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 脚溃烂(糖尿病脚溃烂不截肢能活多久)
如何加速糖尿病足溃疡愈合?
1、控制好血糖水平 这是防治糖足的前提。
2、重视血管病变 糖尿病患者易合并血管狭窄、闭塞,导致下肢缺血加重,使足部溃疡更难愈合。 因此,血管狭窄患者最重要的是重建下肢血运,缓解患者缺血性疼痛,减少糖足创面愈合时间,降低截肢率。
3、重视合并症的治疗 比如心脑血管疾病会严重影响糖足伤口愈合。
4、重视营养问题 不少糖足患者还存在蛋白丢失和营养物质缺乏的情况,这一点很容易被忽视。慢性伤口愈合依赖于患者的营养状况,改善营养可增强机体的抗感染能力和修复能力,加速溃疡愈合。
在临床实践中,营养干预被证实可有效控制糖尿病,对糖足患者更加重要。局部涂抹维生素A,口服维生素B9、维生素D、维生素E和镁补充治疗,可促进糖足溃疡伤口愈合。
需要提醒的是,糖足是需要综合治疗的疾病,并不是单一补充营养就能解决问题,临床工作中对糖足的治疗策略主要是结合开通血管、控制创面感染、改善全身情况及营养状况,在此基础上补充必要的维生素,可促进创面愈合,改善预后。
糖足患者需到正规医院进行全面评估,并在专科医师指导下科学防治。 (来源:北京清华长庚医院)
来源: 北京12320在聆听
糖尿病患者为何容易“烂脚”?一文说清背后真相
在糖尿病众多并发症中,糖尿病足(俗称“烂脚”)令人闻之色变。它不仅会带来难以忍受的疼痛,严重时甚至面临截肢风险,极大影响患者生活质量。那么,究竟为什么糖尿病会导致烂脚呢?这背后涉及到复杂的生理机制和多种危险因素,让我们一探究竟。
一、高血糖
侵蚀足部健康的“隐形杀手”
持续的高血糖状态是糖尿病烂脚的根源。长期血糖超标,就像给足部的血管和神经裹上一层“糖衣”。一方面,高血糖会损伤足部微小血管的内皮细胞,导致血管壁增厚、管腔狭窄,甚至堵塞。这使得足部的血液供应大幅减少,就像干涸的土地得不到灌溉,足部组织因缺乏氧气和营养物质而逐渐失去活力,修复能力也随之下降 。
另一方面,神经在高血糖的“攻击”下也会“受伤”。感觉神经受损后,患者对足部的温度、压力、疼痛等感觉变得迟钝或丧失。(文章来自微信公众号:全科医生张新宝)例如,脚上不小心被烫出泡、扎了刺,患者可能毫无察觉,无法及时处理伤口,进而导致伤口感染、溃烂;运动神经受损会使足部肌肉萎缩,骨骼变形,导致足部受力不均,某些部位长期受压,容易形成溃疡;自主神经病变则会影响足部汗腺分泌,使皮肤干燥、皲裂,皮肤屏障功能被破坏,细菌更易入侵,增加感染风险。
二、感染
加速足部溃烂的“帮凶”
由于糖尿病患者免疫力下降,足部一旦出现微小伤口,就极易引发感染。而感染又会反过来加重组织损伤,形成恶性循环。当细菌在伤口处繁殖,会释放毒素,进一步破坏周围组织,导致炎症扩散。如果感染得不到及时控制,炎症会向深部组织蔓延,累及肌肉、肌腱、骨骼,引发骨髓炎等严重疾病。
常见的致病菌包括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等,这些细菌在足部温暖潮湿的环境中快速生长。而且,糖尿病患者的白细胞功能也会因高血糖而受到抑制,杀菌能力下降,使得感染更难控制,伤口愈合更加困难,最终一步步发展为难以愈合的“烂脚”。
三、足部结构改变与外在因素
溃烂的“催化剂”
糖尿病引起的神经和肌肉病变,会导致足部骨骼和关节发生畸形,如夏科氏关节病,表现为足部关节肿胀、变形。这种结构改变会使足部的受力分布异常,某些部位承受过大压力,容易形成老茧、鸡眼,这些部位的皮肤更易破损,进而诱发溃疡。
此外,外在因素也不可忽视。不合适的鞋袜是导致足部损伤的常见原因,过紧的鞋子会压迫足部血管和神经,摩擦皮肤,而不合脚的袜子可能会在足部形成褶皱,反复摩擦造成损伤。另外,足部护理不当,如剪趾甲过深、使用尖锐工具去除老茧,都可能导致皮肤破损,为细菌入侵打开“大门” 。
四、如何预防糖尿病烂脚?
