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健康网

体质糖尿病(糖尿病患者什么体质)

健康报 0
文章目录:

降血糖先得分清体质,来对号入座吧

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发展和人口老龄化,糖尿病发病率日益提高。患者得了糖尿病以后,具体症状及发生哪些并发症,各有不同,笔者认为与体质有密切关系。

临床观察发现,国人对糖尿病普遍比较易感,糖尿病发生发展存在体质学基础,所以治疗糖尿病须以分清体质为基础。阳明胃热体质、少阴肾虚体质、少阳肝郁体质、厥阴阴虚肝旺体质、太阴脾虚体质之人均可发病,其中尤以阳明胃热和少阴阴虚体质最容易发病。

阳明体质

最常见于

阳明胃热体质者。

这类体质平素身体壮实,体形丰满或肥胖,体力好,精力充沛,食欲旺盛,属于能吃、能睡、能干的那一类人,多见于成功人士,实权派或财富人物。这类人胃热比较盛,工作努力,或过嗜醇酒厚味、高热量饮食,就可以形成胃肠结热、脾胃湿热等,进一步伤阴耗气,即可引发糖尿病。

临床常表现为

口渴引饮,消谷善饥,烦热,大便干结,或大便黏滞不爽,舌质红,苔黄干或黄腻,脉滑数有力,进一步发展容易发生糖尿病便秘、糖尿病肾病、糖尿病脑病等。

治疗

当清泄结热或清化湿热,方剂可用大黄黄连泻心汤、葛根芩连汤、白虎加人参汤等方加减。大便不畅者,可以配合腹部按摩。

少阴体质

少阴阴虚体质者。

这类体质平素体质比较弱,一般体形瘦长,体力尚好,精力比较充沛,食欲比较好,思维敏捷,多知识分子,睡眠比较少,或有失眠倾向,多见于瘦人2型糖尿病。因为肾阴虚,阴虚则火旺,或加以经营谋略,用脑过度,内生心火,火热伤阴耗气,则可发生糖尿病。

临床常表现为

头晕眼花,咽干口渴,五心烦热,失眠,健忘,腰膝酸软,尿黄,大便偏干,腰膝酸软,或乏力,舌红,苔薄黄,脉细数,进一步发展容易发生糖尿病性神经衰弱、糖尿病性阳痿、糖尿病肾病、糖尿病心脏病等。

治疗

重在滋阴补肾,兼以清热,中药可用六味地黄丸、知柏地黄丸、麦味地黄丸、生脉散、参芪地黄汤加减。日久阴阳俱虚者,可用金匮肾气丸、加味肾气丸等。

厥阴体质

常见于

厥阴肝旺、阴虚肝旺体质者。

这类体质平素体格壮实,体力好,精力充沛,食欲好,如张飞之类的人物,控制情绪能力很差,性格多暴躁易怒,容易急躁,冲动,做事不计后果。一经不良情绪影响,就内生肝火,或气郁化热,伤阴耗气,或引动肝阳上亢,发生糖尿病、高血压病等。进一步发展容易并发脑血管疾病、眼底出血等。

临床常表现为

头晕面赤,烦热口渴,性急易怒,大便偏干,小便黄,舌红,舌苔黄,脉弦大有力。这类糖尿病患者常合并高血压病,进一步发展可发生糖尿病脑病、糖尿病肾病、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等。

治疗

重在平肝清热,可用镇肝息风汤、天麻钩藤饮等。

少阳体质

少阳气郁、郁热体质者。

这类体质平素体质比较弱,体力较差,精力也比较差,食欲一般或比较差,消化功能不太好,有时爱腹胀、拉肚子,平素爱生闷气,女性多见,心眼小,看问题比较悲观敏感,遇事爱钻牛角尖,有抑郁倾向,被称为林黛玉型,可见于少部分糖尿病病患者。加之糖尿病病程缠绵,根治不容易,患者普遍存在悲观情绪,所以得病以后表现为气郁或肝郁脾虚证者很多。

