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拦阻("糖尿病")
最高可判死刑!疫情严峻,还敢有人这么做
疫情严峻,在这非常时期,
竟然还有人拒不服从隔离安排,
拒不佩戴口罩,
甚至暴力冲撞防疫关卡、
辱骂殴打工作人员!
对疫情期间的违法犯罪行为,
警方坚决依法严厉打击!
多人隐瞒病情或者接触史的案例最高可判死刑!
四川:老人隐瞒事实致30多名医护人员密切接触
2月3日,四川雅安发布通报,69岁男子侯某有意隐瞒途经武汉汉口返回雅安的事实,且多次在外活动,密切接触群众达100余人。
通报称,更为恶劣的是,在天全县人民医院主诊医生和县疾控中心工作人员多次询问是否有武汉、湖北等地居住和旅游史的情况下,侯某仍然否认,导致有30多名医护人员密切接触,造成严重后果。
目前,当地已对侯某进行专项调查,查实后依法依规从严惩处;责成天全县对该事件过程中干部是否尽责、精准排查是否到位等情况进行倒查,对失职人员严肃问责。
青海:男子故意隐瞒行程被立案侦查
2月1日,根据青海省西宁公安局通报,44岁男子苟某长期居住武汉市从事餐饮服务。1月17日返回西宁后,当晚出现咳嗽、发热、乏力症状。不过,他故意隐瞒真实行程和活动,编造虚假归宁日期信息,对自己已有发热咳嗽等症状刻意隐瞒,欺骗调查走访人员,且多次主动与周边人群密切接触。
特别恶劣的是,苟某有意隐瞒其子与其一同从武汉返宁的事实,其子也多次在外活动,并密切接触人群。
目前,苟某和其子已被确诊为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确诊病例,苟某涉嫌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被公安机关立案侦查,采取相关措施,并隔离收治。
广东:四人未主动上报被立案侦查
据广东省汕头市公安局澄海分局2日通报,杜某然、杨某丽夫妇(均系湖北省枣阳市人),于今年1月23日从湖北乘车到达澄海探望其父亲杜某雨,之后一直在杜某雨务工的工厂居住。
期间,杨某丽已经出现发热、咳嗽等症状,杜某然、杜某雨及知情人许某浩明知杨某丽出现症状,没有主动向所在镇(街道)报告,并配合做好防控工作。1月29日,杜某然、杨某丽夫妇被医学隔离观察。1月31日,杨某丽被确诊为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患者。
2月2日,该区公安机关依法对杨某丽、杜某然、杜某雨、许某浩等四人以涉嫌以危险方式危害公共安全罪予以立案侦查,采取相关措施,并隔离收治。
山东:一确诊患者因故意隐瞒旅行史和接触史被立案侦查
2020年2月3日,潍坊市公安局奎文分局依法对故意隐瞒旅行史和接触史的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患者张某芳立案侦查。
经公安机关侦查,潍坊市经济开发区某某花园小区居民张某芳,于2020年1月17日至20日离开潍坊外出赴安徽省蚌埠市,返回途中曾聚餐。1月21日,因咳嗽、头疼就诊于某某附属医院。2月2日,经核酸检测,结果为阳性,经专家组评估,确认为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确诊病例。张某芳在返回潍坊后,拒不配合当地社区调查,就医时面对大夫的问诊,刻意隐瞒个人旅行史和人员接触史,致使与其接触的多人存在被传染的严重危险。
按照疫情防控规定,有关部门严密排查,已对与其接触和相关的某某附属医院68名医务工作者和某某花园小区、某某帝景小区、某某4S店等49名人员,全部实行隔离观察。同时,通报外地排查与其密切接触者。
张某芳的行为违反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涉嫌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目前,张某芳已被采取相关措施,并隔离收治。
类似的案例还有不少……
江苏省无锡市对9名拒不服从居家隔离有关规定者实施强制隔离措施;
隐瞒赴湖北经历不配合医学观察,浙江义乌一对夫妻被拘留;
天津一故意隐瞒与来自疫区人员接触史的女子被行政拘留;
晋江男子隐瞒武汉经历致4000多人医学观察,警方以涉嫌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对张某某立案侦查,并决定对犯罪嫌疑人张某某监视居住。
资料图:2月3日,医院隔离病房内,医务人员查房。中新社记者 张畅 摄
故意传播突发传染病病原体,最高可判死刑!
