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健康网

糖尿病图谱(糖尿病图案)

人民日报健康客户端 0
文章目录:

全国糖尿病地图来了!这些地区糖尿病高发,竟与当地人的吃有关!

中国糖尿病人数全球第一!

据国际糖尿病联盟最新数据,2017年全球约4.25亿成人患糖尿病,中国占1.14亿。意味着全世界超1/4的糖友来自中国!

而这1.14亿人口,又分布在祖国各地……

首先看看你的家乡,糖友多吗?

我国糖尿病患病率基本上呈“北高南低、东高西低”的分布特征。东北、西北地区,以及经济发达地区,糖友往往相对较多!

而大数据发现,一些省份的饮食喜好或与糖尿病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

这几种吃法,或与糖尿病有关!

中国工程院院士、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副院长宁光在2018年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CDS)第二十二次全国学术会议上,分享了自己带领团队利用大数据分析建立的“国人饮食行为图谱”,发现:

▼ 煎炸食品、烧烤食品倾向与糖尿病患病率、高血压患病率及BMI(体质指数)正相关;

▼ 甜食与糖尿病患病率正相关;

▼辣口味食品倾向于糖尿病患病率负相关。(这一条算是好事儿)

宁光院士

▍1. 东北、华北人:爱吃煎炸、烧烤食品

煎炸食品、烧烤食品倾向与糖尿病患病率、高血压患病率及BMI(体质指数)正相关。可以简单理解为爱吃煎炸、烧烤的人,患上糖尿病的风险更高。

而高纬度地区居民倾向于食用煎炸食品,尤其是冬季寒冷地区的居民喜欢煎炸食品,如东北和华北地区。

↓↓↓图中红色越深,表示越倾向于煎炸或烧烤口味。

▼ 喜欢吃煎炸口味:北京、天津、河北、辽宁,以及黑龙江、吉林、内蒙古、山西、陕西、山东等。

▼ 喜欢吃烧烤口味:黑龙江、吉林、辽宁、天津、北京、河北、海南等。

煎炸、烧烤食品往往油脂较多,一般植物性油脂经过长时间的加热后,其中一部分不饱和脂肪会变成饱和脂肪,不仅吃多了对血管不利,而且吃多了也容易发胖。而据世界卫生组织估计,肥胖者发生2型糖尿病的危险性是正常人的3倍,约50%的肥胖者将来会患上糖尿病,而80%的2型糖尿病患者在确诊时超重或肥胖。

而且很多人都喜欢半夜“撸串”,几个人围一桌吃点烧烤,喝点小酒,然而,夜宵过后直接睡眠,身体消耗热量少,就容易囤积脂肪。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佩雷尔曼医学院研究显示,与晚7点前吃晚餐相比,晚11点吃夜宵会让身体存储更多脂肪。

然而相反的是,美国研究者发现,坚持吃煮、炖、蒸食物,不食用烧烤、煎炸或烘烤食物,糖尿病前期人群的胰岛素抗性能得到显著改善。

▍2. 经济发达地区:爱吃甜食和烧烤

甜食与糖尿病患病率正相关。可以简单理解为贪吃甜食的人,患糖尿病的风险更高。

而据数据统计,烧烤食品和甜食在经济发达地区更受欢迎;夏事炎热地区的居民喜欢甜食,但是不喜欢辣食品。比如上海、江浙一带菜品相对偏甜。

糖可快速提供能量,但超量也相对易形成脂肪。研究表明,肥胖、龋齿甚至糖尿病人的增多确实与糖的经常超量摄入有正相关的影响。

果脯、甜点、肉铺、红烧菜品、糖果、果酱、果冻、蜜饯、雪糕、冰淇淋、含糖饮料……都是含糖大户。就拿甜饮料来说,其与糖尿病的相关报道并不少见。

过多的甜饮料是“棺材盖儿上的另一枚钉子”,虽然摄入过多糖分不会直接导致糖尿病,不过,它会让人长期处于高血糖状态,给我们的胰腺系统造成很大负担,哪天胰腺一旦累了,无法分泌胰岛素,就会诱发糖尿病。而且饮料里的高糖分还不耽误长肉,超重、肥胖都找上来了。

