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 胆囊(糖尿病 胆囊炎)
科普|糖尿病病友的胆囊更爱长石头?
近日,发表于《医学年鉴》期刊的一项研究指出,糖尿病患者中胆囊结石的患病率高达30.2%,远高于正常成年人。研究分析显示可以通过患者年龄、体重指数、病程、总胆固醇、甘油三酯、糖尿病肾病和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来预测胆囊结石。
临床上,2型糖尿病伴发胆囊结石的患者并不少见。如果血糖控制不理想,更容易并发胆囊坏疽、胆管炎及胰腺炎等疾病。另外,血糖控制不好的糖友接受胆囊结石手术可能会有感染等风险,有时甚至危及生命。
因此,早期识别和预防胆囊结石是关键。研究发现,以下几种情况的糖友要警惕胆囊结石:
年龄大和病程长
随着年龄增长,胆汁中的胆固醇含量增加,胆汁酸代谢酶活性降低,导致胆汁酸合成减少,使得老年人患胆囊结石的风险越高。研究显示,60 岁以上的糖友患胆囊结石的风险是60岁以下患者的4倍以上。
体重指数高
肥胖糖友通常容易合并胰岛素抵抗,会影响肝脏中的胆固醇合成,诱发高胆固醇血症,增加胆囊结石风险。
血脂异常
2型糖尿病患者常常伴随血脂异常,尤其是总胆固醇和甘油三酯水平较高。过高的胆固醇可能会沉积在胆汁中,形成胆固醇结晶核,导致胆囊收缩能力受损,胆囊内胆汁滞留,促使结石形成。
合并神经病变
胆囊收缩受神经调控,糖友合并自主神经病变时,胆囊的收缩受到影响,胆汁排泄缓慢,加速结石的形成。
控制血糖是预防胆囊结石的重要措施,建议糖友遵循医生的治疗方案,保持稳定的血糖水平。
饮食上,减少高脂、高胆固醇的食物摄入,多吃新鲜蔬果等富含纤维的食物,脂肪、蛋白质、碳水化合物等营养素摄入要均衡。
糖友要保持适度的体力活动,有助促进胆囊排空,降低结石形成的风险。
最后,定期做好包括胆囊超声检查在内的体检。若已患有胆囊结石,应在医生指导下进行合理的药物治疗或手术干预。
文章 内分泌代谢科 赵文惠 金丽霞
排版 宣传中心 南子钰
微信订阅号
医院资讯 科普信息
挂号小程序
操作简单 方便快捷
微信服务号
就医服务 便民信息
官方APP
功能丰富 特色服务
酸甜可口的它,还能治胃炎胆囊炎
乌梅临床应用甚广,细研本品,可敛肺止咳涩肠止泻,又有生津止渴的作用。近年来,用乌梅治疗胃炎、胆囊炎、糖尿病及过敏性疾病等,均收到了满意的疗效。
胃阴虚,肝气犯胃
初诊:
患者,女,42岁。患者3个月前曾感冒发热,病后形瘦乏力,食欲不佳,西医诊断为消化功能障碍,也曾服中药补中益气汤、六君子汤之类,效果不明显。刻下症:面色少华,胃中时有灼热,食欲不振,头昏乏力,大便量少不爽,小便短;舌质红,少苔,脉弦细无力。辨证属气阴两虚,胃阴不足,肝木承土,运化失常;治以益气养胃,柔肝助运。方药:党参12克、生黄芪15克、乌梅10克、生麦芽12克、枸杞子12克、鸡内金12克、石斛9克、黄连5克、神曲9克。水煎服,5剂,每日1剂。
二诊:
服药后精神好转,饮食增加,食后胃中无灼热感,药已见效。前方加麦冬12克、白豆蔻6克,再进5剂,诸症悉平。
按:
本案立方用药,妙在方内加入乌梅一药。乌梅味酸性平,入肝、脾、肺、大肠经,有收敛生津止渴、安蛔止痛之功。近年来,笔者常用乌梅配合益气和胃、养阴生津、理气止痛药治疗消化功能不良,取得了很好的疗效。纵观历代医家,对乌梅之用评价甚高,清代的叶天士善用乌梅治胃阴虚、肝郁脾虚之症。他认为:“凡醒胃、养胃及治胃病,必先制肝”。“治胃应重视养胃”,“乌梅味酸,且禀木气最全,花于冬而实于夏,得少阳生气而成”。故此可见,制肝、柔肝、养胃生津,乌梅均可称之为良药。本案例患病已久,消化功能障碍,方虽用参芪及消导之品,更妙在用乌梅味酸,以图酸甘化阴,共济养胃、调和中焦、柔肝助运,故效甚捷。
肝胆湿热
初诊:
患者,女,54岁。患者诉其患慢性胆囊炎3年,近来常有发作,治以疏肝理气,可有小效,但总未能彻底好。患者常感右上腹隐隐钝痛,口干喜饮,大便数日一解,小便黄。观其舌红苔黄腻,脉弦而滑。综观脉证,实属湿热夹滞,壅结肝胆;治以清化湿热,利胆通腑。方药:茵陈20克、乌梅9克、生大黄9克(后下)、木香6克、佛手9克、鸡内金10克、川楝子9克、元胡10克、山楂10克、甘草5克。水煎服,3剂,每日1剂。
二诊:
服药后病情稍安,仍上腹痛不休,思之再三,方内酌加乌梅10克,水煎服,5剂,每日1剂。药后腑气得通,小便转清,右上腹已解,嘱其以上方继服10剂,病未再复发。
按:
近代医学研究,乌梅有收缩胆囊作用,可促进胆汁分泌,故本案二诊加乌梅一味,则取其利胆止痛作用,故获效。
文/山西省平遥县中医院名中医工作室
王金亮
图/源自网络
以上为《健康报》原创作品,如若转载须获得本报授权。点击下方“阅读原文”自助获取转载授权。
糖尿病患者得了胆囊结石,该怎么办?
