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健康网

糖尿病眼底病变症状(糖尿病眼底病变的早期症状)

吕军医生 0
文章目录:

糖尿病患者,看东西有这6个表现,可能是眼底病变,请尽快就医!

长期高血糖会引起眼底病变。

这是因为眼底的血管以微血管为主,最容易受到高血糖的损害,发生动脉瘤、出血、梗塞、渗出等,导致视网膜缺血缺氧。

这些病变在早期没有症状,但发展到一定程度,会突然出现视力下降等表现,进展快的人甚至短短几年就出现失明。

有研究表明,糖尿病患者大概有30%的人会出现糖尿病眼底病变。所以,糖尿病患者定期做眼底检查,是非常有必要的。

糖友们如果出现下面这几个表现,请尽快去医院做眼底筛查:

1.看东西模糊

糖尿病人很多有近视或者老花,这两种情况也会引起看东西模糊,但是这种情况有一个由轻到重逐渐发展的过程。

突然出现的视力下降,如果血糖改善后能恢复,可能是因为短期内血糖升高、晶状体渗透压的改变导致的。

另外,血糖下降过快也会出现视力模糊。例如,很多患者在胰岛素治疗期间因血糖快速下降出现了短暂的视力模糊,这也是源于眼镜晶体渗透压的快速改变。

这种类型的视力模糊会随着血糖的稳定会逐步恢复,不用特殊治疗。

但是如果视力下降的情况在血糖改善或稳定后,长期都恢复不了,就要警惕眼底出了问题。就要及时就医。

2.看东西变形或重影

如果短期内视力非常急剧的减退,尤其是出现看东西扭曲变形,可能是出现了“黄斑病变”。当双眼黄斑病变程度不同时,就会出现视物重影。

正常的视网膜十分平整地铺在眼球的内表面,眼底病变会造成视网膜不平整,如同哈哈镜一样,看东西就会变形。

黄斑位于眼底的中心,负责光觉、色觉、形觉,帮助人能看清一切亮的事物、识别物体的立体感、辨别颜色。

糖尿病引起的黄斑病变以黄斑水肿最多见。1型糖尿病患者发病率约为20%,2型糖尿病患者发病率约为25% 。

黄斑疾病自查利器——阿姆斯勒方格表

3.看东西有黑点或黑影

视野内不明原因突然出现黑影,甚至视线完全被黑影所遮挡,仅剩光感。这可能是眼底出血的表现。

眼底出血常见症状:

1、发病前,很多人会出现眼睛胀、眼珠跳动等,部分人可能出现头晕、耳鸣

2、眼前有黑点或黑影,不会随着眼睛的转动而浮动,黑影两旁的物体可以模糊看见

3、有些人会出现看东西发黄、发红,发红的范围慢慢增加,甚至满视野发红,看不清东西

4.一过性失明

突然看不见东西了,几秒钟又恢复正常了,这种情况叫一过性失明。出现这种情况,最常见的原因是短暂性脑缺血短暂性眼底缺血

眼底血管有狭窄性病变,如果出现短暂的痉挛,或者小的栓子短暂性堵塞,就会导致短暂性眼底缺血,表现为一过性视力丧失。一般数秒钟就能恢复。

虽然很快就能恢复,但是这种情况说明血管已经有问题了,要及时处理,防止病变发展、加重。

5.视野缺损

眼前的整个视野有一部分发生了缺失,叫做“视野缺损”。发生视野缺损,说明身体一定出了问题。对于糖尿病病程较长的糖友,发生“视网膜脱离”的可能性很大。

除了眼睛本身的疾病,大脑的病变也会出现视野缺损,比如脑梗塞、脑出血、脑瘤等。

如果把眼睛比作一台相机,眼底的问题就好比底片有损坏,大脑的问题则好比图像处理器出了问题。

无论是哪种情况,都需要立即就医诊治。

糖尿病患者要警惕这几种眼底疾病,严重的可致失明!

【来源:半岛新闻客户端】

我国2021年流行病学数据显示,糖尿病影响着全国1.4亿的患者。它是一个以慢性高血糖为特征的代谢性疾病,无声无息地侵蚀着我们的健康。除了糖尿病本身,糖尿病并发症的危害同样严重。数据显示,2021年,全球约有670万人因糖尿病并发症离世。而在糖尿病的并发症中,糖尿病相关眼病不仅会引起视力下降、视物变形等问题,严重时甚至可致失明。近日,记者采访了青岛眼科医院北部院区眼底病科副主任马修彬,与大家探讨糖尿病相关眼部的问题。

女孩10岁确诊糖尿病,13年做了4次激光手术

“目前糖尿病的发病率逐年增高,而且越来越趋向年轻化。我们接诊的有糖尿病相关眼病的患者中,年龄较小的仅有10岁。”马修彬告诉记者,安安(化名)今年23岁,10岁那年因眼部有炎症来就诊,经检查,发现是前葡萄膜炎。“这是一种免疫性的疾病,所以我当时推荐她去做一下免疫相关检查。后来她确诊有糖尿病,而且这些年血糖情况一直很不稳定,出现了糖尿病相关眼病,已经做了4次视网膜光凝术了。最近来就诊时,发现她眼睛有黄斑水肿,也要进一步治疗。”

