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性糖尿病(阴性糖尿病什么意思)
糖尿病会慢慢毁掉肾脏!若有这5种早期症状,及早干预还能逆转
很多糖尿病患者最终都不是死于超高的血糖,而是死于糖尿病引发的其他器官病变。
如心脏病、肾脏疾病等等。
其中,糖尿病性肾病是高血糖引起的一种微血管并发症。该病不仅会加重高血糖,控制不好还会演变成尿毒症,造成糖友死亡。
不过,好在该病变进程较缓,积极预防、及时治疗完全可以避免悲剧的发生。
以下5种症状,是肾脏受损的早期信号,若出现,务必及早干预,还来得及。
糖尿病是怎么把肾脏毁掉的?
在了解5种早期症状之前,我们先了解糖尿病是如何伤害肾脏的。
这是一个从量变到质变的过程:
(1)量变:出现了蛋白尿
我们的肾脏像一台清除代谢废物、毒物的过滤机器。
当体内血糖浓度过高时,出于自我保护的目的,身体会刺激肾脏,让其过滤更多的血液,好让一部分血糖随着尿液排出体外。
不过,这就像是让一个滤水器超强度工作,过滤效果会慢慢变差,像蛋白质这样的有用物质也漏出到尿液中,形成蛋白尿。
(2)质变:肾功能开始下降
肾脏过滤速度变慢,直接导致大量血糖堆积在肾脏血管中,造成血管损伤,肾功能下降。临床上,如果肾小球的滤过率小于60,基本可以判断为肾功能下降。
这5个症状,提醒你务必要开始关注肾脏健康
(1)腰酸、腰痛
在糖尿病肾病的早期,肾脏血流量增加,负担过重,患者会出现腰酸、腰疼的感觉。
(2)出现尿蛋白或尿液中泡沫增多
肾小球的过滤功能出现障碍,有蛋白质漏出到尿液中,形成蛋白尿。
而尿蛋白增多时,尿液表面张力改变,常会漂浮一层细小泡沫,且不易消失。
也就是我们常说的泡沫尿。
(3)下肢、眼睑水肿
肾功能受损,身体里的水、钠无法排出,只好积聚在身体内。
如下肢、眼睑等部位,就容易出现浮肿。
(4)皮肤瘙痒
肾功能下降后,体内堆积的尿素、肝酐等代谢物只好堆积在体表,刺激皮肤,产生瘙痒感。
(5)血压升高
肾功能受损会导致血压升高,而血压升高会进一步损伤肾功能,二者互为因果。
这5件事做好,肾脏健康不恶化
(1)控制血糖
控制血糖可以减轻肾脏压力,延缓微量白蛋白尿的出现。
空腹血糖应该控制在4.4~7.0mmol/L之间,餐后两小时血糖在6.0~10.0mmol/L之间,糖化血红蛋白在7.0%以内。
(2)挑选安全的降糖药
瑞格列奈、那格列奈、阿卡波糖以及胰岛素都比较安全,可以放心使用。
已经出现蛋白尿的糖友,只要肾小球的滤过率大于45,也是可以使用二甲双胍的。
(3)把血压控制在130/80毫米汞柱以内
血压高的糖友降压药首选普利类或沙坦类。
这两种药都是针对血管紧张素发挥作用的,能降尿蛋白、延缓肾损害。
(4)避免高蛋白饮食
高蛋白饮食会加重肾脏代谢负担。适量补充建议以好消化的白肉为主。
(5)定期检查微量蛋白尿
2型糖友在确诊后要立即筛查是否出现肾脏病变,1型糖尿病患者一般在确诊5年后筛查。筛查频率为1年1次。筛查内容包括尿常规、微量白蛋白尿和血肌酐。
当尿蛋白呈阴性时,再测尿微量白蛋白。尿微量白蛋白比尿蛋白更敏感,如果尿微量白蛋白>20微克/分钟,说明已经出现了早期糖尿病肾病,应及时就医治疗。
版权声明:图文无关,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糖尿病逆转的标准来了,持久缓解就是治愈,看看你治愈了吗?
“医生,我最近听说糖尿病可以逆转?”
“糖尿病的逆转,就是说病情已经完全好了吗?”
“医生,我是糖尿病患者,我已经有两年多不吃降糖药了。”
“现在的空腹血糖值,基本上能够稳定6.5mmol/L左右,这算是逆转吗?”
