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肾病5期怎么治疗(糖尿病肾病5期能活多久啊)
糖尿病肾病5个发展阶段的科学治疗方法汇总,收藏备用吧
作为一名内分泌科医生,建议所有糖尿病患者每年做一次的糖尿病肾病筛查,及时发现糖尿病肾病,并根据肾功能不同时期确定不同的治疗方案,尽量延缓糖尿病肾病的进展。
第一阶段:肾功能正常期
表现:这一阶段又被称为肾功能Ⅰ期,肾功能正常,只有在检查时发现肾小球高滤过,肾脏体积增大,这样的表现与高血糖水平一致,但是可逆的。
经过生活方式及药物降血糖治疗可以恢复,但是如果血糖长期得不到控制,加上其他的影响因素,就会引起动脉血管的粥样硬化。
这一时期治疗的重点是:
控制好导致动脉血管粥样硬化的因素,如高血糖、高血压、高血脂、高尿酸、高血黏度、体重超重、吸烟等。
保持良好的生活方式,如戒烟限酒、生活规律、适当控制饮食、适当运动等。
肾功能正常的糖尿病患者饮食蛋白摄入量为每天每公斤体重0.8克。
选择降血压、降血脂等药物时也应该考虑对肾功能的影响,根据肾功能损害的时期进行调整。
良好的生活方式是糖尿病治疗的基础,在这个基础上,积极配合医生,在医生的指导下正确的选用降血糖药物,避免对肾功能损害。
第二阶段:间断微量白蛋白尿
这一阶段又被称为肾功能Ⅱ期,间断微量白蛋白尿,休息时晨尿或随机尿白蛋白与肌酐比值(ACR)正常,病理检查可发现肾小球基底膜(GBM)轻度增厚及系膜基质轻度增宽。
这时除了血糖升高对肾功能影响外,间断出现的蛋白尿,继发性的高血压,是影响肾功能进展的关键。
治疗重点如下:
继续保持生活方式干预,药物治疗的重点是降血糖、降血压。
在肾小球滤过率下降后,饮食蛋白摄入量为每天每公斤体重0.6~0.8克。
降血糖药物:二甲双胍继续使用,尽量避免使用磺脲类降血糖药物,如格列苯脲、格列齐特等,积极使用胰岛素控制血糖。
降血压药物:首选既降血压又有保护心、脑、肾作用的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血管紧张素Ⅱ受体阻滞剂(ARB),保持目标血压130/80毫米汞柱以下,必要时联合使用其他降血压药物。
绝大多数降糖、调脂和降压药物对于处于肾功能1~2期的糖尿病患者是安全的。
第三阶段:早期糖尿病肾病期
这一阶段表示肾脏进入肾功能Ⅲ期,即早期糖尿病肾病期,以持续性微量白蛋白尿为标志,随机尿白蛋白与肌酐比值(ACR)为2.5-30mg/mmol(男),3.5-30mg/mmol(女),病理检查GBM增厚及系膜基质增宽明显,小动脉壁出现玻璃样变。
治疗重点如下:
低蛋白饮食,降血糖、降血压、调血脂等,同时要注意如感染、高尿酸血症、泌尿系结石梗阻、肾积水、肾毒性药物等对肾脏的损害。
降血糖药物:二甲双胍可继续使用,尽早使用胰岛素控制血糖,避免使用肾毒性降血糖药物。
降血压药物:首选既降血压又有保护心、脑、肾作用的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血管紧张素Ⅱ受体阻滞剂(ARB),保持目标血压130/80mmHg以下,必要时联合使用其他降血压药物。
微量白蛋白尿期,不论有无高血压,首选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抑制剂(ACEI或ARB类药物),能减少尿白蛋白。因该类药物可能导致短期肾小球滤过率下降,在开始使用这些药物的1~2周内应检测血肌酐和钾浓度。
应用抗血小板聚集和黏附的药物,如阿司匹林或氯吡格雷。也可使用改善糖尿病性微血管病变药物,如羟苯磺酸钙。
第四阶段:临床糖尿病肾病期
这一阶段为糖尿病肾病Ⅳ期:临床糖尿病肾病期,显性白蛋白尿,随机尿白蛋白与肌酐比值(ACR)>30mg/mmol,部分可表现为肾病综合征,病理检查肾小球病变更重,部分肾小球硬化,灶状肾小管萎缩及间质纤维化。
这一期的肾功能损失已达到70%,肾功能的进展也比前两个阶段要快很多,稍不注意可能就直接进展到尿毒症,如感染、创伤、药物等均可加速肾功能损害。经过积极治疗,可稳定或延缓疾病向糖尿病尿毒症发展。