马修彬表示,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是糖尿病主要并发症之一。目前,我国已约有3700万人发生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且糖尿病史10年的患者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患病率约为50%,超过20年的患者患病率几乎为100%。“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通常会引起患者双眼视物模糊,视物变形、变色、飞蚊症、夜视能力差、视觉中心出现黑点或空白点甚至突然失明等。这种病共分为6期,较轻的患者往往会有视网膜出血等情况,通过良好的血糖控制是可以恢复的;但在4期以后的患者,往往会伴随黄斑水肿、玻璃体积血、视网膜脱离等症状,不但难以恢复,控制发展也比较困难。”

那么,糖尿病性黄斑水肿如何治疗?马修彬表示,目前的治疗方法主要有三种:一种是玻璃体内注射药物,这种方法能抑制新生血管的生长,阻止新生血管的形成,促进水肿吸收。第二种方法是激光光凝治疗,它能降低视网膜氧耗,防止新生血管的增生,阻止病变范围扩大,延缓病情恶化。第三种方法就是手术治疗,对于不吸收的玻璃体积血、纤维增殖膜、视网膜脱离等情况,需要积极采取手术治疗。“一旦发现自己患有糖尿病,做定期检查至关重要。而早发现、早治疗是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的最好防控方式。”马修彬说。

把饮料当水喝,小心糖尿病性白内障找上你

马修彬表示,白内障也是糖尿病患者十分常见的并发症。白内障是指,我们眼球里的一个叫“晶状体”的结构发生了混浊。“我们眼睛中的晶状体,就如同是一架照相机的镜头,可以帮助人的眼睛调整焦点。如果晶状体出现了混浊,就会阻挡光线进入眼内,引起视物模糊、视力下降。正常人一般过了60岁,会有白内障的情况,但糖尿病患者患白内障的时间通常会提前至45岁之前。相形之下,糖尿病性白内障,一般为双眼发病,而且发病相对迅速,数月、数周、乃至数天晶状体就会完全浑浊,多发生在血糖没有控制好的青少年糖尿病患者中。”

马修彬表示,日常生活中,不少年轻人把饮料当水喝,这会过度消耗身体的胰岛功能,引发糖尿病。“临床上我们发现,这种情况一般很难早期发现。而且不少年轻人自制能力差,哪怕发现了,也无法做到很好地控糖,所以糖尿病性白内障会发展得很快。如果白内障不及时治疗,第一是会增加手术难度;第二是白内障会影响眼底的检查和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的激光治疗。若不及时治疗眼底病变,视力会降低甚至于失明,而这种病情导致的结果是不可逆的。”马修彬说。

糖尿病患者需定期筛查眼底,早发现早治疗

采访中,马修彬建议广大市民,Ⅰ型糖尿病患者,自发病5年内必须进行第1次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筛查;根据筛查结果决定后期眼底复查时间或到眼科进一步治疗。2型糖尿病患者应在确定诊断后尽快进行首次全面的眼科检查,筛查眼底病变,如果没有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建议每年检查1次;如果已经出现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则根据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临床分级标准,缩短随访时间。

那么,我们如何预防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的发生?马修彬建议市民应密切监测血糖变化,合理应用降血糖药物;健康饮食,少吃油炸、淀粉类食物,多吃蔬菜、高蛋白食品;同时,要保持健康的生活习惯,戒烟限酒,适当进行体育锻炼;定期进行眼健康筛查,做到早发现早治疗。

(半岛全媒体记者 江海峰)

声明:此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来源错误或者侵犯您的合法权益,您可通过邮箱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及时进行处理。邮箱地址:jpbl@jp.jiupainews.com

糖尿病的4种眼睛并发症,严重会失明,我看谁还不注意!

长期血糖升高会引发眼睛病变,早期无症状,随着病变的发展,会出现不同程度的视力障碍,尤为重要的是糖尿病视网膜病变会导致失明,一定要重视。

糖尿病有哪些常见眼睛并发症?

【1】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早期时候病变尚未侵犯黄斑时,最常见的为闪光感及视力减退。发生黄斑水肿后,患者出现视力下降、视物模糊,甚至视物变形。发生玻璃体积血时,血液进入玻璃体腔,患者视物会出现漂浮物遮挡感,严重者会大片遮挡感,甚至视野缺损。

【2】白内障:常于双眼发病,进展迅速,晶状体可能在数天、数周或数月内全浑浊,视力下降。

【3】青光眼:糖尿病被公认是青光眼的危险因素之一。糖尿病可引起眼房水外流不畅,眼压升高,导致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

【4】干眼症:其他眼部疾病的治疗通常会导致您的眼睛刺痛和灼痛。

糖尿病病变检查方法

视力测试:使用简单的视力表,这将有助于确定您的整体视力,以及您是否需要眼镜/隐形眼镜或当前处方的更新。

眼压计:此测试可测量眼睛的压力。高压意味着您有发生多种眼部并发症的风险。

光学相关断层扫描:该测试使用光对眼睛中的组织进行拍照,以检测损伤迹象,通过检查可以诊断患者是否存在黄斑水肿的情况。

糖尿病如何保养眼睛?

除了口服降血糖药物,定期进行内科和眼科检查之外,还可以从饮食中补充叶黄素、玉米黄质等护眼营养,有效预防减轻糖网。

叶黄素对视网膜色素变性、黄斑病变和白内障有明显的预防和改善效果叶黄素的血管扩张功能和强抗氧化性能,可以提高血管抵抗力,抑制渗漏, 促进黄斑组织微循环预防眼底病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