糖尿病和胆囊结石都是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疾病。随着我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生活方式的改变,这两种疾病的发病率正在逐年增加。研究显示糖尿病患者合并胆囊结石的概率比非糖尿病患者要高得多,糖尿病病人终生患胆囊结石的概率约为80%,其危害往往比单纯胆囊结石患者更为严重。
糖尿病患者自主神经功能紊乱、肠道激素改变及微血管、神经病变等,致使胆囊收缩功能减弱,引起胆汁排空迟延、胆汁淤积,更易导致结石形成,损害胆囊功能。加之糖尿病患者所处的高糖环境有利于细菌生长,容易发生感染。胆囊内结石与胆囊壁因胆囊收缩而相互摩擦,易形成急性炎症与胆囊梗阻。在未急性发作时,理性的选择手术治疗,远远较急性发作期手术更安全,费用更节省。
胆囊结石的危害
1.疼痛。因为胆囊结石嵌顿在胆囊颈部,也就是胆囊的开口,胆囊排出不通畅,导致胆囊内压力增高,胆囊强烈收缩而诱发胆绞痛。
2.继发性胆总管结石。胆囊内小结石可通过胆囊颈管部排入胆总管,胆总管结石可诱发胆源性胰腺炎、急性梗阻性化脓性胆管炎,会严重威胁患者生命健康。
3.急性胆囊炎。胆囊结石可引起胆囊炎,严重可导致胆囊坏死、穿孔。
4.胆囊癌变。胆囊结石和炎症的长期刺激可诱发胆囊癌。
哪些胆囊结石需要做手术
1.有症状的:胆囊结石、慢性胆囊炎、胆囊息肉、胆囊隆起性病变(如胆囊腺瘤);反复出现右上腹疼痛,甚至恶心、呕吐、发热等症状,影响生活和工作质量,应该选择胆囊切除。
2.充满型胆囊结石、胆囊壁钙化、瓷化胆囊等。尤其是充满型的胆囊结石的患者,结石也容易嵌顿于胆囊颈部,导致胆汁的排空受限,甚至出现胆囊化脓和穿孔。
3.胆囊息肉直径>8mm,尤其年龄>50者;如胆囊息肉基底部比较宽,复查逐渐增大,也建议早期将胆囊切除。
4.胆囊息肉在定期复查时,短期内快速增大或形态变化者。
5.急性胆囊炎保守治疗缓解后1个月以上,建议择期积极手术。
胆囊结石的手术方法有哪些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 俗称“打洞”切除胆囊,此手术国内已开展35年。随着腹腔镜微创技术的发展和普及,手术安全性越来越高,已成为胆囊切除术的金标准。此手术只需要在腹部打3个约0.5-1cm的孔,便可以把胆囊连同胆囊内结石取出,手术切口小、恢复快。这是目前胆囊结石主要的治疗方法,国内外各大指南均推荐该手术方式。
保胆取石术 包括微创保胆取石和开腹保胆取石,此手术需严格筛选患者,在胆囊功能较好、胆囊炎症不重、结石不多的情况下可以考虑只把结石取出来,不切除胆囊。该手术的优点是保留了胆囊,但术后可能出现腹腔感染、胆汁瘘等并发症。因为没有切除胆囊,所以慢性胆囊炎的症状会一直存在,同时术后胆囊结石高复发情况难以克服,后期又不得不二次行胆囊切除术。所以保胆取石手术一直无法适合广大胆囊结石病友。
总体来讲,对适合手术的胆囊结石患者,应积极面对、早期治疗。一旦急性发作,如慢性胆囊炎急性发作后,因胆囊炎症水肿会导致手术解剖困难、腹腔感染等,此时手术风险远远高于没有发作的时候。特别是糖尿病合并有胆囊结石的朋友,建议在胆囊结石未发作时积极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手术。此时医生有足够的时间调整血糖处于比较理想的状态,减少手术并发症的发生。
肝胆外科简介
肝胆外科成立于1991年,是江西省最早成立的肝胆外科之一。历经几代人的努力和近三十年的发展,现为医院重点建设学科。科室以一院两区为格局,抚河院区拥有核定床位15张,朝阳院区拥有核定床位15张,现有医生10人,其中副主任医师2人,中级职称5人,研究生以上学历8人;设有肝胆外科专家及普通门诊;拥有腹腔镜手术系统及电子胆道镜、钬激光、ERCP十二指肠镜、微波消融仪器等国内一流的微创诊疗设备。
