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痛糖尿病(腹痛糖尿病酮症酸中毒)
糖尿病患者,出现突然性腹痛,或是这4种并发症在作怪,需重视
在患上糖尿病之后,自身的免疫力就会逐渐的下降,这也给许多疾病带来了可乘之机。对于糖尿病患者来说,他们会经常性地表现出腹痛的症状。
每每遇到这种症状的时候,不少糖尿病患者就会认为是自己的消化系统出现了问题,然后会拿一些促消化的药物来吃。
但大家可能不知道,当糖尿病患者出现突然性腹痛的时候,有可能是以下几种疾病在作怪。
1、糖尿病酮症酸中毒
在一般情况下,在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的初期,患者一般会表现出恶心、烦躁,且伴有强烈腹痛的症状。
在日常生活当中,许多糖尿病人在出现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的时候,都会误以为是患上了肠胃炎,如果采取治疗肠胃炎的方式来予以应对的话,势必会耽误病情。
2、慢性胰腺炎
慢性胰腺炎也是一种较为常见的疾病,它主要是在老年糖尿病患者身上的发病概率较高,因为老年人本身的各个组织器官就处于衰退期,再加上糖尿病的影响,所以很容易会导致胰腺出现问题。
而且胰腺这一腺体平时可能默不作声的,一旦出现问题的时候就意味着比较严重了。当老年糖尿病患者出现腹痛的同时还伴有腰酸背痛等症状的话,也需要及时的到医院进行专业的检查,因为这很有可能是慢性胰腺炎出现了。
3、降糖药物副作用
糖尿病患者在控制血糖的时候服用一些降糖的药物,而有一部分降糖药物在进入人体之后会致使患者出现腹痛的不良反应。
这主要是药物使得小肠对葡萄糖的吸收受到了抑制,由此而致使肠道内糖分过多而出现气体,这个时候就会引发腹胀腹痛等不良副作用。
所以糖尿病患者在服用降糖药物的时候,首先要做的就是对说明书进行阅读,看看是不是存在一些不良的反应,这个时候才能够在自己出现相同反应的时候能够及时的停药,并抓紧时间就医治疗。
4、植物神经病变
对于糖尿病患者来说,他们由于体内血糖的水平长时间超标,所以也容易引发植物神经病变的问题。
我们的肠胃是由植物神经所支配的,所以当植物神经发生病变的时候,就会使肠胃的植物神经出现一系列的问题,由此而引发胃轻瘫这一并发症。
当出现胃轻瘫的时候,食物就容易在胃内长期滞留,由此也容易产生呕吐、腹胀以及腹痛的症状。
在患上糖尿病之后,平时不仅要着重调整饮食习惯,使自己的血糖得到有效的控制,同时还需要去观察自己身上是不是出现了一些异常表现。
比如说当出现腹痛症状的时候,千万不要觉得肯定是肠胃道的疾病,然后就吃一些应对肠胃道疾病的药。
这个时候最好是要到正规医院进行检查,只有确定好病因之后,才能够针对性的予以治疗,避免由于误诊而引发严重的后果。
健康科普 | 株洲市中心医院:孩子呕吐、腹痛 可能是糖尿病在作祟
红网时刻新闻9月9日讯(通讯员 张娟 肖丽红)近日,11岁的涵涵突然出现呕吐腹痛,家属以为感冒,随后出现意识障碍、昏迷。立即送至株洲市中心医院后,诊断糖尿病酮症酸中毒(重度)、1型糖尿病、胰腺炎、脑水肿。经过医生的治疗,涵涵逐步转危为安。
孩子才11岁,怎么会有糖尿病呢?
原来,涵涵近半年就特别喜欢喝水、上厕所频繁,放暑假特别爱吃零食、奶茶饮料,直至涵涵出现气促、站不稳、意识障碍,妈妈着急地送到医院。经过医生的检查,涵涵的血糖23.1mmol/L,血酮7mmol/L,治疗后,涵涵意识好转,血糖平稳出院。在后期的治疗中,涵涵需要系统的饮食运动管理和长期的胰岛素治疗。
什么是糖尿病?
糖尿病是由于胰岛素绝对或者相对缺乏而造成的糖、脂肪、蛋白质代谢紊乱。儿童糖尿病主要为1型和2型糖尿病。1型糖尿病是因胰岛β细胞破坏而导致胰岛素分泌绝对缺乏所造成,酮症酸中毒为其最常见和最严重得并发症;2型糖尿病起病比较隐匿,易伴发高血压、高血脂、黑棘皮症等胰岛素抵抗综合征,胰岛β细胞分泌胰岛素不足或相对缺乏。
儿童糖尿病中有90%以上是1型糖尿病,近年来,随着儿童肥胖的增加,2型糖尿病正出现逐步增长的趋势,1型糖尿病与胖瘦无关。
孩子爱吃糖和零食就能引起糖尿病吗?
