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青紫(糖尿病 淤青)
糖尿病皮肤瘙痒,咋用中药治?
糖尿病
皮肤瘙痒症是临床常见的糖尿病并发症,临床表现为以皮肤瘙痒为主,或伴有继发性抓痕、结痂、色素沉着及继发湿疹样和苔藓样变等,亦可为糖尿病的首发症状。在西医积极控制血糖的基础上,配合中药汤剂可有效缓解糖尿病皮肤瘙痒症。
糖尿病皮肤瘙痒可分为局限性瘙痒和全身性瘙痒。局限性皮肤瘙痒常属于中医的“阴痒”、“肛门作痒”等,全身性皮肤瘙痒可归为中医“风瘙痒”、“痒风”等范畴;若抓破皮肤,血痕累累,则称为“血风疮”。中医学认为,糖尿病皮肤瘙痒的病机是本虚标实,虚实夹杂,多以血瘀风动为标,以肝、脾、肾亏虚为本,临床治疗时大致分成五种证型。
风热郁滞肌肤证
突起风团、丘疹、瘙痒、灼热等,周身皮肤瘙痒剧烈,病情缠绵,皮肤肥厚呈苔藓样变,舌红,苔薄黄,脉弦细。治法:解表清热,消风止痒。方药:乌蛇祛风汤加减。
血热动风证
手足瘼癃,皮肤掀红瘙痒,剧者搔破后可有血痕,受热痒增,遇冷痒减,伴有口干、心烦,夏季高发,舌红,苔薄黄,脉滑数。治法:凉血清热,消风止痒。方药:止痒熄风汤加减。
阴虚血燥证
皮肤干涩,瘙痒,抓痕,血痕满布,舌红,苔薄或少,脉弦细。治法:养血润燥,消风止痒。方药:当归饮子加减。
下焦湿热证
小便淋漓灼痛,皮肤瘙痒,好发于下身,舌红,苔白腻或薄黄腻,脉弦滑。治法:清热祛湿,消风止痒。方药:龙胆泻肝汤加减。
瘀血内阻证
局部出现青紫肿块、疼痛拒按,皮肤瘙痒剧烈,抓破后乌血流溢,皮疹呈暗红色,散布全身,或凝聚结块,或融合成片,舌质暗,苔薄,脉细涩。治法:活血化瘀,消风止痒。方药:桃红四物汤加减。
链接:外治瘙痒亦有方
穴位注射:对外阴瘙痒者,可取会阴、血海(双侧)、肝俞(双侧),用异丙嗪做穴位封闭。
苦参酒外洗:苦参、百部、野菊花、凤眼草、樟脑,将前四味药装入大口瓶内,加入75%酒精(或白酒)5000mL泡7天后去渣,然后加樟脑溶化后备用。用毛笔外涂瘙痒处。若女性外阴瘙痒,可用苦参、蛇床子、石榴皮、明矾水煎后洗患处。
文/空军总医院皮肤科 徐丽梅
图/源自网络
以上为《健康报》原创作品,如若转载须获得本报授权。点击下方“阅读原文”自助获取转载授权。
↓↓↓↓↓↓
身上青一块紫一块 或是疾病的预警
日常生活中,我们总能在不经意间发现皮肤有青一块紫一块的印记,也就是皮肤瘀伤。跌倒、撞到东西或其他轻伤都是常见原因,大多数情况下,瘀伤是无害的,但它们可能意味着健康问题。如果你注意到皮肤上总是无缘无故的出现瘀伤,千万不要忽视它,一定要及时就医。美国“积极的力量”网站总结了皮肤瘀伤的17个常见原因。
肝脏损伤
受损的肝脏无法生成足够的凝血蛋白,缺乏凝血蛋白会导致瘀伤和出血。不明原因的、容易出现的瘀伤是肝硬化的一种症状。
某些癌症
虽然瘀伤不是癌症的常见症状,但这种症状可以发生在某些癌症中,如白血病。如果你注意到身体上一些奇怪的部位有瘀伤,比如胃,或者突然鼻子或牙龈出血,这是血小板含量过低的迹象,有可能得了血癌。
一些药物
有些药物会稀释血液,使人更容易出血或有瘀伤。血液稀释剂(如华法林、肝素或阿司匹林)会引起瘀伤。像抗抑郁药和类固醇一样,其他药物(如波立维、香豆定、布洛芬、阿哌沙班片、达比加群酯、萘普生、强的松和化疗药物)会削弱血管,因此更容易有瘀伤或出血。
某些植物草药
使用某些草药会增加出现莫名其妙的瘀伤的风险。可能导致瘀伤的草药包括:姜、人参、银杏、姜黄、白芷、丁香和大量的蒜等。将处方药与这些草药结合使用会增加血液稀释和瘀伤的风险。
酗酒
喝酒过多会损害肝脏。随着时间的推移,肝病会加重而恶化,导致肝脏停止制造蛋白质来帮助血液凝结,这会造成容易受伤和出血。经常酗酒的人双腿肿胀,尿色暗,皮肤呈黄色。
出血性疾病
遗传性出血疾病患者容易发生瘀伤和出血。血友病是最常见的出血性疾病。这种罕见的疾病会引起轻微受伤就有瘀伤或出血量过多,其他症状包括血尿、便血和流鼻血等。
维生素缺乏