1992省内最早开展腹腔镜胆囊切除手术。全省较早开展纤维胆道镜检查取石术、空肠间置胆管空肠吻合术 空肠并成形术、肝叶、段切除术治疗肝内胆管结石、肝胆管空肠盆式吻合手术;九十年代初全省最先开展经皮胆囊镜碎石、取石术,腹腔镜胆囊切除术、肝癌介入治疗、输入袢结扎袢式空肠胆肠吻合术;2002年腹腔镜免钛夹胆囊切除术;2003年肝动脉插管置泵介入化疗术(TACE);全省较早完成腹腔镜、胆道镜、十二指肠镜三镜联合手术,肝胆外科各级复杂手术,如肝门部胆管成形、胆肠吻合、肝叶切除、门静脉高压分流及断流术,胰十二指肠切除、胰腺外伤破裂修补、肝癌破裂大出血修补等危急重症手术。2004年开展了ERCP镜下所有诊疗操作,如十二指肠镜下乳头括约肌切开,胆总管取石、置管、支架植入等。2016年开展了肝脏肿瘤彩超或CT引导下、开腹直视下的微波消融手术。对肝胆系统疾病90%以上能行微创手术治疗。
2005年以来,随着我科腹腔镜技术的广泛开展,尤其近4年来,我科以“腹腔镜微创”及“介入手术”相结合,开展了多例“胆管癌”、“胰头癌”、“巨块型肝癌”、“肝脓肿”及“复杂胆囊结石”等的治疗,使众多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得到了“切口小”“疼痛轻”“恢复快”“出院早”“疗效佳”的就医体验。达到了江西省先进水平。科室多次举办了省级、市级继续教育学习班和远程继续教育学习班,我科共发表包括各种论文多篇。取得了良好的社会和经济效益。
成时保
肝胆外科负责人 副主任医师
南昌大学医学院、赣南医学院兼职副教授,江西省研究型医院外科学会肝胆专业委员会常委、江西省胰腺癌专业委员会常委、江西省康复医学会内镜外科分会副主任委员、江西省外科学会年委员、江西省外科学会肝癌专业委员会常委、江西省外科学会普外科腔镜委员会常委、江西省整合医学学会外科分会委员、南昌市医学会结石病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从事肝胆外科临床工作30余年。擅长肝胆外科常见病及多发病的诊治。2004年通过学习,熟练掌握了微创胆道外科腹腔镜、胆道镜、十二指肠镜“三镜”联合技术。系我省为数不多的一人能掌握三镜的肝胆外科微创技术专家。2013年通过在301医院肝胆外科学习,成功开展了肝癌所有肝叶及肝段的解剖性切除术及腹腔镜肝脏肿瘤切除术。同时胰腺肿瘤及胰腺外伤的手术治疗也取得了长足进步。尤其对胆漏、重症胆管炎、重症胰腺炎的治疗有丰富临床经验。近3年来,承担省级、市级科研项目4项,发表论文4篇,其中核心期刊2篇。长期承担南昌大学医学院、赣南医学院、江西中医药大学临床教学任务。同时积极举办省级、市级、院级继续教育学习班多次。
张浩
抚河肝胆外科 科副主任
副主任医师
1993年毕业于江西医学院(现南昌大学医学部),27年来一直从事肝胆外科专业工作,2007年聘用为副主任医师。2008年曾赴四川北川地区“抗震救灾”并获得表彰。2018年荣获首届中国医师节优秀医生奖。南昌市及医院先进工作者。江西省研究型医院学会肝胆外科分会肝胆胰肿瘤MDT学组第一届委员会委员。江西省保健学会肝胆胰外科学分会第一届委员会委员。江西省整合医学学会外科学分会第一届委员会委员肝胆胰外科学组委员。南昌市医学会结石病专业委员会第三届委员会委员。
擅长:腹腔镜微创、肝癌、胰腺癌、门脉高压脾亢上消化道出血、肝内外胆管结石等重大复杂手术。对于胆石症、肝癌、胰腺癌、胆管癌、重症胰腺炎等疾病的外科治疗有独到的见解。
来源:南昌市人民医院
通讯员:闵捷 喻磊 林刘飞
编辑:黄萌楣
审校:陈师睿
核发:戴利红
图片:本文部分图片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