在2003年“非典”时期,“两高”曾联合出台《关于办理妨害预防、控制突发传染病疫情等灾害的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其中明确,故意传播突发传染病病原体,危害公共安全的,依照刑法第一百一十四条、第一百一十五条第一款的规定,按照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定罪处罚。
患有突发传染病或者疑似突发传染病而拒绝接受检疫、强制隔离或者治疗,过失造成传染病传播,情节严重,危害公共安全的,依照刑法第一百一十五条第二款的规定,按照过失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定罪处罚。
而根据刑法第一百一十五条规定——
放火、决水、爆炸以及投放毒害性、放射性、传染病病原体等物质或者以其他危险方法致人重伤、死亡或者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者死刑。过失犯前款罪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情节较轻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
这意味着,如果故意传播突发传染病病原体,最高是可以判死刑的。
针对病毒携带者不主动上报,隐瞒逃跑的行为,如当事人系故意散播病毒,则涉嫌投放危险物质,可以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定罪。
如当事人只是从疫区返乡,并不知道自己是病毒感染者或构成疑似的,但不听劝阻、不遵守相关隔离规定,导致他人感染,可以考虑过失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来定罪处罚。
患家属殴打急诊输液室一护士刑拘!
2月4日19时15分,松江公安分局接到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一人民医院松江南院报警:医院急诊输液室一护士被病患家属殴打。
接报后,民警迅速到场处置,并将涉案双方带回所内调查。经查,病患家属顾某勤、顾某琼当日陪同父亲至医院急诊室输液(治疗糖尿病)。期间,两人因质疑护士换药动作慢与其发生口角,并将护士面部抓伤。目前,顾某勤、顾某琼已被依法刑事拘留。
警方提醒:疫情当前,请市民群众严格遵守各项法律法规和疫情管控工作措施,主动配合卫健等部门工作,共同守护城市公共安全。对于侵害医护人员合法权益的违法犯罪行为,警方将依法严厉打击,坚决维护正常医疗秩序。
近日,武汉市公安局下发《关于依法严厉打击涉医违法犯罪维护正常医疗秩序的通知》。进一步明确,公安机关坚决依法从严、从重、从快查处在医疗机构及其留置观察点实施的违法犯罪行为。
通知指出,各大医疗机构及其留置观察点是对抗肺炎疫情、挽救群众生命的重要场所,禁止任何单位和个人以任何理由、手段扰乱医疗机构正常诊疗秩序、危害医务人员人身安全,损坏医疗机构财产。
通知明确,公安机关坚决依法从严、从重、从快查处在医疗机构及其留置观察点实施的违法犯罪行为
不戴口罩闯商场还踢打劝阻人员的女子被行拘
2月2日,贵阳警方就“未戴口罩女子进入商场被拒后狠踢工作人员”一事发布警情通报。
2月1日,一未戴口罩女子在进入贵阳亨特城市广场时,遭到工作人员拦阻。在交谈中,该女子一脚踢向工作人员,并和多人发生了争执。其中一名工作人员曾提供口罩,要求其戴上但遭到了拒绝。
警方称,由于扰乱公共秩序,造成恶劣影响,对涉事女子处以行政拘留8日处罚。
经医院体温测试和相关检查,涉事女子无发热、咳嗽、感冒等症状。
合肥男子拒不配合防疫管理 开车撞小区门
