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健康网

二型糖尿病严重的(二型糖尿病严重吗能活多久)

寻医问药谈健康 0
文章目录:

2型糖尿病并发症多 危害比艾滋病更严重

今天是世界艾滋病日,相信大家只要一想到艾滋病,就不禁让人心生畏惧,这种病不但容易传染,而且目前根本没有药物可以治疗,简直就是不死的癌症。相反,2型糖尿病被许多人认为是常见病,这种血糖引起的疾病很多见。甚至有人认为人老了就很难避免。但是你知道吗?如果按照并发症来说,2型糖尿病的严重性要比艾滋病严重的多。下面就为大家科普一下。

这听起来可能会让人觉得很震撼,然而他说事实可以证明:2型糖尿病的预后比艾滋病的要严重很多。接着彭伯顿医生分析说,现在英国很少有患者死于艾滋病。事实上,艾滋病患者和HIV检测呈阴性人群的寿命相差无几。

艾滋病患者只要按时吃药,日常生活不会有什么大问题。然而,2型糖尿病的患者情况就不一样了,2型糖尿病的患者中风的概率是非2型糖尿病人群的2倍;同时,他们患心脏病的概率也要高出4倍。并且,20%-30%的病人会得肾病,需要定期做透析。他还补充到糖尿病容易导致眼睛失明,脚部溃烂,甚至截肢。

现在已经研制出能有效地治疗艾滋病的办法——高效抗逆转录病毒疗法,它能预防未经过治疗的艾滋病患者死于机会性感染。有很多人认为2型糖尿病只需接受简单治疗即可,事实并非如此。彭伯顿医生解释说,2型糖尿病是一种慢性病,这就意味着病人通常都需要输胰岛素,而且健康状况会变很差。

最近的数据显示,多亏高效抗逆转录病毒疗法,艾滋病已经不再影响患者的寿命长短。然而,2型糖尿病却能剥夺患者10年的寿命。

2、2型糖尿病是多基因遗传控制的病。简单地说就是,家里人患有2型糖尿病的,则自身日后也患有该病的几率比没有家族病史的人的概率要高;但是,该病是否发作,很容易受到外界环境影响。我们无法决定自己的出生,但是可以决定生活方式,例如健康的饮食、良好的运动习惯与规律的作息等等。不但可以远离该慢性病,还能保持美好的体态,何乐而不为呢。

约35%的发病率,超半数的2型糖尿病患者正被这个疾病威胁!

糖尿病肾病作为糖尿病最主要的

微血管并发症之一

也是糖尿病患者中

最为常见的肾脏疾病

在我国的糖尿病患者中

90%都是2型糖尿病患者

而临床研究发现

大约半数2型糖尿病患者具有

一定程度的肾脏疾病

什么是糖尿病肾病

糖尿病引起的肾脏病是糖尿病并发症之一。

在糖尿病病友中,糖尿病肾病的发生率约为34.7%。

而一旦发生糖尿病肾病,就有可能发生尿毒症。

糖尿病肾病发展进程较为缓慢。

早期为微量蛋白尿,随后发展为持续性蛋白尿,但此时患者多无明显症状,部分患者可表现为尿中泡沫多。

随着肾脏损害进一步加重,将逐渐出现肾功能损害(血肌酐、尿素氮等指标升高)、肾性高血压、水肿等症状。

最后病情进展至晚期,出现严重肾功能衰竭、尿毒症,需要血液透析或肾移植治疗,是糖尿病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

糖尿病肾病早期症状

糖尿病肾病早期具体有哪些症状呢?

