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并高血压用药(糖尿病并高血压病人怎治疗)
高血压合并糖尿病,这样用药效果好!
糖尿病和高血压两者常共存,有数据显示:高血压患者中约20%伴2型糖尿病,2型糖尿病患者中约50%伴高血压。二者互为危险因素,糖尿病可加重高血压的病情发展,高血压也可诱发并加重糖尿病并发症。那么对这类患者来说,应该如何选择降压药物与降糖药物效果才好呢?
01
降压药物的选择
目前常用降压药物主要是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血管紧张素受体阻滞剂(ARB)、钙通道阻滞剂(CCB)、利尿剂、β受体阻滞剂等。糖尿病合并高血压的患者在选择降压药物时,除了要考量药物的降压效果、对心、脑、肾等重要靶器官具有保护作用以外,还要尽量选择那些对糖、蛋白质、脂肪代谢无干扰、不易引起电解质紊乱的药物。
《成人糖尿病患者血压管理专家共识》(2021年)中指出,ACEI、ARB、二氢吡啶类CCB、噻嗪类利尿剂是合并高血压的糖尿病者的一线降压药物,考虑到ACEI和ARB对糖代谢有一定的益处,二氢吡啶类CCB对糖代谢的影响为中性,利尿剂对糖代谢有不良影响,故建议合并高血压的糖尿病者优先选择ACEI或ARB,其次选择二氢吡啶类CCB、噻嗪类利尿剂;建议伴白蛋白尿者的降压治疗首选ACEI或ARB,有ACEI或ARB禁忌证,或不能耐受ACEI或ARB者可选择二氢吡啶类CCB或噻嗪类利尿剂;建议不伴白蛋白尿者降压治疗首选ACEI或ARB,次选二氢吡啶类CCB和噻嗪类利尿剂。
1、ACEI、ARB
ACEI、ARB为降压首选药物,其可预防糖尿病者微量蛋白尿进展为大量蛋白尿,减少尿蛋白排泄,延缓肾脏病进展,并有一定程度的改善糖代谢的作用,且保护靶器官,能逆转左室肥厚、改善心脏功能,及抑制血管重塑、改善血管内皮功能和动脉顺应性、保护血管等。
2、CCB
CCB通过降低外周血管阻力而使血压下降,同时对糖脂代谢无影响,ACEI/ARB不能耐受或有禁忌证者可选用二氢吡啶类CCB,同时长效CCB是高血压合并糖尿病者在ACEI/ARB治疗基础上首选的联合用药。
3、利尿剂
利尿剂对糖代谢有不良影响,而小剂量噻嗪类利尿剂对糖代谢的影响较小,不增加新发糖尿病的风险,ACEI/ARB不能耐受或有禁忌证者可选用噻嗪类利尿剂。其与ACEI/ARB 联用,有协同降压作用,利尿剂的不良反应减少,而降低糖尿病者的病死率和心血管病发生率。RAAS抑制剂联合低剂量利尿剂的固定复方制剂也推荐用于高血压伴糖尿病的治疗。
4、β受体阻滞剂
β受体阻滞剂对糖代谢有不利影响,且掩盖低血糖症状,并削弱机体对低血糖的应答能力。反复低血糖发作者应慎用β受体阻滞剂,以免掩盖低血糖症状,同时低血糖高危者不建议使用β受体阻滞剂。非选择性β受体阻滞剂(如普萘洛尔),因其阻断β2受体可能对糖代谢产生不良影响,阻碍β2受体介导的扩血管作用,加重糖尿病周围血管病变,故不适于高血压合并糖尿病者的治疗。高选择性β1受体阻滞剂或α/β受体阻滞剂对血糖影响很小,适于高血压合并糖尿病者的治疗,尤其是静息心率>80次/分者。
《β肾上腺素能受体阻滞剂在心血管疾病应用专家共识》(2009年)中指出,β受体阻滞剂阻断血管β2受体,α受体失去β2受体拮抗可减少组织血流,可出现肢端发冷、雷诺综合征,伴严重外周血管疾病者病情恶化等。有血管扩张作用的β阻滞剂(α1/β受体阻滞剂)或选择性β1阻滞剂此种不良反应不明显。《α/β受体阻滞剂在高血压治疗中应用的中国专家共识》(2016年)中指出,既往认为β受体阻滞剂可能加重外周动脉收缩和组织缺血,合并严重外周动脉疾病的高血压者慎用,但目前尚无证据支持β受体阻滞剂会使合并轻中度肢体缺血的下肢动脉疾病者症状加重;与传统β受体阻滞剂不同,α1/β受体阻滞剂能扩张外周血管、降低血管阻力,理论上可能更适于高血压合并外周动脉疾病者,但使用中应密切观察肢体缺血症状。《α/β受体阻滞剂在慢性肾脏病高血压治疗中的实践指南》(2013年)中指出,可引起肢端循环障碍,少数者(<0.1%)服用α/β受体阻滞剂后出现四肢冰冷、发绀、脉搏消失,还可加重间歇性跛行,因此有外周血管疾病者(特别是合并外周动脉狭窄和闭塞的糖尿病肾病者)慎用。