2月3日下午,合肥市发生一起不配合小区防疫管理、故意损毁公私财物案件,现场视频引起网友广泛关注。2月4日下午,合肥市公安局蜀山分局通报了案件调查情况。
抗击疫情,人人有责,
希望所有人积极参与
并配合疫情防控工作。
来源 | 各地警方通报中国新闻网
制图 | 周小舟、王希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免疫系统如何战胜病毒?7件事护好抗疫“防火墙”
近期,全国各地陆续传来新冠肺炎患者出院的好消息,令感染者和前线医务人员备受鼓舞,更加有信心、有决心战胜疫情。
截止到2月23日24时,在没有“特效药”的情况下,全国已累计治愈出院24734人。这些患者中,没有基础疾病的青壮年占了很大一部分,因此有不少人直呼“年轻是战胜疾病的本钱”。
但同时,八九十岁的“高龄出院者”也让人们意识到,年龄并非治愈的关键所在。事实上,人体对抗病毒真正的“本钱”是良好的免疫力。
《生命时报》记者采访专家,教你如何护好免疫力,抵抗病毒侵袭。
受访专家
国家卫生健康委专家组成员、北京地坛医院感染二科主任医师 蒋荣猛
武汉大学医学部基础医学院病毒研究所教授 杨占秋
中南大学湘雅医院风湿免疫科主任医师 罗 卉
本文记者丨张 健
本文编辑丨徐文婷 杨 萌
战胜疾病最终要靠免疫力2月10日,武汉市金银潭医院院长张定宇在新闻发布会上表示,绝大部分患者,包括重症及危重症患者,经过氧疗、对症治疗和免疫调节治疗以后,均可以顺利出院。
其中的“免疫调节治疗”,就是通过各种治疗来维持人体的生理机能正常运转,为免疫系统战胜病毒争取时间。
“新冠肺炎是自限性疾病,人感染新冠病毒后可以依靠自身免疫力将其清除。”国家卫生健康委专家组成员、北京地坛医院感染二科主任医师蒋荣猛告诉《生命时报》记者,目前没有特效药物,只能隔离,并采取对症与支持疗法。
一般来说,可以自己吃饭、没有呼吸困难的轻症患者,只需要通过对症治疗,两周左右就会产生抗体,并逐渐康复;体弱者、有基础疾病者患上新冠肺炎后可能病情会比较重,需要使用对症治疗、免疫调节治疗甚至呼吸机等支持治疗手段,尽量避免发生器官衰竭等并发症,以帮助患者撑过这两周的时间,等待免疫系统打败病毒。
武汉大学医学部基础医学院病毒研究所教授杨占秋表示,“免疫力与感染症状的严重程度还存在一定反比关系。”
一些人接触病毒后并未发病,自身免疫系统拦阻了病毒的进攻;大多数患者的免疫系统对病毒做出及时反应,仅表现出乏力、发热、咳嗽等轻度症状;少数患者免疫系统异常,不能抵抗病毒进攻,体内病毒大量繁殖,并侵犯肺泡细胞,引起机体与外界氧气交换障碍,发展成重症或危重症。
免疫力并非坚不可摧
中南大学湘雅医院风湿免疫科主任医师罗卉介绍,老百姓常说的“免疫力”是指人体免疫系统对病原体的防御能力。
免疫系统具体分为两类:一是固有免疫,即机体在发育和进化过程中形成的天然免疫防御功能,例如皮肤、黏膜等;二是适应免疫,指出生后通过与抗原物质接触所产生的一系列防御功能,例如通过接种疫苗获得抗体。
杨占秋告诉《生命时报》记者,免疫力是人体最重要的自我防御能力,也是如今对抗新型冠状病毒最好的“特效药”之一。
免疫力如何抵抗病毒?
罗卉表示,如果固有免疫未能阻挡住病毒,人体感染以后,免疫系统便会自动进行免疫应答,识别和清除外来入侵的病毒。
一方面可以产生针对病毒的中和性抗体,使病毒失活而无法继续感染人体细胞;另一方面产生NK (自然杀伤细胞)和CTL(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这些细胞都具有免疫作用,能够杀伤被病毒感染的细胞,使病毒失去繁殖的场所。
虽然新冠肺炎痊愈患者体内已有针对新冠病毒的抗体,可以抵御再次感染,但抗体具有时限性,只能在较短时期内保护机体不被再次侵犯,因此不能大意,应继续做好戴口罩、勤洗手等防护措施。
免疫力应维持平衡状态
需要提醒的是,很多人为了防病、治病一味追求“增强免疫力”,事实上,并非所有重症的产生都是因为免疫系统“弱”,有时恰恰是因为它的“强”。
