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密语(关于糖尿病的谜语)
糖尿病让苏大强提前两年患上阿尔茨海默病
作者:中华糖友
热播剧《都挺好》大结局,
苏大强召集子女立了遗嘱,
并对着妻子赵美兰的墓地说
“阿尔茨海默…犯起病来你受不了!”
苏大强前期的“作”,
似乎都有了解释。
正是阿尔茨海默病的临床前期症状,
又叫“痴呆前精神心理障碍”。
生活中,我们也发现朋友圈里转发寻找走失老人的启事多了,启事中描述的走失老人和苏大强一样,大多患有阿尔茨海默病(俗称老年痴呆)。
糖尿病让痴呆提前两年
《糖尿病学》杂志上发表的一项最新研究发现,2型糖尿病可增加痴呆症的患病风险,且使痴呆症发生提前大约两年。
来自西澳大利亚大学的研究者对“弗里曼特尔糖尿病研究”中的近1300名2型糖尿病患者及5000多例非糖尿病居民进行了对比分析。在10年左右的随访期内,糖尿病及非糖尿病人群的痴呆症发生率分别为13.9%和12.4%,说明2型糖尿病可使痴呆症发生率增加。此外,与非糖尿病者相比,糖尿病组受试者患上痴呆症的年龄及痴呆症后死亡的年龄可分别提前1.7年和2.3年。研究显示,在2型糖友中,各种类型的痴呆发生风险都有所增高。
好可怕,那咱们糖友该如何预防和早期发现阿尔茨海默病呢?
老年痴呆患病率高
阿尔茨海默病俗称老年痴呆症,是一种神经退行性疾病。中国的阿尔茨海默病患病率很高,超过70岁的患病率在10%以上,临床痴呆病例多数可归因于本病。该病起病缓慢或隐匿,病人及家人常说不清何时起病。
主要表现为认知功能下降、精神症状和行为障碍、日常生活能力的逐渐下降。而且患者大多因感染、营养不良、肺炎或心力衰竭死亡,病程一般在1~25年之间(平均8年)。
阿尔茨海默病目前来说是不可逆的,临床尚缺乏有效的治疗方法。患者病情的发展要经历两至三个过程,所以做到早期预防早期干预至关重要。
尽管该病目前没有可以根治的药物,但如果病人能够接受早期诊断,坚持长期服用合适的药物,再加上良好的护理,是可以延缓患者病情发展的,同时也能极大地减轻家属的负担和大大改善患者及家属的生活质量。
阿尔茨海默病的发病因素有:
年龄越大,患病风险越大:中国65岁以上老年人的阿尔茨海默病患病率约为5%,75岁以上的患病率为11.5%,85岁以上可高于30%。
有家族病史者:若父母或兄弟中有阿尔茨海默病患者,本人患阿尔茨海默病的可能性要比无家族史者高出4倍。
受教育程度低:接受过正规教育者,发病年龄比未受过教育者可推迟7-10年。
社会心理因素:长期情绪抑郁、离群独居、丧偶且不再婚、不参加社交活动;经济条件差,生活动荡等社会心理因素容易导致阿尔茨海默病的发生。
糖尿病、高血压和肥胖:长期受这些生活方式病影响,会促进和加速认知障碍。
重金属摄入:随饮食或呼吸进入体内的有害元素比如铜、汞和铝也是阿尔茨海默病的诱因之一。
躯体或精神疾病:一些躯体疾病如甲状腺病、免疫系统疾病、癫痫等;
精神疾病如抑郁症、精神分裂症等。伴有意识障碍的头部外伤等。。
阿尔茨海默病的十大危险信号
如果你发现家人有如下症状,请及早带他(她)去就医:
一、记忆力日渐衰退,影响日常起居活动
例如:炒菜放两次盐,做完饭忘记关煤气;
二、处理熟悉的事情出现困难。
例如:难以胜任日常家务,如不知道穿衣服的次序、做饭菜的步骤;
三、语言表达出现困难。
例如:忘记简单的词语,说的话或写的句子让人无法理解;
四、对时间、地点及人物日渐感到混淆。
例如:不记得今天几号、星期几,自己在哪个省份;
五、判断力日渐减退。
例如:烈日下穿着棉袄,寒冬时却穿薄衣;
六、理解力或合理安排事物的能力下降。
例如:跟不上他人交谈的思路,或不能按时支付各种账单;
七、常把东西乱放在不适当的地方。
例如:将熨斗放进洗衣机;
八、情绪表现不稳及行为较前显得异常。
例如:情绪快速涨落,变得喜怒无常;
九、性格出现转变。
例如:可变得多疑、淡漠、焦虑或粗暴等;
十、失去做事的主动性。
例如:终日消磨时日,对以前的爱好也没有兴趣。
如何预防和延缓?