身体里含有的维生素能帮助血液凝结。如果缺乏维生素,身体就容易出血或有瘀伤。缺乏维生素C会导致坏血病,从而造成牙龈出血。虽然坏血病在当今并不常见,但在一些发展中国家仍然存在。此外,缺乏维生素B12 和维生素K也会造成瘀伤。
上了年纪
随着年龄的增长,皮肤变薄,血管也会变弱。老年人体内对血管起到缓冲或保护作用的脂肪和胶原蛋白数量较少。上了年纪后,血管会失去弹性,所以它们更容易受损或断裂。
阳光损伤
过度暴露在紫外线下会破坏皮肤中的胶原蛋白,这会使皮肤变薄和容易有瘀伤。皮肤弹性和胶原蛋白的缺乏会造成皮肤表面损伤,使皮肤脆弱受损。
女性激素原因
女性的皮肤比男性更容易出现瘀伤,这是因为男性的皮肤更厚,胶原蛋白含量高的皮肤可以保护他们的血管。另一方面,女性有较高水平的雌激素来保护她们的血管壁,这有助于血管打开和关闭,使血液在凝结之前流出。
营养不良
饮食质量影响身体功能。经常吃垃圾食品的人更容易出现健康问题、皮肤质量变差和精力不足。随着时间的推移,营养不良的人会出现疲劳、牙龈出血、缺铁、虚弱、易激惹等症状。缺铁会造成血细胞功能低下,导致身体无法获得足够的氧气,缺乏氧气也会造成皮肤容易有瘀伤。
锻炼过度
如果你过度用力锻炼特定部位的肌肉,它们周围就会出现瘀伤。肌肉被拉伤时,皮肤下的肌肉组织会受到损伤。这种损伤使该区域的血管破裂,血液聚集,造成瘀伤。因此,在锻炼时要量力而行,这样就不会对肌肉组织造成不必要的损伤。
糖尿病
糖尿病患者会有瘀伤,因为他们受伤的皮肤需要很长时间才能愈合,因此糖尿病患者要控制好血糖,尽量保证自己不受伤。
皮肤白皙
皮肤白皙的人比深色皮肤的人更容易受到瘀伤的困扰,这可能是因为他们身上的瘀伤更容易看出来。
脓毒症
容易有瘀伤可能是细菌感染(脓毒症)的症状。脓毒症患者经常会出现皮疹,皮肤上有小血点。如果病情恶化,这些区域会变得更广泛,看起来像是瘀伤,这种瘀伤会变得更大,让皮肤变成紫色。
遗传倾向
如果你的父母或兄弟姐妹很容易有瘀伤,那么你的家族可能有瘀伤的遗传倾向。不管是什么原因,如果你注意到亲戚有很多瘀伤,你可能也会有。
血小板计数低
血小板必须正常工作才能起到止血的作用。患有某些自身免疫性疾病会降低血小板计数,这类疾病会妨碍血小板功能的正常运行,从而影响血液凝结,因而皮肤容易出现瘀伤。
敲黑板
这种情况下赶快就医
为什么瘀伤会在我们的身体上留下青紫不一的痕迹?当你撞到皮肤时,皮肤下面的小血管就会破裂。如果皮肤还没破裂,来自血管的血液就会被困在皮肤下面。这种受伤会造成瘀伤。起初,瘀伤是青紫色的。随着时间的推移,当身体分解并吸收血液时,瘀伤就会改变颜色和褪色。这是身体自然愈合过程的一部分。瘀伤可以持续几周或几个月才愈合。
通常情况下,瘀伤并不用担心。但是,如果你注意到不寻常的瘀伤,试着减少服用阿司匹林或其他止痛药。改善饮食,确保身体得到所需要的营养。如果发现以下症状,请及时就医:瘀伤的范围越来越大,两周后还不消失,无法止住出血,腿部、手臂、颈部或头部的严重疼痛或压痛,以及盗汗。
预防瘀伤小妙招
保证房间的安全性 保持通道通畅,清理杂物,这样就不会摔倒了。确保照明条件良好,以避免撞到家具。
使用防晒霜每天外出时都涂抹防晒霜。即使感觉阳光不那么强烈的时候,也要做好防晒措施。防晒霜形成的保护层可以防止阳光伤害皮肤,特别是对于上了年纪的人。
避免服用非甾体抗炎药 避免服用太多的这类非处方止痛药,因为它们会稀释血液。
检查正在服用的药物如果你在服用某种药物后注意到了瘀伤,就看看说明书上它是否有稀释血液的特性,在医生的指导下服用其他安全的药物。(王春华)
来源: 北京青年报
舌头青紫 千万重视 可能是癌症发生的信号
看舌头来辨别病情是中医的传统手法
“诸经之气皆上注于舌,是以望舌可以知脏腑经络虚实寒热。”这句话的意思是,舌头是反映内脏生理变化的一面镜子,也是显示病理变化的窗口,当人体患病后,舌头往往会出现五颜六色的信号。中华中医药学会肿瘤分会委员、杭州艾克(种福堂)、武汉艾克中医院院长孙彩珍的最新研究发现是:舌头青紫,千万重视,这可能是癌症发生的一个信号!
