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根治糖尿病的特效方(中药根治糖尿病有效果吗)
给糖尿病患者推荐的6种中药代茶饮,还不快收起来!
陆羽《茶经》云:“茶之为饮,发乎神农氏,闻于鲁周公”。早在神农时期,茶及其药用价值就已被发现,并由药用逐渐演变成日常生活饮料。而中药代茶饮应该是我国茶文化的延伸和发展,如菊花茶清头明目,苦丁茶除热降压,薄荷茶解暑清热,麦冬茶养肺利咽。这些保健茶不仅使我们的生活丰富多彩,而且还为我们养心怡神,祛病延年发挥了作用。
那么,中药代茶饮适合于糖尿病患者吗?一般的说来,糖尿病人是可以用中药代茶饮的,但不是所有的糖尿病人均适合或都需要,还是要根据患者的不同情况来决定,这同样要遵循中医“辨证施治”的原则,“有是证用是药”,比如菊花茶用于肝热所致的眼睛红赤或眼睛分泌物多等证,如果患者合并糖尿病胃肠神经病变,经常腹泻,属于脾虚证者,就不能饮用。又如人参茶适合于气虚体质的糖尿病患者,倘若用于肝火旺胃火盛的患者无异于火上浇油。还有苦丁茶,如给予胃寒患者就好比雪上加霜。所以不能认为中药代茶饮适合所有的糖尿病人。
患者如何自己选择适合的代茶饮?简单介绍几种常用的中药茶:
1.糖尿病患者经常有口干舌燥、面红目赤等证,可饮用菊花茶、薄荷茶或莲子心茶以清热明目、清心肝火。
2.糖尿病患者伴有胃肠自主神经病变,出现便秘,可饮用决明子茶、麻子仁茶以润肠通便。
3.糖尿病患者伴有胃肠自主神经病变,出现腹泻、腹胀、食欲不振等脾虚可饮用大枣茶等。
4.糖尿病患者伴有高血压,经常感到心烦急躁、头晕目眩、口苦舌干,可饮用菊花茶、薄荷茶或夏枯草茶,以清肝泻火降压。
5.糖尿病患者伴有睡眠障碍,出现心悸心慌者可饮用酸枣仁茶、合欢茶以养心安神。
6.糖尿病患者伴有高脂血症,可饮用决明子茶、姜黄茶、生山楂茶等以祛脂活血。
代茶饮的中药会不会影响西药的作用?传统中医认为茶水和药物不能一起用。不仅是西药,还包括了中药。主要是因为茶中有些物质会影响药物的疗效。一般主张服药2小时内不宜饮茶。但我们说得是中药茶,这些中药茶是否可以和西药一起用,是否会影响西药的作用,目前还不得而知,在没有科学的依据之前,中药茶最好不要和西药一起服用,起码要间隔1小时左右。
专家:北京协和医院中医科主任医师梁晓春
这份中药降糖方,2型糖尿病请收下!不仅降血糖还改善胰岛素抵抗
糖尿病,如同难以摆脱的牛皮糖,被视作一生的 “甜蜜负担”。一旦血糖失控,心、脑、肾以及下肢等全身组织器官都可能受波及,引发各种并发症。
西医多借助降糖药物与胰岛素治疗,虽能迅速控制血糖水平,但在应对胰岛素抵抗和预防并发症方面差强人意。而中医注重整体调理,目标不仅是降低血糖,还在于调节全身机能,改善胰岛素抵抗并预防并发症。
以门诊案例来看,52 岁的王先生,饱受口干烦渴、多饮多尿困扰达半年之久,近期又出现视物模糊、乏力和夜尿频繁等症状,经医院检查被确诊为 2 型糖尿病。
此前,他已服用二甲双胍等西药两个月,可血糖控制效果不佳,于是前来寻求中医治疗。中医诊断发现其舌质红,苔黄厚腻,脉细数,空腹血糖 11.2mmol/L,糖化血红蛋白 7.8%,B 超显示轻度脂肪肝,辨证为阴虚热盛、脾虚湿滞。
治疗采用滋阴降火、健脾化湿之法,药方包含生地黄、天花粉、麦冬、山药、黄芪、茯苓、白术、枸杞子、桑螵蛸、泽泻、丹参、甘草。
一段时间后,王先生头胀减轻,空腹血糖降至 8.8mmol/L。医生依据其状况在原方基础上进行加减,半月后,他全身不适症状消失,血糖降至 4.8mmol/L。继续服用原方加减一个月后复查,症状基本消失,血糖趋于正常,精神状态也显著改善。
