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血管阻塞(糖尿病患者血管堵塞)
得了糖尿病,一不小心血管就会堵!5个方法可预防
糖尿病血管病变是糖尿病中非常常见的并发症,它包括大血管病变和微血管病变。大血管病变包括冠心病、动脉粥样硬化等。数据表明,约有7成糖尿病患者死于大血管病变,那么如何才能及早预防它呢?
糖尿病大血管病变的三个特点
一、不典型症状
由于糖尿病患者的心脏神经功能出现障碍,心脏病变的临床表现很不典型,如很多患者为无痛性心肌梗死,所以很容易贻误病情。其他症状还包括心动过速、心律不齐、直立性低血压、心力衰竭或休克。
二、发病率高、发病时间早
与非糖友相比,糖尿病人出现心血管疾病的几率高出3倍之多,有数据表明,约有7成糖尿病患者死于大血管病变。而且,糖尿病人心血管病的发生时间比非糖友时间要早得多,还没到30岁就有可能得冠心病。另外,动脉粥样硬化也是糖友常患的一种大血管病变,它还具有病情较重、病死率高、病情进展快的特点。
三、女性的保护作用消失
从大数据来讲,女性患心血管疾病的几率比男性低得多,但如果同是糖尿病患者,女性患上心血管疾病的几率就会跟男性持平,甚至还有可能超过男性。数据显示,女性糖友发生心脏病变的几率要比非糖友高出2倍,而且女性糖友中也有更多人死于心血管疾病。
如何预防糖尿病大血管病变?
虽然心血管病是所有人都要预防的,但糖友患上的几率更高,而且后果更为严重,所以在预防措施上应更加谨慎,小心。
1. 及早发现并有效控制血糖。
2. 控制好血压和血脂,这两个指标是脑血管病的重要诱因之一。
3. 服用抗血小板药和血管活性药,预防血栓。
4. 一旦出现脑卒中或心绞痛,立即送医。
5. 及时做大血管病变筛查:系统动脉顺应性和扩张性检查、系统动脉阻力检查;大动脉弹性指数和小动脉弹性指数检查;以及上、下肢周围动脉压力比(踝臂指数)等。
研究表示,只要在早期察觉到大血管病变,并及时进行有效干预,就可推迟这种血管并发症的发生。
哪些降糖药物可以保护血管?(糖尿病之17)
#糖尿病##心脑血管疾病的预防##心脏病#
很多指南和医学大咖都在反复强调,糖尿病治疗的目的就是最大限度的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尤其是心脑血管疾病的预防。糖尿病可怕的是并发症
因此,很多人就会问:“对于既能降血糖,又具有血管保护作用的降糖药物有没有呢?”
现在,魏医生告诉你,现在有一部分新型的降糖药物确实具有血管保护作用,降血糖的同是还可以起到保护血管作用,从而最大限度预防心脑血管疾病发生。
迄今为止,恩格列净、卡格列净、达格列净、利拉鲁肽、索马鲁肽、度拉糖肽与阿必鲁肽均被证实具有大血管保护作用。
2016年12月:FDA批准恩格列净用于降低患2型糖尿病合并心血管疾病成人患者的心血管死亡风险。
2018年10月:FDA批准卡格列净用于降低成人2型糖尿病患者心梗、卒中与心血管死亡风险。
2019年10月:FDA批准达格列净用于降低伴有心血管疾病或多重心血管风险因素的2型糖尿病患者的心衰住院风险。
2020年5月:FDA批准达格列净用于降低成人射血分数减低心衰患者的心血管死亡与住院风险。
2017年8月:FDA批准利拉鲁肽用于降低伴有CVD的T2DM患者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风险。
2020年1月:FDA批准注射用索马鲁肽用于降低合并CVD的成人T2DM患者的心血管事件风险。
2020年2月:FDA批准度拉糖肽用于降低伴有CVD或具有多重CVD危险因素的成人T2DM患者的主要心血管事件风险。
(此处已添加医疗卡片,请到今日头条客户端查看)2020年5月:我国药监局批准利拉鲁肽用于降低合并CVD的成人T2DM患者的心血管事件风险。
了解更多,关注今日头条,魏向阳医生。
糖尿病患者为啥容易血管堵塞?容易引发心脑血管并发症呢?
