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血糖是糖尿病前兆吗(低血糖是糖尿病吗怎样引起的)
餐前血糖低?多半是糖尿病的前兆,尤其是3大高危人群要检查
一到夏天,很多年轻夫妇都想着减肥,一起生活之后大吃大喝习惯了,可到了穿衣服少的时候,就万分的痛苦,身上的赘肉就显现无遗。于是,给自己制定了各种减肥计划。
没有想到的是,吃得少了反而出现了低血糖的反应。一部分的人还出现了吃饭前血糖低,这又是怎么回事呢?
很少人能够想到是糖尿病前兆,其实这种现象还会出现在糖尿病的人群身上,虽然跟先天的一型糖尿病患者相比,二型糖尿病患者出现多尿、多饮、吃得多的情况很少,但不能忽视的就是餐前出现低血糖的反应。
对于一个健康的人群来说,在餐前一般都不会出现低血糖的反应,只有在吃饭之后,尤其是在进食半个小时候后的时间,血糖会稍微高一点,但过了1个小时到2个小时的时间,血糖就会稳定了。
如果你在餐前就出现了低血糖的反应,经常性的有饥饿感、手足颤抖、心慌、频繁的出冷汗、乏力,很可能是胰岛素的敏感度降低,所导致的反应,多是早期的糖尿病症状,尤其是以下这几类人要特别注意:
在多项的研究上都发现,肥胖的人跟体重正常的人相比,罹患二型糖尿病的概率会增加。这类人群往往吃的食物比较多,管住嘴的能量非常差,让体内的代谢紊乱,产生腹部的胰岛素抵抗,增加糖尿病的发生危险。
反之,合理的控制饮食,对大家的要求不多,每天有规律的吃饭,多吃多种类的食物,清淡饮食,既可以帮助我们身体控制体重,还是预防慢性疾病的好办法。
所以,已经超重的人如果你在餐前出现了低血糖反应,就更要注意了,及时的监测自己的血糖,控制体重,降低糖尿病的发生危险。
如果你近期血脂紊乱,或者是已经有高血脂、动脉硬化等疾病,都要注意自己的血糖水平,体内的血脂跟机体分泌胰岛素有密切的关系。同时,这类人群往往还有发生肥胖的危险,要当心餐前的低血糖。
高尿酸也是生活中常见的内分泌紊乱疾病,在这种情况下,也很可能会兼并糖尿病。在这种病症下,更要注意甜饮料、脂肪高等食物,都可能让胰岛素出现抵抗作用,让餐前的血糖水平变低,诱发低血糖,变成糖尿病的早期症状。
版权声明:图文无关,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低血糖,可能是糖尿病先兆?是真的!专家提醒……
统计数据显示
我国糖尿病患病人数
到2021年已达1.41亿
位于全球前列!
很多人都把糖尿病
默认为生活方式病
吃出来的病
但很少会关注到它的本质
——胰岛素分泌异常
今天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
附属第六人民医院
内分泌代谢科 主任医师
医学博士、博士生导师
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会分会
糖尿病代谢性大血管病变学组委员
李连喜医生将为大家
扫清糖尿病的认知盲区,向前一步
翻番疾病 的“作案元凶”!
低血糖的人也有可能得糖尿病
这也许是糖尿病的最早期症状
千万不要忽视!
说起糖尿病,大家的第一印象都是血糖升高,但其实,在糖尿病处于早期阶段,确实会引起低血糖症状。
大家肯定要问了
糖尿病为啥会出现
低血糖症状?
李医生解释,正常人吃完饭后血糖会增高,机体为了把血糖降下来,就会分泌胰岛素;所以,在餐后15分钟~30分钟,处于胰岛素分泌高峰,此时胰岛素会很高,速度将血糖降下来,不会让血糖升得太高。
到餐后2~3小时,胰岛素分泌会慢下来,并趋于回复正常;到餐后3小时后,胰岛素水平就和空腹时一样了。
然而,对于糖尿病患者来说,往往存在胰岛素分泌障碍,因此,其胰岛素分泌最高峰可以是在餐后2~3小时,此时的血糖应该不是很高的症状,机体还在加速分泌胰岛素继续降血糖,就会出现低血糖症状。
所以,往往糖尿病早期患者会出现低血糖症状,且都是在餐前发生。
对于胰岛素分泌高峰出现滞后的现象,医学上称之会“胰岛素抵抗”,即指正常胰岛素对于血糖降低效应是降低的。
李医生介绍,糖尿病的发展一般分为三个阶段:️ ️ ️
血糖正常阶段
此时查空腹或餐后的血糖都是正常的。
糖尿病前期
介于标准和糖尿病之间,没有达到糖尿病指标,但高于正常数值。
空腹血糖正常,但餐后血糖也正常;
或空腹血糖正常, 餐后血糖会升高;
空腹血糖和餐后血糖同步升高。
处于糖尿病前期,要及时干预,否则就会发展成糖尿病。
糖尿病期
空腹血糖和餐后血糖都达到糖尿病标准。一般空腹在7.0mmol/L以上,餐后2小时在11
mmol/L以上。
李医生提醒,在糖尿病前期,即便血糖正常的时候,往往已经存在胰岛素抵抗;所以,一般情况下,胰岛素抵抗的出现比糖尿病前期更早。
胰岛素抵抗出现多久后
会发展成糖尿病?
李医生表示,目前没有明确数据显示胰岛素抵抗出现多久后会发展成糖尿病。
只要有糖尿病,一定是自始至终存在胰岛素抵抗的。
来源: 东方卫视名医话养生
低血糖的五个真相,你都知道了吗?
低血糖这种疾病想必大家都不会陌生,经常听到某个同事说到今天没吃早饭,有点低血糖晕晕的。这是低血糖的一个典型的症状,但是大家对于低血糖的印象仅存于此。
今天小编将为大家带来五个关于低血糖的真相,来看看大家知不知道。
真相一:低血糖比高血糖更加可怕
高血糖身边的人都会说很危险,发生时身边的人也会极其重视。而低血糖就不一样,好像爹不亲娘比爱的小孩,由于症状不明显以及大众的不关注,发生时大家都会一笑置之。
其实低血糖的危害很大,可以在短短几个小时内,造成患者昏迷,甚至可能导致患者死亡。急性低血糖可以引发低血糖患者脑部水肿,而慢性低血糖会降低认知能力,导致智力低下以及老年痴呆症。
真相二:不同人群的低血糖判定标准不同
糖尿病患者的血糖低于
真相三:低血糖不一定有症状
有些低血糖患者会出现明显的症状,而有些低血糖患者则完全没有症状。无症状性低血糖往往多发于老年糖尿病以及长期性低血糖患者。
真相四:不是所有低血糖都跟糖尿病有关系
尽管很多的糖尿病患者都会有低血糖,但并不是说低血糖是糖尿病患者的专属。患有晚期肝硬化、慢性肾上腺功能低下、自主神经功能紊乱等疾病都会引发低血糖。找出引发低血糖的病因,才能对症下药,治好低血糖。
真相五:感觉饿了不一定是低血糖
很多人会把饥饿感跟低血糖关联起来,其实并不一定。有些患者血糖居高不下,但由于身体内存在胰岛素抵抗,葡萄糖不能有效运转进入人体细胞,这时我们就会感受到饥饿感。
所以当我们感受到饥饿感的时候,先不要吃东西补充能量,用血糖仪测试下,究竟是高血糖还是低血糖,再对症下药。
看完文章之后,是不是觉得对于低血糖有更多的认知,疾病无大小,都需要重视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