该方成效显著的原因在于:生地黄、天花粉、麦冬可滋阴降火,有效缓解口干烦渴;山药、黄芪、白术、茯苓能健脾益气,对改善胰岛素抵抗有益;枸杞子、桑螵蛸可补肾固精,改善夜尿频繁;泽泻利水渗湿,丹参活血化瘀,甘草调和诸药。诸药协同作用,既能改善胰岛素抵抗。
需注意,中医治疗讲究辨证论治,本文仅供参考,切不可擅自用药,应在专业中医师指导下进行个性化治疗。只要积极配合治疗并保持良好生活习惯,糖尿病是能够得到有效控制的
中医调理糖尿病:黄芪桂枝五物汤30年糖尿病,血糖稳定无并发症
彭奶奶,今年83岁,糖尿病发现30年余,1991年6月12初次就诊。一身疲乏无力,少气懒言,面白形肥,口渴不甚明显小便数多而色清白,舌白质嫩且润,脉象濡软,按之缓大而虚,血糖230mg/dl,尿糖 ~ 。西医降糖后改用中医辅助调理血糖,现在30年过去了,血糖稳定没有并发症。
辨证:气阴两虚、中阳不足,宜用益气补中、养阴补肾法并举。
气阴两虚是糖尿病发生发展的病机关键。是贯穿糖尿病全程的核心病机。糖尿病各阶段病机变化如下:在糖尿病前期阶段,或素体阴虚,肝火旺盛,损伤气阴,或脾气亏虚,气不散精,变生血浊,化火伤阴,虽起点不同,但最终转为气阴两虚,气阴两虚成为进入糖尿病本病期的关键节点。
糖尿病前期病机以脾虚为本,痰瘀为标,但同时强调此类患者虽无典型的阴虚症状,但因禀赋有亏,早已有气阴两虚之实,即气阴两虚隐匿于糖尿病前期过程之中。在本病期阶段,脏腑虚损,气虚无以化生精微,精微不布,浊瘀内阻,阴精虚损,血行不畅,痰瘀气滞,脉络阻塞,心、眼、肾等各组织脏器次第受损,发生各种糖尿病并发症,即进入并发症期阶段。
黄芪桂枝五物汤
组方:黄芪9g,芍药9g,桂枝9g,生姜18g,大枣4枚。
黄芪桂枝五物汤载于《金匮要略·血痹虚劳病脉症治》篇。其主要发挥为益气温经和营通痹的作用。方中黄芪大补脾肺之气,固表实卫,外可扶正御邪,内可和营止汗,为治肌肤麻木之要药,为君药。桂枝发散风寒,温经通痹,助黄芪温阳强卫。黄芪得桂枝,则固表而不留邪;桂枝得黄芪,则邪散而不伤正,且使温通之力大增。芍药养血和血,益阴敛营,与桂枝相配,调和营卫,共为臣药。倍用生姜,助桂枝以散外邪。大枣甘润,助芍药以和营阴。姜枣相合,又可调和脾胃,二味共为佐使。五药相合,使卫阳复,营卫调和,则气血得行,筋脉通利,肌肤得养,诸症可除。
不苦的降糖药
组方:枸杞10~15克,地骨皮10~15克,麦冬10克,大生地10克,夏枯草10 克。
用法:加水煎服
适应症:糖尿病前期至中期有很好的降糖效果。
注意事项:需要注意的是,这个方子是针对大多数体质燥热的人而设计。如果脾胃虚寒的人,则应适量加入山药、白术、人参等药调节。
消渴茶方
组方:桑椹15克、生地黄10克、枸杞子10克、茶适量。
主要功效:清热、生津、止渴、降糖
本方为糖尿病患者的辅助治疗方法,不但有生津止渴的作用,且有一定的降糖功效。如果烦渴较重,饮多、尿多者,上方加入桑15克。桑叶味甘、苦、性寒。归肺、肝经。清肺润燥,泻肝降糖。所以,效果会更好些。生地黄可改成鲜地黄20克,扎汁兑服最佳。
糖尿病患者日常注意事项
1、注意饮食
很多糖尿病病人以为不吃米饭、甜食就能减轻体重控制糖尿病,这是一个很大的误区。糖尿病患者的饮食应该是有足够热量的均衡饮食,根据病人的标准和劳动强度,制定每日所需的总热量。
米面摄入过少,可能导致脂肪和蛋白质的过度分解,出现酮症,甚至发生酸中毒。肉食品摄入过度减少,也会使机体蛋白质不足,易导致贫血和低蛋白血症,更易发生感染。
2、严密监测血糖
糖尿病患者在减肥期间,必须要严密的监控血糖,否则可能会出现一定的危险。糖尿病患者应该在三餐后两小时测血糖,这样可以了解自己的进食量和进食种类是否对血糖活动产生了影响,如果产生了影响,一定要及时的调整饮食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