一、无论工作多忙,永远不要停止锻炼
根据阿尔茨海默氏症研究和预防基金会的说法,定期的体育锻炼,可以降患阿尔茨海默症的风险降低50%。
而且可以减缓已经出现认知能力下降、记忆力下降的人进一步发展。
每周最少进行150分钟的中等强度运动,尤其是有氧运动。
增加肌肉力量。对于65岁以上的人,每周2-3次的力量训练可以有效防止阿尔茨海默病。
锻炼平衡协调能力。随着年龄增长,人摔倒摔伤头部的概率增加,也会增加患病风险。可以尝试太极拳、瑜伽拉伸等方式来锻炼平衡协调能力,增加身体柔韧性。
二、年纪越大,越不能停止学习
学习新东西。学习外语,练习乐器,学习绘画或缝制,或经常阅读。
开辟新爱好的最佳方法之一是报名参加课程,然后定期练习。
新颖性,复杂性和挑战越大,效益越大。
别让大脑停止思考。如果你不热衷于学习新东西,也可以通过其他的方式来让大脑活跃起来,比如经常和别人探讨问题:时政、军事、社会,总之不能让大脑一直闲置。
练习记忆。从一些简短的东西开始,进一步涉及更多的事情,例如中国所有的省会。自己生活的地方有哪些地名,街道名,国家领导人都有谁。
享受策略游戏,谜题和谜语。脑筋急转弯和策略游戏提供了很好的心理锻炼,并建立了形成和保持认知联想的能力。做填字游戏,玩棋盘游戏,卡片,或单词和数字游戏,如拼字游戏或数独游戏。
三、保持良好的心态
情绪有波动时多做呼吸!深呼吸功能强大,也非常简单,可以良好起到控制自己情绪的作用。
安排每日放松活动。控制压力需要经常努力。让放松的优先级,无论是在公园里散步,瑜伽,或舒缓浴。
时刻保持内心的平静。
保持幽默感。包括要学会自嘲。
版权声明:图文无关,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医学小常识】中医视角下的甜蜜“认知杀手”——糖尿病认知障碍
本期专家:北京中医药大学东方医院名医堂 主任医师 韩振蕴
医师简介:中西医结合诊治神经系统各类疾病,如失眠、头痛、眩晕、焦虑、抑郁、更年期综合征等常见病,及中风、痴呆、帕金森、运动神经元病等慢性疑难性病症。
出诊信息:北京中医药大学东方医院方庄院区东楼北支1层名医堂5诊室,每周三上午。
预约方式:北京中医药大学东方医院小程序、114各平台。
目前,随着我国老龄化形势日益严峻,2型糖尿病认知功能障碍已成为影响我国老年人健康的严重疾病,它就像一层笼罩在大脑的迷雾,已经悄悄地潜伏在糖尿病患者身边,应该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避免这“甜蜜的杀手”来到我们身边。
上期我们讲到了什么是糖尿病认知障碍以及它发生的原因和具体表现,这期我们来聊一聊中医对该病的认识以及怎样摆脱这个甜蜜的负担。
一、怎么判断我患有糖尿病认知障碍?
当您存在以下情况时:
1、年龄大于65岁;
2、发现自己存在上期推文中讲到的认知功能减退情况;
3、发生过不明原因跌倒;
4、反复低血糖发作;
5、自我血糖管理困难;
6、具有抑郁、焦虑症状。
应警惕认知功能障碍的可能,需要去医院进行专业的神经心理评估,包括一系列标准化的认知测试,用以评估记忆力、执行功能、注意力、语言能力和视空间技能等。常用的认知测试工具有简易智力状态检测量表(MMSE)、蒙特利尔认知评估(MoCA)等。
二、糖尿病认知障碍的中医认识
消渴呆病
在中国古籍中并没有糖尿病认知障碍直接对应的病名,可归属于“痴呆”、“善忘”等范畴。现代中医家根据糖尿病认知障碍为消渴病兼症以及患者呆钝善忘,病位在脑的临床特点将其归纳为“消渴呆病”,“消渴”说明了糖尿病最初出现的症状,“消渴呆病”指出了消渴病日久,迁延认知的病机。
病因病机
中医认为该病主要病机如下:
①肾虚髓减:脑为髓之海,为元神之府,神机之用,脑髓的充盈为人的意识思维活动提供了先决条件。髓与五脏相关,以肾为最。
②气血亏虚:五脏之精受于先天,又靠后天水谷之精充养,脾胃健旺,气血生化有源,肾中精气充盈,则髓海得养。
③气机失调:气对人体生长发育、脏腑功能、津与血的运行起推动作用,浊气停肠胃,积饮停痰,清气不能上行脑窍,故神机失用。
④痰瘀阻滞:消渴病初起,阴虚燥热,气阴两虚,变生痰瘀。消渴病日久入络,痰瘀化毒,损伤脑络,闭阻脑窍。
⑤毒损脑络:毒的产生在于诸邪久滞,酿变为毒,瘀、瘀、热是形成毒的主要病理因素,日久重浊胶粘特性的浊毒进而损伤脑络。
三、如何摆脱糖尿病认知障碍?