比如活化的免疫细胞释放大量的细胞因子,这些细胞因子又募集更多的免疫细胞,形成“细胞因子风暴”,导致组织器官严重损伤。因此,免疫力应该保持在一个平衡的状态。
“免疫系统是抵御病毒的屏障,但并非坚不可摧。”罗卉表示,除了因年龄增长带来不可避免的免疫功能衰退外,病原体感染、使用免疫抑制剂,以及患有肝硬化、糖尿病、恶性肿瘤和血液系统疾病等,都会影响免疫系统功能。
此外,作息不规律、饮食不均衡、情绪低落也会使免疫系统失衡。罗卉提醒,免疫力下降初期往往不易察觉,其主要后果是人体更容易受到病毒、细菌等病原体的侵害,因此更要注意做好自身防护措施。
“目前,新冠肺炎重症病例大部分是有糖尿病、心血管疾病、慢性肺部疾病等基础疾病的人,他们大多呈现‘发病后重症多’的特点。”蒋荣猛告诉记者,这与他们自身免疫力下降有很大的关系,因此对这些人来说,要想降低发病率和病死率,最好的办法是做好各种防护措施。
七件事护好免疫力目前,很多防治新冠病毒指南都提到了保护免疫力。专家们建议,不妨做好以下几件事:
1、防寒保暖
冬春交替气温起伏大,部分人免疫系统不稳定,易引发疾病,建议开窗通风时避免直吹,尤其是老人和孩子。如果要出门,应提前查询天气情况,做好防寒保暖。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病理生理学系副主任王小川表示,在正常的体温范围内,存在体温越高免疫力越强的现象。这是因为,体温高有利激活人体内更多的免疫细胞,从而能更好地歼灭入侵的病原微生物。
2、管好慢病
有基础疾病者免疫力较差,一定要遵医嘱治疗,控制好病情,不给病毒可乘之机。
需要提醒的是,老人感染新冠病毒后通常会出现高烧,但有些在感染初期症状不明显,仅表现为疲乏、不想吃东西等,家人要提高警惕,如果情况加重要及时就医。
3、营养均衡
免疫系统运作需要充足的热量和营养,疫情期间可适当增加鱼、禽、肉、蛋、奶、豆等含优质蛋白质的食物,多吃新鲜的蔬果,保证充足的维生素和矿物质。
但要注意清淡、易消化,不可过度节食,也不要大吃大喝,平衡膳食最重要。
4、注意补水
体内水分充足不仅能使鼻腔和口腔的黏膜保持湿润,抵御病毒,还能保证良好的新陈代谢和免疫系统效率。
因此要注意补水,成人每天1.5~1.7升,特别是渴觉不敏感的老年人,不要等到口渴才去喝水。
5、适度锻炼
运动有助提高心肺功能,增强病毒感染状态下的机体耐受程度。科学研究表明,长期适量运动能保护机体免疫力,降低患传染性疾病的风险。
但不要临时抱佛脚进行高强度运动,以免使免疫系统紊乱。
6、作息规律
熬夜会扰乱人体生物钟,影响免疫系统的反应能力和防御能力。
建议保持作息规律,每天睡7~8小时,有助保持免疫系统的固有节律,减少发生紊乱的风险。
7、稳定情绪
美国斯坦福大学研究发现,笑能增加血液和唾液中的抗体及免疫细胞数量,还能让副交感神经兴奋,降低肾上腺素水平,缓解疲劳。
疫情期间,建议保持愉悦的心情,尤其是老年人,不要过度焦虑恐慌,可以通过运动、读书、与朋友打电话聊天等方式转移注意力,减轻心理压力。
专家提醒,虽然一些药可调节免疫,有助防治新冠肺炎,但老百姓不能擅自使用,应听从医生建议。目前尚无特效预防药,因此不主张没病的人吃药来预防,常通风、勤洗手、戴口罩才是预防新冠肺炎最有效的方法。▲
每日一杯黄芪水,常喝百病消!
早在两千多年前,黄芪就被医生们广泛运用于临床,且屡建奇功,被誉为“补药之长”。其实黄芪不仅仅是补药,还是治病的良药。
黄芪味甘,性微温,归脾经、肺经,有补中益气、止汗、利水消肿、除毒生肌的功效,兼有升阳、益卫固表、脱疮生肌的作用,主治肺脾气虚咳喘、气虚自汗、气虚水肿尿少、气血不足之贫血、气虚血滞之偏枯等症。中医认为,黄芪是重要的补气药,全身之气皆能补益,所以,清代名医黄宫绣在《本草求真》一书中将黄芪推崇为“补气诸药之最”。千古名方——补中益气丸里面,黄芪就是主药。黄芪和人参均属补气良药,但人参偏重于大补元气、回阳救逆,常用于虚脱、休克等急症;而黄芪则以补虚为主,常用于体衰日久、言语低弱、脉细无力的人。与人参相比,黄芪的补气之力虽弱于人参,但人参没有升阳、固表、内托、利水的功效。