1.严格控制血糖:通过合理饮食、规律运动、规范用药,将血糖、血压、血脂等指标控制在理想范围,从根源上减少对血管和神经的损害。
2.加强足部护理:每天用温水(不超过37℃)洗脚,轻轻擦干,特别是脚趾间;使用无刺激性的护肤品保持皮肤湿润;定期检查足部,包括脚底、脚趾缝,发现伤口、水泡等异常及时处理;选择合适的鞋袜,鞋子要宽松、透气、合脚,袜子以棉质、柔软、透气为宜。
3.适度运动:适度的运动有助于改善足部血液循环,如散步、踮脚尖等,但要避免长时间行走或剧烈运动造成足部损伤。
4.定期筛查:糖尿病患者应定期到医院进行足部检查,包括神经功能、血管状况评估等,早发现、早干预,将糖尿病足扼杀在萌芽状态。
糖尿病烂脚并非不可避免,只要了解其发病机制,积极做好预防和日常护理,就能有效降低患病风险。每一位糖尿病患者都应重视足部健康,守护好自己的“足下安全”。
糖尿病足溃烂不愈,中医一方,内服加外治,治好烂脚丫!
糖尿病足,作为糖尿病的严重并发症之一,常常给患者带来极大的身心痛苦,甚至威胁到患者的生命安全。
近年来,中医治疗在糖尿病足的治疗中展现出了独特的优势,通过内服外治相结合的方式,为患者提供了更为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案;接下来,通过一则门诊案例来和大家分析一下中医是如何治疗糖尿病足的!
门诊案例:
之前有位患者,67岁,2型糖尿病史12年,近期发现左脚大拇趾出现溃疡,伴有剧烈疼痛,严重影响行走。在西医院进行常规治疗后,溃疡面不但未见好转,反而有恶化趋势,便经人介绍来找我就诊。
刻诊:患者面色晦暗,舌质淡红,苔薄白,脉细弱;查看患处,溃疡深可见骨,周围皮肤红肿发热,有黄色脓液渗出,伴有腐臭味,为气阴两虚,湿热毒蕴之象。
根据患者情况,为其制定了"内服与外治结合"的治疗方案:
内服以益气养阴、清热解毒、活血化瘀为主,开具生脉养荣汤合五味消毒饮加减:黄芪、党参、麦冬、金银花、连翘、蒲公英、当归、赤芍。
外治采用中药熏洗与局部换药相结合;每日用温开水冲泡金银花、蒲公英等药物进行熏洗,再以生理盐水清洗溃疡面,去除坏死组织,外敷具有清热解毒、生肌敛疮作用的中药药膏。
效果如何?
经过一个月的治疗,患者的糖尿病足症状得到显著改善:溃疡面逐渐愈合,红肿消退,脓液分泌减少,异味消失;疼痛明显缓解,行走自如;全身症状也有好转,面色转红润,精神改善。
为何有如此疗效?
患者面色晦暗,舌质淡红,苔薄白,脉细弱;溃疡深重,局部红肿发热,有脓液腐臭,这是气阴两虚,湿热毒蕴之象。因此治疗应以益气养阴、清热解毒、活血化瘀为主。
方中黄芪、党参益气培本,麦冬养阴生津;金银花、连翘、蒲公英清热解毒;当归、赤芍活血化瘀。通过内服调理与外用治疗相结合,不仅改善了局部症状,还促进了整体康复!
需要注意的是,中医治疗糖尿病足注重辨证施治,因人而异,必须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从而达到标本兼治的效果,切勿擅自服药,以免伤及身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