临床常表现为

胸胁胀痛,咽干口燥,烦躁易怒,神疲食少,大便不调,神疲抑郁,妇女月经不调,乳房胀痛,少腹作痛,或小腹坠胀,小便涩痛,舌边有红点,舌苔起沫,脉弦细或兼数,进一步发展常发生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糖尿病合并抑郁、糖尿病胃肠病变、月经不调等。

治疗

应当疏肝清热,可用加味逍遥散、小柴胡汤。痰热内郁,心胸烦闷,失眠者,可用黄连温胆汤;肝胃郁热,头晕目赤,大便干者,用大柴胡汤。

太阴体质

太阴脾虚或脾虚湿滞体质者。

这类人平素体格虚弱,或体形虚胖,面色黄,一般体力差,食欲比较差,素体脾气虚,消化吸收功能比较差,大便容易稀,有腹泻倾向,平素相对比较怕冷,容易发生胃肠疾病,被称为刘备型。因为脾气偏虚,正常运化水谷,消化吸收能力比较差,如果再加以饮食失节,醇酒肥甘,就会变生痰湿,或变生湿热、痰火,进一步伤阴耗气,即可发生糖尿病。

临床上表现为

四肢乏力,面色萎黄,脘腹胀满,大便不调,或有呕吐恶心,饮食减少,形体消瘦或虚胖,舌淡红,苔白,脉细缓。这类糖尿病常伴血脂异常,如果失治误治,可导致糖尿病腹泻、糖尿病胃肠病变等。

治疗

应当益气健脾、渗湿调中,可用参苓白术散、补中益气丸、四妙丸、连理汤等。

所以,只有分清患者的体质类型,有针对性地选方用药,才有可能使糖尿病者不出现或晚出现并发症,已发生糖尿病并发症者病情不发展,从而使患者免于致死、致盲、致残之苦。

文/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大内科副主任

内分泌重点学科带头人 赵进喜

图/源自网络

以上为《健康报》原创作品,如若转载须获得本报授权。点击下方“阅读原文”自助获取转载授权。

你的糖尿病是属于哪一种体质?

大家都知道肥胖是导致糖尿病发生的危险因素之一,原因正是肥胖人为痰湿体质,在中医学中,人的体质分为九种,阳虚体质,气虚体质,痰湿体质,血瘀体质,湿热体质,阴虚体质,气郁体质,特禀体质,平和体质

另外气虚、阴虚,血瘀,这三类体质的朋友也是糖尿病高发危险人群,为什么呢?原因正是和脾和肾有关。脾主疏泄,脾影响人体代谢,如果出现异常,血糖就会有异常。

当然并不只是这四种,其他体质的朋友如果生活中饮食不节或者行为习惯不当也会出现糖尿病。

糖尿病人的体质不同,发病诱因不同,自然调理也不同,大家知道糖尿病是一种生活方式病,无论病情严重与否,都应当从饮食调理,今天我给大家列举了四个常见糖尿病体质的饮食调理方案

1. 痰湿体质:宜食用清淡祛湿之品,如薏苡仁、生姜、大蒜、海带、赤豆、荷叶、冬瓜、山楂、粳米、莴笋等,多制成粥、汤、羹等。可常服藿香粥、陈皮粥、冬瓜粥、荷叶粥、绿豆海带汤、薏米粥、茯苓粥、鲜拌莴笋等药膳,忌食肥甘厚腻之品。

