卵磷脂与糖尿病(卵磷脂与糖尿病有关系吗)
真的有高血压、糖尿病、孕妇、老人都适用的“万能营养品”?
在美国,卵磷脂是人人都吃的“万能营养品”,具有“血管清道夫”“肝脏守护神”的美誉,与蛋白质、维生素并称为“第三营养素”,对人体神经系统、血液系统、免疫系统有重要影响。
然而,这个性价比极高的“万能营养品”在国内却是“养在深闺人未识”,不少人对它的功能了解得并不多,只停留在保护血管、抗衰老的层面。接下来,小编将为各位揭开大豆卵磷脂的神秘面纱。
万能的卵磷脂
1、养护、软化血管:能够有效阻止胆固醇在血管壁沉淀并清除部分沉淀物,从而起到降低血清胆固醇、降低血液粘度、促进血液循环,进而防治冠心病、高血压、心肌梗塞、脑血栓、脑溢血、动脉硬化等疾病。
2、祛痘、消斑、润肤:卵磷脂是一种天然的解毒剂,它能分解体内过多的毒素,并经肝脏和肾脏的处理排出体外,脸上的斑点和青春痘就会慢慢消失。资深执业药师祝药师(微bjpfys01,长按复制)表示卵磷脂还能为皮肤提供充分的水分和氧气,使皮肤变得光滑柔润。
3、肝脏的保护神:补食卵磷脂能增强肝细胞物质代谢,促进脂肪降解,保护肝脏,预防脂肪肝等病症的发生。
4、稳定糖尿病病情:卵磷脂能增强胰脏功能,修复胰脏细胞,使其分泌充足的胰岛素,降低血糖, 有效地将血液中的葡萄糖运送到细胞中,从而减轻糖尿病病情。
5、促进大脑发育:卵磷脂能为大脑神经细胞提供充足的养料,使脑神经之间的信息传递速度加快,从而提高大脑活力,消除大脑疲劳,使大脑思维敏捷,提高学习和工作效率。
6、胎、婴儿神经发育的必需品:婴幼儿时期是大脑形成发育最关键时期,卵磷脂可以促进大脑神经系统与脑容积的增长、发育。美国食品和药物管理局(FDA)规定在婴儿奶粉中必需添加卵磷脂。
7、有效地化解胆结石:卵磷脂可以将多余的胆固醇分解、消化及吸收,从而使胆汁中的胆固醇保持液体状,可以有效地防止胆结石的形成,并对已形成的胆结石也能起到化解的作用。
8、预防阿尔茨海默病(老年痴呆):脑部的神经传导物质(乙酰胆碱)减少是引起老年痴呆的主要原因,卵磷脂的充分供应将保证机体内有足够的胆碱与人体内的乙酰结合为“乙酰胆碱”。长期补充卵磷脂可以减缓记忆力衰退的进程,预防或推迟老年痴呆的发生。
卵磷脂虽好,服用需谨慎
尽管卵磷脂具有奇特的健脑强身功效,但仍不具备全面的营养作用。只有均衡地摄取各种营养素,才能增进整个机体的健康。由于孕妇的身体机能会直接影响到胎儿,所以美国食品与药物管理委员会(FDA)规定,所有婴儿食谱中都要适量补充卵磷脂。因此,怀孕期间是可以适当补充卵磷脂的。
但需要强调的是不管是保健品还是药品,都不能过度服用,日常生活中还是应以均衡饮食,多做运动来保持身体的健康。
富含卵磷脂的食物有鸡蛋、海鲜、大豆及其制品、核桃、芝麻、葵花籽、动物肝脏和脑髓等。
微信公众号:妙手健康;微信号:Drmiaoshou(长按可复制)
糖尿病必须吃的控糖“黄金蛋白”!稳血糖、护血管,比吃肉还管用
在我们的饮食宝库中,有一种被称为"黄金蛋白"的存在,它就像是血糖的"温柔守护者",静静地为糖友们筑起一道健康屏障。这种神奇的黄金蛋白,就是我们常见的大豆蛋白及其制品。
糖尿病,这个听起来严肃的名词,其实就像是身体内部的一场"能量管理危机"。
当我们的胰岛素——这位负责把糖分送入细胞的"快递员"——罢工或效率低下时,血液中的糖分就会像春节期间的快递一样,堆积如山,无人认领。这时,血糖值就会不断飙升,对血管和各个器官造成无声的伤害。
李教授接诊了一位58岁的王先生,他是一位退休厨师,平日饮食以肉食为主,蔬果摄入较少。近半年来,王先生感觉口渴频繁,尿量增多,体重却不断下降。体检发现空腹血糖达到11.2mmol/L,被诊断为2型糖尿病。
