铜中毒糖尿病(铜中毒糖尿病快速治疗)
急!10岁男孩患糖尿病6年,突然酮尿酸中毒!多亏热心的哥……
10日20时30分许,兰西县红光乡10岁男孩小轩由于糖尿病导致酮尿酸中毒,时常伴有呕吐,情况危急,急需来我市急救,热心的哥得知消息后帮忙引路,让患儿得到了及时救治,现患儿情况稳定。
据的哥李春辉介绍,
20时30分许,
他得到求助消息后,就和另外三位的哥吴晗、刘广波、曲红军分头行动,他去医院联系开通绿色通道,而另外三人则前往收费站给患儿车辆引路。
21时20分许,
3名的哥顺利接到患儿并将其送到了哈医大二院,简单处置后,根据患儿情况,医生建议家属前往市儿童医院继续治疗,四名的哥又带着患儿前往市儿童医院。
22时30分许,
患儿顺利转入市儿童医院,医护人员立即为其治疗。
患儿爷爷刘某告诉记者,孙子小轩今年10岁,4岁那年得上了糖尿病,现在已经有6年的病史了。这次发病特别突然,还特别严重,已经酮尿酸中毒,当时孙子就出现了昏迷、呕吐不止等症状,吐出一些绿水,他们当时就慌了,赶紧带着孙子来看病,怕路不熟耽误治疗这才向社会求助。
11日早晨,记者从家属处了解到,小轩经过医护人员的救治已经情况稳定,因为昨天着急给孩子看病也没来得及对帮忙的的哥进行感谢,谢谢他们!
记者 张大星
新闻110线索提供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铜元素影响糖尿病并发症的发生与发展
摘要:文题释义:
铜元素:元素符号Cu,是机体内一种微量金属元素,可从海产品、器官肉类、谷物和水等多种食物来源中摄取,由小肠吸收,转运至肝脏内代谢,然后通过血液运输至各组织器官。铜在机体内作为相应酶的催化剂和结构辅助因子发挥着必不可少的作用,参与氧化还原、能量生成、细胞代谢、信号转导等许多过程,在细胞凋亡、氧化应激、铜死亡等细胞死亡机制中都起到一定作用。
糖尿病并发症:随着糖尿病患者病程的延长以及血糖控制情况欠佳,机体组织或器官累积出现慢性进行性病变、功能减退及衰竭,统称为糖尿病系统性并发症,是糖尿病致死致残的主要原因。
背景:铜作为一种机体生长与发展所必需的微量元素,参与机体氧化还原、能量生成、信号转导及骨代谢等许多过程。在糖尿病患者体内铜稳态的失衡会导致氧化应激的升高和抗氧化机制受损,刺激炎症递质和炎症因子的生成,从而导致细胞毒性及机体受损。近年来,铜在糖尿病中发挥的作用备受关注,也有研究证实铜在糖尿病的病理进程中起着关键的调节作用。
目的:概述当前铜元素在糖尿病系统性并发症中作用的研究进展,为其今后的研究和治疗提供参考依据。
方法:由第一作者在PubMed、Web of Science、中国知网和万方数据库中检索建库至2024年5月有关铜元素在糖尿病系统性并发症中作用的文献,中文检索词为“铜,糖尿病,糖尿病并发症,糖尿病心肌病,糖尿病肾病,糖尿病视网膜病,糖尿病性骨质疏松,糖尿病牙周炎”;英文检索词为“copper,Cu,diabetes,diabetic complications,diabetic cardiomyopathy,diabetic nephropathy,diabetic retinopathy,diabetic osteoporosis,diabetic periodontitis”。筛选后纳入95篇文献进行综述。
结果与结论:①铜元素参与糖尿病并发症的发生发展过程,铜元素对机体的损伤多为干扰机体氧化还原水平而导致;②在糖尿病心肌病中,体循环中Cu2 增加而心肌细胞对铜离子摄取障碍,具有氧化还原活性的Cu2 以及铜蓝蛋白在心肌细胞外的积累诱导心肌细胞铜氧化应激,导致急性心功能损害;③在糖尿病肾病中,过量铜元素的毒性作用可导致肾小管上皮细胞的颗粒状变性和空泡变性,近端小管坏死,最终导致慢性或急性肾功能衰竭;④糖尿病患者体内过量的铜可以产生活性氧,直接或间接影响具有抗氧化功能的铜蛋白功能,从而损伤视网膜细胞;⑤在糖尿病性骨质疏松患者中,体内蓄积的铜元素诱导脂质过氧化,干扰骨代谢,铜主要通过抑制超氧化物歧化酶、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和碱性磷酸酶活性来影响成骨细胞的作用;⑥过量铜元素会促进炎症反应来加重牙周组织炎症变化。