2. 阳虚体质:宜食用滋阴燥热之品,如水果应选莲藕,知母,梨,山药等,忌食辛辣刺激性食物。

3.血瘀质日常可泡红花或山楂代茶饮。

4.气虚阳虚质可在冬季常食狗肉羊肉等辛热之品,亦可服参汤等。

运动也是糖尿病人控制血糖的良方,糖友要积极进行运动干预,阳虚质应多在午后有阳光的温暖场所锻炼;痰湿质、血瘀质患者当加强锻炼。在锻炼中须定时测量空血糖,运动可减少降糖药的运用。老年人更须加强指导和监护,防止意外。建议糖友每天运动量在30分钟~2小时内,每周4~5次。选择有氧运动。如跑步、快走、跳绳、游泳等等。最好在饭后2小时之后以防出现低血糖。另外,运动中禁酒,忌在疲劳状态下进行。运动后要做放松活动及饮水。

9种中医体质,你属于哪一种?是糖尿病高发体质吗?

我们这次不聊西医角度的糖尿病干预,而是从中医体质角度和大家简单谈谈糖尿病

2型糖尿病是一种以血糖异常增高为临床标志的内分泌性疾病,而中医学将糖尿病归为“消渴病”或“糖络病”等。

中医诊疗中辨证论治主要强调“三因制宜”,即“因时、因地、因人制宜”,而体质辨识就是“因人制宜”的重要体现。人体先天禀赋和后天因素共同形成体质,其与疾病的发生、疾病转归有着极为紧密的联系。

目前临床及科研中的中医体质分类常用王琦教授的九分法,即平和质、阴虚质、气虚质、阳虚质、血瘀质、痰湿质、湿热质、气郁质、特秉质等9种体质。其中“饮食失节、情志失调、阴津亏虚、燥热偏盛”是糖尿病主要的病因病机。从体质的角度分析,糖尿病患者主要是“阴虚质、气虚质、痰湿质、血瘀质”等4种体质居多,而可能很多患者不是一种体质的偏颇,也可能会有2种或2种以上的偏颇体质共存,比如气阴两虚、阴阳两虚等等。

在临床上中医大夫会根据患者的体质进行辨证施治,而我们能做的,除了配合医生的医嘱治疗,我们也可以通过学习中医体质相关的知识,在家进行饮食、生活方式等方面去进行自我调理,而这样的自我健康管理,同时配合医生的治疗,会达到一个更好的效果。

各种中医体质从饮食、运动、生活起居等方面有哪些需要注意的呢?

(1)阳虚体质:主要表现为怕冷,通常比别人穿得多,吃了凉的东西容易腹泻。以甘温益气为治疗理念,食用牛、羊、葱、姜、蒜、花椒、韭菜、肉桂、桂圆等,避免过多食用寒凉生冷食物,比如黄瓜、苦瓜、螃蟹、苦菊、梨、冷饮等;“无厌于日,动则生阳”。不宜在阴冷天或潮湿地方锻炼,不适合游泳。跳绳可以振奋阳气,促进阳气的生发。“五禽戏”中的虎戏有益肾强腰骨的作用;多晒太阳以升阳,另外减少在阴冷的环境下办公或居住;可按揉涌泉穴及足三里等穴位。

(2)阴虚体质(糖尿病高发体质):主要表现为往往感觉口舌干燥,总想喝水,容易便秘等。饮食以滋阴降火食物为主,可选择枸杞子、百合、豆腐、银耳、冬瓜、黄瓜等食材,少食麻辣食物;少熬夜,以免耗损津液;不宜大汗淋漓,并及时补充水分;注意控制焦虑、急躁情绪;可选择太极拳、散步等中小强度运动,采取间断性体育锻炼方式。

(3)湿热体质:主要表现为爱长痤疮、痘痘,口苦有异味等,小便往往颜色发黄,大便黏腻不爽等。日常饮食宜多进食甘寒、甘平类型的食物,例如丝瓜、绿豆、莲藕等,减少油腻与辛辣食物摄入量,例如火锅、烧烤等;可选择高强度与大运动量活动,如快走、慢跑、羽毛球等。

