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健康网

糖尿病药每天(糖尿病药每天什么时候吃最好)

中国糖尿病同伴 0
文章目录:

糖尿病治疗新突破:从一天一针到一周一针,有的人为何调回了?

在中国,每10个成年人中就有1个糖尿病患者。对于需要胰岛素治疗的患者来说,每天打针成了必修课。直到依柯胰岛素的出现,号称"一周只需一针"的革命性产品,让无数糖友看到了曙光。但这款"神奇"的胰岛素,真的适合所有人吗?

颠覆认知:从每天一针到每周一针

依柯胰岛素(icodec)作为全球首个超长效基础胰岛素类似物,其最大的突破在于:

  • 超长作用时间:一次注射可维持168小时(7天)的基础胰岛素需求
  • 显著减少注射次数:每年可减少300多针
  • 特殊人群福音:独居老人、视力障碍者等注射困难群体的新选择

北京协和医院内分泌科张教授指出:"对于部分2型糖尿病患者,这确实是一项改变游戏规则的治疗选择。"

❓ 为什么有人换了又换回去?

尽管依柯胰岛素优势明显,但临床中发现约30%患者在换药后又换回原来的治疗方案,主要原因包括:

  1. 适应期血糖波动
    由于需要3-4周才能达到稳态,初期可能出现血糖控制不佳的情况。此时需要:
  2. 采用"首剂加半"策略
  3. 密切监测血糖
  4. 保持耐心等待药效稳定
  5. 生理节律匹配问题
    正常人基础胰岛素分泌有昼夜节律(黎明现象和黄昏现象),而周制剂难以完美模拟这种精细调节。
  6. 特殊情况应对不足
    如女性经期、学生考试等应激状态时,需要更灵活的基础胰岛素调整。
重要提醒:这些人群不适合!
  1. 1型糖尿病患者
    目前依柯胰岛素未获批用于1型糖尿病治疗
  2. 胰岛功能极差的2型糖尿病患者
    可能需要更精准的基础胰岛素调节
  3. 血糖波动大的患者
    需要频繁调整剂量的情况
换药决策指南:要换吗?怎么换?

情况

建议

注意事项

初次使用胰岛素

✅推荐

从低剂量开始,逐步调整

原用每日1次长效胰岛素

⚠️谨慎

需专业医生指导转换

使用预混胰岛素

❌不推荐

需要更复杂的方案调整

1型糖尿病

❌禁用

不符合适应症

医生建议:没有最好,只有最合适

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瑞金医院李教授强调:"选择胰岛素方案应该个体化。如果符合以下条件,依柯胰岛素是不错的选择:

  • 血糖控制目标达标(无低血糖,TIR>70%)
  • 生活规律,不需要频繁调整剂量
  • 注射依从性差的患者"
实用建议
  1. 转换初期:保持每日血糖监测,记录变化趋势
  2. 剂量调整:务必在医生指导下进行
  3. 应急准备:备好速效胰岛素应对特殊情况
  4. 定期复查:3个月复查糖化血红蛋白

对于适合的患者来说,一年减少300多针的注射,确实能显著提高生活质量。但切记:没有万能药,只有对症药。在做出换药决定前,一定要咨询您的主治医生。

转发给需要的糖友,让更多人了解这款"双面"胰岛素!您或家人有用过依柯胰岛素吗?欢迎在评论区分享体验~

中国首创!超长效降糖药,保护心血管,改善心肾功能!两周吃一次

声明:本文内容均是根据权威医学资料结合个人观点撰写的原创内容,意在科普健康知识请知悉;如有身体不适请咨询专业医生。

你以为糖尿病只是“血糖高”?其实它最致命的,是悄悄毁掉你的心和肾!我们总是盯着“血糖值”,却忽略了糖尿病背后的“真杀手”。心梗、脑梗、肾衰竭,才是糖尿病最常见的结局。

更可怕的是,不少人血糖控制得不错,还是死于这些并发症。但现在,中国自主研发的“超长效降糖药”来了,不但控糖,还能保护你的心和肾,每两周吃一次,效果堪比“慢病防线的升级版”。

药不是越吃越多,而是越吃越少

不少糖尿病患者每天吃药、打针像打仗。长期多药使用,不仅副作用多,还容易“越控越焦虑”。新的国产超长效降糖药——替尔泊肽(商品名:华诺泰),彻底打破了这一局面。

它属于胰高糖素样肽-1(GLP-1)受体激动剂家族的一员,但特别之处在于:一针可以管14天!这意味着,从“天天吃药”变成“两周一次”,药效持续稳定,波动小,更适合忙碌、记性差、生活节奏快的人群。

据《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2020年版)》指出,GLP-1受体激动剂已成为推荐用于超重、肥胖伴2型糖尿病人群的重要治疗策略。而替尔泊肽,更是中国原研、国际首创的双周制剂,在国际上都被高度关注。

控糖更狠,但副作用更轻

你可能担心:“药效这么长,不会副作用更大?”恰恰相反,GLP-1类药物不是强行降糖,而是“智能辅助”身体调节血糖。它能增强胰岛素分泌,还能抑制胰高糖素释放,不容易引起低血糖。

替尔泊肽的副作用主要是轻微的胃肠反应,如恶心、食欲下降,但大多数人适应后会自然缓解而与传统降糖药相比,它还有两个“隐藏技能”:

第一,显著减重。这不是“副作用”,而是治疗目标之一。肥胖是2型糖尿病的最大推手。替尔泊肽能延缓胃排空,增加饱腹感,从根上“断糖”。

第二,心血管保护。根据《中国心血管健康与疾病报告2022》,糖尿病患者的心梗、脑卒中发生率是普通人的2-4倍。

而GLP-1类药物已被多项研究证实具有心血管获益,替尔泊肽也在开展相关心血管结局临床研究,未来有望纳入一线治疗方案。

不止控糖,更是“心肾守门人”很多糖尿病人不是死于“糖”,而是死于“并发症”。肾衰、心衰、视网膜病变,才是糖尿病真正的“终极Boss”。

GLP-1类药物的另一大亮点是:它们不仅控糖,还能减缓糖尿病肾病进展。目前研究认为,GLP-1受体激动剂通过减轻肾小球高滤过、减少蛋白尿、改善血管内皮功能等机制,延缓肾功能下降速度。

这对已经肾功能异常或蛋白尿的糖尿病人来说,是“救命稻草”。而替尔泊肽的研发临床路径中,也将肾功能指标纳入主要观察终点,具有明确的肾保护潜力。

更值得一提的是,它的体重控制作用和血压轻度下降效果,也能间接减轻心肾负担,是一种“多靶点”慢病管理新策略。

为什么说这是“中国式创新”的突破?

糖尿病治疗市场长期被进口药主导。替尔泊肽是由中国药企和科研机构历时多年自主研发,是全球第一个双周制GLP-1药物。

2024年正式获批上市后,已纳入多省医保,价格大幅低于进口同类药物利拉鲁肽、司美格鲁肽,极大减轻了患者负担。这不仅是药物的突破,更是中国慢病管理“自主可控”的重要信号。

更重要的是,它的给药方式是预充式一次性注射笔,操作简单,患者自己在家就能打,完全不需要医院操作。这对很多不方便频繁就医、行动不便或农村地区的患者来说,是非常现实的利好。

不是所有人都适合,但这是未来趋势

当然,不是每个糖尿病人都适合用替尔泊肽。它目前主要适用于BMI≥25的超重或肥胖型2型糖尿病人群,尤其是合并心血管疾病、高血压、肾病风险者

如果你体重偏轻、胃肠功能差、存在胰岛β细胞功能严重衰竭,医生可能会建议其他方案。但从趋势看,这是糖尿病治疗的重大方向:

从“降糖”走向“全身保护”,从“多药依赖”走向“少药精准”,从“医院管理”走向“家庭自控”。替尔泊肽代表的,是一种以患者为中心的慢病管理新范式。

参考文献:

① 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 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2020年版)[J]. 中华糖尿病杂志, 2021, 13(4): 315-409.
② 中国国家心血管病中心. 中国心血管健康与疾病报告2022.

糖尿病别愁!黄连+玉竹 +黄芪,稳血糖不反复

血糖忽高忽低难控制,口渴喝水不停,小便多得烦人,身体总是没力气。不少糖尿病人四处求医,却在漫长调理中失去信心。中医调治此病,关键在于抓住核心病机,用药贵精不贵多。今天给大家分享一个三味药的方子:一降糖、一止渴、一调脾,直击要害。

曾接诊一位张先生,55岁,患糖尿病三年多。他每天口干得厉害,不停喝水仍不解渴,小便次数多、量也多,颜色偏黄。虽然能吃,人却越来越瘦,四肢无力精神差,稍走动就气喘吁吁。观其舌,色偏红而干,苔薄微黄;诊其脉,细而略快。此乃典型气阴两虚兼内热:脾虚失运,水谷不化精微,故消瘦乏力;阴亏生虚热,致烦渴多尿。

针对此机,精选三味组方:

黄连(降糖主将):味苦性寒,尤擅清泻胃火与心火,其苦能燥湿,寒能清热。现代研究亦表明黄连所含小檗碱等成分,能辅助改善胰岛素抵抗,帮助稳定血糖基线,直折消渴之火源。

玉竹(止渴先锋):甘润微寒,功专滋阴润燥,生津止渴。它像久旱后的甘霖,能滋养肺胃之阴,缓解口干舌燥、烦渴引饮的症状,且药性平和,滋阴而不碍胃。

黄芪(调脾砥柱):甘温入脾肺,大补中气,升举清阳。它能显著增强脾胃运化之力,促进水谷精微正常输布,使气血津液生化有源,从根本改善体虚乏力,为降糖止渴提供动力支撑。
三药配伍,黄连清热降糖治其标,玉竹生津止渴缓其急,黄芪补气调脾固其本,协同作战,直击病根。

治疗分阶段调方,稳扎稳打:

急症期(第1周):黄连、玉竹、黄芪,日一剂水煎。张先生服3天后,口干、多饮、尿频明显减轻,精神好转。

稳定期(第2-3周):原方加葛根增强生津升阳。一月后复查,空腹血糖由7.8 mmol/L降至6.3 mmol/L,餐后波动减小,体力增,活动无喘。

巩固期(第4~6周):原方加山药健脾固肾。血糖稳定于理想值(空腹5.8-6.1 mmol/L),诸症基本消失,体重趋稳,体质改善。随访半年,血糖稳定。

此方虽简,标本同治:黄连降亢奋之血糖,玉竹润脏腑之燥涸,黄芪补虚损之脾气。三者合力,达成降糖、止渴、调脾、复元之效。找准病根、精选药物、分阶段调治,配合规律饮食起居,血糖平稳可期。

中医坚持辨证施治,各位如有不适,记得及时找医生为你当面辨证,切记谨慎用药。好了,今天的内容就跟大家说到这里了,大家还有什么想知道的问题,可以在评论区留言或与我交流。

#糖尿病##糖尿病饮食##关注糖尿病##糖尿病除了吃降糖药,还有什么降糖方法##降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