1、健脾益肺
经常加班熬夜之人往往会出现脾性衰弱的情形,多由思虑过重或委靡过度引起;而肺本身就是主气的,肺气衰弱,定然使全身全力。
2、治自汗
跟盗汗比,自汗往往产生在白昼。它跟一样平常的流汗不合,这跟炎热、举动都无关,只是自发地出汗,这显然是一种虚汗。而喝黄芪水可以收敛病态的出汗。
3、消肿
长时辰坐着的人,很随意出现下半身水肿的情形,不妨日常平常喝点黄芪水,可以起到利尿消肿的作用。
4、护心
黄芪可以添加心脏的缩短功能,还有加强心肌抗病毒的浸染,对付防备心脏疾病有着积极的意义。
5、调治血糖
黄芪具有调治血糖的功效,既可以拦阻葡萄糖添加引起的血糖升高,又可以按捺肾上腺素引起的血糖升高。
6、降血压
现代医学证明,黄芪具有降低血液黏稠度、减少血栓形成、降低血压、保护心脏、双向调节血糖、增强机体免疫力作用,可用来治疗心脏病、高血压、糖尿病等症。
近代生化分析研究发现,黄芪含有丰富的微量元素——硒。硒对人体来说是非常重要的微量元素,它能提高机体对疾病的抵抗能力和延缓细胞衰老,还有类似维生素E、C的抗氧化作用和调节免疫功能。科学证明,黄芪的疗效与硒元素的含量有密切关系,正因为如此,黄芪有极好的抗癌功能。科学家证实,饮食中缺少了硒,会增加患癌症的可能。他们对5000人进行了血清中硒含量的检验分析,结果表明,饮食中缺少硒与有足够的硒相比,前者患癌的可能性比后者高六倍,更能说明问题的是,正常人的血液中,硒的含量均高于癌症患者。由此看来,黄芪能抑制多种癌症的发生,的确是一味抗癌防癌的中药新秀。
黄芪的药用迄今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它被誉为“脾为后天之本,补气诸药之最”,深得人们的喜爱。与各种药材的巧妙搭配,不但可以治疗百病,还能做成药膳,下面一起来看看黄芪的神奇妙用。
黄芪具有补而不腻的特点,若与人参、党参等药配伍,则补气效果更好。《本草备要》中说黄芪:“生用固表,无汗能发,有汗能止,温分肉,实腠理,泻阴火,解肌热,炙用补中益元气,温三焦,壮脾胃排脓内托。”可以看出,黄芪在入药的时候分生用和蜜炙两种。生用可以补气固表、止汗生肌,适用于气虚乏力、食少便溏、中气下陷、表虚自汗、血虚萎黄、内热消渴等症;蜜炙黄芪主要是补中益气,适用于气虚乏力、食少便溏等症。
黄芪配丹参
1、胸痹心悸:现在年轻人工作压力大,经常会感觉胸闷,呼吸欠畅,喝上几次黄芪丹参汤可以很好的缓解此症状。
2、抑制增生:黄芪丹参一起使用对过度增生的纤维母细胞有抑制作用。
3、抗击血栓:肥胖人群及老人,很容易出现血栓,多喝丹参水,能清除血管壁垃圾,畅通血管,降低血栓的形成。
黄芪配山药
1、降低血糖:山药药性温和,也是滋补的药材,能健脾益气,而且能辅助降低血糖,对糖尿病日久造成的脾肾衰弱有很好的治疗作用。
2、补气止血:气血是使我们保持年轻以及滋养皮肤的根本,也是女性美容很重要的物质,能够使得我们的皮肤颜色红润,如果气血足的话,那容颜难老。
3、溃疡愈合:不小心摔伤碰上,可以用黄芪泡水喝,不仅能快速缓解疼痛,还可以促进伤口愈合。
黄芪配金银花
1、清热解毒:金银花为清热解毒之良药,它性甘寒气芳香,甘寒清热而不伤胃,芳香透达又可祛邪,还有解表祛湿的功能。
2、慢性肾病:黄芪与金银花在治疗各类肾脏疾病中,可以说是一对绝配药对。
3、皮肤瘙痒:常喝金银花水可以有效缓解皮肤瘙痒。
黄芪配白术
1、补充能量:如果感觉身体气虚无力,干什么事都提不起劲,这是“气虚”的表现,连喝两天黄芪白术汤,你会发现整个人非常有活力。
2、抗氧化作用:白术能减少脂质过氧化作用,增强机体对自由基的去除能力。
