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健康网

糖尿病腿浮肿(糖尿病腿浮肿吃什么药)

河南都市频道 0
文章目录:

女子患糖尿病双腿肿成大象腿

【女子患糖尿病双腿肿成大象腿】女子患糖尿病双腿因并发症肿胀溃烂 7月2日(发布)天津。触目惊心!女子患有糖尿病,双腿因严重并发症,已肿胀变形如“大象腿”,皮肤更是出现溃烂,痛苦不堪。医生提醒:糖尿病不可怕 ,可怕的是并发症!

六旬糖友双下肢肿成“大象腿”,医生将淋巴管“改道”连接静脉成功消肿

极目新闻记者 廖仕祺

通讯员 刘姗姗

六旬“糖友”双下肢水肿多年,近一个月来肿胀严重成“大象腿”,检查发现竟是双下肢淋巴管回流障碍。武汉市中心医院糖尿病足专病中心的内分泌科、创伤外科专家协作,在40倍显微镜下巧妙地将0.2毫米的淋巴管“改道”,与相邻的细小静脉连接起来,重建淋巴回流通路,帮助患者摆脱了“大象腿”的困扰。

创伤外科专家团队为患者实施手术(武汉市中心医院供图)

张女士(化姓)今年60岁,因患有小儿麻痹症,无法正常站立行走。10年前,她无明显诱因出现双下肢水肿,长期服用利尿消肿的药物进行治疗,但水肿并没有明显改善。两年前,她又查出糖尿病,通过口服降糖药控制血糖。前段时间,她的双下肢水肿明显加重,肿得像“大象腿”一样,伴有口干、多饮、多尿、四肢麻木乏力等症状,为求进一步诊治,家人带她来到武汉市中心医院糖尿病足专病中心就诊。

经过一系列检查,明确患者为双下肢淋巴水肿,淋巴回流障碍,同时合并有糖尿病。为从根本上改善淋巴水肿的问题,经过内分泌科、创伤外科等多学科会诊讨论后,决定为患者实施了淋巴管—静脉吻合术,为淋巴回流开通“新路”。

术中,创伤外科副主任医师郭清皓团队在40倍显微镜下小心解剖分离,游离细如发丝的淋巴管和临近的细小静脉。由于淋巴管壁薄如蝉翼,稍有不慎就容易损伤,如此精细的手术操作犹如在发丝上“绣花”。经过4个小时的精细操作,专家团队成功将多根直径0.2毫米的淋巴管与相邻的细小静脉精细吻合,重新建立淋巴回流通路,让淋巴液得以进入静脉回流。术后,经过专业的淋巴引流疗法和康复运动,张女士原本肿胀发硬的下肢皮肤逐渐变软,淋巴水肿明显减退,已顺利出院。

专家介绍,淋巴水肿是由于淋巴液回流障碍引起的局部水肿,可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原发性淋巴水肿通常为淋巴管发育异常所致,此类患者较少。继发性淋巴水肿通常是因为感染、损伤、手术、恶性肿瘤、放疗、丝虫病等原因造成的淋巴管阻塞。

该院糖尿病足专病中心、内分泌科王中京主任介绍,糖尿病人出现下肢水肿除了少数原因外,大多与糖尿病的各种慢性并发症有关,如糖尿病肾病、糖尿病神经病变和血管病变等。因此,当糖尿病患者出现下肢水肿时,除了积极治疗糖尿病外,还需寻找下肢水肿的原因,以便对症治疗。

专家提醒,淋巴水肿是呈进行性进展,患者会出现肢体麻木、肿胀疼痛,皮肤增厚,肢体变粗形成“象皮肿”。如果没有得到及时治疗,还可继发感染,从而导致皮肤出现破溃的现象。一旦肢体出现紧绷感、长时间肿胀等应及时就医,进行专业的筛查和治疗。

更多资讯请扫码加入极目新闻内分泌健康群。

(来源:极目新闻)

更多精彩资讯请在应用市场下载“极目新闻”客户端,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欢迎提供新闻线索,一经采纳即付报酬。24小时报料热线027-86777777。

糖尿病人一旦出现浮肿,先别急!只要不是这一种情况,问题不大

糖尿病患者常出现身体浮肿的情况,这背后往往有多种原因。有些糖尿病患者近期饮食中盐分摄入过多,同时又缺乏适当的运动,导致水液代谢紊乱,就容易出现浮肿。类似这种情况不用过于紧张,只要控制盐分摄入,适度增加运动,浮肿一般会逐渐消退。

但要注意一种情况,就是因为脾肾阳气亏虚所导致的浮肿。脾肾是人体水液代谢的重要脏器,糖尿病患病时间长了呀,就会损耗脾肾之气,阳气不足则无力推动水液运化,水湿停聚于体内,就会引发浮肿症状。主要表现为从下肢开始逐渐蔓延至全身,用手按一下,会凹陷下去,而且不容易恢复。这种情况,就需要中医介入治疗了。

在治疗方面,应该以温阳化气为主。像附子、干姜这类温热类的药物,能大补阳气,黄芪可以增强脾胃之气,补充人体元气,杜仲、菟丝子能补肾阳,共同起到温阳散寒的作用。同时配合白术、茯苓等健脾利湿之药,增强脾的运化功能,让水湿有出路。

我曾诊治过一位糖尿病浮肿患者,他患病多年,浮肿症状明显,下肢尤其严重,走路都感觉沉重。还伴有畏寒、四肢发冷、小便量少等症状。他的舌淡胖,苔白腻,脉沉迟。辨证为脾肾阳虚,水湿内停。

治疗时,先用大剂量的附子、干姜、黄芪等药,温补肾脾之阳,促进阳气恢复。再加入泽泻、猪苓等利水消肿之品,加快水湿排出体外。经过一段时间的治疗后,患者浮肿明显减轻,畏寒肢冷等症状也有所改善,小便量增多,病情逐渐稳定下来。

所以,对于糖尿病浮肿患者,要仔细辨别原因,针对脾肾阳气亏虚等原因进行温阳化气、健脾利湿治疗,可以缓解浮肿症状,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