妊娠糖尿病 二胎(妊娠糖尿病二次怀孕发病率高吗)
妊娠糖尿病是什么?昆明准妈妈们快来科普
准妈妈的妊娠糖尿病是什么?妊娠糖尿病对孕妇有什么危害?该如何应对妊娠糖尿病?9月16日上午10点,在云南瑞奇德医院举行了一场准妈妈如何应对妊娠糖尿病为主题的讲座。
“怀孕后身体会有许多变化,通常在妊娠24周后胰岛素抵抗开始增加,血糖就会升高。”云南瑞奇德医院妇产科主治医生施媛蔚在现场为大家科普。
哪些准妈妈患妊娠糖尿病的几率高?
施媛蔚介绍,随着生二孩的家庭增加,年龄大于30岁的产妇越来越多,她们需要特别注意,此外,孕妇要关注自己的肥胖问题,有糖耐异常、多囊卵巢和糖尿病史的孕妇也不能掉以轻心。
“如果之前在妊娠分娩时曾出现了死胎、流产、胎儿畸形的,在本次妊娠时要更加注意。”每次检查时都应该注意胎儿是否大于孕周标准、羊水过多,反复外阴阴道霉菌感染等情况。
妊娠糖尿病对妈妈们有什么危害?
据了解,准妈妈患上妊娠糖尿病的话,流产率高达15~30%,此外还会造成妊娠高血压或子娴前期、糖尿病酮症酸中毒、胎盘早剥、感染,泌尿和肾脏功能问题等多种疾病。
“羊水过多也很危险,我们知道羊水栓塞是很麻烦的情况,所以需要认真对待。”对于生二孩的准妈妈而言,如果第一次怀孕时患上了妊娠糖尿病,那么再次妊娠时发生妊娠糖尿病的几率会很高。
妊娠糖尿病对胎儿有什么影响?
妊娠糖尿病不仅对准妈妈们的身体有影响,还会对孩子不好。
妊娠糖尿病会容易造成巨大胎儿,胎儿生长也会受限,流产和早产、胎儿畸形和胎死腹中的几率都会增加。
准爸爸荀先生
准爸爸:多学习是对孩子负责
坐在第一排的荀先生是在场最认真的准爸爸,他把讲座的每一页内容都拍照发给妻子。“她上班,我就来了,以前没有了解过妊娠糖尿病,我觉得很有必要了解一下。”荀先生和妻子即将迎来他们的第一个宝宝,他特别上心,在对比了几家医院后选择了云南瑞奇德医院。
“公立医院就是排队,其他有几家私立的太贵了,没必要,这家呢,就什么都很合适。”荀先生经过家人的推荐选择了这里,这也是他第一次来听讲座。“我们没经验,以后肯定要来听,他们微信群也会解答,这是对孩子负责。”他说。
在讲座中,胡女士聚精会神的听着,她怀孕已经34周了,这次她特意来听关于妊娠糖尿病的讲座。“我生女儿的时候9个月时还是有妊娠糖尿病,现在二胎还是比较关注。”胡女士平时不太会在意一些孕期可能发生的病情,总是在检查后才开始关注。
“我觉得这个讲座挺好的,也是提醒我们注意。”在她看来大部分三甲医院的患者很多,检查身体总是要排队,非常耽误时间,“我们就住在附近,预约了就能来,医生资质也有保证,省时省力挺好的。”32岁的她觉得怀孕不需要太焦虑,多了解自己的身体状况,相信科学。(记者 关喜如意)
怀上二胎却患上糖尿病,我该放弃吗?
会不会对胎儿有影响?
我该放弃妊娠吗?可以自然生产吗?
母乳喂养对孩子会不会有伤害?
……
这是很多妊娠糖尿病患者,得知自己患病后想到最多的问题,接下来我们就来一一解答。
首先,我们得确认你是否是真正的妊娠糖尿病
妊娠期糖尿病是指怀孕以后出现的糖代谢紊乱,而孕前糖尿病是指没怀孕的时候就已经患上了糖尿病,包括1型糖尿病和2型糖尿病。二者的发病时间不同,血糖升高程度和对胎儿的影响也不同。
患了妊娠期糖尿病对孩子有没有影响,需不需要考虑终止妊娠?
妊娠期糖尿病主要发生在妊娠中后期,这时血糖增高主要导致胎儿在子宫里过度生长发育,尽早诊断、尽早进行饮食和运动管理,大概90%的妊娠期糖尿病孕妇的血糖可以控制住,对胎儿的影响也会减少,肯定是可以继续妊娠的。
孕期血糖升高最主要的危害有哪些?
