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夏天容易低血糖吗(糖尿病人夏天爱出汗是什么原因)
做好这几件事,糖尿病人才能安稳过夏天
随着夏季的到来,许多问题也随之而来,糖尿病患者夏季如何养生?糖尿病患者如何安然渡夏?……
糖尿病患者的夏季保健有一定的特殊性,想要安然享受夏天,要注意以下几个事项。
1、饭要吃
夏季人们往往会出现食欲欠佳、进食量少等问题,糖尿病患者在夏季一定要定时定量进餐,尤其是使用胰岛素的患者,更不可随意减少主食,否则容易出现低血糖。患者可以多吃蔬菜等高纤维食物,如洋葱、西红柿、黄瓜、苦瓜等,尤其是苦瓜,含有胰岛素样物质,可降低血糖,对糖尿病患者大有益处。
2、水要足
夏季炎热,出汗多,就需要多补充水分。部分糖尿病患者因为多尿而减少喝水量,这种做法是不对的。患者多尿是由于高血糖导致的,如果限制饮水容易造成身体脱水,产生不良后果。
3、药莫停
夏季人体内肾上腺激素分泌减少,胰岛素的作用可以得到充分发挥,因此患者的血糖相对于其他季节稍低,但要注意绝对不可以贸然停药,以免引起血糖波动,造成不良后果。可以寻求医师指导,适当调整用药剂量或用药类型。
4、不贪食
夏季各种水果大量上市,加上天气炎热,人们对水果的需求也增加。但部分水果的含糖量是较高的,糖尿病患者选择时要慎重,并且不可贪食。糖尿病患者可以吃些低升糖指数的水果,但注意要替换掉相应的部分主食。
5、勤清洁
夏季容易出汗,糖尿病患者容易伴发多种皮肤损害问题,常见的有皮肤感染、皮肤瘙痒症等,因此患者要注意勤洗澡勤换衣,保持皮肤清洁,以免细菌或病毒感染。
6、运动要坚持
糖尿病患者在夏季也要注意保持适量的运动,运动强度不宜过大,可选择步行、游泳等形式,坚持锻炼,尽量不在过热的户外进行大量运动。同时运动过程中要注意补充水分,避免出现脱水、中暑等问题。
7、情绪要稳定
夏季酷暑难耐,很多人会出现烦躁、失眠等问题,情绪波动、睡眠欠佳都会对糖尿病患者的血糖产生影响。因此患者要注意调控自己的情绪,保持情绪的平稳。
8、时刻要监测
受夏季饮食、作息等问题的影响,糖尿病患者的血糖在夏季往往会出现不太稳定的现象,这就需要经常监测血糖,及时发现问题,及时调整治疗方式。
糖尿病患者除了注意以上事项外,也不要过分贪凉,吹风扇、空调时也要谨慎,不要对着身体直吹,温度不可过低,避免着凉等问题。
版权声明:图文无关,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夏季人体血糖偏低,正是控糖好时机,糖尿病患者该如何科学度夏呢?