▍3. 西南西北地区:爱吃辣

辣口味食品倾向于糖尿病患病率负相关。可以简单理解为爱吃辣的人,倾向于糖尿病患病率低。

高海拔地区居民喜欢麻辣食品,但是不喜欢烧烤食品和甜食。一般喜辣地区多分布在西南及西北地区。

↓↓↓图中红色越深,表示越倾向于辣口味。西藏、湖南、青海、陕西、重庆、四川等都是比较喜辣的地区。

宁光院士在采访中强调“我不是让大家去吃辣,但从研究中来看,麻辣在一定程度上能够起到预防糖尿病的作用。”

小编猜测,也许与喜欢吃辣的地方,不太喜欢吃甜食和烧烤也有关系。

总之,一句话就是说,“适当吃辣,少油炸”!当然糖尿病不仅与吃有关,它更是一种生活病!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才能远离糖尿病!

糖尿病医生,这样预防它!

▍1. 一周必须有足够的运动

达到一定强度的运动对成年人预防糖尿病会有很大的帮助。如果要达到预防糖尿病的效果,一周最好达到150分钟的中等强度运动。

最好再每周增加两次阻力运动,即举哑铃、做拉力器运动等健身器械运动。只有配合这样的运动才能增加肌肉能量,真正做到预防糖尿病。

比如,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内分泌科副主任医师吴晞医生在平时都会佩戴智能运动手环,记录一下每天走的步数。

▍2. 定期关注腰围和体重

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内分泌科副主任医师吴晞医生认为,日常还要关注自己的腰围和体重,这能起到对糖尿病的预警作用。脂肪多分布在腰、腹等部位的肥胖者,这些人要格外当心糖尿病的造访。

可以关注一下自己的腰臀比,腰臀比是预测肥胖的一项指标,比值越小越健康。一般女性比例值在0.85以下,男性0.9以下,都属于健康范围。但当比值大于1时,罹患糖尿病的风险会明显增大。

▍3. 控制食物的总热量

预防糖尿病,控制每天的总热量是关键,还有要限制高糖食品、高油食品等垃圾食品。

中国人主食已经吃得过多了,要注重吃全谷物、豆类食品。多吃一些天然谷物,少吃一些加工食品。

北京朝阳医院西院内分泌科主任高珊说:“平时我在家里做饭时会在大米中加一些谷物,粥里加入芸豆等豆类,吃这些食物还是非常有营养的。我很在意自己的饮食,会严格控制每天的热量摄入。”

▍4. 学会控制自己的情绪

精神因素主要影响人体的内分泌、神经系统,所以,中医认为长期精神刺激可以导致气机郁结。

糖尿病是内分泌失调导致的代谢病,内分泌——免疫——神经网络系统发生了变化会导致胰腺功能损害,劳心劳神损坏了我们的神经、内分泌、免疫系统,也会引起代谢问题。


参考资料:

① 健康时报网《宁光院士:中国糖尿病患者增加有三大主因》

② 医学界内分泌频道《宁光院士发布国人代谢指数 可评估心血管发病概率》

③ 东方网《中国工程院院士宁光:糖尿病未来肯定能被完全治愈》

④ 健康时报网《国人摄糖量30年升5倍 你吃了多少“隐形糖”》

⑤ 健康时报网《内分泌医生这样防糖尿病》

全国糖尿病地图来了!这些地方因为同一个原因竟成了重灾区···

中国糖尿病人数全球第一!

据国际糖尿病联盟最新数据,2017年全球约4.25亿成人患糖尿病,中国占1.14亿。意味着全世界超1/4的糖友来自中国!

而这1.14亿人口,又分布在祖国各地……

首先看看你的家乡,糖友多吗?

我国糖尿病患病率基本上呈“北高南低、东高西低”的分布特征。东北、西北地区,以及经济发达地区,糖友往往相对较多!

而大数据发现,一些省份的饮食喜好或与糖尿病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

这几种吃法,或与糖尿病有关!

