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健康网

糖尿病光脚(糖尿病赤脚走路)

齐鲁壹点 0
文章目录:

患上糖尿病足需要注意哪些方面

糖尿病足是糖尿病后期病情不断恶化加重后所出现的并发症状,该病给我们带来的危害是非常严重的,要想避免受到该病的危害防治更严重症状的产生日常做好相关的预防是非常关键的,很多人因为平时不了解不重视,当疾病出现后也不注意日常的预防,这样很容易加重病情,治疗起来更加困难。

糖尿病足日常需要注意的方面有哪些?

1、一定不要光脚走路

糖尿病人足部属于下肢末端,皮肤敏感度相对较低,平日里不要被划伤,一旦足部出现伤口请立即妥善消毒包扎,以防溃烂久不愈合。

2、经常对足部进行护理

洗脚水温不宜过高36度就可以了,脚指甲应经常修剪以及时清理污渍,这样会减少脚趾感染的机率。经常测试脚部的敏感度,可以用手指划脚面和脚底看双脚敏感度是否一样,如不一样,应及时就医。

3、选择合适的鞋子和袜子

女士糖尿病尽量不好穿高跟鞋,穿鞋一定要舒适宽松,袜子要选择纯棉袜,纯棉袜有利于排气,脚部会更舒适些。

4、血糖要控制达标

脚部属于下肢末端,毛细血管通透性不比上身部位,如长期血糖高,末端的毛细血管通透性会变差,容易出现伤口溃烂不愈合。

5、一定要经常检测血糖情况

血糖的检测是糖尿病人必须做的,靠一个人的感知误差比较大,所以要通过血糖仪进行每天的血糖检查才能更好的调整饮食、运动、药物、已达到一个较为平稳的血糖值。从而防止并发症的出现。

温馨提示:糖尿病足是现在下肢常见的疾病并发症状,如果不采取措施积极的进行治疗患处溃烂就会不断恶化加重,后期一旦发生感染就可能导致截肢,严重危害患者的身心健康及日常生活,因此一定要重视该病。如果您还有什么想要了解的可以拨打电话0531—86972999进行咨询。

本文内容由壹点号作者发布,不代表齐鲁壹点立场。

找记者、求报道、求帮助,各大应用市场下载“齐鲁壹点”APP或搜索微信小程序“壹点情报站”,全省600多位主流媒体记者在线等你来报料!

这个习惯对糖友很不友好

日常生活中,很多人一坐下就喜欢跷上二郎腿,认为这种坐姿比较舒服。殊不知,这个习惯正在严重损害着您的健康。特别是糖尿病患者,跷二郎腿易诱发糖尿病足。

跷个二郎腿,惹上全身病引起静脉曲张或血管栓塞跷二郎腿时,被垫压的膝盖受到压迫,容易影响下肢血液循环。两腿长时间保持一个姿势不动,容易麻木,如果血液循环再受阻,很可能造成腿部静脉曲张或血管栓塞,严重时还可能出现静脉炎、神经痛等。加重慢性病有的人会因腓总神经长时间受压,产生运动和感觉功能受损,出现下肢麻木、酸痛,甚至突然不能行走等情况。特别是患高血压、糖尿病、心脏病的老年人,长时间跷二郎腿会使病情加重。脊椎出现变形正常的脊椎有4个弯曲,从侧面看呈S形,即颈椎前凸、胸椎后凸、腰椎前凸和骶椎后凸。长期跷二郎腿会让脊椎受到严重的压迫,在受力不均匀的情况下,就会出现变形的现象,变形严重的话还会出现椎间盘突出症。骨关节炎&O型腿跷二郎腿时,会增加负重腿患骨关节炎的风险。同时,由于上位腿受力不均,向内偏斜,可能造成膝关节内侧间隙压力增加,软骨磨损严重。同时,位于膝关节外侧的韧带受到持续牵拉,使其松弛,这就会在已有骨关节炎的基础上形成膝关节半脱位(膝关节两端骨面中心的错位>3毫米),外表看起来就形成了O型腿。腰痛上班时喜欢跷二郎腿,极易造成腰椎与胸椎压力分布不均,引起脊柱变形,有的则会导致腰椎间盘突出,形成慢性腰背痛。经常跷二郎腿是加重颈椎病、腰肌劳损的重要原因之一。在此特别提醒,办公室白领久坐时应注意健康坐姿。跷二郎腿虽然不会马上让你的身体出现这些症状,但是长期这样下去,这些症状迟早会来困扰你。

糖友们,二郎腿咱跷不起

对于正常人,翘二郎腿都这么不友好,何况糖尿病患者呢!跷二郎腿会导致血液上行不畅通,这样会使得回流到心脏和大脑的血流量减少或回流速度降低,再加上糖尿病患者本身的血液循环功能就差,如此叠加的结果就是会加速下肢动脉硬化缺血,久而久之易患糖尿病足。因此,糖尿病患者要杜绝跷二郎腿!