终于熬到出梅,又开启了“蒸笼烧烤”模式,防暑战高温的季节里,糖尿病患者却迎来了一年中生理血糖最低的季节,科学控糖因此变得尤为重要。
夏季人体血糖偏低有什么科学依据呢?内分泌科专家解释,炎热天气里,人们普遍食欲不振,饮食主要以清淡为主,加之天气闷热容易出汗,人的能量消耗也较大,以散热为主,而热量主要来自于体内的血糖。糖的摄入量减少而消耗增加,血糖自然就低。
此外,夏天白昼时间较长,天热容易睡眠不足,体内热量消耗较大。人体新陈代谢旺盛,消耗的血糖也会相对增多。如此看来,夏天不愧为天然降糖的好时节。内分泌科专家表示,夏季本来生理性血糖相对较低但由于夏季瓜果美食多,天气炎热,糖尿病患者更应该配合医生定期随访治疗,减少血糖波动性。这样既有利于疾病的康复,也可以推迟并发症的出现。
那么,炎炎夏日,糖尿病患者该如何安然度过呢?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南部)标准化代谢疾病管理中心执行主任王育璠给出了科学控糖建议。首先要定期随访复查,及时了解病情状况,从而做到早筛查、早发现、早治疗。定期随访体检不仅包括身高、体重、血压、血糖、生化、糖化血红蛋白、尿蛋白、尿肌酐比值,必要时还要进行并发症筛查、眼底视网膜筛查,以及血管、心电图、神经传导速度、内脏脂肪和心超检查。
“勤测血糖、科学用药也很重要。”王育璠说,尽管夏季血糖相对降低,但血糖容易波动,糖尿病患者应该经常测量血糖,在专业医生和药师的指导下,对降糖药的种类和剂量进行调节,保持血糖的平稳,并避免低血糖发生。
夏季气温高,糖尿病患者也会出现食欲下降现象,平时的进餐规律很容易被打破。王育璠坦言,这对控制血糖极为不利,所以糖尿病患者应坚持科学、规律进餐,尤其是注射胰岛素的患者,更不可随意减少主食。此外,还要尽量避免进食生冷食品,宜多饮水,多食蔬菜等高纤维食物,在血糖平稳的时候可以合理吃适量的水果,少喝粥。
除了饮食,规律运动也应放在心上。尽管夏天天气炎热,糖尿病患者也要坚持运动,每天运动至少30分钟,每周至少锻炼5次为宜。运动方式可以选择游泳、步行等,运动时避免日光直晒,防止中暑。运动时间选择在早饭后、傍晚气温较低时比较好,避免在空腹时进行运动,防止低血糖。
需要注意的还有胰岛素的保存问题。王育璠提醒,胰岛素属蛋白质类激素,对温度极敏感,活性随着温度而变化。未开封的胰岛素应储存在2-8℃环境下,胰岛素初次使用后,应当在室温(15-30℃)下贮存不超过30d,或者按照生产厂家的建议贮存,且不超过有效期;室温超过30℃时,及时将胰岛素放入冰箱冷藏室内,注射前需要回暖,可放在手掌之间滚动后再使用。因此胰岛素应放置在温度适宜的地方,避免过冷、过热及反复震荡,若外出,最好能随身携带一个冷却袋。此外,夏天日照时,切忌把胰岛素留在车内,车内的气温可能会升高60℃以上,这样的温度会使胰岛素失效。
■文 王梅 戚歆淼
版权声明:图文无关,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糖尿病患者 夏季谨防低血糖
本报讯(记者 刘涛)进入夏季,气温升高,前来市中心医院内分泌科就诊的糖尿病患者明显增多,其中,出现低血糖症状的患者居多。5月28日,市中心医院内分泌科府城病区主任、主任医师王蔚提醒,夏季糖尿病患者的血糖处于一年中的最低阶段,由于糖尿病患者机体抵抗力差,此时更容易受到病菌的侵袭。
“夏天气温高,人的周身血管舒张,容易出汗,糖尿病患者的血糖会有所降低,一定要做好避暑降温。”王蔚说,“糖尿病患者在使用空调时,温度以27℃至28℃为宜,室内外温差不超过8℃,避免对着空调机直接吹冷风。在室外工作或运动时,要注意防暑,因为糖尿病、心脏病等慢性病患者更易发生中暑,一旦出现头晕眼花或昏倒、过量出汗、肌肉痉挛、皮肤发冷潮湿、头痛、心跳加快等症状时,应立即转移到阴凉处,大量饮用凉白开、果汁或运动饮料,必要时应就医。”
饮食方面,糖尿病患者以清淡为宜,少吃甜食,宜多吃一些含钙、钾丰富的新鲜蔬菜、水果及豆类制品。控制膳食中的脂肪,增加禽类及鱼类等优质蛋白质丰富且含脂肪较低的食物。要特别限制盐的摄入量,每天每人摄盐量不超过5克。王蔚特别提醒,糖尿病患者最好别在早上喝粥,粥消化吸收太快,很快产生血糖高峰,对控制血糖十分不利。早餐尽量吃吸收慢的食物,如全麦面条等。
“夏季气温高,食物容易变质。糖尿病患者应严格注意饮食卫生,因为腹泻或呕吐可导致水和电解质代谢紊乱,诱发高渗性昏迷,最终会诱发低血糖。”王蔚说。
此外,糖尿病患者吃水果不能太放纵,应在营养师或医生的指导下合理选用含糖量低的水果,要根据每天的总热量适量食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