https://orcid.org/0009-0007-3362-0352(罗云彩)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杂志出版内容重点:组织构建;骨细胞;软骨细胞;细胞培养;成纤维细胞;血管内皮细胞;骨质疏松;组织工程
关键词: 2型糖尿病, 糖尿病并发症, 铜元素, 糖尿病心肌病, 糖尿病肾病, 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 糖尿病性骨质疏松, 糖尿病牙周炎
引用本文:罗云彩, 孟茂花, 李 英, 王 欢, 陆 婧, 舒佳玉, 李文杰, 孙金熠, 董 强, . 铜元素影响糖尿病并发症的发生与发展[J].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2025, 29(17): 3641-3649.铜元素影响糖尿病并发症的发生与发展
注意!今天千万别买这种粽子
来源:杭州交通918
今天是端午节
粽子又登上餐桌了
不过提醒大家
购买粽子要留心
外观美观、叶绿个大不一定是安全的!
正常粽叶是发暗发黄的
粽子叶的采摘季节通常在每年的7-10月份,在当年端午节之后。也就是说,当年包粽子用的都是上一年产的粽子叶。
由于受地域、保存、运输等环节影响,迄今尚无办法保证粽子叶的颜色长期不变。
所以,正常粽叶的颜色就是发暗发黄的。
“返青”粽叶危害大
部分粽叶经营者为了能在市场竞争中谋得更大利益,采用化学手段——
在浸泡粽叶时加入工业硫酸铜和工业氯化铜,让已失去绿色的原色粽叶重新返青,这种粽叶被称为“返青粽叶”。其实,这是铜元素附着在粽叶上造成的。
铜的摄入量过大或者长期积累,会使大量铜元素积蓄于肝脏,引起铜中毒。一旦发病就有可能致癌、致畸,甚至危及生命。
如果分辨“返青”粽子?
原色粽叶包制的粽子煮熟后会散发出粽叶清香,而“返青”粽子煮熟后非但粽香味不浓,反而有淡淡的硫磺味。
购买小贴士:
购买粽子时应选暗黄色老粽子叶的粽子。
粽子绳应选用线绳,不要选择尼龙绳,尼龙绳会在蒸煮时产生有害物质。
在大型商店购买粽子,对于质量有一定的保障。
粽子怎么吃才健康?
粽子主要原料是糯米。糯米中含有维生素B1、维生素B2、烟酸和磷、铁等多种矿物质元素,是一种温和的滋补品。但由于其中所含淀粉为支链淀粉,在肠胃中难以消化水解,不容易被人体吸收。
因此,消化道功能不好的人,如患有消化性溃疡、胆囊炎和胆石症、胰腺炎的患者,不适宜吃粽子。
另外,糯米是高升糖指数食物,糖尿病患者也不宜多吃。
如何才能既放心品尝美食,又不会因为吃的不得法,产生健康问题?
上海市第十人民医院临床营养科公卫医师、营养师杨宁给出了几点小建议:
☞务必先加热后食用。粽子的主要成分是糯米,其吸水性和膨胀性小,难于消化。如果冷食粽子,很容易引起饱滞不消化。另外,食用冷粽子后血糖上升速度很快,很容易引起血糖升高。
☞合理搭配蔬菜、水果或茶水。可以搭配马兰头、山楂茶、绿茶等食物和粽子一起吃,这样可以加快粽子的消化和营养的吸收。
☞不可以将粽子当作早餐或夜宵食用。尽量在两餐之间适量食用粽子。晨间、睡前,胃肠蠕动要比白天慢得多。如果在这个时段食用粽子,更容易引起积滞,刺激胃酸分泌,出现消化道疾病。
☞凡吃控量。食用粽子切记适可而止莫贪嘴。即使是身强体健的人,每次吃粽子一个即可,每天食用不超过2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