一般来说,孕前糖尿病血糖升高的程度相对严重一些,尤其是没有控制好血糖就怀孕的妈妈们,这类胎儿会因为孕妇严重高血糖可能导致畸形、流产等。
另外,孕妈妈如果已经有糖尿病肾病、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等并发症,妊娠期容易出现高血压、子痫前期等疾病,血糖控制得不满意还容易发生酮症酸中毒等。所以在怀孕前一定要尽可能的把血糖控制好。
但对于妊娠期糖尿病的孕妇,因为她们在怀孕前没有糖尿病,怀孕早期血糖通常也正常,血糖增高主要发生在妊娠中晚期,所以主要会导致胎儿妊娠中晚期过度发育,胰岛素过度分泌,这些孩子出生时体重过大,将来肥胖和患糖尿病的几率也会增加。
但孕妈妈们也不用太担心,一旦被确诊为妊娠期糖尿病,只要很好地控制血糖,使血糖值接近正常孕妇,胎儿受损的风险会明显减少的。
如何在控制血糖的情况下确保胎儿营养呢?
不管是妊娠期糖尿病还是孕前糖尿病,只要是孕期血糖升高,孕妇就要注意饮食的管理。饮食的管理要根据妊娠的不同阶段(早孕期、中孕期、晚孕期)、从事的职业和孕妇的胖瘦等因素来制订每天需要的热量,再由专业的营养师根据热量制订合理的食谱。
总的来说,糖尿病孕妇在孕早期需要的热量跟非孕期妇女是基本相同的。但进入孕中晚期,由于胎儿生长发育的需要,在原有热量的基础上每天要增加200千卡。全天总能量分配如下:碳水化合物要占到总热量的55%,蛋白质占20%左右,脂肪25%左右,这是比较合理的分配比例。
这里有个问题,碳水化合物主要来自于米饭,而米饭是升血糖的一个重要因素。怎么解决呢?这个问题曾经困扰着许多孕妈妈和医护人员,还困扰着国家水稻专家江祺祥教授。糖尿病患者与日俱增却吃不饱米饭,江祺祥教授及其研发团队历时多年终于在2009年研发出糖尿病人宜食大米泽糖米,这种米能被血糖高的人充分吸引,补充身体能量需求,却不用担心血糖升高问题。
妊娠糖尿病可以自然生产吗?有什么危害呢?
妊娠期糖尿病的孕妇在选择分娩方式上跟普通孕妇没有什么区别。多数孕妇血糖升高不是很明显,通过饮食已经把血糖控制达标,绝大多数应该选择自然分娩。除非血糖没有控制好,超声提示胎儿发育过大(一般体重在4000克以上),可以适当放宽剖腹产的指征,选择剖腹产。
妊娠期糖尿病的妈妈生完孩子后可以自己哺乳吗?
这一点我们求证了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妇产科主任杨慧霞教授,杨慧霞教授说:不管哪种类型的糖尿病,我们都鼓励母乳喂养。很多研究证明,虽然母亲有糖尿病,但坚持进行母乳喂养,可以减少后代发生糖尿病或者肥胖的风险,母乳是婴儿的最佳食品。
欢迎关注微信公众号:糖族部落,听说关注它的糖友都越来越健康开心了!
二胎妈妈,请别忽视妊娠糖尿病!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药剂科
徐文筠
随着我国二胎政策正式放开,高龄产妇逐渐增多,同时受传统生活习惯及饮食方式的影响,比如妊娠期“补”很多高热量高脂肪的食物,加上孕期运动量较怀孕前下降,越来越多的孕妇都面临着妊娠期高血糖的风险。据统计,全球有超过1.99亿女性糖尿病患者,而我国妊娠期糖尿病患病率约12-18%。
什么是妊娠期糖尿病?
妊娠期糖尿病指怀孕前没有糖尿病,怀孕期间由于激素水平变化,发生糖代谢异常,导致血糖增高。通常以怀孕24周后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为诊断标准,服糖前及服糖后一小时、两小时的血糖中任何一次检测结果达到或超过正常值,就可以诊断为妊娠期糖尿病。
通过合理治疗并在饮食、运动方面加以注意,大部分的妊娠期糖尿病都能得到良好的控制,将糖尿病对母婴的不良影响降到最低。妊娠期结束后,绝大多数糖代谢会恢复正常。
妊娠期糖尿病有什么危害?
对孕妇的影响:并发妊娠期高血压;易发感染;严重者可发生酮症酸中毒;产后可能长期患有糖尿病。
对胎儿的影响:流产、早产、致畸风险增加,同时高血糖易使胎儿生长为巨大儿,增加分娩时难产的可能。
对新生儿的影响:增加窒息发生率;低血糖;黄疸;未来患肥胖或糖尿病风险增高。
得了妊娠期糖尿病该怎么办?