治疗重点如下:
糖尿病肾病表现为大量蛋白尿肾病综合征时,不宜用糖皮质激素,糖皮质激素的升血糖作用会使血糖控制更困难,使用黄葵胶囊、百令片或金水宝胶囊对减少尿蛋白有一定的疗效。
应积极控制血糖,糖尿病饮食治疗中,蛋白质来源应以优质动物蛋白为主。每天每公斤体重蛋白摄入量≤0.6克,应适当补充复方α-酮酸制剂。
及时调整口服降糖药,必要时改用胰岛素等。
肾功能不全的患者应优先选择从肾脏排泄较少的降糖药,严重肾功能不全患者应采用胰岛素治疗,宜选用短效胰岛素,以减少低血糖的发生。当血肌酐水平男性>132.6μmol/L,女性>123.8μmol/L或GFR<45ml/min时禁用双胍类药物。
积极将血压降到130/80毫米汞柱以下,ACEI或ARB在这个时期应肾功能适当减量,防止功能性GFR下降,可联合应用利尿剂、钙通道阻滞剂和心脏选择性β-受体阻滞剂。
伴高浮肿但肾功正常者,可选用小剂量噻嗪类利尿剂。
肾功能不全者应选用袢利尿剂或吲哒帕胺片,但需注意利尿药物引起血糖和尿酸的升高。
高度浮肿者,除严格限制钠的摄入,应适当扩容利尿,若血压过高或有心功能不全,经积极扩溶利尿病情无改善者,可考虑透析治疗。
应用抗血小板聚集和黏附的药物,如阿司匹林或氯吡格雷、潘生丁或肝素等,应用改善糖尿病性微血管病变药物——羟苯磺酸钙,尤其对控制血糖、改善微血管病变有良好的作用。
第五阶段:肾衰竭期
这一阶段为肾功能第Ⅴ期:肾衰竭期,肾功能已完全失代偿,血肌酐、尿素氮、尿酸、胱抑素C、内生肌酐清除率的升高均意味着体内潴留毒素的增加。
因此,治疗的重点要清除体内毒素,用西医药物控制和中医特有疗法,可以清除一定的毒素。
这一时期的糖尿病饮食是低盐、低蛋白、低脂肪,适当减少水的入量,尽量减少对肾功能及心功能的进一步的损害。
蛋白质来源应以优质动物蛋白为主。每天每公斤体重蛋白摄入量≤0.6克,应适当补充复方α-酮酸制剂。
各种并发症的治疗,如贫血、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症、低蛋白血症、心衰、脑中风等,相应的处理由专业医生确定。
当血肌酐>265.2μmol/L(3mg/dl)的肾病患者慎用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抑制剂。
肾小球滤过率降至15~20ml/min或血肌酐超过300ummol/L以上时,必须透析治疗,透析方式包括腹膜透析和血液透析。有条件的糖尿病患者可行肾移植或胰-肾联合移植。
在糖尿病肾病进展的5个阶段,您是否都及时配合医生采取了相应的治疗措施?
作者:向建平 主任医师
湖南省怀化市第一人民医院内分泌代谢科
国家代谢性疾临床医学中心怀化分中心
湖南省怀化市糖尿病康复协会会长
更多糖尿病科普内容,请关注糖尿病之友微信公众号tnbzy2013
你了解吗?糖尿病肾病分5期,早期防治很重要
本文作者: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六人民医院肾脏内科 薛勤 主任医师
随着人民生活条件的日益改善,糖尿病已成为一种常见和多发的代谢性疾病。据流行病学调查和估计,目前我国糖尿病患者中90% 以上是2型糖尿病,不到10%是1型糖尿病。
糖尿病后期可出现各种慢性并发症,其中以慢性肾功能衰竭、失明和心脑血管病是主要和严重的并发症。
据上海透析移植登记资料统计,糖尿病肾病占患者总数的15%左右,占第三位,但每年以快速度递增。所以,国际糖尿病联盟早在2003年就将“世界糖尿病日”的主题命名为“糖尿病与肾病”,由此,让人们重视积极防治糖尿病肾病。
糖尿病是由不同病因与发病机制引起体内胰岛素绝对或相对不足,以致糖、蛋白质和脂肪代谢障碍所引起的一系列临床表现。糖尿病可由不同途径损害肾脏,这些损害可以累及肾脏所有的结构,但其中只有肾小球硬化症与糖尿病有直接关系,是糖尿病全身性微血管并发症之一。
糖尿病肾病的临床表现有微量蛋白尿、浮肿、高血压、肾功能减退及肾小球滤过率改变等。其最主要的病理改变是肾小球的系膜区扩增、基底膜增厚、进而发生肾小球硬化,同时小管上皮细胞肥大、间质细胞增生纤维化。