避免糖尿病足,多关爱腿和脚

除了远离这些坏习惯,糖尿病患者更要保护好足部和下肢,避免发生感染。

选择合适的鞋袜户外活动时一定要穿具有保护作用的鞋,不能光脚穿鞋,不能穿拖鞋、凉鞋,避免暴露部位过多,穿鞋前应习惯性地检查鞋内有无异物。每天换袜子,不穿过紧的或有毛边的袜子。每天检查双足检查双足有无肿胀、破损、裂口、水泡等,注意足部皮肤的颜色、温度等;雨天出门最好穿雨鞋,以保持足部干燥,回家后及时换拖鞋、清洗双脚。定期检查下肢及双足血管情况如果您的下肢动脉血流通畅,在血糖控制平稳的情况下,建议每年做1~2次血管超声检查,必要时还要做下肢CTA(下肢CT血管成像)或下肢动脉造影检查。如果您合并糖尿病肾病,做这项检查要慎重。

内容来源:人卫健康

糖尿病还会“烂脚”,若想远离糖尿病足,这3招日常就要做好

糖尿病被人们称为“不死的癌症”,在临床上发病率也比较高。为什么他会有这样的外号呢?主要是因为单纯的糖尿病并不会直接对人的生命造成威胁,但是如果血糖长时间居高,就会使人体的眼睛、肾脏、四肢、周围神经系统受到慢性的损害,引起一系列并发症,对人的身体造成各种折磨。

糖尿病足就是其中的一种,在医学上,这种情况又被称为糖尿病足溃疡。出现糖尿病足之后,患者最明显的一个症状就是脚部溃烂、坏疽。如果没有及时接受治疗将血糖控制在正常的范围内,溃疡的情况不断加重就会导致溃疡面扩散的越来越大。患者不仅要承受剧烈的疼痛,而且还会影响到走路,治疗的时候需要对溃疡面进行清创处理,必要的话只有通过截肢才能控制住病情的恶化!

糖尿病足如此可怕,糖尿病患者平时应该做到以下三个方面来进行预防。

一、控制好血糖

患了糖尿病的人应该在医生的指导下来服用降糖药或者注射胰岛素使血糖保持平稳的状态。只有将血糖控制在正常的范围,才能使身体受到的损害减少,只要脚部可以保持血液循环通畅,获得氧气以及各种营养,就可以避免脚部组织坏死的情况发生,同时也可以预防各种并发症发作。

二、注意护理脚部

患了糖尿病之后,尤其是要注意护理好自己的双脚。比如平时可以适当按摩双脚或者使用40℃左右的温水来泡脚,可以刺激脚部的神经,使血液循环增强,平时还可以使用润肤乳涂抹在脚部,让脚部的皮肤得到滋润,以免出现干裂的情况。平时还要注意要尽量避免使双脚受到外伤,如果发现双脚出现了坏疽或者溃疡的情况,就要及时到医院去检查治疗。

三、穿合适的鞋子

患了糖尿病之后,尤其是要注意脚部的血液循环。患者平时应该尽量穿软底、宽松、透气的鞋子,这样才能保证脚部获得充足的血液以及养分,不会出现缺血缺氧的情况。在炎热的夏天,糖尿病患者如果要尽量避免穿拖鞋或者凉鞋,更不能打光脚在地上走路,以免脚部的温度过低,影响双脚的血液循环或者被尖锐的物体刺伤引起感染。

除了以上三个方面,糖尿病患者平时还要严禁抽烟、喝酒。要知道抽烟、喝酒会导致有害物质刺激到人体呼吸、消化、血液循环系统,血液里面的有害物质增加,血液变得过度粘稠之后,血管发生硬化、容易引发下肢静脉曲张,神经末梢组织也会受到损害,导致双脚更加容易发生病变。

糖尿病足对于患者的危害不止是影响正常的行走,如果患者真的病情发展为需要截肢的程度,那么身体的其他部位肯定也受到了不少的损害,其他的并发症也会发生。

所以每个糖尿病患者都应该以控制血糖为主要的目标,平时一定要管住嘴,要承受住高脂肪、高糖分、高盐分之类的食物的诱惑,只有做到良好的生活以及饮食习惯、适当的运动才可以帮助自己远离糖尿病足以及其他并发症。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来源: 快速问医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