中国工程院院士、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副院长宁光在2018年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CDS)第二十二次全国学术会议上,分享了自己带领团队利用大数据分析建立的“国人饮食行为图谱”,发现:

▼ 煎炸食品、烧烤食品倾向与糖尿病患病率、高血压患病率及BMI(体质指数)正相关;

▼ 甜食与糖尿病患病率正相关;

▼辣口味食品倾向于糖尿病患病率负相关。(这一条算是好事儿)

宁光院士

1. 东北、华北人:爱吃煎炸、烧烤食品

煎炸食品、烧烤食品倾向与糖尿病患病率、高血压患病率及BMI(体质指数)正相关。可以简单理解为爱吃煎炸、烧烤的人,患上糖尿病的风险更高。

而高纬度地区居民倾向于食用煎炸食品,尤其是冬季寒冷地区的居民喜欢煎炸食品,如东北和华北地区。①②

↓↓↓图中红色越深,表示越倾向于煎炸或烧烤口味。

▼ 喜欢吃煎炸口味:北京、天津、河北、辽宁,以及黑龙江、吉林、内蒙古、山西、陕西、山东等。

▼ 喜欢吃烧烤口味:黑龙江、吉林、辽宁、天津、北京、河北、海南等。

煎炸、烧烤食品往往油脂较多,一般植物性油脂经过长时间的加热后,其中一部分不饱和脂肪会变成饱和脂肪,不仅吃多了对血管不利,而且吃多了也容易发胖。而据世界卫生组织估计,肥胖者发生2型糖尿病的危险性是正常人的3倍,约50%的肥胖者将来会患上糖尿病,而80%的2型糖尿病患者在确诊时超重或肥胖。

而且很多人都喜欢半夜“撸串”,几个人围一桌吃点烧烤,喝点小酒,然而,夜宵过后直接睡眠,身体消耗热量少,就容易囤积脂肪。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佩雷尔曼医学院研究显示,与晚7点前吃晚餐相比,晚11点吃夜宵会让身体存储更多脂肪。

然而相反的是,美国研究者发现,坚持吃煮、炖、蒸食物,不食用烧烤、煎炸或烘烤食物,糖尿病前期人群的胰岛素抗性能得到显著改善。

2. 经济发达地区爱吃——甜食和烧烤

甜食与糖尿病患病率正相关。可以简单理解为贪吃甜食的人,患糖尿病的风险更高。

而据数据统计,烧烤食品和甜食在经济发达地区更受欢迎;夏事炎热地区的居民喜欢甜食,但是不喜欢辣食品。①②比如上海、江浙一带菜品相对偏甜。

糖可快速提供能量,但超量也相对易形成脂肪。研究表明,肥胖、龋齿甚至糖尿病人的增多确实与糖的经常超量摄入有正相关的影响。

果脯、甜点、肉铺、红烧菜品、糖果、果酱、果冻、蜜饯、雪糕、冰淇淋、含糖饮料……都是含糖大户。就拿甜饮料来说,其与糖尿病的相关报道并不少见。

过多的甜饮料是“棺材盖儿上的另一枚钉子”,虽然摄入过多糖分不会直接导致糖尿病,不过,它会让人长期处于高血糖状态,给我们的胰腺系统造成很大负担,哪天胰腺一旦累了,无法分泌胰岛素,就会诱发糖尿病。而且饮料里的高糖分还不耽误长肉,超重、肥胖都找上来了。

3. 西南西北地区——爱吃辣

辣口味食品倾向于糖尿病患病率负相关。可以简单理解为爱吃辣的人,倾向于糖尿病患病率低。

高海拔地区居民喜欢麻辣食品,但是不喜欢烧烤食品和甜食。一般喜辣地区多分布在西南及西北地区。①②

↓↓↓图中红色越深,表示越倾向于辣口味。西藏、湖南、青海、陕西、重庆、四川等都是比较喜辣的地区。

宁光院士在采访中强调“我不是让大家去吃辣,但从研究中来看,麻辣在一定程度上能够起到预防糖尿病的作用。”

小编猜测,也许与喜欢吃辣的地方,不太喜欢吃甜食和烧烤也有关系。

总之,一句话就是说,“适当吃辣,少油炸”!当然糖尿病不仅与吃有关,它更是一种生活病!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才能远离糖尿病!

糖尿病医生,这样预防它!