(4)痰湿体质(糖尿病高发体质):主要表现为腹部松软肥满,身体沉重,舌苔厚腻等。尽量选择清淡饮食,比如荷叶、荠菜、海藻、萝卜、赤小豆、扁豆、蚕豆、花生、薏苡仁、文蛤、萝卜、洋葱、冬瓜、蘑菇、荸荠、木瓜等食物;不可贪图安逸,适合中小强度较长时间的运动,如:走路、骑车、游泳等。

(5)气虚体质(糖尿病高发体质):主要表现为气短、心慌,运动量稍大就气喘吁吁,往往免疫力低。以益气健脾为主,选择山药、扁豆、小米、莲子、大枣、芡实、栗子、核桃、南瓜、红薯等。不宜多食过于生冷苦寒,辛辣燥热的食物。减少使用空心菜、槟榔、香菜、洋葱等食物;避免过劳而损伤正气;选择散步或气功等较为柔缓的运动。

(6)气郁体质:主要表现为不自主地叹气,往往闷闷不乐,焦虑等。以解郁行气为主,可选择玫瑰花、陈皮、佛手、萝卜、海藻、大麦、高粱、鸡肉、芹菜、刀豆、蘑菇、百合、豆豉、萝卜、柑橘、洋葱、橙子、菊花等食物;睡前避免食用咖啡、茶;鼓励多参与集体性活动。

(7)血瘀体质(糖尿病高发体质):主要表现为爱长斑,口唇颜色偏暗,皮肤往往不知不觉中有青紫瘀斑等。可食用黑豆、海带、紫菜、桃仁、玫瑰花、香菜、油菜、胡萝卜、洋葱、莲藕、黑木耳、生姜、山楂、桃子、栗子等。戒烟;减少情绪波动;可进行中长跑或球类等运动。

(8)特禀体质:主要表现是容易过敏,没有感冒也容易打喷嚏、流鼻涕。饮食宜均衡、清淡,荤素适宜,避免进食致敏食物;注意增强免疫力。可选择太极拳、经络操、养生操、瑜伽等活动。

(9)平和体质:平和体质是没有偏颇的体质,是理想的一种体质,所以均衡饮食即可,运动方面也没有太多的禁忌,适量就好。

中医体质辨识的相关研究

曾玲玲在《2型糖尿病患者的健康管理中应用中医体质辨识对患者的应用效果》研究中发现:在2型糖尿病的健康管理基础上施加中医体质辨识的临床应用效果更高,可改善患者的血糖水平、生活质量、自我管理能力,同时能降低患者不良症状发生率。曹志丽在《中医体质辨识及干预在 2型糖尿病患者健康管理中的疗效观察》研究发现:在2型糖尿病患者健康管理中应用中医体质辨识及干预,可有效控制患者的血糖水平、血脂水平,改善患者的健康状态,提高生活质量。类似的研究有很多,证明中医体质辨识的应用,可以更好地改善糖友的血糖情况,让血糖平稳,从而提高生活质量和减少和预防糖尿病并发症。

学习了各种偏颇体质的饮食、运动、起居等方面的知识,糖友们可以根据自己的体质在日常生活中进行实践,逆转体质偏颇,达到或趋于平和体质,当然建议最好咨询中医医师等专业人士给出个性化的建议。

相信坚持下来会对身体健康、血糖情况都会有所改善。另外我们也可以日常选择一些茶饮来改善自己的体质偏颇。

日常体质调理茶饮推荐

比如针对气郁体质、血瘀体质,可以考虑喝些玫瑰桃仁枸杞茶

针对燥热体质可以喝些燕麦苦荞茶

对于痰湿体质、湿热体质可以喝些牛蒡菊苣茶


参考文献

1.曾玲玲,中医体质辨识在 2 型糖尿病患者健康管理中应用效果研究.糖尿病新世界[J],2021,4:42-45.

2.曹志丽,中医体质辨识及干预在2型糖尿病患者健康管理中的疗效观察.智慧健康[J],2021,1(10):171-1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