型糖尿病患者脱离胰岛素注射。”邓宏魁说,腹直肌前鞘下移植操作方法简单,相关不良反应少,移植后多能干细胞分化胰岛细胞能高效存活,在体内逐渐获得成熟功能并长期稳定地维持其生理功能。这些优点使腹直肌鞘下移植成为未来人多能干细胞用于临床糖尿病治疗理想的移植策略。
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中国科学家取得研究新进展 有助开发糖尿病新药
全长GCGR结构示意图 中科院上海药物研究所 供图
中新网上海1月4日电 (记者 郑莹莹 徐明睿)北京时间1月4日,国际顶级学术期刊Nature发表了中国科学院上海药物研究所的又一项重要研究:首次测定了胰高血糖素受体(Glucagon receptor,GCGR)全长蛋白与多肽配体复合物的三维结构,这项成果有助加快2型糖尿病治疗新药的开发。相关研究论文的通讯作者为吴蓓丽研究员和赵强研究员。
GCGR参与调节人体内的血糖稳态,是治疗2型糖尿病药物的重要靶点,其结构信息的缺失不仅严重制约了对该受体信号识别和转导机制的认识,也极大地影响了靶向GCGR的药物研发,目前尚无上市药物。
2017年,由中国科学院上海药物研究所吴蓓丽、王明伟和蒋华良分别领衔的三个研究组合作解析了全长GCGR蛋白同时与一种小分子变构调节剂(NNC0640)和拮抗性抗体(mAb1)抗原结合片段结合的复合物晶体结构;而后,中国科学院上海药物研究所的相关科研团队再次联合攻关,成功解析了全长GCGR与胰高血糖素类似物NNC1702结合的复合物晶体结构。
该项目负责人吴蓓丽研究员表示:“GCGR与多肽配体相互作用模式的阐明,为靶向GCGR的药物设计提供了迄今为止精度最高的结构模版,将在很大程度上促进治疗2型糖尿病的新药的研发”。
据悉,这项研究得到上海药物研究所、复旦大学和上海科技大学等多个研究组的大力支持。研究论文的第一作者是研究生张浩楠,该项目的主要合作者还有中国科学院上海药物研究所王明伟研究员、杨德华研究员,上海科技大学iHuman研究所Raymond Stevens教授,丹麦诺和诺德公司Steffen Reedtz-Runge博士,加拿大多伦多大学Oliver Ernst教授,美国GPCR研究联盟Michael Hanson博士,郑州大学杨琳琳博士以及华东师范大学阳怀宇教授等。中国科学院、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上海市科学与技术发展基金和上海市教育委员会等部门资助了这项研究。(完)
以在研新药可治疗二型糖尿病
科技日报特拉维夫1月19日电 (记者毛黎)以色列Concenter生物医药公司表示,其正在开发的新药Zygosid-50,从而治疗2型糖尿病。公司联合创始人兼首席科学家莫迪耶·谢夫昂教授认为,他们研发的是人体抗糖尿病药物。
目前人们并不完全了解导致2型糖尿病的原因,不过肥胖、生活方式、食用不健康食品和衰老等多种因素能增加发病率。此外,谢夫昂表示,该病也与种族、家族史以及多基因倾向有关。尽管世界各地之间存在差异,但遗传和环境触发两种因素的结合,也能导致人们患上2型糖尿病。
根据2019年12月的最新统计数据,全球约有4.63亿人被诊断出患有糖尿病。其中高达95%为2型糖尿病患者。现在治疗糖尿病的经济成本每年超过8500亿美元,包括治疗、住院、截肢和误工。到2045年,糖尿病患者人数将增加51%,达到7亿人。
谢夫昂说,多年来人们一直没有意识到导致糖尿病的根本原因是胰岛素抵抗,尽管这已经成为非常明显的事实。公司研发的Zygosid-50将制成口服药片,作为治疗糖尿病及预防前期糖尿病患者的单药治疗药物。
通常,人体通过食物获得血糖,胰腺分泌胰岛素帮助血糖进入肌肉细胞,提供人体所需的能量。如果人体出现胰岛素抵抗,则血糖无法进入肌肉细胞。
谢夫昂说,糖尿病患者经常发现锌缺乏症。在分子水平上, Zygosid-50迫使细胞内交换发生,用锌取代细胞中的“游离铁”。他明确表示,体内与糖尿病相关的某些途径需要锌。
谢夫昂表示,Zygosid-50在试验中几乎完全降低了胰岛素抵抗,并将所有与糖尿病有关的参数正常化,同时未发现任何副作用。他说,根据早期2型动物模型试验证据,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批准Zydosid-50在额外毒性研究后进行临床试验。
在2020年间,公司将筹集500万美元来进行额外的药物毒性研究,并对人体进行临床试验。谢夫昂希望能尽快实现筹资目标,并在几周内开始试验。
总编辑圈点
胰岛素抵抗被认为是2型糖尿病的发病基础之一。正常情况下,胰岛素会让细胞吃掉血糖,产生能量。而一旦产生胰岛素抵抗,细胞就不听话了,需要更强力的“命令”,才会吃糖。有时,身体内明明有血糖,也有胰岛素,但胰岛素“威严”不再,细胞对血糖置若罔闻。这家以色列公司新药解决的问题,就是降低甚至消除胰岛素抵抗,让细胞可以重新在胰岛素帮助下正常吸收血糖。不过,药物还需要在进行额外毒性研究后开展临床试验,距离上市尚有距离。
责编:李文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