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 豆豉(糖尿病能吃豆豉鱼吗)
糖尿病能吃哪些豆制品?吃多少合适?这7种美味又控糖!
大豆是我们常吃的食物,它是植物性蛋白质的优质来源。大豆中富含不饱和脂肪酸、磷脂、豆固醇等,有助于降低胆固醇水平。大豆中还含有丰富的无机盐、微量元素与B族维生素。大豆包括黄豆、黑豆、青豆,豆制品包括豆浆、豆腐、豆腐干、豆腐脑、大豆粉、千张等。
为什么推荐糖友吃大豆及豆制品?
1. 帮助减肥:大豆及豆制品中富含膳食纤维和蛋白质,热量较低,但饱腹感很强,能帮助糖友们填饱肚子,而又不至于摄入过多热量。
2. 保护心血管:大豆及豆制品中富含有益健康的不饱和脂肪酸,有利于促进心血管健康,预防高血脂、动脉硬化等并发症。
3. 保护骨骼:豆制品中含有丰富的钙,是良好的膳食钙来源,而糖尿病患者又是骨质疏松的高发人群,常吃豆制品就有助于保护骨骼。
4. 帮助控糖:大豆及豆制品中富含的膳食纤维、大豆异黄酮,能促进胰岛素的利用,从而调节血糖水平。
糖友们能吃哪些豆制品?
豆腐:豆腐是我们最常吃的一种豆制品,热量低营养高,价格也比较低廉。豆腐用来炒食、煮汤均可。南北豆腐都有一定的豆腥味,北豆腐还有轻微的苦涩味,为了去除异味,建议在烹饪豆腐前,把豆腐放水里焯一下。
豆浆:豆浆热量低营养高,含有丰富的植物蛋白质、磷脂,且极易被人体吸收。豆浆中含有维生素B1、维生素B2和烟酸等营养物质,有助于改善胰岛素的敏感性,促进胰岛素的分泌。豆浆除了直接做饮料喝,还可以用来煮米饭,做小窝头、蒸蛋羹等。
豆腐脑:豆腐脑细嫩鲜美,是不可多得的美味。豆腐脑的口味有南北之分,北方豆腐脑的卤多含盐量较高,南方的豆腐脑喜欢放糖,糖友吃的时候应该少放盐少放糖,如果实在觉得口味欠佳,可以放点木糖醇这样的代糖。
豆腐乳:豆腐乳是一种发酵食品,与豆腐相比营养几乎没有什么损失。但豆腐乳含盐量较高,糖友们在吃豆腐乳的时候,要相应的减少其他用盐量。
豆芽:黄豆发芽后富含大豆异黄酮,具有很好的抗氧化作用,能够清除体内有害的自由基,从而预防心脑血管疾病和癌症。黄豆芽可以素炒着吃,也可以煲汤,煮面。
豆豉:豆豉是益生菌的良好来源,它能减缓小肠对糖份的吸收,延缓餐后血糖迅速上升。豆豉中含有多种维生素、酶、氨基酸,但豆豉的含盐量较高,糖友们最好选择脱盐的豆豉。
豆渣:豆渣中含有多糖、纤维素、蛋白质、不饱和脂肪酸,还有钙、磷、铁等矿物质,能降低血液胆固醇水平,延缓餐后血糖上升,促进肠道健康。豆渣可以做成豆渣小窝头、豆渣煎饼、豆渣蛋饼、豆渣丸子、豆渣炒虾米等。
糖友们吃多少豆制品比较合适?
