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健康网

糖尿病与心血管疾病的关系(糖尿病与心血管病有什么关系)

光明网 0
文章目录:

糖尿病为何容易引发心血管疾病?“三高”患者得看看了

大量临床研究表明,糖代谢异常和心血管疾病关系密切,那么,糖尿病为什么容易引发心血管疾病呢?“三高”患者又该如何进行健康管理呢?

糖代谢异常本身是心血管疾病的一个危险因素,尤其糖尿病患者,更要注意动脉粥样硬化心血管病产生的比如冠心病、脑血管病等症状。

那么,糖尿病和心血管疾病之间到底有怎样的关联呢?如果患上糖尿病,首先它会造成患者血管内膜的损伤。血管内膜损伤以后,血液中含有的血脂成分尤其是胆固醇,会通过损伤的血管内膜进入血管壁,在里面形成动脉粥样硬化的斑块。这种斑块会越长越大,使血管出现狭窄甚至闭塞的状况,从而造成冠心病甚至心肌梗死的情况发生。

如果动脉粥样硬化的斑块在大脑的血管中出现,就会造成脑血管病,甚至脑卒中、脑出血。如果出现在外周血管,也就是肢体的血管中,就会引发肢体的缺血甚至坏死。

其实,不仅糖尿病病人容易出现心血管疾病,还有一些其他种类的危险因素也会诱发心血管疾病,比如有高血压、肥胖症及心血管病家族史的人,还有年龄增长,这些原因都可能促进心血管疾病的发生。

心血管的危险因素,是在损伤了血管内膜以后,促进了血脂尤其是胆固醇在血管壁的沉积。高胆固醇血症本身也是心血管疾病的危险因素,在血管损伤的情况下,胆固醇更容易沉积在血管里面,进而引发心血管疾病。

对于高血糖、高血压和脂代谢紊乱这样的“三高”人群,又该怎样进行健康管理呢?其实,最重要的就是生活方式的改变,不良的生活方式是造成心血管发病的重要危险因素。

“三高”患者日常生活中要增加活动量,多锻炼身体,每天最好有30~40分钟的中等强度的体育锻炼,每周至少五次。另外,饮食方面要节制,尽量减少饱和脂肪酸的摄入,多吃蔬菜、水果。

总而言之,管住嘴、迈开腿、多运动,戒掉抽烟、喝酒等不良生活习惯,都能有效预防心血管疾病的发生。

受访专家:北京协和医院心血管内科主任医生严晓伟

糖尿病为何容易引发心血管疾病?“三高”患者得看看了

来源:人民网

大量临床研究表明,糖代谢异常和心血管疾病关系密切,那么,糖尿病为什么容易引发心血管疾病呢?“三高”患者又该如何进行健康管理呢?

糖代谢异常本身是心血管疾病的一个危险因素,尤其糖尿病患者,更要注意动脉粥样硬化心血管病产生的比如冠心病、脑血管病等症状。

那么,糖尿病和心血管疾病之间到底有怎样的关联呢?如果患上糖尿病,首先它会造成患者血管内膜的损伤。血管内膜损伤以后,血液中含有的血脂成分尤其是胆固醇,会通过损伤的血管内膜进入血管壁,在里面形成动脉粥样硬化的斑块。这种斑块会越长越大,使血管出现狭窄甚至闭塞的状况,从而造成冠心病甚至心肌梗死的情况发生。

如果动脉粥样硬化的斑块在大脑的血管中出现,就会造成脑血管病,甚至脑卒中、脑出血。如果出现在外周血管,也就是肢体的血管中,就会引发肢体的缺血甚至坏死。

其实,不仅糖尿病病人容易出现心血管疾病,还有一些其他种类的危险因素也会诱发心血管疾病,比如有高血压、肥胖症及心血管病家族史的人,还有年龄增长,这些原因都可能促进心血管疾病的发生。

心血管的危险因素,是在损伤了血管内膜以后,促进了血脂尤其是胆固醇在血管壁的沉积。高胆固醇血症本身也是心血管疾病的危险因素,在血管损伤的情况下,胆固醇更容易沉积在血管里面,进而引发心血管疾病。

对于高血糖、高血压和脂代谢紊乱这样的“三高”人群,又该怎样进行健康管理呢?其实,最重要的就是生活方式的改变,不良的生活方式是造成心血管发病的重要危险因素。

“三高”患者日常生活中要增加活动量,多锻炼身体,每天最好有30~40分钟的中等强度的体育锻炼,每周至少五次。另外,饮食方面要节制,尽量减少饱和脂肪酸的摄入,多吃蔬菜、水果。

总而言之,管住嘴、迈开腿、多运动,戒掉抽烟、喝酒等不良生活习惯,都能有效预防心血管疾病的发生。

受访专家:北京协和医院心血管内科主任医生严晓伟

实不相瞒:糖尿病诱发血管病变,不外乎这两个原因,别忽视

糖尿病是一种葡萄糖代谢异常疾病,中国居民的糖尿病患病率较高,是影响我们身体健康的重要慢性病之一,而糖尿病对健康的影响主要是因为糖尿病的合并并发症导致。

据调查显示,99%的糖尿病患者至少会出现一项糖尿病合并症,而其中对生命威胁最大的就是心血管疾病。高达50%的糖尿病患者死于心血管疾病,下面我们一起了解一下糖尿病和心血管疾病的关系吧!

糖尿病为何会引起心血管疾病?

糖尿病之所以会引起心血管疾病,主要的祸源是大血管病变及微血管病变。糖尿病的大血管病变是指主动脉、冠状动脉、脑基底动脉等的动脉粥样硬化,持续性高血糖、脂代谢异常、高胰岛素血症和动脉壁内皮细胞损伤等都是引起大血管病变的主要发病机制;

微血管病变是指毛细血管、微动脉和微静脉的毛细血管基膜增厚,增厚程度能从正常的80-250nm增厚到500-800nm,这种微血管壁的增厚,会引起微循环的异常。

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持续处于高水平状态,血液浓稠度也较高,血流的的流动速度会因此减慢。这使得器官组织中的氧气和营养物质缺乏,代谢废物持续积累,最终导致各脏器出现病理变化。

糖尿病血管病变后果有哪些?

糖尿病并发的血管病变引起的并发症影响部位广泛,大血管病变最常见的并发症是冠心病和脑梗死,微血管病变中较严重的会发生在心脑血管、肾脏、神经系统以及视网膜上。

大血管病变。调查研究显示,大血管病变引起的并发症发病率虽然只有8.27%,但却是70%-80%糖尿病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应当引起广泛重视。

心脑血管。若心脏的微血管发生了病理变化,容易诱发心肌疾病导致心力衰竭、猝死,发生于脑部可能引起中风。调查显示,在导致死亡的心脏病原因以及中风患者的13%中是与糖尿病相关,糖尿病人心脑血管并发症的发病率及死亡率比不患有糖尿病的人群高3.5倍。

视网膜。眼睛的视网膜部位的微循坏丰富,是观察人体微循环的重要窗口,所以糖尿病引发的微循环病变,最容易在视网膜得以体现。主要表现出微血管瘤、白斑、纤维化、新生血管、出血及视网膜脱落等多种情况,早期可能会感觉视力下降、视物有雾状感,晚期可能引发失明。

肾脏。肾脏的微血管病变容易引起肾组织缺血,肾小球出现损害,出现蛋白尿、肾功能衰竭等。

神经系统。主要是表现在肢体末端神经上,肢体末端微血管发生病变开始硬化,微循环出现障碍,导致肢末端神经细胞营养缺乏,感觉下降,免疫力低下,容易引发感染和溃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