糖尿病,对于大家来说,跟高血压一样,是被人熟知的常见慢性疾病之一。可能有人觉得,慢性病嘛,这个糖尿病不就是学堂稍微高了一点,没什么大碍的,好像也是,短期你可能觉得好像对身体也没什么大的影响,但是,这个高血糖如果长期不控制的话,除了可能会导致一些像眼底出血、糖尿病肾病、糖尿病足、高血压等并发症以外,糖尿病也是冠心病、脑卒中等多种心脑血管疾病的一个重要危险因素,今天老罗与大家一起来聊一聊这个糖尿病到底是如何拖累心血管疾病的。
糖尿病容易引发动脉粥样硬化,它对血管的破坏力大致源于以下几个伤害:
首先,当动脉壁表面的血管内皮细胞直接与血液中的高糖、血脂紊乱等代谢异常进行接触的时候,就会产生损伤,而一旦发生损伤,就会激活人体的炎症反应机制。
其次,当血糖较高时,会使得动脉壁表面的血管内皮细胞内的葡萄糖氧化增加,出现氧化应激反应,可能直接导致细胞的死亡和损伤。
另外,如果长期糖尿病,没有控制好血糖,会使得来源于骨髓的那些会流向外周围血液中的血管内皮祖细胞的数量慢慢减少,那么相应的就会使血管新咸亨功能减弱,同时也会减弱修复血管损伤的能力。
在以上这些的共同作用下,也极大程度的加速了糖尿病患者的动脉粥样硬化进程。
有糖尿病的患者是没有糖尿病的患者发生高血压的2倍,尤其是2型糖尿病的。那么为什么糖尿病患者会比较容易发生高血压呢?主要原因有以下3点:
2型糖尿病与高血压具有共同的遗传因素。
2型糖尿病患者普遍都存在有胰岛素抵抗,这个很容易导致血糖不容易被控制,当高血糖时就会刺激胰岛分泌更多的胰岛素,引起高胰岛素血症,其结果就会促进肾小管对于钠盐的重吸收,使得血容量增加,造成血压升高。
高胰岛素血症会刺激交感神经,释放出更多的儿茶酚胺进入到血液循环里面,导致血管收缩,致使外周血管的阻力增加,造成血压的升高。
所以控制好血糖的同时,也要注意控制好血压,这样可以最大限度的降低靶器官心脑肾等器官的疾病发生率和死亡率。
糖尿病为什么容易并发冠心病呢?最主要的原因就是糖尿病所引发的代谢紊乱容易导致大血管,也就是我们说冠脉粥样硬化,以及使得血管内膜增生加剧,引发心肌缺血缺氧,最后导致冠心病的发生。
据相关调研数据显示,60%到80%的糖尿病患者最终死于心血管疾病,其中急性心肌梗死是糖尿病的常见死因,约占糖尿病总死因的40%。
糖尿病不可怕,可怕的是伴随而来的心血管并发症,我们要尽力做到对糖尿病要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这样才能早受益,这对于预防和延缓糖尿病进程以及其他心血管并发疾病有很重要的作用。
在日常生活中也要从饮食、生活习性方面来做干预。
合理控制膳食,控制好每天的总热量,多吃蔬菜水果,食盐要控制在每天6g以内,限制饮酒,不要抽烟。
适当要增加一些运动或者体力活动,每天能进行30~60分钟的有氧运动,每周至少5天,需要减重的还需要增加运动时间。
如果在执行了半年以上的生活 饮食 运动控制干预之后,血糖、血脂、血压还不达标的,就要考虑药物干预。#关注糖尿病# #清风计划# #高血压# #冠心病# #头条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