黄芪配益母草
1、活血化瘀:客家人,喜欢用新鲜的益母草煮汤,给生完孩子的女士喝,可以调理身体,活血祛瘀。
2、防衰老:益母草含有多种微量元素。有效抗衰防老、抗疲劳及抑制癌细胞的增生。
黄芪配桑叶
1、生发护发:常用桑叶洗头发的女性们头发长的都普遍快,因为蛋黄中的胆碱有利于促进头发生长。男生也可以喝。
2、治黄褐斑:取冬桑叶500g,隔水蒸煮消毒,去除杂物,干燥处置后备用。每日取15g,沸水浸泡当茶饮。
黄芪配当归
1、调经止痛:许多妹子经期不正常,出现痛经及各种妇科疾病,用黄芪泡当归喝,不仅能消除妇科炎症,还能让经期正常,减少痛苦。
2、动脉硬化:当归还能够有效抑制动脉硬化的情况,同时还能够很好的促进血液中红血球的生长,补血养血。
黄芪配葛根
1、扩张血管:葛根素能改善心肌的氧代谢,同时能扩张血管,改善微循环,降低血管阻力,使血流量增加,故可用于防治心肌缺血,心肌梗死等病症。
2、失眠健忘:现在很多朋友受到失眠健忘的困扰,晚上睡不着,白天睡不醒,整天迷迷糊糊,用黄芪配葛根连喝几次,就能明显见效。
3、美容丰胸:葛根粉为天然的植物雌激素,可以促进乳房的发育,保持身体年轻活力,嫩滑肌肤。
黄芪配枸杞
1、有效抗衰老:枸杞中含有丰富的枸杞多糖、β-胡萝卜素、维生素E、硒及黄酮类等,这些物质均有较好的抗氧化作用。
2、提高睡眠质量:枸杞一年四季均适合食用,经常饮用可以改善身体体质,对于睡眠质量不佳、难以入睡等睡眠问题均有一定的缓解作用。
3、提高记忆:枸杞子被称为“智慧果”,配上黄芪不仅能改善大脑记忆力,还能提高学习能力,适合学生及上班族常喝。
黄芪配麦冬
可起到养阴生津之效。
适用于气虚阴伤、自汗口渴、咳嗽不止者。
黄芪配甘草
可起到平补气血之效。
适用于身体机能逐渐衰退的中老年人群。
黄芪配人参
可起到甘温补气之效。
适用于气虚所致神疲、食少、自汗等身体虚弱诸证。
黄芪配白术
可起到补气健脾之效。
适用于气虚脾弱所致倦怠乏力、乏气懒言等。
黄芪配升麻
可起到升阳举陷之效。
适用于气虚下陷的崩漏、脱肛、子宫脱垂等。
黄芪泡水一次放多少?
黄芪泡水一次5到10克左右即可,开水泡10到20分钟就可以代茶饮用,可反复冲泡。
如果是煎服的话,用30克左右即可,如果同时加15克枸杞一起煎水服用,对气血虚弱的人效果更好。
三种人群不宜服用黄芪1、月经期间的女性
正在月经期间的女性不能服用黄芪水,否则会对月经还有身体造成不利影响。
2、怀孕期间的女性
怀孕期间的女性服用黄芪也需要特别的注意,因为很有可能导致滑胎,对胎儿和孕妇造成伤害。
3、肺结核的患者
如果是患有肺结核的患者,症状主要表现为咳血、口干舌燥以及身体发热,那么我们也是不建议单独使用黄芪泡水喝的
食疗推荐
鲫鱼黄芪汤
材料:鲜鲫鱼200克,黄芪20克,炒枳壳12克,生姜、细葱、味精、精盐各适量。
做法:将鲫鱼剖除内脏,抠去腮,洗干净;黄芪切片,与枳壳一起用纱布袋装好,扎紧口;生姜、细葱洗净切碎。
将药袋人锅,加水适量,煮约半小时,再下鲫鱼同煮,待鱼熟后,捞去药袋,加入姜、葱、精盐、味精调味即成。
功效:补中益气、升举内脏。
黄芪银花粥
材料:生黄芪50克、金银花40克、粳米50克。
做法:将配料洗净,将生黄芪、金银花装入已消毒的纱布袋中,放入砂锅内,加入1000ml水,煮沸20分钟,将纱布袋及药渣捞去,放入洗净的粳米,煮烂成粥。
功效:清暑热,解湿毒,夏季感受暑湿之邪,发热,四肢倦怠,恶心厌食者可选用此膳。
黄芪乌鸡汤
材料:乌鸡肉250克、当归5克、炙黄芪25克。
做法:乌鸡肉洗净,切块,当归、黄芪洗净,一齐置瓦锅内,加水适量,文火煮熟。调味服食。
功效:气血双补,固肾调精。适用于月经病气血不足、肾虚者,症见经期不准,经量少而色淡,神疲气短,多梦失眠,头昏腰酸,面色苍白等。
注意:黄芪应选用炙黄芪也叫熟黄芪,当归应选择甜当归,使用当归头和当归尾最好。黄芪当归比例为5:1,如果比例错误,炖出来的汤苦涩难喝。