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健康网

高血脂和糖尿病(高血脂和糖尿病有什么关系)

糖尿病廖涌主任 0
文章目录:

糖尿病+高血脂,雪上加霜

不少病人为自己突然发生心肌梗塞而感到困惑不解, 他们认为自己平常能吃、能喝又能跳, 没有任何不适, 怎么会发生这么严重的冠心病呢?

你有所不知,高血脂正是导致突发心肌梗塞、中风的重要危险因素之一,因此也常被称为人类的“隐形杀手”。

什么是高血脂?

血脂异常通常指血浆中胆固醇和(或)甘油三酯升高,俗称高脂血症。 而胆固醇升高通常是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升高,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坏”脂肪。

此类“坏”脂肪运送到血管并积累在血管壁上,沉积形成斑块,一旦斑块破裂则会形成血栓阻塞血管,或是斑块过大也会堵塞血管。

糖尿病患者独特的血脂异常表现

甘油三酯升高(TG) 高密度脂蛋白降低(HDL-C) 低密度脂蛋白升高(LDL-C)=脂质三联症=死亡三重奏

哪些人群需要重点进行血脂异常检测?

1、已有冠心病、脑血管病或周围动脉粥样硬化病者。

2、有高血压、糖尿病、肥胖、吸烟者。

3、有冠心病或动脉粥样硬化病家族史者,尤其是直系亲属中有早发冠心病或其它动脉粥样。

4、硬化性疾病者。

5、皮肤黄色瘤者。

6、有家族性高脂血症者。

糖尿病+高脂血症,雪上加霜!

因为糖尿病和高血脂都是心血管疾病的危险因素,所以对于心血管的危害,糖尿病 高脂血症≥2。

因此,一般建议糖尿病患者尽量将低密度脂蛋白控制在2.6mmol/L以下

如果已经有心脑血管疾病了,或者说还有高血压、吸烟等因素,建议控制在1.8mmol/L以下,这样才能更好地预防大血管病变的发生。

当高血糖遇上高血脂,又甜又腻,该如何应对?

我国104家医院门诊超过2.5万例2型高血糖人群的调查情况显示:42%的高血糖人群合并高血脂,其中仅有一半接受了调脂治疗。而且总胆固醇、甘油三酯、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这四项指标都达标的人群比例只有12%。这充分说明,对于高血压合并高血脂的管理,我们必须给予足够重视。

高血脂通常没有明显症状,不易被人察觉,高血糖多年的赵子栋是在去年体检时发现自己高血脂了,医生告诉他早期干预尤为重要,可以预防动脉粥样硬化,减少心脑血管事件,降低死亡率,让我们看看他是如何管理血糖血脂的。

01

高血糖合并高血脂人群

通常有什么表现 [1]?

高血脂与胰岛素抵抗和动脉粥样硬化关系十分密切,有人称之为“油腻的杀手”。当然血脂也分好坏,总胆固醇、甘油三酯、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是血脂成分中的“坏分子”,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具有抗动脉粥样硬化的作用,可以看做血脂成分中的“好帮手”。

高血糖合并高血脂人群通常表现为:

甘油三酯升高;

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降低;

总胆固醇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正常或轻度升高,且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发生质变,小而致密的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升高;

富含甘油三酯脂蛋白的载脂蛋白水平升高。

02

高血糖遇上高血脂,

需降脂降糖两手抓 [1,2]

合并高血脂会进一步增加高血糖人群的大血管和微血管并发症风险,因此,只有“降脂降糖两手抓”,才能更好地实现健康生活。具体而言,不仅要进行生活方式的改变,更应谨遵医嘱合理用药。

生活方式干预

生活方式干预是基础,不仅有助于降低胆固醇水平,还可对血压、血糖以及整体心血管健康状况产生有益的影响。包括健康均衡的膳食、增加体力运动、维持理想体重(<24 kg/m2)、戒烟限酒等。

调脂药物治疗

①降胆固醇治疗:对于绝大多数高血糖人群,中等强度他汀类药物是指南推荐的首选方案,可使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降低30%~50%。

②降甘油三酯治疗:如果甘油三酯>5.6 mmol/L,可在生活方式干预的基础上首选降甘油三酯药物治疗,以减少发生急性胰腺炎的风险。

③其他药物:如他汀不耐受或单药治疗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不能达标时,可联用胆固醇吸收抑制剂。

降糖药物治疗

高血糖药物治疗的首选是二甲双胍。若无禁忌证且能耐受,二甲双胍应一直保留在降糖治疗方案中。如单独使用二甲双胍治疗而血糖未达标,则应加用不同机制的口服或注射类降糖药物进行联合治疗。具体医生会根据病情等综合因素制定个性化方案。

03

高血糖合并高血脂人群的

综合控制目标 [1,2]

高血糖合并高血脂的管理刻不容缓,那么,对于高血糖合并高血脂人群,其血糖、血脂应该降到什么水平呢?