需注意β受体阻滞剂与噻嗪类利尿剂联合有对糖代谢潜在的不良影响,慎用于合并糖尿病或代谢综合征者。直立性低血压者避免使用利尿剂、α受体阻滞剂等可能加重直立性低血压的药物。《中国老年糖尿病诊疗指南(2021年版)》(2021年)中指出,合并高血压的老年糖尿病者可同时存在体位性低血压,故优先选择ARB或钙通道阻滞剂(CCB),避免使用卡维地洛等可能恶化体位性低血压的降压药物。
02
降糖药物的选择
目前降糖药物口服类钠-葡萄糖协同转运蛋白2(SGLT-2)抑制剂、注射类胰高糖素样肽1(GLP-1)受体激动剂有降压作用。
SGLT-2抑制剂有良好的促进水钠排泄的作用,在降糖的同时兼有良好的降压作用,尤其是盐敏感的高血压者。对血压控制不佳的糖尿病合并高血压者,在没有禁忌证的情况下可考虑使用。GLP-1受体激动剂也有降压作用,其弱于SGLT-2抑制剂,且只能降低收缩压(SBP)。《成人糖尿病患者血压管理专家共识》(2021年)中指出,合并高血压的糖尿病者在无禁忌证的情况下,降糖方案中宜包含SGLT-2抑制剂,尤其在血压控制不佳时。若不能使用SGLT-2抑制剂,在有适应证的情况下可考虑使用GLP-1受体激动剂。
此外,降糖药物口服类噻唑烷二酮类(TZDs)、注射类胰岛素等有不同程度的致水钠潴留效应,对血压较难控制的糖尿病者,在不影响血糖控制的情况下,可考虑将这些降糖药物替换为不引起水钠潴留的降糖药物。
降压药选错,血糖跟着遭殃?高血压合并糖尿病患者的科学用药指南
一 、护肾又稳糖:ACEI/ARB是首选王牌血压计上的数字往下掉,血糖仪上的数字却悄悄往上爬?高血压遇上糖尿病,这对"难兄难弟"常结伴而来,共同威胁心、脑、肾和血管健康。面对这种复杂局面,选对降压药不仅是为了控制血压,更是为了保护脆弱的肾脏、稳住波动的血糖,避免并发症雪上加霜。
临床医生普遍将"普利"类(ACEI) 和"沙坦"类(ARB) 药物,视为合并糖尿病的高血压患者的基石用药。它们为何能脱颖而出?
高血压
- 肾脏"保护伞":它们能有效减轻肾小球内压力,显著延缓糖尿病肾病的发生与发展,减少蛋白尿。
- 血糖"稳定器":这两类药物对糖代谢基本无不良影响,甚至可能轻微改善胰岛素敏感性。
- 心脏"守护者":它们能延缓心肌重构,降低心衰风险。
常用药物举例:
- ACEI:培哚普利、雷米普利、贝那普利等。
- ARB:氯沙坦、缬沙坦、厄贝沙坦、替米沙坦、奥美沙坦等。
厄贝沙坦
重要提醒: ACEI类药物可能引起干咳(发生率约10%-20%),若难以耐受,可无缝切换为ARB。两者禁止联合使用。用药初期需监测血肌酐和血钾水平,尤其肾功能已有损伤者。
二 、长效CCB:联合用药的黄金搭档
当单用ACEI/ARB血压仍未达标时,长效"地平"类(二氢吡啶类CCB) 是联合治疗的优选伙伴,如硝苯地平控释片、氨氯地平、非洛地平缓释片等。
氨氯地平
- 强力降压:降压效果明确可靠,尤其适用于单纯收缩期高血压(高压高、低压不高)的老年患者。
- 代谢中性:对血糖、血脂代谢没有明显不良影响。
- 协同保护:与ACEI/ARB联用,能更有效降低心脑血管事件风险。
注意事项: 部分患者可能出现脚踝水肿、面部潮红或心跳加快。选择真正长效的剂型(如控释片、缓释片)非常重要,一天一次服用方便,且血压波动小。
三、利尿剂:谨慎使用的配角
小剂量噻嗪样利尿剂(如吲达帕胺缓释片)在特定情况下可考虑:
- 难治性高血压:当使用ACEI/ARB CCB后血压仍控制不佳时,可谨慎加用小剂量利尿剂增强效果。
- 水肿倾向:对合并水肿或容量负荷稍重的患者可能有益。