1

泡沫尿

正常新鲜尿液为清澈透明、淡黄色的,这是因为尿液的表面张力很低,较少形成泡沫。

而尿中糖分、蛋白的增加,会使得液体表面张力升高,尿液张力升高,从而出现泡沫尿。

糖友们一旦排出经久不散的泡沫尿,应尽快到医院检查尿常规,排除泌尿系感染后做尿微量白蛋白检查。

2

水肿

当发生糖尿病肾病时,由于通过双肾的血流较少,肾脏缺血、缺氧,使肾素增加,导致肾小管对水和钠的吸收增加,使组织间隙的水增加,从而引起水肿。

随着病情的发展,由于尿中蛋白增加,导致血中的蛋白减少,也会引起浮肿。

3

血压不易控制

当糖尿病病友出现高血压或在口服多种降压药后血压还不容易控制时,要警惕糖尿病肾病。

因为并发肾病时,由于水钠潴留及一些激素的分泌,会引起血压升高。

血压高不容小觑,血压控制不好,也会进一步加重肾脏的损害。

糖尿病肾病需要控制血糖吗

血糖是引起糖尿病肾脏病变的根本原因。

糖尿病肾病早期,严格控制血糖,不仅可使增高的肾小球滤过率恢复至正常,而且还可使轻度增高的微量白蛋白尿逆转至正常范围,阻止部分早期肾病进展为糖尿病肾病。

即使在临床蛋白尿期和肾功能不全期,严格的血糖控制也有利于减慢肾功能恶化的速度。

因此,积极地血糖控制是防止糖尿病肾病发生和发展至关重要的措施。

糖尿病肾病患者的血糖控制应遵循个体化。

一般糖化血红蛋白≦7%,中老年患者可适当放宽,标准建议为7%-9%。

需要强调的是:糖尿病肾病患者的糖化血红蛋白值可能不准确,因为慢性肾病患者的红细胞寿命缩短,糖化血红蛋白可能会被低估。

需要做哪些检查

要想预防或早期治疗糖尿病肾脏病变,一定要定期检查,发现异常及时就医。

糖尿病患者一旦确诊,每年都要进行筛查,检查项目如下:

病程大于5年的1型糖尿病以及所有初诊的2型糖尿病患者要每年一次筛查尿白蛋白/肌酐比值(UCAR)。

所有成年糖尿病患者不管UCAR如何,每年需要至少检查一次血清肌酐,并用血肌酐估算GFR(肾小球滤过率)。

如发现UCAR异常,需要在3-6个月内再重复检查2次,如果3次中UCAR有2次升高,排除其他干扰因素,便可做出诊断。

更多的糖尿病科普、线下讲座活动

尽在糖友家

这些肉类,糖尿病人务必避而远之!

糖尿病人的噩梦(糖尿病足)的预防

那些日常小习惯却是控糖大忌!

♥戳以上链接直接浏览♥

本文来源:糖尿病之友、健康时报

编辑:江瑾然 图片来源:123RF

夜班值多了,真的会增加患病风险……2型糖尿病

过去一年,你值了多少个夜班?

想不起来了没关系

摸一摸脑袋

头发会给你最诚实的答案

头冷并不是唯一的副作用,夜班值多了,可能真的会有病……2型糖尿病。

一项用心良苦的队列研究

Zhilei Shan 等人进行了一项前瞻性队列研究,其立题堪称用心良苦:评估“夜班轮替工作”和“生活方式因素”的持续时间与2型糖尿病风险之间的关联,并这项研究结果发表在了《英国医学杂志(BMJ)》上。

“不健康的生活方式”的定义包括:吸烟,每天中高强度的活动时长低于30分钟,健康饮食指数评分排名在五分之三以下,以及 BMI25及以上。

夜班轮替工作和不健康的生活方式与2型糖尿病风险的关联:美国两大女护士研究队列

(图源:BMJ 网站截图)

这项研究的数据,基于护士健康研究(NHS 1988~2012,NHS II 1991~2013)共纳入143410名护士,并在基线排除了2型糖尿病,冠心病或癌症等疾病。

换句话说,众多护士们一开始入组的时候,都还是活泼健康的小可爱。

这样一来,就可以更好地观察这几十年的夜班生涯,到底对她们做了什么。

研究人员对“夜班轮替”给出了明确定义:除了日常工作外,每月至少值3个夜班。

当然了,这项夜班标准对于我们来说,简直就是小菜一碟,完全不在话下,甚至能够超额发挥完成。(说着感到一阵心酸)

研究结果表明:在长达22~24年的随访期间,共 10915 名护士发生2型糖尿病。

和没有夜班轮替经历、无不良健康生活方式的护士相比:

每增加5年的夜班轮替工作,患2型糖尿病的风险增加1.31(95%CI 1.19~1.44);

每增加1个不良生活方式,患2型糖尿病的风险增加 2.30(95%CI 1.88~2.83)。

夜班轮替工作对 2 型糖尿病的风险

(图源:文献截图)

对于同时有“夜班轮替工作”和“不健康生活方式”的护士,发生2型糖尿病的风险增加2.83(95%CI 2.15~3.73),二者具有显著的叠加作用(P<0.001)。

其中,夜班轮替工作对叠加作用的影响占比为 17.1%,不健康生活方式影响占 71.2%,二者共同作用的影响占 11.3%。

不健康生活方式、夜班轮替工作

对2型糖尿病风险的影响(图源:文献截图)

最后,得出结论:夜班轮替和不健康的生活方式,都会增加2型糖尿病风险,而且两者具有风险叠加作用。

不过,研究结论同时表明:相对夜班而言,不健康的生活方式对2型糖尿病风险增加,带来的影响可能更大。

所以,对医务人员的建议是:还是通过坚持健康的生活方式,来预防2型糖尿病吧。健康的生活方式包括不抽烟,每天保证中高强度的活动时长大于半小时,健康饮食。这样的预防效果可能更加靠谱。

毕竟,夜班这种东西,这辈子都不可能不值的

什么情况?街头出现"撸串喝酒人才培训基地"……

江苏一干部公示“13岁参加工作”回应:入杂技团乐队

“要办贷款吗”?接到这种电话的正确姿势是……

不值夜班,不可能的~

版权声明:如涉及版权问题,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