推荐糖友们每天吃 25 克左右的大豆,约一小把的量,如果按热量来换算成豆制品,相当于:50 克豆腐干;400 克豆浆;100 克北豆腐;150 克南豆腐;50 克豆腐丝;30 克油豆腐;125 克内酯豆腐。
这些豆制品之间是可以互相交换的,糖友们可以根据个人情况轮换来吃。我们在吃豆制品的时候,不要用红烧、煎炸等油多的形式,多用清炒、清蒸、煲汤、凉拌等清淡的烹调方法。
这里小糖还要提醒大家,并发有肾病、痛风的患者,需要限量食用豆制品。
版权声明:图片来源于网络,图文无关。如涉及版权问题,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
糖尿病患者苦控血糖却无效?豆豉这个“神器”稳血糖又护心
一位糖尿病患者每天吃得清淡,主食少得可怜,连水果都不敢碰,可血糖还是高得吓人。这是怎么回事?很多人以为控糖就是少吃,甚至不吃肉、不吃主食,但真相是,身体需要的不是“饿”出来的低血糖,而是聪明地吃对东西,尤其是蛋白质。豆豉,这个不起眼的小食材,竟然能帮大忙。
蛋白质为什么这么重要?简单说,它是身体的“修理工”。糖尿病人的身体代谢乱套,胰岛素不好使,血糖容易飙。蛋白质能帮胰岛素干活,还能让血糖升得慢点。但不是随便吃肉就行。红肉、肥肉脂肪多,吃多了对胰岛素抵抗更糟。植物蛋白像豆腐、豆浆虽然健康,但吸收没那么好。豆豉却是个例外,它是大豆发酵来的,蛋白质变成小分子,身体用起来轻松,还不带多余脂肪。
豆豉可不只是调味那么简单。它发酵时,微生物把大豆里的蛋白质“切”成小块,这些小块直接进肠道,吸收快,对胃肠负担小。糖尿病人的消化能力本来就弱,豆豉这种“预消化”的蛋白质简直是福音。更厉害的是,豆豉还有一堆“附加技能”。它含的纳豆激酶能护血管,异黄酮能调血脂,B族维生素能帮糖分解。这些东西加起来,不光补营养,还能修代谢。
还有个很多人不知道的点,豆豉对肠道也好。发酵食品自带益生菌的“后代”,能让肠道里的好菌多起来,坏菌少点。肠道健康了,血糖控制就更稳。豆豉里还有种叫酪氨酸的东西,能通过大脑影响食欲。很多人控糖控到心情差,容易暴食,酪氨酸能让心情稳点,食欲也好管。这比硬扛着饿肚子靠谱多了。
豆豉用起来也简单。蒸菜、煮汤、炒饭,随手放点,味道香还不腻。一天吃一小一把就够了,不加脂肪,不加糖,蛋白质却补得踏实。比起顿顿吃肉,豆豉的热量低,嘌呤少,对肾也好。有人担心豆豉咸,其实传统豆豉盐分不高,选那种不加乱七八糟的天然发酵款,配菜吃完全没问题。
那为啥豆豉这么好,却没多少人用?说白了,它太低调了。不像保健品会吹得天花乱坠,豆豉就是个老实巴交的食材,超市里一小袋,价格还便宜。很多人压根儿不知道它的本事,以为就是个调味的“配角”。其实,豆豉的价值早被研究挖出来了,科学上它的成分和作用都明明白白,只是没被炒热而已。
豆豉也不是万能药,吃它不能代替药,更不能瞎吃。糖尿病人的饮食得讲究搭配,主食不能太少,运动也得跟上。豆豉的好处是,它能融入三餐,慢慢改善身体代谢。比如,早饭一碗粥加点豆豉酱,午饭炒菜放点豆豉,晚饭蒸个鱼撒点,血糖升得没那么快,营养也没缺。关键是吃得香,心情好,控糖才持久。
豆豉的这些好处听起来挺多,但得选对。超市里有些豆豉加了防腐剂或糖,盐也多,这种就别买了。选那种传统工艺的,,闻着豆香浓,成分表干净的,吃着才放心。平时做饭别放太多,搭配蔬菜、杂粮,效果更好。糖尿病不是一天得的,控糖也不是一天的事,豆豉这种小食材,能帮你把营养攒起来,血糖慢慢降。
高温湿热天,葛粉羹给你清凉一夏
高温湿热的天气,人难免感到闷热难受。尤其对于一些高龄长者,如患高血压病、糖尿病等疾病,则要预防猝发中风、偏瘫等脑血管疾病。广州医科大学附属中医医院脑病科主治中医师邱铃铃推荐一款葛粉羹,此膳源自《饮膳正要》,有滋肝祛风之功效。
葛粉羹
材料:葛根粉(干)250克、淡豆豉150克,荆芥穗50克。
制作:
1.将葛根粉捣碎成细粉末。
2.把荆芥穗和淡豆豉用水煮六七沸,去渣取汁,再将葛粉做成面条,放入淡豆豉汁中煮熟。
功效:滋肝、祛风、开窍。
葛根粉,有退热透疹、生津止渴、升阳止泻之功效,对高血压、糖尿病、中老年血管硬化等出现阴虚状态(表现为口干、口渴、心烦、头晕、失眠、口舌溃疡)的人群,有很好的调节作用。
淡豆豉,其性味苦寒,具有解表、除烦、宣郁、解毒之功效。荆芥穗具有解表散风、透疹消疮的功效。
文/羊城晚报全媒体记者 余燕红 通讯员 王健
图/视觉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