(一)干预措施
1、生活方式干预
通过饮食控制、运动、增加脑力活动、地中海饮食(如橄榄油、蔬菜、水果、鱼、海鲜和豆类等)、维持良好的生物钟节律等生活方式干预有利于降低糖尿病患者认知障碍的发生风险。对于糖尿病患者来说,控制血糖的平稳是预防认知功能障碍的一个重要基础。
2、认知训练
认知训练被广泛地用于健康老年人的认知促进以及认知障碍患者康复治疗,糖尿病认知障碍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实施认知干预,可显著提高认知水平,改善精神状态,提高日常生活能力,并有助于血糖的控制。认知训练作为一种安全、方便、经济的干预方法,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且各文献报道的干预效果较好,但是认知训练的具体方法各不相同,需患者去医疗机构寻求专业指导。
3、药物治疗:
目前临床上没有专门针对DRCI的药物,治疗用药原则是降糖治疗和痴呆与AD的药物治疗。
a. 降糖治疗:
(1)血糖控制水平:如果老年人的身体健康状况良好,同时较少伴有慢性疾病、认知功能状态完好,可设定较低的血糖控制目标,可控制糖化血红蛋白低于7.0%-7.5%。如果老年患者存在多种慢性疾病、认知功能障碍等情况,可设定较宽松的血糖控制目标,可控制糖化血红蛋白低于8.0%-8.5%。
(2)抗血糖药物:使用抗血糖药物通常能够改善患者的高血糖,还可改善胰岛素抵抗、细胞代谢的情况,也可能会对大脑中的细胞代谢产生影响,从而改善认知能力。根据糖尿病患者认知功能障碍专家共识推荐,患者可使用二甲双胍、吡格列酮、胰高糖素样肽-1等药物进行治疗,也可使用磺脲类的药物进行治疗。
b. 痴呆与AD的药物治疗:如果是普通的AD,目前没有有效的缓解疾病进展的方法,都是对症治疗,目前也没有痴呆类的药物治疗糖尿病认知障碍的相关临床试验。根据糖尿病患者认知功能障碍专家共识推荐,患者可使用乙酰胆碱酯酶抑制剂进行治疗,是治疗轻中度AD的一线药物,如多奈哌齐、卡巴拉汀等。同时可适当选用银杏叶、脑蛋白水解物等药物辅助治疗。
(二)护理调摄
家人应加强精神调摄,解除情志因素,恰当应用沟通技巧,做好心理疏导工作。帮助病患树立正确的生活态度,积极、乐观地生活,对于反应慢、动作缓、易健忘等情况,不要指责、嘲笑,要给予积极鼓励。鼓励和指导病人根据个体状况选择强度适当的体育运动,尤其是有氧健身运动,如:慢跑、散步、太极拳等,鼓励病人多做一些动脑活动或脑筋急转弯游戏,如打牌、猜谜语、下棋、心算或积木拼图、图形拼凑等,协助病人确认现实环境,如日期、时间、季节、地址、电话号码、厕所、房间、餐厅等。建议病人写日记、周记,将做过的事记下来,有助于记忆,对一些难于记住的事情或电话号码等记在一个固定的本子上帮助记忆等,避免将要做的事情遗忘。#糖尿病##健康#
早安!猜地名谜语
经常动脑,
脑袋越来越灵活,
精气神儿也越来越足。
友们,快猜猜看吧!
猜5个国内地名,
你能猜对几个?
)
1、风平浪静
(猜一浙江地名)
2、金银铜铁
(猜一江苏地名)
3、空中码头
(猜一江苏地名)
4、夸夸其谈
(猜一海南地名)
5、羊上法庭
(猜一辽宁地名)
延迟退休真的要来了!专家建议女性退休年龄延至55岁
请注意!八种人是糖尿病高危人群!
一刻不能放松!国家卫健委:冬季局地可能发生聚集性疫情
来源:网络
编辑:文文
商务合作:18946083686
版权归属原作者所有
邮箱:laonianribao1985@sina.com
分享老友,请点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