指标

目标值

高血糖合并高血脂

高血糖合并高血脂,并具有以下一种情况:

①≥1项其他危险因素*

②动脉粥样硬化心血管疾病

空腹血糖

4.4~7.0 mmol/L

非空腹血糖

<10.0 mmol/L

糖化血红蛋白

<7.0%

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

<2.6 mmol/L

<1.8 mmol/L

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男性)

>1.0 mmol/L

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女性)

>1.3 mmol/L

非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

<3.4 mmol/L

<2.6 mmol/L

甘油三酯

<1.7 mmol/L

*危险因素:年龄(男性≥40 岁或绝经期后女性)、吸烟、高血压、慢性肾脏病或微量白蛋白尿、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1. 04 mmol/L、体重指数≥28 kg/m2 、早发缺血性心血管病家族史

总结要牢记!

需要注意的是,由于个体差异,具体理想目标值请遵从医生的建议,并在医生指导下规范用药。在调脂治疗、降糖治疗达标后,仍需长期进行维持治疗,可带来更大的获益。

患有高血脂还有糖尿病,怎么办?提示:这几种情况得积极治疗

导语:现如今,人们的生活水平逐渐提高,但同时也开始一些身体隐患的问题,比如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糖等,其中高血脂也逐渐成为人们越来越关注的问题。如果发现患有高血脂,却不能够及时治疗,那么很可能会演变成其他疾病,比如肝炎、肝癌、冠心病等,问题非常严重。

为此,也引起了更多人的关注,甚至有人说:一旦发现得了高血脂就要抓紧吃药,避免病情严重。那么这种说法到底对不对呢?其实,早期的高血脂并不需要急着用药,需要先观察再说。

高血脂用药的几种情况如下

1、有糖尿病

人们的生活不仅过得越来越好了,还可以吃到很多美食,但是很多人喜欢摄入含有过多糖分的食物。久而久之,体内的血糖含量便会逐渐升高,容易增加了患者糖尿病的风险。若发现自己患了糖尿病,那么要多注意保护自己的血管,一旦发现血脂异常,应当立即去医院做检查,按照医生的嘱咐服用药物,积极接受治疗。

2、有冠心病

再者,就是对于冠心病患者来说,本身患有冠心病就是一件非常可怕的事情,需要注意很多事项。医生建议冠心病患者也服用一些降脂药,可以帮助提前预防血管硬化,起到保护血管的作用。

3、中老年人且高胆固醇超过3.4毫摩尔

当体内的胆固醇含量偏高时,也是不利于身体健康的,而且要注意,对于一些中老年人来说,如果体内胆固醇含量偏高,可能会造成血脂异常,甚至会引发一些可怕的疾病。另外,当体内患有胆固醇含量超过3.4毫摩尔,这种情况非常严重的,需要特别注意,应当尽快服用药物,对病情采取积极治疗。

4、控制饮食和运动血脂仍然升高

很多情况下,人们会采用控制饮食、多锻炼身体的方式来帮助降低血脂,这也是一种健康的调理方式。但如果发现采取措施之后,血脂仍然升高,那么这种情况下,需要特别注意,此时应当适当用药,减少血脂升高的可能性。

5、高血压患者

如果在伴有高血脂的情况下,血压也偏高,此时应当按照医生的嘱咐用药,采用药物治疗的方式,降低对身体的伤害。要知道,如果体内的血压持续升高,将会使得血管功能受损,不利于高血脂的治疗。严重的情况下,还可能会造成血管硬化、供血严重不足等问题发生。

除了用药外,还有哪些方法能降低血脂

(1)注意饮食

要明白,血脂含量偏高大部分是由于饮食方面出现问题导致的,因此,要想解决问题,就要从饮食入手。平时可以多吃一些新鲜的水果蔬菜、鱼、蛋、肉等,减少脂肪糖分的摄入,记住要想身体健康,一定要拒绝摄入外卖、火锅、麻辣烫等食物。

(2)坚持运动

坚持运动可以锻炼身体,提高身体的新陈代谢,帮助降低血脂。建议坚持每周运动2~3次,每次在半小时以上,长此以往,更加有助于脂肪的燃烧,促进身体的健康。

结语:若发现自己患上了高血脂,切记不要慌张,应先去医院做好检查,了解自己的具体情况,然后按时服用药物,同时也要养成良好的生活以及饮食习惯。对于之前的坏习惯要摒弃,比如熬夜、暴饮暴食等坏习惯,最好改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