糖尿病肾病是不断进展的,可分为五期。
Ⅰ期 高滤过期:肾血流量增加,肾小球灌注压增加。肾小球内压力增高,致使肾小球滤过率增高。此期肾脏病变很轻,一般无法检测。
Ⅱ期 无临床症状肾损害期:肾小球滤过率仍高于正常(>150ml/min),尿白蛋白排泄率<20μg/min,运动后尿白蛋白排泄率增加,休息后可恢复,血压多数正常,但已出现肾小球基底膜增厚和系膜基质增加。
Ⅲ期 隐性肾病期或微量白蛋白尿期,即早期糖尿病肾病。主要表现为尿白蛋白排泄率持续增高,尿白蛋白排泄率为20~200μg/min或尿微量白蛋白30~300mg/24h。血压开始时正常,后期血压逐渐升高,肾小球滤过率开始下降。肾小球基底膜增厚和系膜基质扩增更加明显。
Ⅳ期 临床糖尿病肾病期,其典型特征是:
①蛋白尿:尿白蛋白排泄率>200μg/min,或>300mg/24h,或尿蛋白定量>0.5g/24h。
②高血压:约3/4患者出现高血压。
③肾小球滤过率进行性降低、血糖和血压升高,而蛋白排泄率不减少,是本病一个特点。
④水肿:开始仅清晨眼睑浮肿,后波及全身,下肢、会阴、腰背部更易出现,严重水肿多同时伴有低蛋白血症,甚至可表现浆膜腔积液。
Ⅴ期 终末期或肾功能衰竭期:当血肌酐和尿素氮明显增高,其中血肌酐升高超过2.0 mg/dl 是终末肾病的诊断指标。
尿蛋白增加是糖尿病肾病的临床特征之一,也是主要诊断证据,故应定期查尿微量白蛋白,若在3个月内连续检查2-3次,平均值达到尿白蛋白排泄率20-200μg/min,或尿微量白蛋白30-300 mg/24 h,且排除其它可能原因,即可诊断早期糖尿病肾病。
糖尿病肾病的治疗包括:
1、控制血糖;2、控制血压;3、限制蛋白质的摄入。糖尿病肾病的预后与糖尿病病情控制的好坏、严重持续性蛋白尿和肾病的进展程度及糖尿病性高血压有密切关系。如果这些因素被积极控制,肾功能衰竭可不发生或延迟发生。
专家介绍
(照片由作者提供)
薛勤
硕士生导师,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六人民医院肾脏内科主任医师。长期从事肾脏病及风湿病的临床工作,擅长糖尿病肾病、狼疮性肾炎等继发性肾炎和各种慢性肾脏病的诊治。曾参与《急诊内科学》、《继发性肾脏病》、《强直性脊柱炎》、《可治性罕见病》和《糖尿病肾病》等著作的编写,发表学术论文30余篇。
专家门诊时间:
周三下午,周四上午
来源: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六人民医院
编辑:黄萌楣
审校:谢涛
核发:万洪新
图片:本文部分图片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中医案例」中医治愈糖尿病肾病,案例分析;糖尿病肾病如何分期
糖尿病肾病3期中医治疗有着很好的综合效果,今天再分享一例糖尿病肾病3期治疗病例,患者是东莞网友宝儿,很年轻,只有29岁,发现糖尿病肾病以后积极寻求治疗方法,通过朋友介绍辗转寻到老神,整个治疗的过程长达16个月,最终彻底治愈。
糖尿病肾病3期是有可能逆转的
基础情况:徐 x x 女 29岁,身高156 ,体重61kg
主诉:糖尿病肾病,微量白蛋白超标69.60(正常值0-20mg)
问诊:乏力易累,心烦,怕热,多汗,失眠多梦易醒,皮肤干,口不渴,腰酸痛,月经周期正常,色暗红,血块多。
口唇色淡
望诊:口唇色淡,舌质淡红,苔薄白,舌根微腻
淡红舌,薄白苔,舌根微腻
脉诊:网诊不能号脉,只记录脉率,脉率88次/分钟
检查报告:尿微量白蛋白69.60mg/L
2014.11.25,尿微量白蛋白69.6.mg
诊断:糖尿病肾病
辨证:气阴两虚瘀血证
立法:补气养阴 活血通络
方药:参芪地黄汤加味
黄芪 太子参 山萸肉 山药 熟地 茯苓 丹皮 泽泻 川芎 丹参 杜仲 牛膝 等
20付,水煎服。
二诊,患者腰痛,乏力自汗有明显改善,睡不实,上方加炒枣仁、远志、石菖蒲等,20付。
2015.01.12,尿微量白蛋白降低到39.5mg
