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健康网

2型糖尿病肾病分期标准5期(2型糖尿病肾病分期)

中医肾病科王洪霞 0
文章目录:

糖尿病肾病分期标准是什么

临床上主要按照Morgensen分期,针对蛋白尿及肾功能情况,对糖尿病肾病进行分期,可将糖尿病肾病分为5期。

Ⅰ期:临床无肾病表现,仅有血流动力学改变,此时肾小球滤过率(GFR)升高,肾脏体积增大,小球和小管肥大。在运动、应急、血糖控制不良时可有一过性微量蛋白尿。

Ⅱ期:持续性微量白蛋白尿,GFR正常或升高,临床无症状。肾脏病理肾小球/肾小管基底膜增厚、系膜区增宽等。

Ⅲ期:蛋白白蛋白尿明显增加(尿白蛋白排泄率>200mg/24h,蛋白尿>0.5g/24h),可有轻度高血压,GFR下降,但血肌酐正常。肾脏病理出现局灶/弥漫性硬化,K-W结节,入/出球小动脉透明样变等。

Ⅳ期:大量蛋白尿,可达肾病综合征程度。

Ⅴ期:肾功能持续减退直至终末期肾脏病。

糖尿病肾病患者需至正规医院就诊,明确分期,在医师指导下进行规范治疗。

糖尿病肾病分期标准是什么?

临床上主要按照Morgensen分期,针对蛋白尿及肾功能情况,对糖尿病肾病进行分期,可将糖尿病肾病分为5期。

Ⅰ期:临床无肾病表现,仅有血流动力学改变,此时肾小球滤过率(GFR)升高,肾脏体积增大,小球和小管肥大。在运动、应急、血糖控制不良时可有一过性微量蛋白尿。

Ⅱ期:持续性微量白蛋白尿,GFR正常或升高,临床无症状。肾脏病理肾小球/肾小管基底膜增厚、系膜区增宽等。

Ⅲ期:蛋白白蛋白尿明显增加(尿白蛋白排泄率>200mg/24h,蛋白尿>0.5g/24h),可有轻度高血压,GFR下降,但血肌酐正常。肾脏病理出现局灶/弥漫性硬化,K-W结节,入/出球小动脉透明样变等。

Ⅳ期:大量蛋白尿,可达肾病综合征程度。

Ⅴ期:肾功能持续减退直至终末期肾脏病。

糖尿病肾病患者需至正规医院就诊,明确分期,在医师指导下进行规范治疗。

糖尿病肾病详细的分期分为五期及各期的特点

糖尿病肾病详细的分期分为五期及各期的特点

Ⅰ期

为T1DM确诊时肾小球高滤过和肥厚增大。肾小球和肾脏体积增大是突出的表现。有一过性微量白蛋白尿,用胰岛素治疗后可以消失。肾小球滤过率是高的,治疗后可以降低,但往往不能恢复正常,如果T1DM发病在青春期前,则这一阶段持续时间较长。

Ⅱ期

有肾脏损害,但无临床征象。此期出现在糖尿病发病后二年,有些患者在这一阶段持续很多年,甚至终身。肾小球基底膜通常增厚,系膜区常常增生。糖尿病控制不佳(常为酮症)和运动时可出现微量白蛋白尿,系可逆性。肾小球滤过率依然明显增加。血压正常。

Ⅲ期

是糖尿病肾病的“高危期”,典型者是在患糖尿病10-15年以后。微量白蛋白尿不断加重。肾小球滤过率仍然是增高的。血压开始增高。纵向研究显示抗高血压治疗可以明显改善微量白蛋白尿。这一阶段用胰岛素泵治疗或作强化治疗可在血糖明显改善后,尿白蛋白排出量减少或稳定不变。而常规治疗者易发展到明显的肾病阶段。

Ⅳ期

病程在15-25年以上,约40%%的T1DM患者发展到这一阶段。病理上出现典型的改变,而诊断主要依据临床表现,尿蛋白排出量增多(》0.5g//24h),大多数患者出现高血压,肾小球滤过率开始下降。有效的抗高血压治疗可减慢肾小球滤过率下降的速率。

V期

为终末期肾衰,特点是普遍的肾小球毛细血管闭塞,伴有肾小球玻璃样变,肾小球滤过率已很低,氮质潴留,高血压明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