核心警告: 传统大剂量噻嗪类利尿剂(如氢氯噻嗪)需尽量避免!它们可能干扰血糖控制、升高血脂、导致低血钾。即使使用小剂量新型噻嗪样利尿剂(如吲达帕胺),也需严密监测血糖和血钾水平。
血糖
四、β受体阻滞剂:特殊场景的备选
除非患者同时合并冠心病、心绞痛、心衰或快速性心律失常等强适应证,否则一般不作为高血压合并糖尿病患者的常规首选降压药。
- 潜在风险:某些类型(尤其非选择性或大剂量使用时)可能掩盖低血糖症状、对糖脂代谢产生轻微不利影响。
- 特殊选择:如确需使用,优先考虑高选择性β1受体阻滞剂(如比索洛尔、美托洛尔),其对代谢影响相对较小。
琥珀酸美托洛尔
五、联合用药:强强联手是常态
高血压合并糖尿病患者,血压控制目标通常更为严格(一般<130/80 mmHg)。单一药物常难以达标,联合治疗是常态和关键。
用药
- 黄金组合:ACEI/ARB 长效CCB 是最常用、最被推荐的组合之一,协同增效且对代谢影响小。
- 三联方案:若两药联用仍不达标,可在医生指导下考虑加用小剂量噻嗪样利尿剂(如吲达帕胺缓释片)。
- 避免组合:ACEI与ARB绝对禁止联用。也尽量避免β受体阻滞剂与利尿剂联用,以免对糖脂代谢产生叠加不利影响。
李阿姨患糖尿病10年,最近查出高血压160/95 mmHg,尿微量白蛋白轻度升高。医生为她选择了厄贝沙坦(ARB)联合氨氯地平(长效CCB)。用药3个月后,血压稳定在125/78 mmHg左右,复查尿微量白蛋白有所下降,血糖水平保持平稳——这正是药物精准选择带来的保护效应。
李阿姨的例子说明,治疗方案需"量体裁衣":
- 肾功能状态:是选择药物及剂量的重要依据。
- 并发症情况:是否合并冠心病、心衰、蛋白尿等。
- 耐受性:关注药物副作用,如干咳、水肿等。
- 经济因素与用药便捷性:影响长期治疗的依从性。
请务必在专科医生指导下制定、启动和调整降压方案!切勿自行选药或停药。
高血压遇上糖尿病,选药是场需要智慧的"平衡术"。ACEI/ARB守护肾脏、稳住血糖,是当之无愧的首选基石;长效CCB作为强力搭档,助力血压平稳达标;利尿剂、β受体阻滞剂则需谨慎挑选,在特定舞台上发挥作用。药物联用是常态,个体化方案才是王道。
记住,您的积极参与至关重要:定期监测血压血糖,记录用药反应,及时与医生沟通。医患紧密协作,才能在降压稳糖的道路上走得既稳且远,为健康未来赢得更多可能。
本文不替代专业医疗建议,具体用药请严格遵医嘱。
#糖尿病##高血压##合理用药知识大全##降压药能停吗?#
既有高血压,又有糖尿病,应该如何选择降压药物?
对于那些同时存在高血压和糖尿病的患者来说,如何选择降压药是一个大学问。同时,也是心内科医生应该跟大家说清楚的事情。因为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既有高血压,又有糖尿病的患者实在是太多了。是不是这类人服用降压药和普通只有高血压人群一样呢?答案是否定的,高血压同时患糖尿病的患者使用降压药是有很大讲究的。
张大夫遇到这类患者,最先选用的降压药就是普利类降压药或者沙坦类降压药。这两类药物不但可以降低血压,还可以减少糖尿病对于肾脏的损害,降低蛋白尿的发生。而对于普利类降压药服用过程中,我国患者特别容易出现干咳的症状,所以,我会选择沙坦类的药物更多一些。
至于地平类降压药,因为它对于血糖没有影响。所以,一般我会把它作为首选的普利类降压药和沙坦类降压药的联合用药。一般高血压合并糖尿病患者,如果单吃普利类降压药或者沙坦类降压药控制不住血压,这时候我第一个启动的联合用药就是地平类药物。
至于另外两个药物,也就是利尿剂和β受体阻滞剂,我不会首选。但是,如果高血压合并糖尿病的患者还有这两个药物的适应症,我也会选择。比如说同时有心力衰竭或者冠心病的情况,我可能也会同时使用利尿剂或者β受体阻滞剂。
以上,就是我对于这个问题的简单回答,希望对这个问题有困惑的您有所帮助。
高血压那点事,值得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