1. 一周必须有足够的运动

达到一定强度的运动对成年人预防糖尿病会有很大的帮助。如果要达到预防糖尿病的效果,一周最好达到150分钟的中等强度运动。

最好再每周增加两次阻力运动,即举哑铃、做拉力器运动等健身器械运动。只有配合这样的运动才能增加肌肉能量,真正做到预防糖尿病。

比如,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内分泌科副主任医师吴晞医生在平时都会佩戴智能运动手环,记录一下每天走的步数。

2. 定期关注腰围和体重

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内分泌科副主任医师吴晞医生认为,日常还要关注自己的腰围和体重,这能起到对糖尿病的预警作用。脂肪多分布在腰、腹等部位的肥胖者,这些人要格外当心糖尿病的造访。

可以关注一下自己的腰臀比,腰臀比是预测肥胖的一项指标,比值越小越健康。一般女性比例值在0.85以下,男性0.9以下,都属于健康范围。但当比值大于1时,罹患糖尿病的风险会明显增大。

3. 控制食物的总热量

预防糖尿病,控制每天的总热量是关键,还有要限制高糖食品、高油食品等垃圾食品。

中国人主食已经吃得过多了,要注重吃全谷物、豆类食品。多吃一些天然谷物,少吃一些加工食品。

北京朝阳医院西院内分泌科主任高珊说:“平时我在家里做饭时会在大米中加一些谷物,粥里加入芸豆等豆类,吃这些食物还是非常有营养的。我很在意自己的饮食,会严格控制每天的热量摄入。”

4. 学会控制自己的情绪

精神因素主要影响人体的内分泌、神经系统,所以,中医认为长期精神刺激可以导致气机郁结。

糖尿病是内分泌失调导致的代谢病,内分泌——免疫——神经网络系统发生了变化会导致胰腺功能损害,劳心劳神损坏了我们的神经、内分泌、免疫系统,也会引起代谢问题。


参考资料:

① 健康时报网《宁光院士:中国糖尿病患者增加有三大主因》

② 医学界内分泌频道《宁光院士发布国人代谢指数 可评估心血管发病概率》

③ 东方网《中国工程院院士宁光:糖尿病未来肯定能被完全治愈》

④ 健康时报网《国人摄糖量30年升5倍 你吃了多少“隐形糖”》

⑤ 健康时报网《内分泌医生这样防糖尿病》

本文转载自:健康时报

科学家绘制迄今最完整的2型糖尿病基因图谱

新华社芝加哥7月14日电(记者徐静)美国密歇根大学日前发表公报说,由该校科研人员参与、多国科学家组成的团队共同绘制出了迄今最为完整的2型糖尿病相关基因图谱。这项研究显示,引发2型糖尿病的主要“元凶”是人群中较常见的一些基因变异;此外,研究还发现了一个仅在东亚人群中出现的相关基因变异。

为确定与2型糖尿病相关的基因变异,密歇根大学公共卫生学院、美国布罗德研究所、马萨诸塞综合医院、英国韦尔科姆基金会人类遗传学中心等机构的300多名研究人员对超过2600人进行了基因组测序,对约1.3万人进行了外显子组测序,对超过11万人进行了基因分型研究。

上述研究对象的祖先来自欧洲、东南亚、美洲和非洲等地,使这项研究成为迄今规模最大的跨种族基因测序研究,相关论文已发表在新一期英国《自然》杂志上。

研究人员共发现了十多个基因区域存在与2型糖尿病相关的基因变异,大多数是常见的基因变异,在所有人群中都有可能发生,其中一部分在此前其他基因组相关研究中已经发现。

研究人员还发现,一个名为PAX4的基因的变异与2型糖尿病有关,而这个变异仅发生在中国、韩国、新加坡等东亚国家人群中。此外,已知可导致脂肪肝的TM6SF2基因的变异也会增加2型糖尿病的发生风险。

参与研究的韦尔科姆基金会人类遗传学中心教授马克·麦卡锡说,这项研究以前所未有的精确度揭示了与2型糖尿病发病直接相关的基因,为预防这种疾病及开发新的疗法带来希望。

糖尿病已成为全球公共卫生一个主要威胁。数据显示,全球18岁以上成年人糖尿病发病率已从1980年的4.7%升高至2014年的8.5%。其中,2型糖尿病占糖尿病病例总数约90%。

2型糖尿病患者通常胰岛素分泌异常,无法有效代谢血糖。随着时间推移,高血糖会严重损害患者身体各主要器官系统,造成心脏病、中风、神经损伤、失明、截肢和肾衰竭等。2型糖尿病通常与体重超重和身体活动不足有关,因此,保持正常体重、有规律地锻炼及注重饮食健康等良好生活习惯可有效降低患2型糖尿病风险或控制病程、防止并发症发生。(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