按时产检,监测血糖
孕期需注意按时产检,可学会使用血糖仪监测血糖,及时记录血糖值,了解血糖的变化;同时也建议监测各种并发症,例如子痫、羊水过多、感染等的发生。如果出现血糖超标,就要采取相应的饮食、运动干预。
控制饮食,适度运动
应少量多餐、定时定量进餐。优先选择低血糖指数食物,可多选用富含膳食纤维的杂粮以及新鲜蔬菜、水果等;适当限制饱和脂肪酸含量高的食物,如动物脂肪、全脂奶制品等;尽量避免食用蔗糖等精制糖。
运动可降低妊娠期基础胰岛素抵抗,建议用餐半小时后可选择低至中等强度的有氧运动,例如步行、游泳等,可由短时间逐步延长至不少于30分钟。
合理用药,控制血糖
进行饮食和运动干预后,如果空腹血糖及餐后2 h血糖仍然异常,推荐及时应用胰岛素控制血糖。胰岛素是目前最安全、最常用的妊娠期糖尿病孕妇用药,可根据血糖不同情况选择合适自己使用的胰岛素类型。
餐后血糖升高的孕妇,可在进餐时或餐前30 min注射超短效或短效人胰岛素;
空腹血糖高的孕妇可选择中效胰岛素睡前注射;
睡前注射中效胰岛素后空腹血糖已经达标但晚餐前血糖控制不佳者,可选择早餐前和睡前2次注射,或者睡前注射长效胰岛素;
如有必要,可选择中效胰岛素和超短效或短效胰岛素联合治疗,即三餐前注射短效胰岛素,睡前注射中效胰岛素。
胰岛素使用要点:①初始使用应从小剂量开始逐渐调整,每次调整后观察两三天判断疗效,直至达到血糖控制目标;②每天计划应用的胰岛素总量应合理分配到三餐前使用,早餐前最多,中餐前最少,晚餐前用量居中;③注意胰岛素治疗期间清晨或空腹的高血糖现象,及时调整中效胰岛素用量;④妊娠中、晚期对胰岛素需要量不同,应根据个体血糖监测结果,不断调整胰岛素用量。
胰岛素用量较大或孕妇不愿选用胰岛素注射用药时,可在知情同意的情况下选用口服降糖药,口服降糖药使用方便,价格较便宜,已不断有研究证实部分口服降糖药可用于妊娠期糖尿病。
格列本脲是目前临床应用最广泛的治疗妊娠期糖尿病的口服降糖药,其与胰岛素相比治疗效果相似,并且极少通过胎盘屏障,对胎儿影响较小;但用药后发生子痫前期和新生儿黄疸的风险升高,并且少部分孕妇出现恶心、头痛及低血糖反应。
二甲双胍应用在妊娠早期对胎儿无致畸性,但由于该药可以透过胎盘屏障,在妊娠中晚期时使用对胎儿的安全性还有待研究。
阿卡波糖在妊娠期使用对孕妇和胎儿的安全性目前研究较少,尚有待证实。
在我国,口服降糖药应用在妊娠期糖尿病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尚缺乏相关研究,但应用这些口服降糖药的潜在风险远远小于未服药造成的妊娠期高血糖对胎儿的危害,因此在知情同意的基础上,部分妊娠期糖尿病孕妇可谨慎选用口服降糖药。
产后还需要注意血糖吗?
妊娠糖尿病孕妇产后糖代谢多数能恢复正常,但未来患2型糖尿病的可能增加,患病率比正常人群要高几倍。分娩后如果血糖不佳,应尽快在医生指导下将血糖调整到理想或正常范围;如果分娩后血糖正常,则应在产后6周到医院做口服糖耐量试验,重新评估糖代谢情况,并且至少每3年应进行1次糖耐量检查。
对新生儿的血糖监测也需加强。分娩后应对新生儿持续监测血糖,同时监测是否有红细胞、黄疸增多、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等情况。
提示
妊娠期糖尿病高危因素:孕妇年龄超过30岁;孕前体重超过60kg;妊娠体重增长过多;有糖尿病家族史;有吸烟史;妊高症或有既往不良妊娠史等。
中国放开二胎后,很多超过30岁的女性加入到妊娠大军中来,涉及到这些高危因素的准妈妈们,在计划妊娠前一定要做好血糖相关的监测与咨询,既是为了孩子的健康,也不要因为妊娠引发自己的糖尿病提前到来。
■ 中国医药工业信息中心采编
(上海医药集团特别支持)
本文版权属于上海药讯,配图来自网络,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