三诊,患者服用中药40天,尿微量白蛋白降低到39.5mg/L,其余指标也有不同程度的降低,患者非常高兴,要求继续治疗,睡眠改善,精神力量都有所改善,仍以前方出入,20付。
四诊:患者连续治疗,因患者因乳房疼痛提出有乳腺增生,要求加入治疗中药,上方合四逆散、蒌贝二陈汤,20付。
2015.04.08,尿微量降低到34
五诊,上方出入治疗2月,患者尿蛋白降低到34mg,乳房疼痛消失,效不更方,继续守方治疗;
六诊,上方出入治疗2月,患者因家庭不睦,饮食不佳,参芪地黄汤加柴胡、郁金、焦三仙等;
2015.09.04,24小时尿白蛋白总量20.58mg,恢复正常
七诊,患者复查,24h尿白蛋白总量20.58,尿中白蛋白消除,患者非常非常的高兴,但是给我打了个电话报喜,当时我有电话录音的习惯,顺手就录下来了。
八诊,患者又坚持吃了几个月中药,再次复查尿微量蛋白还是阴性,终于放心下来,停服了中药,老神跟踪追访患者5、6年,糖尿病肾病没有反复。
案例分析:气阴两虚是糖尿病初期最常见的基础证型,本例患者也不例外。糖尿病肾病,按中医的疾病标本来看,气阴两虚是本,痰湿瘀血是标,所以本方用参芪地黄汤补气养阴兼祛湿,用川芎、丹参、牛膝等活血,共奏补气养阴、活血通络之功。
关于坚持治疗:几乎所有的慢性肾病,包括糖尿病肾病,中医、西医治疗都有很大的难度,因此治疗时间都是以年来计算长度单位,糖尿病肾病3期的中医治疗短则半年,长则一年以上,而4、5期治疗时间则更长,到了5期有可能需要终身治疗,因此大家如果发现糖尿病肾病千万不要拖延,积极治疗才是上策,一旦拖延,往往追悔莫及,戒之戒之!
糖尿病肾病早期发现很重要
糖尿病肾病分为五期:
1、肾小球高过滤期:主要表现为肾小球滤过率(GFR)增高,本期无临床症状,所以非常隐匿,与正常人相比,肾小球滤过率增高,肾脏肥大,其他检查多为阴性,一般认为此期可逆转。
2、静息期又称为代偿期:间断出现微量白蛋白尿,静息时正常,应激时(比如跑步以后)增多,此期亦无临床症状,很隐匿,一般认为此期也可以逆转。
3、微量白蛋白尿期又称为早期糖尿病肾病期:主要表现为持续性的微量白蛋白尿,正常值0-20为阴性,20-300为阳性,此期尿常规检查仍为阴性,血压可正常或升高,西医认为从此期开始肾脏病变已经不可逆转;中医认为此期有90%逆转机会。
4、临床蛋白尿期:本期尿常规即可检查发现,一般2~4个加号,此期发展十分迅速,3~5年出现大量蛋白尿,往往>3.5g/天,同时出现肾病综合征。此期患者肾小球滤过率明显降低,血压明显升高,病理检查部分肾小球硬化伴随肾小管萎缩及肾间质纤维化。此期多伴有不同程度的大血管、微血管、神经病变。此期西医无逆转可能,中医有较小的几率逆转。
5、肾衰竭期(终末期或尿毒症期):从大量蛋白尿开始,肾功能迅速恶化,直至肾衰竭,此期肾小球遭到严重损害,不但出现蛋白尿,水肿和高血压等症状加重,同时开始出现氮质血症。当肾小球滤过率降低到正常的三分之一以下时,尿素氮和肌酐开始潴留,当肌酐大于176就是末期肾病的诊断标准,当肌酐大于500时,就会出现浮肿、高血压、贫血、酸中毒、呼吸困难等尿毒症症状,若不透析治疗,会死亡。当肌酐>707,就可以明确是尿毒症期。
糖尿病肾病患者最终常死于尿毒症昏迷、继发感染、心衰、心脑血管意外,还有死于透析并发症或透析感染者。
糖尿病肾病只有早期发现,早期治疗才能奔向阳光
总结:糖尿病肾病西医治疗是个老大难,中医治疗其实也很难,但是只要抓住窗口期——糖尿病肾病3期,有90%的机会逆转消除并治愈,虽然糖尿病本身无法治疗,但是糖尿病肾病早期是可以治愈的。因此糖尿病要每年体检尿微量白蛋白,一旦发现异常,及时寻求中医中药的帮助,但是去动物园找大熊猫你可以轻易的找到,去医院里找好中医难亦!
扩展阅读:
1、糖尿病肾病,无法治愈?4个月消除蛋白尿,5年未复发,是否治愈?
2、疼痛炸裂,濒临绝望,1年瘦了30斤;重症糖尿病神经炎的中医治疗;
3、糖尿病慢性并发症——神经病变、眼底出血、糖尿病肾病,发病机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