李教授建议他调整饮食结构,每日加入适量豆制品替代部分肉类,三个月后复查,王先生的血糖明显改善,空腹血糖降至7.1mmol/L,身体状况也大为好转。
为什么大豆蛋白能成为糖友的"黄金伙伴"?这要从其独特的营养结构说起。大豆蛋白是植物蛋白中的"贵族",它的氨基酸组成接近动物蛋白,但却不含胆固醇,脂肪含量也较低。
大豆中含有丰富的异黄酮和多种生物活性物质,这些物质就像是身体内的"智能调节器",能够有效提高胰岛素敏感性,帮助细胞更好地吸收和利用血糖。
北宋文豪苏东坡在贬谪黄州期间,因生活困苦,常以豆腐为食,却意外发现自己的"心头郁气"减轻了许多。
现代医学研究表明,豆制品确实有助于稳定情绪和缓解压力,而情绪稳定对控制血糖至关重要。这不禁让人感叹,古人的经验智慧与现代科学有着惊人的契合。
不同地区的糖尿病发病率存在明显差异。传统饮食以豆制品为主的亚洲地区,如日本冲绳,其居民不仅长寿率高,糖尿病发病率也比西方国家低。
在临床实践中,我发现许多糖友有一个常见误区:认为控糖就是不吃主食。殊不知,合理的蛋白质摄入才是控糖的关键。
大豆蛋白具有低升糖指数的特点,意味着它被消化吸收后不会导致血糖快速上升,反而能产生持久的饱腹感,减少不必要的进食。
相比动物蛋白,大豆蛋白还有一个无可比拟的优势——它能保护血管健康。糖尿病患者的血管就像是长期在糖分浸泡下的"糖葫芦",变得脆弱而易损。
大豆中的卵磷脂和植物甾醇能有效清除血管壁上的"垃圾堆积",减少动脉粥样硬化的风险,为血管提供天然的"清洁服务"。
清代名医王孟英在《随息居饮食谱》中记载:"豆腐性平味甘,清热润燥,化痰消胀。"这与现代医学观点不谋而合。
研究表明,每日摄入25-30克大豆蛋白,可降低心血管疾病风险约30%,这对于心血管并发症高发的糖尿病患者来说,无疑是一剂良方。
怎样才能巧妙地将大豆蛋白融入日常饮食呢?豆腐、豆浆、腐竹、豆干、豆皮等传统豆制品都是不错的选择。
更妙的是,这些食品制作简便,价格亲民,适合各个年龄段的人群。早晨一杯温热的豆浆,午餐一份清炒豆苗,晚餐一盘麻婆豆腐,就能轻松满足每日大豆蛋白的需求。
大豆蛋白的功效不仅限于控糖。它还能调节雌激素水平,减轻更年期症状;促进肠道蠕动,预防便秘;增强免疫力,提高抗病能力。
再好的食材也要适量食用。由于大豆中含有一定的植酸和胰蛋白酶抑制剂,过量摄入可能影响矿物质的吸收。
建议每日大豆蛋白摄入量控制在30-50克左右,相当于一块手掌大小的豆腐或一杯豆浆。
老饕们常说"豆腐脑如雪,豆腐干似玉",形容豆制品的质感之美。
而在健康层面,大豆蛋白则是糖友们的"生命之玉",它不声不响,却能为血糖管理添上温柔而有力的一笔。
春秋时期,孔子曾说:"食不厌精,脍不厌细。
"在当今快节奏的生活中,我们或许无法做到精细饮食,但选择健康的食材,让大豆蛋白成为餐桌上的常客,无疑是对自己健康的负责和尊重。
以上内容仅供参考,如有身体不适,请咨询专业医生。喜欢的朋友可以关注一下,每天分享健康小知识,做您的线上专属医师。
参考文献:
1. 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2020年版).中华糖尿病杂志,2021,13(4):315-409.
2. 中国营养学会.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22).人民卫生出版社,2022.
3. 杨月欣,王光亚,潘兴昌.大豆蛋白对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及血脂代谢的影响.中华临床营养杂志,2023,31(2):78-83.