怎样的“青紫”要重视
“我在临床观察到不少肿瘤病人,舌上有瘀点、瘀斑,有时伴随青紫舌一起出现。据我们统计,恶性肿瘤患者出现紫舌的占50%左右,有瘀点、瘀斑的占20%左右。所以,我的最新判断是,如果舌头上突然出现瘀点、瘀斑,应该千万引起重视,立即进行详细检查。”孙彩珍说。
据她介绍,有的人舌头左右两侧边缘出现一条紫色,成条纹状或不规则状的斑黑点,这条线中医就叫“肝瘿线”,是原发性肝癌病人所特有的,并且会随着病情的恶化而更加明显。另外,肝癌病人舌面上瘀斑、瘀点出现的比率相当高,达73%,舌下有明显的静脉青紫发暗、屈曲怒张的表现。
从中医的角度看,舌头发青发紫,起码说明该人体内有瘀血或血流滞缓。而在青紫舌的人群中,癌症病人约占54.4%,非癌症病人占30.6%,健康人占15%。“临床发现,中晚期癌症病人的青紫舌远远多于早期病人,转移者也多于无转移者。癌症病人在经过手术、放射治疗及化学治疗后如出现青紫舌,则说明预后较差,病情将恶化。若进行中医活血化瘀治疗后青紫舌消退,则说明病情好转或趋向稳定,反之,说明预后不良。”孙彩珍据此进一步提醒:如果有长期慢性胃病的人,本来舌质颜色正常,突然出现花剥苔,舌脉瘀紫怒张,那就应该提高警惕。
那么,是不是“舌头青紫,必然患癌”?孙彩珍明确说,不能一概而论。“要注意区分,因为其他诸如与瘀血积滞有关的慢性病,如冠心病、肺心病、慢性肝病、糖尿病、脉管炎、红斑狼疮、妇女痛经、闭经等,也可见有青紫舌,但其比例及严重程度远不及癌症”。
看病前不要乱吃东西
疾病是非常复杂的,每一种病发生在每一个人身上,反映出来的症状,都不一样;即使是同一种病发生在同一个人身上,也会随时发生变化。因此,很多时候仅凭舌象也不能作出准确的诊断,医生必须结合临床其他资料综合判断。孙彩珍院长认为,从中医的角度看,观察舌质比观察舌苔更重要,因为舌质更能反映病变的情况。“观察舌质,包括看舌质的颜色、舌体的形状。正常人的舌质是淡红色的,因为血液供应良好,颜色比较鲜明而润泽,舌头的边缘厚薄适中而光团整齐。舌质的颜色发生改变,比如变红、变白、变青紫,都是不正常的表现”。
她建议,为了便于医生诊断,看病前1小时内不要吃有颜色的食物,以免舌苔染上颜色,导致医生误判。此外,也不要吃陈皮梅、咖啡、苹果、牛奶、核桃、杏仁等食物,因为这些食物可以使舌苔变黄变腻。有些人喜欢刮舌头,这也是造成假象的原因之一。因为腻苔刮去了,本来有“湿”就会误诊为无“湿”了。看病以前也不要喝热开水和吃有刺激性的东西。因为那样会使舌质变红,有虚寒的舌象变成了无虚寒的舌象,红变得更红,无“热”变成了有“热”。
用中药消除青紫舌
“中医一般都是由面诊、舌诊、脉诊查出生病的迹象。在降低癌症的发病率及死亡率方面,中医药有着重要的作用。”孙彩珍院长说。
她认为,用中药消除肿瘤病人的青紫舌,是完全可能的。一般来说:I期肝癌的青紫舌仅占16.7%,而Ⅱ期肝癌的青紫舌则占43.5%,差别显著。如果服用中药半年之后青紫舌消退,则说明预后较好。
“中医在治疗肿瘤疾病上的优势是:第一,中医能有效地防范肿瘤的发生发展。中医药治疗的特点是以‘人’为本的整体观点,以调整阴阳辩证施治为核心。而癌症的发生,从致癌物参与人体代谢,癌症的启动、促进,DNA损伤、修复,然后进入癌前病变,发展成原位癌,进展期癌,约需5~20年左右的时间。这一漫长的过程,为中医药提供了充分的预防与治疗空间。”孙彩珍认为,中医治疗肿瘤的第二个优势,包括了多个方面,如可以提高手术成功率,减少并发症和继发症;配合放化疗,减毒增效;改善肌体内环境,调整免疫;当肿瘤患者已接受手术或放、化疗缓解后,中药可防止或减少其复发或转移等。
“第三,中医药还可以在肿瘤的直接治疗中发挥重要作用。如在胰腺癌、胆管癌、肝癌、脑瘤、肉瘤,以及已复发或转移的中晚期肿瘤治疗中,若思路对头、应对有序、组合有方的话,完全有可能促使其‘柳暗花明’。”、
据浙江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