这是58岁的糖尿病患者刘阿姨,近日来医院来做复查时,向我咨询的问题。
说到糖尿病的逆转,从字面上的意思就不难理解。简单讲,也可以说是好转。这对于糖尿病患者来说,可是个极大的好消息,给绝大多数糖尿病患者,带来了“不需要再长期服用药物”的希望。
那所谓糖尿病逆转,要达到一个什么样的标准呢?像患者刘阿姨,算不算是已经逆转呢?在回答这些问题前,先让我们先来看看,到底什么是糖尿病的逆转?
什么是糖尿病逆转?目前来看,临床上并没有明确定义,糖尿病逆转。但是多数专家医生认为,糖尿病的逆转,就是指在,通过严格的控制饮食,以及适量的运动锻炼。使患者在不需要服用降糖药物,也没有使用胰岛素的情况下,仍然能够将血糖维持在正常范围的状态。
我们也可以理解为,病情并没有以通常的方式持续发展,反而是向相反的方向发生转变.
例如,一般糖尿病的病情发展特点是:刚开始的糖尿病患者,可能只存在血糖轻微偏高的情况,仅需要使用少量的降糖药物,就能达到降低血糖的效果;但往往可能会随病情发展,逐渐需要增加药量,才能将血糖控制在理想状态;甚至到最后会发展为,需要联合用药,才能达到降低血糖的目的。进而即使是联合用药,也不能平稳的控制血糖水平,逐渐会出现一系列的糖尿病相关并发症。
而糖尿病逆转病例的病情发展却是:刚开始血糖偏高,只通过健康的饮食结构和适量的运动,减少体重,从而就能使血糖长期维持在正常水平。
也就是说,高血糖病人,如果可以将血糖长期控制在正常范围内,那么就能说,糖尿病缓解.逆转和治愈。
根据糖尿病逆转保持的时间,可分为三个逆转标准:
完全缓解,即是指:不用任何药物的情况下,空腹测量的血糖小于5.6mmol/L,糖化血红蛋白小于5.7%,维持时间至少在一年以上;
部分缓解,即是指:不用任何药物的情况下,空腹测量的血糖值在5.6mmol/L-6.9mmol/L之间,而糖化血红蛋白小于6.5%,时间也至少要在一年以上;
持久缓解就是“治愈”,即是指:在完全缓解的基础上,维持时间长达5年以上。
具体在评判逆转结果时,除了血糖值外,还应在不使用任何药物的前提下,需两次糖化血红蛋白值均小于6.5%,且两次的检测时间间隔至少要在六个月以上。
中山大学附属医院的李延兵教授,通过十九年的临床研究认为,糖尿病患者,在通过糖尿病强化治疗后,可以实现糖尿病的逆转。
但是需要强调的是,实现糖尿病逆转的这部分人群,仍然不能被称为正常人,还是糖尿病人。糖尿病的逆转,不能代表血糖值就已经永久性恢复为正常。还需要坚持饮食控制,保持运动锻炼。并且,需要定期监测血糖、糖化血红蛋白,以及胰岛功能等各项指标。
听到糖尿病可以逆转的消息,想必所有糖尿病患者都想尝试看看,毕竟无论是谁,都不愿意长期服用降糖药.是不是所有的糖尿病患者都能够实现逆转呢?
根据临床数据统计,多数能实现逆转的糖尿病患者,都有一个相同的特征,那就是体重超标。
糖尿病肥胖人群,在发现患有糖尿病的初期,通过药物,饮食控制,以及适量运动等相互配合,强化治疗一段时间后,体重可在3-6个月内,明显减重,一般可达10%以上.随之,血糖值也有很大可能恢复正常.即使不使用药物,也可以维持在正常范围内。
相关文献指出,实现逆转的糖尿病患者,需满足以下条件:
1.与糖尿病相关的一些抗体,呈阴性。
2.体重指数大于25。
3.C肽值:空腹大于1.1纳克/毫升;餐后大于2.5纳克/毫升。
4.糖尿病患病时长小于5年。
如何才能达到逆转?尽早用胰岛素强化治疗
对于长期血糖得不到控制的2型糖尿病患者来说,可能会导致胰岛功能出现一定的损坏.所以建议要尽早使用胰岛素治疗.且胰岛素是较为安全的降糖药物.