鸡蛋,是糖尿病的“催化器”?研究结果公布,早知早受益
导语:糖尿病是一组由于多种病因所带来的慢性代谢性疾病,以慢性高血糖为特征,是一种常见、多发疾病。
我国传统医学当中也有提到过糖尿病这种疾病,从中医的角度上来讲,糖尿病属于消渴症的范围,早就在公元前二世纪时《黄帝内经》中就有关于“消渴”症的论述。
在最近几十年以来,随着我们国家经济水平的不断发展,人口老龄化以及肥胖率的不断上升,我国糖尿病患者的患病率也在出现一个快速增长的趋势,现如今我国已经俨然成为了糖尿病大国。
随着糖尿病发病率的不断升高,随之而来的是人们对于糖尿病这种疾病也多了很多的困惑。
01
糖尿病前期的6种预警症状,不要大意
- 体重快速下降
- 身体疲惫、总是乏力
- 手脚发麻
- 总是觉得很饿,吃的很多
- 皮肤干燥瘙痒
- 口渴多尿多饮
02
这4类人属于糖尿病高危人群,一定要定期去医院做好筛查工作
直系亲属当中有糖尿病患者
当同胞兄弟姐妹或者是父母当中有一位是糖尿病患者,是其患病风险一般是普通人的三倍。
若是父母均为二型糖尿病患者,那么他的患病风险可达一般人群的6倍左右。
年龄在40岁以上的人群
人到中年胰岛素受体也会开始老化,会容易带来胰岛素抵抗问题,有相关数据显示,年龄每增加10岁,糖尿病的患病率就会增加58%左右。
饮食不当
比如平时在饮食方面喜欢重油重盐,偏好饮料,甜食等。
主食吃的比菜还多,以面包、米饭、馒头等精细面食为主,从来都不吃杂粮。
拥有这些不当饮食习惯的人,患糖尿病的风险会比普通人高很多。
超重肥胖者
体重指数(BMI)≥24kg/m2属于是超重,BMI≥28kg/m2属于肥胖。
除此之外,腰围男性≥90cm、女性≥85cm的人群都需要注意预防糖尿病。
肥胖者一般胰岛素素体不敏感,胰腺负担比较重,也会更容易出现糖尿病的问题。
03
鸡蛋,是糖尿病的“催化器”?研究结果公布,早知早受益
德国的一名食品营养学家,曾经在德国健康杂志上面发表了一篇论文,在这篇论文当中表明身体每天坚持吃一个鸡蛋会容易导致糖尿病的发病风险,增加51.27%左右。
这篇论文一经发布,导致很多德国人对此进行了一定的讨论,在不久之后,此篇论文也流传到了我们国家对我们国家的居民所认知。
之后人们就不太敢吃鸡蛋了,最后展开了强力的书院和讨论西施,仔细观察这篇文章当中的数据,我也能够发现,数据并不足以能够准确表明吃鸡蛋就一定会诱发糖尿病出现。
这主要是因为这名德国科学家在进行调查研究室刚刚只研究了阶段,对于糖尿病的影响却忘记了其他潜在因素的影响,特别是这位科学家在调查人群时,把年龄控制在了52岁左右。
这位科学家调查的人群年龄一般都是中老年阶段,其实中老年阶段出现糖尿病的概率是很高的,以这个年龄段来进行相关研究,所得出来的结果也并不能够特别准确。
并且通过医生的实验表明,对于糖尿病患者而言,适当的吃鸡蛋是非常好的,因为鸡蛋当中含有丰富的蛋白质,能够给身体增强免疫力和抵抗力,也可以帮助调节胰岛功能,有助于帮助人们稳定控制血糖。
而且鸡蛋当中含有丰富的卵磷脂,这种物质可以帮助保护血管有助于促进心脑血管,健康,所以对于糖尿病患者而言,平时适当吃鸡蛋是非常好的,并不会损伤身体,而对于健康人群而言,鸡蛋也并不是糖尿病的催化剂,平时放心吃不会给身体健康带来危害。
04
生活中的这2种东西,是天然的“降糖药”,平时不妨常吃
洋葱
洋葱当中富含丰富的钙元素,微量元素硒能够帮助修复胰岛细胞,还可以维持胰岛素的正常分泌,这对糖尿病患者而言有着非常大的益处。
除此之外,洋葱当中还含有和降血糖药甲苯磺丁脲相似的有机物,并且可以生成有益尿作用的皮苦素,可以帮助降低血糖水平。
苦荞
苦荞当中含有丰富的黄酮类物质,能够帮助降低毛细血管脆性带来改善微循环的效果,可以帮助辅助改善血糖升高的问题。
结语:对糖尿病患者来说,糖尿病健康教育是决定糖尿病管理成败的一个关键因素,每一位糖尿病患者都需要接受全面的糖尿病教育,充分认识糖尿病并且掌握自我管理技能,这样才可以更有效的降低血糖水平,远离糖尿病并发症,拥抱健康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