Ⅰ型糖尿病是由于自身免疫反应导致了胰岛β细胞的损害和破坏,使胰岛素分泌减少或无法分泌,所以吃糖或喝含糖饮料本身不会得糖尿病。但是如果存在患儿已出现糖尿病症状,爱吃糖饮料会导致血糖控制不佳,当患者发生严重感染、创伤等情况时会增加酮症酸中毒的风险。
如何发现孩子得了糖尿病?
儿童糖尿病早期常常不易被发现,有些患儿首次就诊时就表现出糖尿病的并发症-酮症酸中毒。一些小朋友出现呕吐、腹痛、消瘦等症状,常被误以为是胃肠道疾病或上呼吸道感染;甚至一些以酮症酸中毒为首发症状送来医院抢救才知道孩子得了糖尿病。
Ⅰ型糖尿病的典型临床表现
Ⅰ型糖尿病的典型临床表现为“三多一少”:多饮、多食、多尿、体重消瘦。如果孩子感觉比平时更口渴,尿量增多,尤其是5岁以后孩子在夜间起夜次数多或者出现尿床现象,容易感觉非常饥饿,短期内体重明显下降。
如有以上症状,建议至专科医院就诊。
如果孩子正出现容易感觉疲惫和虚弱、视力模糊、呕吐、腹痛、四肢无力、精神差、呼吸深大、“烂苹果”味,这些症状可能提示孩子已经出现了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病情严重,需要紧急救治。
专家温馨提醒
孩子的定期体检尤其重要,如孩子出现多饮多尿多食,体重下降,建议及时来医院查看病因,及时诊断,避免病情发展成危重症的情况出现。
17岁女生突然呕吐腹痛,原因竟是糖尿病
当得知自己患上糖尿病时,来自湘西的17岁女生小冉(化名)和妈妈都吃了一惊。近日,小冉因突然的呕吐、腹痛、乏力来到湖南省第二人民医院急诊科就诊,抽血查随机静脉血糖高达37.43mmol/L,血β-羟丁酸高达7.21mmol/L,PH7.126,被诊断为糖尿病酮症酸中毒。妈妈本以为她患了胃肠炎,没想到病因居然是糖尿病酮症酸中毒。
在医院代谢内分泌科,林常松医生接诊了母女俩。据小冉妈妈介绍,小冉性格偏内向,平时不喜欢跟同学朋友交流,不爱运动的她,却是一个“吃货”,糕点、炸鸡和薯片是她的最爱,155厘米的身高,目前体重已达76公斤。林常松医师介绍,经完善检查,确诊小冉患的是2型糖尿病,经过降糖、补液、纠酸、抗感染等治疗,目前小冉酮症酸中毒已纠正,血糖平稳,即将出院。
代谢内分泌科主任张海涛提醒,青少年的高能量、高脂肪的饮食结构,超负荷的学习和缺少体育运动的生活方式等诸多因素,导致青少年肥胖率在增加,β细胞功能下降、肥胖诱导胰岛素抵抗是2型糖尿病在青少年群体中的发病率不断增加的重要原因。
张海涛教授介绍,糖尿病发病的年轻化,除了同遗传因素有关外,还与以下的四大因素有关:
一、过量食用糖分,过量的摄用糖分对于身体来说是有害的。特别是一些年轻人特别喜爱饮料(如奶茶、碳酸饮料等),无节制地喝各种饮料,甚至拿饮料来代替正常的饮水。
二、平时运动量不足,不少青少年由于学习紧张或工作压力等缘故,常常会出现久坐不动的状况。
三、精神压力过大,也会影响到身体的抵抗力与免疫力,造成抵抗力与免疫力的下降,引发体内血糖指标的失控,最终就会引发糖尿病。
四、经常熬夜,熬夜是一种非常不好的生活习惯,非常容易损害身体健康,而不少年轻人都有着熬夜的坏习惯,比如有的年轻人习惯于通宵打游戏等。
因此,排除遗传因素,青少年如果要预防糖尿病的发生,首先,自身的行为习惯是关键,针对以上四大因素需要养成健康的生活习惯保持科学的饮食和运动方式,控制糖分摄入、保持适度的运动量、合理调节压力、养成规律的作息习惯;其次,家庭的环境至关重要,当一个家庭拥有健康的饮食和运动习惯时,每位家庭成员通过相互影响而受益其中;再次,定期接受检查是早期发现青少年人群中糖尿病的重要手段,特别是对于体型肥胖的青少年来说,除检查空腹血糖外,还需要同时检测餐后两小时血糖。
张海涛教授提醒,青少年避免肥胖可以预防糖尿病的发生,年轻、病程短、胰岛功能尚可的糖尿病患者可以在医生的帮助下通过饮食疗法、运动治疗实现胰岛功能恢复,逆转2型糖尿病。
潇湘晨报记者夏盛 通讯员杨文
新闻线索爆料通道:应用市场下载“晨视频”客户端,进入“晨意帮忙”专题;或拨打晨视频新闻热线0731-855711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