建议糖尿病患者可以选择,对胰岛功能影响较小的降糖药物,如双胍类药物等.尽量避免选择降糖药物中,促胰岛素分泌剂.比如,格列奈类药物等。
饮食
高血糖患者在饮食上,除了低盐,低脂,以及低糖外,对碳水化合物的摄入量也应当严格控制.进食大量碳水化合物,不仅直接导致血糖值升高,而且过高的血糖值也会对胰岛造成一定的损害.形成恶性循环。
规律
生活上各方面,都应保持规律.饮食上要定时,定点,定量.才更能保证血糖的稳定.并且,作息上也要保持规律,每日按时入睡。
加强运动
运动可以直接消耗糖尿病患者的部分能量,可以降低超重,以及肥胖症的发生几率.帮助糖尿病患者进一步对血糖水平的控制。
根据文中糖尿病逆转标准,患者朋友可自行对照,看看你治愈了吗?
五种方法“逆转”糖尿病
对糖友来说,减药甚至停药一直是遥不可及的美好愿望。不过,最近出台的首部《2型糖尿病缓解中国专家共识》(简称《共识》)指出,只要糖友满足一定条件,就可以在较长时间内不吃药也能有效控糖,实现糖尿病缓解。心动了吗?来听听专家的解读。
达到标准后仍要定期复查
“所谓缓解,过去的提法是‘逆转’。”河南科技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内分泌科主任李雪峰说,指的是在不服用降糖药物的情况下,血糖仍处于达标或正常状态,“糖友可以像健康人群一样生活”。
具体来说,糖尿病缓解指的是糖友在停用降糖药物至少3个月后,糖化血红蛋白水平仍维持在6.5%以内。但这里的缓解既不是治愈,也不是完全逆转,可以理解为一种长期缓解的状态。部分糖友仍可能出现血糖再次升高或波动,需重新服用药物。糖尿病缓解的糖友仍要每3个月或6个月复查糖化血红蛋白,还要定期进行糖尿病并发症的检查。
想实现缓解要满足4个条件
李雪峰介绍,《共识》指出,可通过以下方法评估是否满足2型糖尿病缓解的基本条件。1.无自身免疫反应:在糖尿病自身抗体检测中,谷氨酸脱羧酶抗体及其他胰岛相关抗体阴性;2.超重或肥胖:即“胖糖人”,体重指数(BMI)≥25或男性腰围超过90厘米、女性腰围超过85厘米;3.胰岛β细胞功能尚可:空腹状态下C肽水平≥1.1、餐后2小时C肽水平≥2.5;4.病程短:糖尿病病程在5年以内。
“‘胖糖人’比‘瘦糖人’更有希望实现缓解。”李雪峰说,肥胖型糖友和瘦型糖友的致病原因不同,前者多为胰岛素抵抗,后者多为自身胰岛素分泌不足,肥胖型糖友减轻体重就能满足其中一个重要条件。
5种方法有助于实现缓解
《共识》指出,可以通过强化生活方式干预、减重药物干预、非胰岛素类降糖药物干预、胰岛素干预、代谢手术干预等方法,实现2型糖尿病缓解。
李雪峰表示,《共识》将强化生活方式干预作为2型糖尿病缓解的基本方案,包括饮食营养和运动两个方面,糖友可选择低碳水化合物饮食、生酮饮食等方法,并定期评估效果、及时调整。同时,《共识》还推荐使用经评估和国内相关权威部门认可的辅助控糖食品或功能食品,如减重食品、半代餐食品、阶段性代餐包等,有助于减重和缓解2型糖尿病。运动则是控制体重的手段之一,《共识》建议每周进行不少于150分钟的中等强度有氧运动。同时,每周应进行不少于两次的抗阻运动。
在减重药物方面,对于体重指数≥27的2型糖友,《共识》推荐短暂应用(12周至24周)奥利司他,作为辅助方法。
此外,对于糖化血红蛋白不达标且强化生活方式干预措施未有效落实的2型糖友,《共识》推荐短期(8周至12周)辅助应用具有显著改善体重的非胰岛素药物联合治疗,如胰高血糖素样肽-1受体激动剂及其联合方案。对于糖化血红蛋白≥10%,空腹血糖≥11.1毫摩尔/升的2型糖友,短期(2周)辅助应用胰岛素强化治疗。对于体重指数≥32.5的2型糖友,如药物等治疗措施不能显著改善体重和代谢紊乱,可考虑采用代谢手术缓解2型糖尿病。
找记者、求报道、求帮助,各大应用市场下载“齐鲁壹点”APP或搜索微信小程序“壹点情报站”,全省600多位主流媒体记者在线等你来报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